1987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会议审议南非局势
非统组织主席呼吁英国加强对南非制裁
新华社联合国2月17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今天下午举行会议审议南非局势。各国代表在发言中重申坚决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
埃及大使巴达维代表非洲国家在会上首先发言。他指出,南非根本不想改变它的种族主义政策。它所谓的改革不过是为了永久维护它的种族主义政策,阻挠在南非建立一个不分种族的社会。
巴达维赞扬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是一场“争取自由和尊严的斗争”。他敦促安理会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的规定,对南非实行强制性制裁,以迫使南非政权放弃种族隔离政策。
联合国反对种族隔离特别委员会主席加尔巴在会上谴责南非政权血腥镇压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人民。他要求安理会采取措施,以结束南非当局强制推行的“紧急状态”法。
安哥拉大使德菲格雷多说,南非种族主义政权是导致南部非洲局势紧张的“主要根源”。他还说,安哥拉和其他前线国家深受南非侵略之害,因此,它们有充分的权利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保卫它们的主权和独立。
南非驻联合国代表曼利也在安理会上发言。他扬言,一切惩罚性措施都“吓不倒”南非政府,南非政府决不同黑人领导人谈判。他还指责联合国讨论南非问题是对“南非内政的干涉”。
这次安理会会议是应非洲国家的要求召开的,将于本周末结束。
新华社伦敦2月17日电 非洲统一组织现任主席萨苏—恩格索今天敦促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进一步对南非施加经济压力。
萨苏—恩格索今天同撒切尔夫人讨论了南部非洲和南非的政治问题以及该地区的经济形势。
撒切尔夫人反对对比勒陀利亚政权实行强制性制裁的立场未变。她坚持认为制裁将不会起作用。
非统组织主席萨苏—恩格索于16日抵达这里。他已会见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以及其他一些官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迈勒”运动主席贝里宣布
结束对巴勒斯坦难民营封锁
本报大马士革2月18日电 记者陈积昌、周国铭报道:“阿迈勒”运动主席贝里昨日在大马士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自今日起“阿迈勒”运动结束对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封锁。他说“阿迈勒”运动的这一决定是为了“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他表示希望这一步骤能得到另一方的积极响应。他还说现在应当采取措施“在符合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利益和共同反对以色列的范畴内”来讨论黎巴嫩与巴勒斯坦关系的一切方面。
自去年9月底难民营冲突爆发以来,巴勒斯坦难民营一直处在“阿迈勒”运动民兵的包围封锁之中。最近一个时期来,难民营已粮尽药绝。面临饥饿和疾病的严重威胁,难民营居民不得不食用狗、猫、鼠等牲畜充饥,处境十分危急。难民营的险恶处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不安。联合国安理会上周呼吁难民营冲突的有关各方停火,迅速向难民营提供食物和药品。欧洲共同体国家和其它许多国家都表示愿意提供援助。
(附图片)
18日“阿迈勒”运动解除对巴勒斯坦难民营的长期围困之后,联合国的救济物资和药品开始运往营地。图为工作人员卸药品时的情景。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黎巴嫩穆斯林两大派冲突激化
“阿迈勒”运动和德鲁兹派人员继续交战
新华社贝鲁特2月17日电 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阿迈勒”运动和德鲁兹派穆斯林社会进步党的武装力量,17日在贝鲁特西区的武装冲突进一步激化,战火已蔓延到所有街道。
德鲁兹派民兵得到了黎巴嫩共产党、巴解组织和逊尼派穆斯林民兵的支持。
逊尼派穆斯林民兵17日下午发表声明,宣布由上述组织成立抗击“阿迈勒”运动的四方阵线。
目前,交战双方“阿迈勒”和德鲁兹派正在贝鲁特西区部署军事力量,有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冲突。
双方这次冲突是从15日开始的。
新华社贝鲁特2月17日电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阿迈勒”运动和德鲁兹派穆斯林社会进步党的武装力量今天上午在贝鲁特西区继续交战。双方都称有数十人伤亡。
在昨天晚上长达7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中,德鲁兹派民兵动用了迫击炮和重机枪,并得到了黎巴嫩共产党、逊尼派穆斯林民兵、“警卫者”民兵和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支持。
由于叙利亚主持的安全协调委员会的干预,双方交战在黎明时暂时停止。但是“阿迈勒”运动在贝鲁特西区的几处办事处被占领,随后冲突再起。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共联盟讨论修宪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号召同反社会主义思想作坚决斗争
本报贝尔格莱德2月18日电 记者朱维群报道: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17日在雷诺维察主席的主持下召开会议,讨论共盟中央委员会、中央主席团及各工作机关在当前修改联邦宪法进程中的迫切的思想政治任务,同时号召共盟各级组织和广大盟员同当前出现的反社会主义、反自治制度的敌对思想展开斗争。
会议强调共盟中央委员会、中央主席团及各工作机关要努力在统一的思想政治基础上协调一致地推进全部修改宪法的工作,以此加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共同体的团结,动员最广泛的社会主义力量为贯彻稳定经济的长期纲领,提高整个政治制度的运转效能而努力。在紧张的修宪进程中要保证充分的民主性。
会上通报了共盟中央的全民防御和社会自卫委员会关于一项提议的讨论情况。这项提议主张实行以“平民服役取代军役”。主席团支持该委员会对这项提议所持的否定立场,指出这一提议是不能成立、不能接受的,因为它不符合宪法、不符合全民防御和社会自卫的战略,也不符合南共联盟十三大的决议。南斯拉夫报刊报道会议公开讨论时说,人们认为这项提议的主要内容是改变每个适龄南斯拉夫公民都有义务服兵役的制度,允许一些人主要出于宗教原因在军队之外接受一定的训练和服务,代替服兵役。这项提议已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批评。
会议讨论了共盟通过在代表团中的盟员,在政治制度中积极发挥作用的问题,认为必须以更大的努力有效发挥这种由宪法和党章所规定的作用。会议还讨论了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章程的修改、补充草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主席团决定将这个文件提交中央委员会继续讨论。
会议着重研究了社会上出现的有组织的反社会主义、反自治制度的活动,尤其是某些人发动建立所谓“团结基金”的问题。据说,建立该项基金目的在于“对那些受到了批评的思想、社会活动而生存受到威胁的人,提供道德的和物质的帮助”。主席团认为,这项提议的实质性目的是不能容忍的。尽管这一提议的发动者(其中有一些是从事反社会主义活动而众所周知的人物)打着“人道主义”和“民主”的幌子,但是他们的言论和纲领仍然暴露出他们试图以合法形式搜罗所有反对宪法制度和共盟政策的人,包括反对社会主义自治的官僚教条主义者直至右翼势力,以及那些在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中被打败力量的残存势力。事实上,他们是想建立这种团体和个人之间的联系。
主席团指出,这些发动者试图滥用社会主义自治的民主,模仿外国某些反社会主义、反共产主义组织的榜样,在世界上冒充争取民主、自由的斗士。由于他们不可能在我国社会主义舆论中获得支持,便极力利用一些外国舆论工具发难,散布在我们社会中人的自由和权利受到威胁的假象。
主席团支持各级共盟组织对这种以合法形式反对社会主义的企图进行有原则的、公开的、有根据的揭露。戳穿他们搅乱社会、阻碍社会主义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真实目的。主席团同时要求,凡是有成员参与这类与共盟宗旨不能相容的活动的共盟组织,应当进行思想政治上的鉴别。同时要通过公开讨论,在社盟中、在劳动者和公民中揭露这一提议的实质与意图。
主席团指出,当发生反对宪法秩序的有组织活动时,有关的国家职能机关有责任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


第6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主办“世界新闻媒介圆桌会议”
促进新闻界为和平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本报加德满都2月17日专电 记者张亮报道:由联合国新闻部主办的“世界新闻媒介圆桌会议”今天上午在这里开幕。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让各国新闻界了解联合国事务,加强对联合国的报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这次圆桌会议由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主持。尼泊尔王国首相、外交大臣和通讯大臣、第41届联大主席乔杜里以及联合国有关高级官员出席了开幕式。各国驻尼泊尔的外交使节也应邀出席。
尼泊尔首相什雷斯塔在致词中指出,联合国宪章中最重要的条款是联合国采取集体行动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是和平与安全的整个环境却在恶化。东西方集团之间出现冷战,核战争的威胁并未减少,局部战争多次发生。他说,联合国在结束殖民主义统治、裁军和促进经济合作等领域作了不少值得赞赏的工作。然而,人们也批评联合国没有实现其创始国的希望。在南北合作方面,双边对话已多年陷入僵局。虽然大家都认识到人类面临的经济问题是全球性的,但缺乏合理解决诸如金融、贸易、债务和其它重大问题的政治意志。首相强调,世界和平与安全同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尼泊尔一向支持停止军备竞赛,把这笔巨额资金用来援助穷国进行社会和经济发展。
参加这次圆桌会议的25名编辑和记者来自22个国家,他们在为期三天的会议期间将与联合国高级官员就联合国事务、小国在联合国的作用、东南亚形势和亚太地区合作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人民日报记者也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塞俄比亚外交部发言人声明
埃索边界冲突不影响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2月17日电 埃塞俄比亚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发表一项声明,称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武装部队2月12日在两国边界发生的冲突是“一起小事故”,指出它不会影响两国将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谈判。
这是埃塞俄比亚第一次对埃、索边界冲突作出正式反应。
这位发言人在声明中说,“这件事的起因和实情正在调查。”声明指出,埃塞俄比亚政府希望这一突发事件不致于影响两国正在进行的对话。


第6版(国际)
专栏:

乍得宣布利比亚轰炸政府军兵营
法国防部长说不会听任利在16°线以南采取行动
新华社恩贾梅纳2月16日电 据乍得电台16日广播,乍得军方人士宣布,利比亚飞机15日轰炸了16°线以南政府军驻扎在库巴奥兰加的一座兵营,但没有提供详细情况。
利比亚的黎波里电台否认利比亚卷入了这次轰炸行动。但是,这家电台广播了利比亚支持的乍得“民族团结过渡政府”的一份公报,说这次空袭是它干的。
库巴奥兰加距16°线以南约50公里。
新华社巴黎2月17日电 法国国防部部长吉罗今天在这里对报界说,只要合法,“法国不会阻止自己在(乍得)16°线以北采取行动”。
吉罗说,毫无疑问,法国采取这一立场是为了表明,法国是不会听任利比亚在乍得16°线以南采取行动的。
吉罗在解释法国加强其在乍得的“食雀鹰”计划时说,由于乍得恩贾梅纳机场跑道改建后可以起落大型运输机,所以中非共和国已不再作为法国军事部署的后方基地。他说,法国驻乍得的士兵目前已驻扎在乍得的阿贝歇和比尔廷地区。
近日来,乍得局势又趋紧张。据报道,12日乍得政府军与利比亚军队在阿乌祖首次交战。次日,利比亚飞机轰炸了乍得北部重镇法达和兹瓦尔。另据报道,乍得政府军17日在兹瓦尔地区再次与利比亚军队发生激烈战斗。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联提出化学武器问题上的新立场
北约华约成员国代表举行工作早餐
新华社日内瓦2月18日电 苏联参加四十国裁军会议的首席代表纳扎尔金17日说,苏联将同意公布其贮存化学武器的地点,并打算接受美国提出的现场核查化学武器贮存情况的建议。纳扎尔金还呼吁最终签订条约的国家在条约生效后30天内公布其化学武器的贮存地点和贮存量。
美国对苏联的这一行动表示欢迎。美国参加会议的代表巴特莱米说,苏联人的立场显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现在美国还不清楚苏联的新立场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美国的要求,美国将仔细研究苏联的新立场。
西方外交官认为,虽然苏联在化学武器上的立场发生了变化,但苏美双方在其他关键问题上仍存在着重大分歧。
新华社维也纳2月17日电北约16个成员国和华约7个成员国的代表今天上午在法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举行“工作早餐”。
与会代表借此机会就今后裁减全欧常规军备的谈判方式进行了第一次预备性会谈。会谈决定下一次聚会将由华约成员国邀请。
此间舆论对这类预备会议能否促成裁减全欧常规军备谈判的举行普遍持怀疑态度。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国务卿会见我新闻代表团
本报华盛顿2月17日专电 记者景宪法报道,舒尔茨国务卿今天下午在美国国务院会见了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范荣康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舒尔茨国务卿表示,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怀有美好的感情,中美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具有广阔前景。
舒尔茨国务卿是在即将访问中国之前接见中国新闻代表团的。舒尔茨就中美关系、两国贸易、台湾问题以及这次中国之行的目的回答了中国记者提出的问题。他说:中美贸易至关重要;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自己和贸易伙伴都不利,他将在这次访华过程中讨论有关问题。
中国新闻代表团是应美国新闻总署的邀请来访美国的。中国驻美国使馆公使唐树备以及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谢菲尔参加了今天下午的会见。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日本政府为推进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的研究,17日拟定了“艾滋病紧要对策纲要”,纲要要求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检查,设置由各省厅组成的联络会议。
△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本周内出访印度,将同拉·甘地总理讨论边界局势问题。
△西班牙国防大臣塞拉17日抵约旦访问,同约旦国王侯赛因讨论了中东事态发展和两国关系等问题。
△土耳其17日开始进行命名为“冬季—87”的军事演习,这次演习的地点距伊朗和苏联边界100多公里。
(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大同江今冬未完全封冻
朝鲜的大同江历来是冬天封冻的。但是,去年入冬以来,平壤地段的大同江除12月中旬有一二天结了一层薄冰外,迄今未封冻。此外,还有几个地段也没有封冻。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大同江是朝鲜北半部境内最长的一条河流,发源于盖马高原的狼林山脉,流经平壤,由南浦入海,全长450多公里。据资料记载,平壤地段的大同江在头年的12月4日至翌年的3月6日是完全封冻的。
据朝鲜气象水文局水文专家分析,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三个原因。一是大同江上新建了多处水闸,从而增加了水量,提高了水位,加快了流速,提高了水温。二是大同江下游一带今年冬季气温高于往年。去年12月平均气温同常年相比,平壤高3.4℃,南浦高2.1℃,今年1月上旬和中旬,平壤高0.5℃,南浦分别高1.1℃和0.4℃。三是经过净化流入大同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温度高,对大同江的水温增高产生了很大影响。 (周必忠)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大使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利建交十周年
新华社蒙罗维亚2月17日电 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项钟圃今晚在这里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和利比里亚建交十周年。
利比里亚外交部长布拉莫等四位部长出席了招待会。
布拉莫外长在招待会上发表讲话说:“多伊总统1982年对中国进行的历史性访问和中国副总理田纪云1984年对利比里亚的访问是中利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大使项钟圃回顾了过去十年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他说,根据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原则,我们愿和利比里亚朋友们就开拓和加强两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共同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访加蓬“经济首都”
徐德文
在加蓬共和国访问期间,主人盛情邀请我们访问了素有“经济首都”之称的海滨城市让蒂尔港。
石油工业和林业是让蒂尔港最有特点的项目。据加蓬炼油公司介绍,加蓬的石油工业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1956年在让蒂尔港以南40公里处的奥佐里和市近郊区克莱雷特角发现石油后,又在让蒂尔港以南的近海海域发现一系列海上油田,从此加蓬石油工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1970年原油年产量由1957年的17万吨,增加到550万吨。整个70年代是加蓬石油生产的“黄金时代”。进入80年代,由于石油需求量下降,加蓬原油生产控制在七八百万吨左右。石油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石油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80%,收入约占预算收入的65%。20年来,在让蒂尔地区就打了200多眼油井。在距让蒂尔港16公里的洛佩斯角建有大油库,可储存1000多万吨原油。
在主人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加蓬炼油厂。这是一个现代化工厂,大门外椰树林立,鲜花盛开,厂内耸立着又高又大的炼油塔,以及一个个储油罐。副总经理告诉我们,让蒂尔港有两个炼油厂,这个厂是综合性炼油厂,生产轻质油、汽车用油和柴油等。原油从18公里外的油库运来,年产量为100万吨。厂里共有职工360人,其中340人是加蓬人,其余为外籍技术人员。我们走进工作室,只见几个技术人员在工作,显示台上各种小灯时亮时灭。主人说,石油从提炼,储存到外运都用电脑控制。产品主要外销欧美和非洲非产油国,只有少量自用。
我们还参观了让蒂尔港的石油专用码头,码头上大小油罐林立,储油量可达40万立方米。加蓬石油的90%从让蒂尔港出口。由于加蓬石油的开采、提炼和出口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故让蒂尔港被称为“石油城”。
结束了对石油工业的参观,我们到达加蓬林业公司。走进会议厅,只见墙上挂满了各种质地的小木板。主人说,这是他们公司出产的木材样品。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于1951年,主要从事森林采伐和胶合板生产。独立初期林业曾是加蓬经济的基础,只是到70年代石油工业崛起后,才屈居第二。近几年来,加蓬的木材生产一直稳定在15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80%为奥库梅木,木材的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7.4%,由于木材的41%通过让蒂尔港出口,所以让蒂尔港又有“加蓬木都”之称。
我们参观的胶合板厂,座落在距让蒂尔港市区3公里的大西洋畔。进入宽敞的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对一根根粗大的原木进行加工,随着机器的开动,一块块树皮首先被切削掉,接着就进行旋切,整个原木很快就旋切成薄板,经过烘干、胶粘等工序最后压成胶合板,包装后就可外运。
厂长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的工厂是非洲最大的胶合板厂,拥有2800名职工,可加工56种胶合板。原木由林业公司的伐木场供应,其主要原料是奥库梅木。这种木材既粗又长,气味芬芳,质地坚韧,花纹美观,可加工成高级家具和现代建筑的装饰板,是出口的紧俏商品。该厂每年可生产胶合板7万多立方米,产量名列世界第二,产品远销欧美等国。由于设备较陈旧,成品率不高。最近从国外引进了4部机器,其中两部已投入生产,可将废木板胶缝成好木板。他还充满信心地说,工厂的潜力很大,随着机器的逐步更新,胶合板的产量将会逐年增长。
在结束对加蓬的访问时,记者深深感到,让蒂尔港是个不大的城市,人口只有20万,但对国家的贡献却很大,加蓬“经济首都”这个称号,它是当之无愧的。
(附图片)
加蓬共和国首都利伯维尔是非洲西海岸一座新兴城市。随着加蓬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它已由独立时的一个小镇变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图为加蓬发展银行大楼。
新华社记者徐振强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拉莫斯将继续留任菲参谋长
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十八日在马尼拉重申,菲律宾武装部队参谋长拉莫斯将继续留任,直至一九八九年三年任期届满。科·阿基诺总统对记者说,由于目前的国家安全问题,仍然需要拉莫斯作为菲律宾军队的首脑。
科·阿基诺指出,根据最近通过的新宪法规定,参谋长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新宪法于二月十一日开始实施,因此拉莫斯的任期将持续到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一日。美国总统接受海军部长辞职
美国总统里根十七日接受海军部长约翰·莱曼的辞呈。美国白宫发言人对记者说,里根总统十七日上午以遗憾的心情接受了海军部长莱曼所交的辞职信件。
莱曼于一九八五年二月五日出任美国海军部长。他为实现里根政府将美国的四百五十艘军舰增加到六百艘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德驻伊朗两外交官被驱逐
西德政府人士证实,西德驻伊朗大使馆的两名外交官十七日被限期在七十二小时内离开伊朗。
伊朗通讯社说,伊朗外交部的这一决定是在西德电视一台十五日对伊斯兰教和伊朗领导人霍梅尼进行了“侮辱性”报道之后作出的。伊朗为此已关闭其驻西德总领事馆。
西德外交部议会国务秘书默勒曼对伊朗大使说,他希望这一事件不致损害两国关系。巴西发生两列火车相撞事故
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市东郊十七日发生重大的火车相撞事故,至少造成六十九人死亡,三百人受伤。据目击者说,事故的发生是因一辆客车正在伊塔克拉车站的道叉上换轨,而另一辆客车恰恰从同一条轨道上驶来相撞造成的。
巴西铁路有关部门的人士说,大批救护人员赶往现场进行紧张的抢救工作。多数伤员已被送进当地医院。与此同时,圣保罗州政府紧急呼吁居民献血,并要求提供药物援助。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