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北京道路桥梁的新建设
改革8年多来,北京市道路、桥梁建设成果显著。
新建扩建道路813.9公里,平均每年建路百余公里,相当于解放初期北京道路总长度的3.8倍;新建扩建桥梁46座,其中道路立交桥19座。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是建国以来罕见的。
根据首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安排,道路建设由过去的棋盘式格局,逐步发展成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放射干道与环城干道交织在一起的蛛网式新型道路系统。近几年,北京先后打通或扩建了二环路、三环路和四环路的部分路段。与此同时,还新建扩建了10多条放射干线,其中有京顺路、昌平路、学院路、京开路以及京石路。仅1986年北京市就新建扩建6条干道,总长度100多公里,投资达5亿元。
在1979年至1986年八年中,与城市道路配套的桥梁建设也有很大发展。新建扩建了孙河大桥、立水桥、清河桥等46座跨河桥和道路立交桥,使城近郊道路由平面交叉逐步向立体交叉发展。1979年以前全市只有复兴门、阜城门、建国门三座立交桥,如今已发展到22座。
北京市建设规模最大的三元桥,只用9个半月建成通车,创造了北京建桥史上的新纪录。该桥投入使用后,机动车流量扩大了2倍,车速由过去的15公里/小时提高到40公里/小时。由于各种车辆过路口时不用等红绿灯,两年可节省13万个小时的运输时间,节约油料52万升。如果将减少汽车机械磨损等项费用计算在一起,该桥两年共节约326万元。市区的繁华路口东单、菜市口、崇文门等地,相继建了10座人行过街天桥。王府井、前门、动物园等地,建地下人行通道40座(包括立交桥下的通道)。
(摘自10月8日《北京日报》 李德生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世界森林资源状况
据联合国环境署资料,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约为47亿公顷。全部森林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32%。如按1985年世界森林分布状况,则发达国家为19.20亿公顷,发展中国家为22.27亿公顷。
森林中木材的总贮量估计为3400亿至3600亿立方米。这是森林资源的基础。如果每年消费的数量超过它的自然增长量,即66.1亿立方米,那么这一基础最终将被毁坏。
从全球看,世界森林每年以15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大部分是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潮湿地区。在热带国家,每年平均森林砍伐的速度估计为1100万公顷。非洲国家,占世界热带开放林和林地砍伐的62%。按目前的砍伐速度,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将会失去现有森林覆盖面积的40%左右。在北半球较为温和的地带,由于有意识地努力更新造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包括将具有边缘生产力的农田和牧场归还森林,森林还能维持原来的面积,甚至稍有增长。
砍伐森林,在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地区造成了燃柴短缺的问题。1980年,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有9600万的人口严重缺乏燃柴,不能满足其需要。这些地区包括撒哈拉南部的干旱地区,东非和东南非、非洲的山区,喜马拉雅山区,南亚山区,安第斯高原,以及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干旱地区。砍伐的速度超过树木的生长速度。这些人口生活的地区为北非和中东的农村、拉美农村的干旱地区、撒哈拉以南的亚洲农村、亚洲的农村和小城镇、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一带广大的平原上。只要这一情形继续发展,到2000年,由于人口增长,将会有30亿人口面临严重缺乏燃柴的局面。
解决砍伐森林问题,最根本的是对现有森林进行更好的管理,并栽种更多的树木。现在亚洲、欧洲不少国家都开始了一些造林项目或者有了造林方案,但是,每年的再造林率远远赶不上森林损失率,砍伐森林的趋势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摘自《环境保护》第9期 志民译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上海应有高效率的编译所
日本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可是它的英语教育素质并不好。尽管这样,这并没成为日本现代化的绊脚石。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大规模地翻译外语著作。翻译事业发达是先进国家的共同特征。日本的出版界多年来已演化出一套分工制度:数百家出版社各自负责一个专门学科,培养自己的翻译班子,不但语文素养高,有专业知识水准,并且判断力强,能熟悉世界科技动态,只要有重要的外文书籍、文章发表,他们立刻翻译成日本文去提供给本国广大科技人员研读。这种耕耘的努力,对日本科技发达是功不可没的。
现代化固然要吸收国外科技知识,但不能期望每位科技人员都要先学外语,至少目前尚不现实。我国为加速现代化过程,最扎实有效的办法,应是把科技知识直接灌输到基层的研究发展与生产单位的每一位工作者身上去。在上海,实现这一理想的上策,是成立高效率的编译所。目前出版局下属各出版社尽管都出一定数量的翻译书,可是由于翻译人员不集中,出版周期又慢,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往往等译书出版后又成了隔日黄花。我们提议成立的编译所,其人员可以有专职的,也可充分发挥兼职译员的作用。上海有许多外语水平颇高的退休人员,他们十分希望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干,而编译所正是他们散发余热的好场所。
(摘自10月6日《文汇报》 应国靖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生命起源新学说得到证实
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们,最近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新学说提出了证据。美国宇航局加州阿米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普通的泥土里有一种能,它可以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变成可以制造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发现,证实了苏格兰格拉斯高大学的凯恩斯·史密斯博士在60年代提出的生命起源于泥土的新学说。
凯恩斯认为,原始的泥土矿物是有化学作用的,而存在于这种化学结合物里的能,会经常有规律地发生化学反应。这种反应能产生氨基酸,而氨基酸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大约在40亿年前,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地球上才第一次出现生命。而传统学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海洋中的化学物质发展而来的,即闪电产生的一种能,可以把大量存在于原始水域里和大气中的甲烷和氨变成氨基酸,从而产生生命。(摘自10月7日《世界科技译报》 赵琳 郑贤明译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金属氢趣谈
氢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当冷却到零下183℃时,它会变成液氢,这是一种火箭用的高储能燃料。可是,你听说还有金属氢吗?把氢冷却到零下268.8℃,在超高压条件下,氢就冷凝成极薄的固体氢。当压力再加大到100万大气压时,固体氢的电阻率会下降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再将压力减少到50万大气压时,它的金属性质依然不变。
有趣的是金属氢的电阻率几乎趋向于零,它在常温下就有超导现象,因而是一种理想的超导材料。若把它用于长途输电,电流损失极其微小,从而大大地节约了电能。它还是一种超导强磁体,被用于高能加速器、核反应堆和高速磁悬浮列车中。目前,金属氢的制取还处于试验室阶段。
(摘自9月29日《科技日报》 王建国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红军长征与天津《大公报》
天津《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创办于天津,曾发表过一些尊重客观事实的报道,如记者范长江的通讯报道。《大公报》在当时中上层社会和知识界有广泛的影响。有谁会想到,这份资产阶级报纸曾和红军长征结下一段奇异的因缘。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一篇回忆录中记述了这件轶闻。
1935年9月,红军长征到达甘肃的哈达铺,在当地邮局得到不少报纸,主要是7、8月间的天津《大公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人翻阅这些报纸,得知陕北有苏区根据地、省红军、省游击队的消息。
长征以来,中央一直想找到一个落脚点,创立新的根据地。开头想到湖南西部,没有成功。后来想跟二、六军团会合,又遭到重大挫折。黎平会议曾决定以黔北为中心建立根据地,遵义会议根据当时的情况又予改变,有在川西发展的设想,在懋功与四方面军会合,跟张国焘争论,就是坚持北上向东,想在川陕甘创建根据地。现在得知陕北有一块红军的根据地,很自然,就决定到陕北落脚了。
张闻天9月22日在前委机关报《前进报》上写了一篇“读报笔记”,题目是《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将天津《大公报》上披露的陕北苏区根据地和红军的情况作了分析。从而提出:同二十五、二十六军会合,建立新苏区。9月28日在通渭的榜罗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决定将陕北作为落脚点。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从这段轶闻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抓住了几份过期报纸带来的信息,英明决断,为万里长征的胜利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摘自10月8日《今晚报》 张亚利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简书制度的产生及影响
简书、帛书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它们在我国古代使用的时间是相当长的——从殷商到南北朝时代,成为我国书史上的一个主要阶段,书史上称这个时期为“简书时期”。在这近一千七百年的使用过程中,简书逐渐形成了具有其特点的一整套制度。
简书有竹片、木片两种制度。用竹片做的叫“简策”;用木片做的叫“版牍”。因此,这种制度称为“简策制度”或“版牍制度”。
“简”是一根竹片。一部简书由许多简组成,把许多简编到一起,就叫“策”,也可称“册”。编策用的绳叫“编”,一般可用麻绳、皮绳、丝绳来编。
“牍”是一块木板,写了字后才称“牍”。版当时的主要用途是写录品名或户籍。这时的版牍叫“籍”或“簿”。它另一用途是画图特别是地图,再一种用途是书信来往。如果没有竹子的地方可用木条代竹片,所以也有“木简”之称。
简书的书写工具,有毛笔、墨、砚、刀。用毛笔蘸墨写叫“笔”,写错了就用刀刮去叫“削”。作为书写工具的刀,叫作“书刀”,可以在简上刻写文字。简书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上述制度,史称为“简策制度”。这种制度的形成,为我国文化、图书发展奠定了基础。简书制度是我国文化奠基时期的著作的先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我国纸料书籍的雏形,其制度一直影响到现在。这种制度对后世的卷轴制度、印本制度以至现代铅印制度都影响很深。现代铅印书籍中,还有许多习惯用语、名词概念、书写方法是沿袭简策时期的制度的。
简书制度在国际也有很大的影响。直到今天,日本、朝鲜、蒙古及东南亚各国的书信和大部分出版物,在书写格式、用语等方面,都受到这一制度很深的影响。
(摘自《世界图书》第9期 王佶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神奇的“胶水”
一个人折断了腿,在动了接骨手术后,还得缚着沉重的石膏绷带躺几个月,百般无聊地等待断骨的愈合。能否取消这种医学上的“软禁”呢?回答是肯定的。这种具有特殊粘接力的“胶水”,工业上叫作“粘合剂”。
在常用的水泥中,掺和20%至25%的合成橡胶,就出现了惊人的粘接力。它不仅能粘合钢铁,而且能将水泥制品与钢铁、木材、玻璃等牢固地粘合在一起,成为修建钢筋水泥大厦和桥梁的一种理想粘合剂。
在飞机制造中,用粘接代替铆接或焊接,联接机翼结构、门窗、螺旋桨等,已获得成功。“三叉戟”飞机的粘接面积占全部连接面积的67%,波音七○七飞机的粘接面积达320平方米。
在医学上,用一种叫氰基丙烯酸酯的医用粘合剂粘接伤口、切口,既不需打麻药,又可免除病人在缝、拆线时的痛苦。
粘合剂的粘接力有多大?在钢管上滴一滴氰基丙烯酸盐树脂粘合剂,30分钟后就能吊起两吨半重的载重汽车,两天后竟能挂上十吨的重物。
(摘自10月14日《经济日报》 王志明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探索地球内部的奥秘
人类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揭开了几千万里、甚至几亿里外太空天体的奥秘,可是,对于自己脚下地球的内部情形却了解得很少。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决心要对地下的奥秘进行探索。最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地质研究所共同组织了包括有49所大学和研究单位参加的机构,制定了规划,开展对地球内部奥秘进行探讨的科学研究。
这项研究计划预定第一期是10年。在这10年中,整个地球上将有1000多个地震探测站参加工作,还有大约1000个手提的地震仪参加探测。这些仪器是用来探测地球表层坚硬的岩石圈。还要使用效率很高的电脑,以便处理和分析地震仪测得的大批数据。
人类目前的能力只向地下深入10公里,10公里以下地球的东西目前我们还无法接触和看到。要了解这个深度以下地球内部的结构情况就要依靠地震的震波,因为地震是来自地球的内部(当然,地震也有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如地下核爆炸)。所以,科学家们利用地震仪了解地震是从哪里来的以及强度有多大,据此了解地震的大致动向。这一次对地球内部研究的10年计划,最后可能会把地球内部的大致“景象”描绘出一个轮廓。
(摘自10月5日《青年科学报》 盛荣宗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香港发现清代《澳门纪略》
一本湮没已久的《澳门纪略》,最近在香港出现。这本由印光任、张汝霖合著的《澳门纪略》刊行于清乾隆十六年。印光任是第一任澳门海防同知,张汝霖是第二任澳门海防同知,他们是清初所设管治澳门的中国官吏。为了向皇帝及人民介绍澳门情况,他们才合著了这本《澳门纪略》。它是我国最早有系统地介绍澳门实际情况的著作。
《澳门纪略》还附刊有30幅极其精细的木刻,其中地图、人物各10幅。这些地图绘刻于300年前。此书绝版已久,见到的人很少。上为《澳门纪略》一书中所刊的一幅澳门正面古地图。(摘自10月15日《新民晚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