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名城和她的市长
李静
从逶迤绵绵的大娄山山脉向南不远,便可看见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派的新城,从青山绿水间拔地而起。她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在黔北高原那丰厚而肥沃的土地上,发出夺目的光彩。遵义,这座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的名城,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人们展示着她青春的活力和崭新的面貌。如今,穿城而过的湘江,是绿水绕新城,游船满江,笑语满江;环抱全城的凤凰山,是青翠染高楼,歌满青山,情满青山。可谁知,就在几年前,湘江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填塞河床,加之城市废水废物无人管理流入湘江,蚊蝇扑面,臭不可闻。而凤凰山的森林公园,更是乱石崎岖,杂草横陈。
高原的明珠,变得这般璀璨夺目,是人勤地富?还是改革开放带来了人们的活力?
说到遵义这几年的变化,人们自然要把它和遵义市长李兴久联系起来。
精明强干的李兴久,今年45岁,学的是电子技术专业。1965年分到贵阳机械研究所,1970年调到遵义市电子仪器厂。在那全年亏损18万已成定局的时候,李兴久冒险出山任副厂长。他南下广州、深圳,北上长春、沈阳,考察电子行业的产品前景。回厂后,立即组织技术力量大搞技术攻关,把亏损局面扭转过来。他说:“电子行业的产品,不象茅台酒,年头越老越值钱,电子产品要求三、五年一变,实打实地见效。”
厂子搞活了,厂长赢得了群众信任,1984年李兴久被选为遵义市长。能否象搞活一个工厂那样,把一个城市建设得生机蓬勃呢?刚开始,他这个工科大学生出身的市长还有些手生,什么财政、人事、会议,真是要多少事有多少事,每天忙得晕头转向。但不久他就适应了。由于他是从最基层上来的,当过“家”,知道“油盐酱醋”的甘贵,随时心中都有一把算盘,动不动就拨算一番。他对“家底”的熟悉,常常把汇报的人吓一大跳,什么产值、利润、所得税呀,一清二楚。汇报的人心里服服贴贴,没想到市长心这么细。
李兴久爱读书,爱读各种各样的书,从精深的理论著作到雅致的文学作品,他都爱读。长时期的知识准备,形成了他思考的大脑、善辩的大脑,扩大了知识面。电机厂厂长找他谈电机厂的生产,他懂行;董酒厂的厂长找他谈董酒的发展,他也懂行。短短几年的市长生涯,他学到了不少东西。“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管理城市”这16个字,已成了他的口头禅。
市长为人民谋福利,他却把自己的福利置之度外,主动把市政府分给他的住房让给了家住得更远的同志,自己一家5口,却挤在市政府旁边一条小巷里一幢低矮、潮湿、不足30平方米的简陋房里。他一直把自己置于普通市民的地位。
遵义在前进,遵义正待腾飞。李兴久伫立地图前,香烟抽掉了几大包。形势逼人,他想向南、向东、向西发展,依然是在省内打圈子,只有向北、向重庆发展,把川黔铁路、川黔公路的作用发挥出来,让遵义变成贵州的黄浦港才有出路。
除开经济战略上的向北,历史文化名城也应该有她独特的、精神和艺术相结合的、能激励后来者的丰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市委市政府经过长时期的酝酿,一幅气壮河山的“长征艺术画廊”的构思在形成;那就是集旅游特点、长征精神、审美意识为一体,熔雕塑、石刻、碑文、国画,以及当年战场复原模型为一炉,沿环城的凤凰山森林公园依山而筑,全长好几公里的“长征万里图”。使每一个到此游览的人都能感受到长征精神的伟大气概。总参谋长杨得志曾激动得当即挥毫写下12个大字:长征威震世界,遵义光照千秋。
是的,今天的遵义人民,为遵义的起飞而兴奋不已。人们期待着这位市长有新的一招。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重看川剧《白蛇传》
郭汉城
《白蛇传》,这个在我国流传得最悠久、最广远的神话故事,存在于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中。单就戏曲而论,昆曲、皮簧、高腔、梆子等各大声腔剧种,几乎都有自己的《白蛇传》。每个剧种都根据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文学加工和舞台处理,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样式及形态。
川剧《白蛇传》与其它剧种的主要差异在于,它完全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和瑰奇想象的神话剧。在浩渺的天宇,白蛇仙姑与桂枝罗汉相恋,一个逃离了西天白莲池,一个被如来佛谪贬,先后来到尘寰,缔结了白许姻缘……整个戏从这样开头到水族天兵鏖战金山寺煞尾,其通体结构都是以神话特性贯穿的。过去,认为白、许的仙界姻缘部分宣扬了宿命论和宗教迷信,是不对的。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想象,它基于现实生活,又不等于生活本身。神与人,想象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这正是神话的特性和魅力所在。
川剧独具风采的演出,令中外观众叹为观止的是它丰富多采的表现手段和层出不穷的高招绝技。但这么多的技术、技巧的运用却不使人感到堆砌或累赘。这说明它们与剧本要求体现的思想情感相吻合,形式与内容是基本统一的。“水漫金山”一折,编导的构思是广泛地运用各种技艺手段作为艺术语言来描述法海与白娘子之间展开的生死搏斗,特别是高难动作及特技组成的惊心动魄的壮观场面,深蕴着人类敢于蔑视神的意志,要求自身主宰地位的精神力量。当然,全剧也不尽是些火爆、炽烈的格斗与变幻无定的魔法。“游湖借伞”一折,那斜风细雨里的一叶小舟,满载着恋人的似水柔情,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啊!
看川剧《白蛇传》的另一深刻的感受,是四川省川剧院整个创作集体“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戏曲剧目的创作与小说、电影不同。电影拍摄完毕,小说一经刊出,就意味着创作的终结。而戏曲剧目的上演,一方面说明剧作在舞台上的体现,另一方面又标志着精雕细刻的再创造过程的开始。50年代,川剧表演大师阳友鹤为《白蛇传》艺术形象的技术结构完成了奠基工程。80年代,象任庭芳这样一批已经成熟起来的中青年戏曲工作者,适应着新时期的审美要求,对《白蛇传》又进行新的加工。他们既没有摒弃传统的技艺,也没有在原来的成就上固步自封,而是探求一种技术结构和审美表现更为新颖、更为紧密的结合。无疑,这种追求的实质就是对传统艺术的改革与创新。演出的实践证明,他们的革新取得了成功。譬如这次观众所看到的白蛇、青蛇、哼哈二将的服饰造型,紫金铙钵的指爪姿态,王道陵摹拟蛤蟆的形体动作,鱼、虾、蟹、龟、螺丝的独特表演,金山寺开打场面的设计,龙套的队列编排,以及制作“云头”“蚌壳”“金钵”等道具物质材料的改进,无一不是以艺术需要和技术条件相结合的创新成果。
戏的演出是高水平的。演员技巧娴熟,表演精湛,阵容整齐,台风严肃。主要演员全力以赴,无名配角一丝不苟,形成一个真正的整体性艺术。在当前某些戏曲剧团和演员不大讲究技艺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可贵。说到技艺,过去在评价剧目的时候只强调戏剧作品的思想内容,而忽略技艺的美的欣赏。以为有了思想,就有了艺术。有些人甚至把这类构成戏曲艺术特点的独特表演手段斥为只有半文盲才去瞧的“玩意儿”。在这种偏见的影响下,我们渐渐很少看到这种精采的技术、技巧表演了,这是十分可惜、也是十分遗憾的。当前,社会上掀起了“钢琴热”、“提琴热”、“摄影热”、“围棋热”、“桥牌热”、“台球热”等等,颇为有趣的是这些“热”,十之有九竟都属于技术性极强、技巧性极高的艺术或体育品类。这个社会文化现象的产生和抬头,恐怕就足以引起戏曲界同行们的注意与思考吧。


第8版(副刊)
专栏:

观黄山人字瀑
张胜友
那么雄奇,那么飘逸。轰??雷霆万钧,忽啦啦潇潇洒洒,在天与地之间铺陈大写的“人”字。
我站立在你的面前,灵魂为之震颤。
你一定积聚得太久,才一发而不可收;你一定追求得太苦,才一往而直朝前——带着凝重的思索,带着成熟的赤诚,带着“虽九死犹不悔”的勇气,带着如诗如画般的微笑。纵然前面是万丈深渊。
你是为呐喊而跌落么?
你是为跌落而呐喊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使者

行前絮语
——中央交响乐团访美演出感言
李凌
北京的秋天是多彩的,我们刚度过了中国艺术节,又迎来了乐坛上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中央交响乐团赴美访问演出。现在,他们或许正在天空,或许已在美国。他们在团长杨秉荪、指挥陈佐湟的带领下,到美国的24个城市进行为期40天的演奏。要在世界上最有威望的肯尼迪、林肯艺术中心和纽约、匹兹堡、芝加哥等地的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向美国听众介绍我国交响乐的成就,向旅美侨胞奉献乡音。想到中央交响乐团的今天,不禁令我感慨万分。
新中国刚一成立时,人们就非常盼望在首都组织起一个既能发展自己的交响乐艺术,又能介绍世界优秀作品的国家级乐团。这一愿望到1956年终于得以实现。如今算来也快32年了。这个乐团陪伴着祖国,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在李德伦等一批有志于交响乐艺术的音乐家的艰苦奋斗下,始终以发展中国高水平的交响乐为己任。尤其是前几年,在交响乐事业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他们宁可生活艰苦些,也不愿放弃自己热爱的事业。他们深入到北大、人大、清华等大学或工厂和机关里去做启蒙工作,逐步把青年人的交响乐兴趣调动起来。同时还举办了数百次“星期音乐会”,向听众介绍了不计其数的中外名曲。
中央交响乐团作为我国的国家级交响乐组织,在推广具有民族特色的交响乐作品方面也取得了成就。象冼星海、黄自、贺绿汀、李焕之、吴祖强、罗忠熔、陈培勋等人的作品,大都由他们介绍给听众。另外,一批青年作曲家举行的个人作品音乐会,他们也予以了热情帮助。
近几年来,无论是与指挥家卡拉扬、小泽征尔、皮里松、山田一雄,还是与演奏家梅纽因、艾萨克、思顿、林昭亮等人的合作;无论是通过卫星向法、英等国用立体声转播演出,还是给法国音像公司灌制贝多芬交响乐全集的唱片;他们的演奏都相当出色,连一些国际著名的音乐大师也十分赞赏。在国际上已有声望的汤沐海、陈佐湟来乐团任常任指挥后,乐团更加生气勃勃,演奏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一种国际性艺术的音乐,它比语言、文字所受到的隔阂要少得多,美国的听众将从中央交响乐团的演出中看到目前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面貌。当然,我们的事业尚处于青年阶段,而美国有许多诸如纽约、波士顿、费城、旧金山、匹兹堡、芝加哥等历史悠久的一流交响乐团。所以说,这又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次访问演出,将是我国大型交响乐团体首次到美国演奏,可谓任重道远。但我们对成功充满了信心。


第8版(副刊)
专栏:

台湾诗情
(香港) 犁青
台湾的东岸和西岸
——台湾东海岸,屡受惊涛侵袭,伤痕累累,寸寸缩减;西海岸地壳从海中浮升,向西偎靠。东岸削一寸西岸伸一寸东岸缩一寸西岸长一寸东海岸的泥砂石块凝缩成钢筋铁骨的礁岩苏花公路钻洞移位台东车道迁架山峦西海岸的地壳浮升伸展成花圃或池塘郑成功登陆的滩头已经填满赤崁楼和安平堡不再孤岛双悬东海岸怒拳矗挺不再退让!不再缩减!西海岸柔胸扩展靠向大陆!贴近对岸!神州的台湾岛你永不沉落你是帕米尔高原
昆仑山脉的伸延!
1987年4月25日写于台北
水车扬起的浪花
——屏东、恒春半岛西海岸一带的渔民,用新法养殖鳗鱼和对虾。处处池塘扬起了簇簇的白浪花。平静的连绵的池塘舒展着怒放着
一朵朵一簇簇浪花音乐哗哗响的浪花氧气轻轻撒的浪花微风细抚着浪花星星舐吻着浪花鸟群冲向浪花虾儿挤上浪花南台湾的农民在悠悠细细地描绘
白闪闪星灿灿的图画我采摘了一朵朵一簇簇
唱唱跳跳的云霞
1987年4月23日写于高雄
市。
牦牛和白鹭鸶
——在六福村野生动物园里,来自我国西北高原的牦牛和台湾的白鹭鸶共处一起,状极亲密和谐。你从昆仑山来踱着沉重缓慢的步履披着耐寒驮重的牦衣……这儿是松松软软的岛屿你轻松些!你跳跃吧!这儿是煦风细洒暖雨你可以宽衫解褛
欢畅地洗浴暖砂和春泥她是岛屿的仙女她白羽翩翩,腰腿细细她一肢拳缩,一肢亭立
(她没有睡去!)她踽踽慢行旋着疑惑的眸子瞧住你惊奇你象又不象只水牛但认你是慈蔼敦厚的长者她忽而轻轻飞起
站上你厚密绒绒的背脊……这儿是风雪弥漫的高原?这儿是秀丽江南的阡陌间?这儿是一座巍然雄浑的大山驮着一位轻盈雪白的女仙!
1987年5月1日写于新园
机场候客厅


第8版(副刊)
专栏:

直出白云间 胡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