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在改革开放中振兴上海
芮杏文
重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
邓小平同志前些时候在同外宾的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家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对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在过去的一个很长时期中,我们常常背离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有时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有时夸大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搞“穷过渡”;有时又不顾生产力的实际基础,主观随意地搞所谓“大跃进”。所有这些,都使生产力不能很快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这个历史教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重视生产力标准更有其特殊意义。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这样的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出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我们要用比资本主义短得多的时间,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更要有发展生产力的紧迫感。
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无论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相比,还是同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这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还不完善。我们能够认识这种现实,正是用生产力标准衡量和检验的结果。我们要始终坚持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有没有充分发挥的一个标准,作为检验现行经济政策,包括改革、开放、搞活的措施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任务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
以外向型为主,进一步发展上海经济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善于利用外国的成果,包括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因此,必须实行对外开放。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出口。在当今世界上,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这就意味着,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不能不把提高国际竞争力作为一大战略目标。
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有着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广阔腹地,目前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的经济文化联系,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比较好。所以,我们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努力把上海建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枢纽,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近年来,上海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进展较快。在利用外资方面,全市已有“三资”企业274家,吸收外资金额21亿美元,这些外资企业的经营情况良好,外汇平衡有余。经国务院批准,在“七五”期间上海将以自借自还方式直接对外筹资,用于工农业技术改造、发展第三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项工作正在展开。在引进技术方面,上海地方已经成交1092个项目,金额超过11亿美元,有力地促进了本市的技术进步。在外贸出口方面,去年口岸出口总值达到35.8亿美元,其中本市出口总值占全市可供分配商品总值的25%。今年上半年持续见好,比去年同期增长18.5%。此外,补偿贸易、国际租赁、劳务出口、承包国外工程以及向海外投资办企业等形式,也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总的来看,上海对外开放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上海经济的发展方向,应当逐步转变到以外向型为主的轨道上来。进一步的开放,要求理顺财政创收和出口创汇的关系,以及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关系,在金融和外汇制度等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为企业提供外向发展的条件。同时,要健全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去年,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布的鼓励外商投资规定的基础上,上海又制定了16条优惠政策,并相继建立了外汇调剂中心、物资服务公司和外国投资事务办公室三个服务机构,在外国投资者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今后,我们还要大胆探索利用外资的新路子、新办法,吸引外资开发浦东,尽快把浦东建成国际第一流的现代化新城区。随着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还要考虑让更多的国外金融机构来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允许这些机构在不侵犯我国权益的前提下,从事一定范围的经营活动。
联合内地,互惠互利,形成综合优势
地区之间合理分工、协调发展,是提高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的客观要求。上海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怎样开展对内经济技术交流的问题。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不能单纯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必须纳入全国一盘棋,从全国总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结合上海的自身利益来考虑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虽然在科技、文化、劳动力素质和加工技术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能源、原材料主要依赖于内地。因此,上海的优势与内地的优势应该是相互补充的。要进一步理顺上海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促进上海与内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上海应有的功能,一是向国外辐射,一是向内地辐射,这就象一把扇子的两个扇面。而要向外辐射,不靠内联不行。只有联合内地的力量,取长补短,形成综合优势,才能以强劲的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目前,上海已经与兄弟省市建立各种经济联合体6000多家,其中科研生产联合体有2000多个,联合开发资源的项目共579项,投入资金8亿多元,到去年底已返回原材料4亿元;兄弟省市在上海设厂开店800多户,去年营业额达11.3亿元。联合的领域在不断扩大,联合的方式在逐步发展。
作为一个多功能中心城市,上海要促进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从长远来看,上海向国际市场输出的增长,主要是有形产品;而向国内市场输出的增长,则主要是无形产品,即由第三产业提供的金融、贸易、航运、技术、管理、信息、人才培训等各种形式的服务。这方面,上海的潜力很大,而且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例如,在金融方面,上海已经试办了商业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开展了市内各银行和各地区间的同业拆借业务,初步形成了短期资金市场,还通过开办证券柜台交易,探索建立长期资金市场。最近成立的上海经济区资金市场联络网,将使原来分散的资金市场更加集中和规范,从而提高资金效益。在商品和生产资料流通方面,上海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格局。在科技方面,技术市场已具雏形,全市有300多家技术商品的经营和中介机构,技术交易额超过8亿元。上海的技术成果,应当更多地向内地转移、扩散,这既有利于内地技术进步,也有利于上海科技水平的提高。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
生产力结构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代经济中,经济结构是不是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
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在我国,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部,它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战略的方向,运用各项宏观经济控制手段,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企业的经济活动加以引导,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提高,是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几年来,上海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产业发展很快;但从总体上说,第三产业落后的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按照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设想,第三产业还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要始终把科技、文化、教育事业放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努力把上海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文化中心。
工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使上海经济形成外向型格局,加快技术进步,我们按照三个层次调整工业结构:第一,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工业。在上海出口产品中,轻纺工业产品约占60%,是扩大出口创汇的主力。要从最终产品推及中间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联成完整的出口生产系列。通过技术、资金的集中投入,对出口生产系列进行重点技术改造,使出口导向工业逐步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在国际竞争中大幅度增加产品出口,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和创汇能力。第二,有选择有步骤地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目前进口替代的重点是某些技术密集的耐用消费品工业和基础性、装备性工业。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第一步要努力消化吸收已经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国产化步伐;第二步要使这部分产品越来越多地转向国际市场,从根本上改善上海出口产品结构。在替代进口工业中,着重发展“六大支柱”,即钢铁、石化、汽车、飞机、电子、大型成套设备工业。同时积极开发微电子、激光、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新型材料、航天技术等新领域,促进这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第三,逐步调整其他工业。对于不适合上海发展的行业和产品,区别不同情况,或者改变生产方向,或者加以限制,有的还要转移或淘汰。
进一步搞活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
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增强企业的活力。当前,搞活企业的关键,在于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在上海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仅占工业企业数的5.5%,但提供的税利总额却占全市的60%以上。所以,要搞活上海,非搞活大中型企业不可。近几年来,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实行政企分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努力从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过渡。这包括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组建一批经营性公司,承担政府机关的部分管理职能;从去年开始,撤销了近70个行政性工业公司等等。采取这些措施,减少了政府的行政干预,增加了企业的活力。
第二,加快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步伐,坚定不移地推行厂长负责制。上海已有1159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年内将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全面推开。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处理好企业内部厂长、党组织和工会、职代会的关系,使厂长负责制更加健全。
第三,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前几年,上海的少数企业进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试点,现在已有1700多个预算内工业企业分别推行综合承包、单项承包、“双增双节”目标承包或租赁承包。从我国现状来看,由于新旧体制并存、市场机制不健全、价格体系不合理等原因,很难确立统一的、规范化的经营模式,因此,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当前搞活企业的主要措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企业经营体制还将逐步完善起来。例如,股份制作为商品经济中企业制度的一种形式,如何加以改造利用,上海正在进行试点,以摸索办社会主义股份企业的经验。
第四,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改革企业制度,要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近几年,上海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发展很快,建立各种企业集团和企业群体100多个。在这个基础上,要鼓励企业按照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进行组织结构的改造,深化分工协作,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发展要素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资金、技术、物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和需求。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使生产要素得以活跃地流动,才能为搞活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方面,上海还刚刚起步,有待今后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
实践证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是振兴上海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已经给上海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同全国一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八年多,是上海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效,用中国一句老话来说,叫做“顺乎天理,合乎民情”,就是尊重客观规律,符合群众需要。去年,上海市统计局作了一次万户民意调查,调查对象中赞成改革、开放的,分别占87.2%和83.4%,说明改革开放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改革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总之,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要靠改革。
我们在实践中深切感到,振兴上海要从上海的市情出发。上海的历史和现实有四个特点:第一,上海接触近代文明比较早,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党的诞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解放后,上海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成分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较快,对国家贡献较大。这对上海实行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个有利条件。第二,旧上海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十里洋场,三教九流,素有“冒险家乐园”之称。这些封建的、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很容易死灰复燃。第三,“十年内乱”时,上海成为“四人帮”严密控制的据点,“左”的流毒深广,对今天的改革开放也有影响。当然,正因为上海受害最深,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反抗也最强烈。第四,解放以来,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些僵化的观念和行为规范,改变它也有相当难度。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加上新时期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实行战略性转变,因而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左”的和右的倾向都可能出现。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克服“左”的影响,也要排除右的干扰,坚持两个基本点,加强民主和法制宣传教育,自觉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两个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胜利前进。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一部充实可信的资料书——《南昌起义》
周承恩
由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编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南昌起义》一书,是一本关于这次起义的资料汇集。它是在多年征集资料和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以补充、筛选、校核后整理出来的。这本书的出版,为深入研究南昌起义提供了更加丰富可靠的资料。
《南昌起义》一书资料充实,全书选收历史文献48篇、回忆文章46篇、参考资料42篇,共计49万多字,以我党的历史文献为主,包括敌、我、友各方面的重要资料,收集得比较齐全。其中有一部分是新发掘出来的或第一次公布的材料。有些文献过去未能找到全文,如起义后革命委员会发布的命令,一般资料书中都只有后一半。编辑本书时找到了前一半,使这一重要文献重显全貌。
本书对文献的考订注释比较准确,对所收文献一般都作了比较认真的考订,加了必要的注释,并对其他同类出版物中的一些错误作了纠正。如叶挺的《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和刘伯承的《南昌暴动始末记》,原件均无写作日期,过去一般都推断为1927年所写。本书编者根据材料认为这两篇文献都是1928年写的。又如流传很广的1927年《中共中央致前委信》,后面署的时间历来均误认为8日,本书经研究确认为1日。再如《周逸群报告》,原件有两处均将朱德误书为朱培德,过去的有关资料大都照抄照排,致使这篇文献有两处矛盾,无法解释。本书把这两处错误在注释中作了说明,恢复了作者的原意。
本书除文献、回忆等资料外,还附有编者整理的综述、大事记、史实考证、资料目录、图表等多种资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次起义也很有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