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不能空白与褪淡的
余英杰
一位治哲学的同仁对我说,一个人若欲得宇宙人生之真谛,而成为真正的哲学家,最好是死而复生几回。佛家有云:冬日饮水,冷暖自知。他的这话只是一种比喻,有了非常的人生经历与体验,方能大彻大悟,得“鱼”而忘“筌”。但也有些东西是不允许或无法体验得到的。比如,作家要写杀人犯与妓女,就不必月黑风高时去杀人越货或卧藏青楼做嫖客。再如,弥留之际,那最后的“生”与最初的“死”相接之时的感觉、情感等是如何,固然可体验得到,但一旦得到也就失去,对于其他人则永远只能是个体验不到的未知物。
一些作家赴某地笔会,乘坐的大客车不幸出事故,不少人受伤。事后,一位作家说,平时创作写英雄人物临牺牲前心理活动如何丰富壮美,想来真是好笑,因为出事的那一瞬间,他压根儿什么都没想,也来不及想。但这并不能说明历史上的志士仁人、烈士英雄在赴难之前的思想活动。当他们抱定为一种事业而英勇献身、舍身取义时,他们的人格、思想是会得到升华提高的。我是相信“戴镣长街行,高唱国际歌”的悲壮伟大的。
就是毫无准备之时,也会有些近乎本能的下意识的动作与反应,譬如翻车,做母亲的就极可能在那一瞬间,本能地闪电似的护着怀中的孩儿,这是带有人性的本能。中外大地震遗址废墟中都可见到母亲把孩儿紧紧搂在怀里的壮观。
过去搞了许多假的“高、大、全”,惹得人们反感。但历史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人的主体性意识愈来愈强,对自己同类中所产生而又高于自己的人物的热爱仰慕,不会永远淡漠。一个民族总要有自己的大多数分子所共同仰慕的高尚的人物。在这种真诚仰慕的人格力量的感召下奋进前行,社会才有希望与进步,所谓“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自然,这人格首先要真实,并非豪言壮语。鲁迅先生就是我们仰慕的人格的代表。他说:“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的战士。”如今时代造就改革者,改革者又引导时代。任何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它的仰慕崇高的观念空白了,褪淡了,这个时代、民族、社会的精神就“群龙无首”,无所归依与指向了,社会运行机制就短缺了很大一部分动力。记得鲁迅先生逝世后,郁达夫先生说过大意如此的话:“产生不了英雄的民族固然是足可悲哀的,但产生了英雄而又不被理解,不会加以爱惜的民族则更是可悲哀的了。”比如鲁迅的韧战精神,就非常值得改革者们继承与发扬。


第8版(副刊)
专栏:实习小记

贫困的启示
汪四文
在河南某县农村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社会调查,纯朴的山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们的生活状况更深地引起我们的思索。在一个乡,刚经过洪水洗劫的学校和乡政府所在地残破不堪,一个学校三个年级的学生分别在三个不同地方上学。一些农民家里的情况更是惊人,一家人竟没有一条完整的棉被,不少人吃的还是玉米面糊。这便是现实。贫困的内地山区与繁华的沿海开放地区在经济和人的素质等方面的强烈反差触动着我们。
我们呆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太少,仅从一些新闻等渠道得到印象,认为现在农民生活好过了,误以为大部分是万元户,甚至十万元、百万元户,窘迫的生活状况早已不复存在,农民现在已是社会中最富裕的人了。是的,从总体说,现在的农民比起前几年是富裕多了。但是,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仅让群众能吃饱饭就够了,而要使广大群众真正生活富裕起来,能够有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不容置疑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所听到的,也自然是好的一面多,所谓“形势一片大好,问题很少很小”。但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看到,确实形势一片大好,可是问题仍然不少。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自我,自我的价值何在,自我在社会上的作用。当大学生们在高谈自我价值实现时,应当想想自己为社会尽了多少义务和责任?是的,山区的条件很艰苦,但是山区的自然资源却极为丰富,由于缺乏知识和科技人员,使得大量矿藏宝物无法开采出来,群众守着宝物不识宝,看着黄金随沙跑。象这样的资源极为丰富而生产极为落后的地区,不正是我们大学生施展才能的地方吗?
只有投身于社会中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体会人生的真谛。这点认识,恐怕是这次社会调查的最大收获。(注: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85级部分同学的社会调查小记,由汪四文执笔。)


第8版(副刊)
专栏:

同是葡萄架下匆匆过客
张爱华
你一直在匆匆赶路。路途多风多雨。那一夜,美丽的吐鲁番,有你旅途中避雨的房檐。
我们本该在三个小时前相识,相识在交河故城。那时,我登上交河故城,一片灰黄一片冷萧中,我感觉到历史木乃伊的僵冷。我压抑不住地想跟谁说话,后来我才悟到这个谁就该是你,你当时却在奔往交河的途中。
我欲离开交河的时候,你坐在铃响叮当的毛驴车上向交河来。我们已在同一深邃的苍穹下,路两旁是刚歇架的葡萄藤,你望着黄昏里模糊不清的历史与人生,你要找个人交谈。
三小时后,我们在壁灯桔黄的光里对视。你说到了交河那历史的苍凉感;你谈起了交河最后一滴水不知流到哪里,最后一个交河人不知是谁;你比喻交河是茫茫大漠里被牧人遗忘的童话。你告诉我,1987年10月27日晚5点,你登上交河故城对空无一人的天地高歌。
我在葡萄飘香的空气中听到了你的歌声。你从海峡那岸来,你的寻找与我的寻找相同。我们祖先的胞衣埋在同一岸边。你这次是沿着霍去病当年的路线西行。而我,不知不觉中也踩着霍去病的脚印。
在台北,你说你老是被一种不安的心情困扰着,老是听到远方有什么东西召唤你。于是你三次回大陆,四处漫游,多方寻找,结果找到了真挚的友谊,找到了历史的渊源,找到了艺术之根。
离开台北登机前,朋友全来了,嘱咐你,不管走多远,如果回得来,就带一把土。从日本一登上飞往中国的班机,你三十几岁的男子泪落如雨。晚上在宾馆,你怯怯地问服务员可不可以出去。服务员笑了:“怎么不可以?只是现在是晚间了。”你说你就是要逛夜市。半夜,你带了瓶酒边走边喝,一路唱着回来。第一次回大陆,你代表岳父为他祖父上坟,至于你自己,想看看孙中山的陵墓,也想见一下沈从文。从那次起,你产生了总有一天要打入大陆文化市场的想法。你认为大陆文化市场是有些单调和缺乏调剂的,出版界市场与人们需求有时脱节。
这次来新疆,你感觉到一股又稳又凉又强的大漠风,打碎了你以前的空间距离感。
你走沙漠走达坂走绿洲,说到底,寻求的仍然是一种人间情绪,是对沉睡于心底的旧情的唤醒,是对未来情感的由衷招呼。骆驼群和沙枣树常常不能使人忘情,它不是医治失恋的巧克力。那沙漠是在你之前分手的恋人的背影。那胡杨林是在你之侧骤然倒下又站起的追求者。那串串葡萄是你手指缝滴落的朝霞。在吐鲁番,你什么都会想起来,包括被岁月曝干了的感情。
你笑了。认为我说的对。你从小看《三国》,现在又要用白话翻写《三国》,总喜欢人与人之间纯朴自然的友谊。你认为这里的人讲义气,不到60天,交的朋友比在台湾30年多。
一个朋友一首歌。你就这么一路唱着来到了吐鲁番之夜。从交河回到宾馆,听说中国巴基斯坦青少年友谊远征队来联欢,你便要求参加。会场上,你简直是一种流质有机体,迅速适应了环境,随便什么角落、裂缝,你都流得进,装得满。同时,每一动作都成功准确地把你的形象放入别人的心灵。你胡子很长,整个下颌是片森林。穿了件红黑格子夹克衫,象个绿林好汉刚刚从银幕上走下来,不,是跑下来。与人交谈,拍照,挥手跺脚伴奏,既是采访者又是参与者。后来,你走到台上来了。
你要求唱歌。主持人商量后同意了。你唱完《阿里山的姑娘》又唱《祖国的骄傲》,深情地咏黄河长江。黄河长江就在你晶莹的眼睛里和微颤的声音里。会散时,巴基斯坦人、维吾尔族人、汉族人同舞,多彩旋涡中最显眼处仍是你的红黑格子。
吐鲁番的夜走来,柔和地躺在葡萄上,香馥、温暖、和蔼,象母亲召唤孩子去睡觉。你拿出名片,上边印着女神,也许是你爱情诗中那个浑身都是头发的女神吧。她下面,是你的诗——《赶路》:
落日悲壮如英雄的感叹
人间丰收是秋割的田坂
时刻在艰难中
穿越严冬才见得春风迎面
……
山后的红霞烧翻了远天
宁静的使臣已降临
奔驰者在风尘中
赶路是为了历史
记得我们没有说再见就分手了。你的眼神说:让我们在终点等待。我也无声。
终点,不会再是吐鲁番温暖的房檐下。无风。无雨。


第8版(副刊)
专栏:

张仃清唱
吴冠中
最近在电视上看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选赛,演唱大都很好,但那舞台布景实在很不理想:三个巨大的互不协调的脸谱,使演员显得只是一些活动着的小人;红、绿、金银,杂色争艳,破坏了每出戏中人物服饰色彩组合的统一性;起烘托效果的背景之平面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干扰了文戏之宁静,打乱了武戏之运动感……廉价的打扮(花钱倒未必廉)同样经常出现在歌唱表现中,似乎演员躲进五光十色中就能增添其魅力!我并非一概反对布景与道具,但布景与道具只能是增强演出效果的有机组成部分。借马蒂斯的一句名言:画面中不存在可有可无的部分,如对整体无益,必有害。
演出或歌唱需要适合的场所、打扮、气氛。宗白华先生说过,一幅画没有配框,就象排练中的戏没有搬上舞台。不过歌唱的关键还是唱,艺术主要只能依靠艺术自身的魅力。歌声本身有自己的色彩,毋须额外涂抹杂色以吸引人。作为绘画,那是发挥色彩的天地,但滥泼乱涂的现象更为普遍,糟踏颜料,难看的色相。有的老画家却专用焦墨作画了,即张仃是也。我读其画,称之曰张仃清唱。
在绘画领域中,张仃真是走南闯北,东征西战,一辈子浪荡江湖。他画过漫画、宣传画、装饰画、壁画、水墨写生……他崇拜毕加索和黄宾虹,更酷爱民间美术。他当然挨过批判:资产阶级形式主义。岂止批判,吃的苦头一言难尽,拖着病,相当长一段时期他租住在香山乡间农民遗弃的小土屋里。70年代中一个酷暑天,我冒着探望“叛徒”的罪名,骑自行车偷偷到香山钻进了他的陋室,陋室中用一块民间蓝印花布作门帘,显得分外的美。他和陈布文同志用白薯招待我。我流汗而来,是看看他是否真的被打垮了,精神崩溃了,从此放下画笔了!他拿出一叠用黄色棉书纸画的焦墨写生给我看,这便是他朝朝暮暮在附近山沟里的全部工作和收获,他对艺术的虔诚全都倾注在这小学生用来写大字的黄色棉书纸中。
只有乌黑的墨与薄薄的棉书纸,不宜渲染,没有颜色,任你张仃尽情倾吐吧!使惯十八般兵器的张仃,却安于这最简单、最传统的工具,凭一条墨线,似春蚕吐丝,无限情丝在草丛中作茧自缠!墨线、墨点、墨块、积墨、飞白,交错的皴擦……可构成各式各样的体感、量感、虚实感,26个字母却写下了无穷无尽的文章,都缘于情意永无穷尽。大自然是彩色的,用焦墨来勾捕彩色世界的精魂,成败关键在于彻底明悟形体构成的基本因素及其间脉络之联系。张仃往常习惯在大手术台上动刀剪,如今却热衷于针灸,潜心于经络之钻研了。与彩色画相对而言,焦墨画近乎做减法,但具有雄厚造型实力的张仃却在焦墨中作加法,用最简洁的手段表现无限的丰富。他追求淋漓尽致,不满足于“意到笔不到”。他画面上的空白、疏、漏都系表现手法中的积极因素,绝非遗弃的孤儿。
多年前,叶浅予先生给张仃建议,大意是认为张仃接触了那么广阔的艺术领域,应该慢慢收缩范畴回归到自己的道路上来。张仃似乎未置可否。如今他主要凭焦墨作战了,也许由于老友的提醒,也许更由于艺术规律的促使吧。什么规律呢,我感到主要是一个“纯”字,张仃愈来愈追求艺术的纯度,用艺术的纯来表现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他的焦墨从小学生的棉书纸出发,走上了丈二匹,尽管巨幛大幅,千山万水,作者仍死死抓紧了一个纯字。我早想写“张仃清唱”,最近看了青年京剧大选赛的舞台布景,更感到非写不可了,因这已不只是张仃一个人的艺术道路问题。(附图片)
新疆放牧 张仃


第8版(副刊)
专栏:

那一片云(外一首)
钱芳
天空中
那一片云属于我
它是我丢失的长裙
载着我的爱和梦
盈盈在空中荡漾
它是我心中的迷雾
带着谜样的问题
留下希望
它是一座真诚的桥
随着我心灵的召唤
走遍世界各个角落
天空中
那一片云属于我
黄昏的旋律
我喜欢在静谧的小路上
独自走进黄昏里
我接受桔红色的洗礼
看着那美丽的光环
渐渐隐藏在天际
我微笑着走向你
恋恋不舍地追逐你
你深情地望着我
送给我一份礼物
——满天闪耀的星星


第8版(副刊)
专栏:诗画配

使者
扬子 摄影
黄恩智 配诗
托起和平的精灵
托起飞向蓝空的歌声
少女的视线便是你的航程
有思绪反馈而至——
有一个深沉的叮咛
那是母亲的呼唤,黄河的涛鸣
何日我们能在骄日下
共饮那杯芳馨的深情(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