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副刊)
专栏:

沐浴阳光的世界屋脊
——致友人
(藏族)达多·平杰
你一定记得你远远地第一次看见布达拉宫时的那股激情,那时你就注定是一个高原人了。之后,你看珠峰、看雪原、看莽林、看无尽草地的眼睛再也没有收回来。你说想高原就一定要想你,想那蓝天和盘旋的鹰。
是的,想高原我就会想你,想你的眼睛,我就不必翻阅珍藏的画集。
十月,高原阳光正好。呵,那阳光,是为你而设,而你又为高原的阳光所吸引。万里藏北,此时草丰畜壮,牧人们邀星星作客,歌声掀开了帐篷,在古老的土地上流淌。在藏南,青稞早已成熟,浓浓的喜悦和亲情把空气都酿醇了,你该为牧民们传说般的生活所陶醉。
十月,拉萨是什么样呢?
杨花正飞,你说,满眼无尽是高原的绿意,蓝天白云下倏然看见矫健的鹰,飞啊飞啊……
高原的四季饱含的绿色长驻在你的心头,你把向往刻上风雪,刻上烈日,刻上艰难,刻上豁达,刻上所有的岁月,然后象春天那样执著。
友人呵,我高原的友人,你给我讲神奇的高原故事,讲冰川,讲长江源头,讲风力发电站,讲你站在八廓街的拐角看来自远方的游人,看虔诚的教民永无止境的长涉,看楼群耸立。你苦苦追寻那流动在广阔大地上的高原魂。
友人呵,我高原的友人,你用你的笔,画雪山,画草地,画高原的人,画你所经历过的痛苦和欢乐,然后你让高原大地所赐予的青春和灵感点染你的生命,你的痴情。
友人呵,我高原的友人,你把你的追求写进隐秘岁月,写进全部的日子,写进120万平方公里。
友人呵,我高原的友人,你给我唱动人的歌,欣赏辉煌的壁画,你用你深深的热爱和崇敬把沉睡的过去高高托起。
高原的风景向你展示生命,展示力量,展示苍凉和雄壮,阳光朗朗可餐,牧草钻出地面嚯然有声,隐约可闻。高原使你成为最浪漫的诗人,你是怎样的幸福、丰富、充实。
有一天你会走进白云镶边的草地,那里蓝天伸手可及,纯净的海螺湖洁白如玉,空气中流动着叮当悦耳的牧铃,所有的花同时开放,那一天,蓝杜鹃在天空飞翔。
就为了那一天,你让自己枕着高原严寒,吸着大漠黄沙,让头发疯长,让胡子鬅松,让手皴裂,让脸爆皮,让你的身子骨变成铸铜。呵,高原,你情之所钟,你说:
只要我的那轮太阳,每天从草原升起,
西藏要什么,我们就奉献什么……


第4版(副刊)
专栏:

蒙古饭馆
(蒙古族)兴安
回故乡的第二天,道尔基叔叔来看我,并告诉我,他正准备开一家蒙古饭馆。我起初很诧异,因为我们蒙古族人历来极少做买卖的。可是当他引着我来到城中心一条大街,指着对面一幢刚刚立起的又高又大的红砖瓦房时,我不禁开始赞叹了。
叔叔将我领到院里,让进一间宽敞的客厅。又出乎我的意料,屋里没有塞满现今时髦的电器设备和组合家具,陈设几乎全都是蒙古风味的,给人一种温暖和亲切的感觉。
叔叔家其实在牧区,离城60多里,住在几间土坯房里。一家六口人,收入虽然不算少,可日子还是过得挺拮据。前几年,牧区实行责任制,牲畜分到各家,调动了积极性,从此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叔叔觉得富裕了,怎么让钱花得更值得?没想到,社会主义的商品观念在叔叔的头脑中萌发了。
有一次进城,临近中午,他想找个地方吃饭,可是城里饭馆少,人却很多,等了半天有了座位,旁边却站了好些人。他赶紧狼吞虎咽,花了挺多钱,吃了一顿窝囊饭。他唠叨寻思了好几天,便有了进城开饭馆的主意。
然而,附近的老人听说后,都纷纷登门劝阻,说:老蒙古自古看不起买卖人,搞买卖就得赚人家钱,这种昧心事可不能干呀。
对此,他没有反驳,也没有听从。第二天他便带着儿子进城,开始实行他的计划。
叔叔一边讲着创建饭馆的经过,一边请我喝酒,婶婶还端上一盘我最爱吃的奶酪。
几杯酒下肚,叔叔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了红光:“侄儿,叔叔不是吃饱了撑的,想起作买卖,我决不会赚人家黑心钱!量咱们给足,肉保证新鲜,别忘了,咱们的根儿还扎在草原上呢……”
说到这儿,叔叔用孩子般期待的目光望着我。我点点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我没有赶上饭馆的开张就离开了故乡。不久便收到寄自故乡的信,里面有几张饭馆开张时拍下的彩色照片。其中一张是叔叔穿着蒙古袍,站在装潢精美的“蒙古饭馆”的大牌匾下,胸前戴着写有经理字样的红绸条,咧着嘴,正开怀地笑哩。
从信中得知,饭馆开张后买卖很兴隆,将来他还要开几个蒙古包饭馆,让远方的客人盘腿坐在蒙古包里品尝手把肉的滋味。
仿佛有一股香纯的手把肉的气息扑鼻而来……


第4版(副刊)
专栏:

十月里的思索
(朝鲜族)金哲十月里的思索很深也很重十月里的记忆艰涩也喜悦因为十月是燃烧的于是,朝霞有了生命的真谛因为十月是沸腾的于是,阳光有了新的含义如果谁能把十月浓缩一定是一轮辉煌我虔诚地把它举起来映我万里关山十月也曾是一颗炸弹炸飞了五千年的废墟我聆听黎明的鸡啼秋思分外热烈十月也有一个泪写的故事它为血迹斑斑的漫长史话打了一个立体的句号十月是从沙场上站起的血虽然汩汩扛上大旗仍是向前走去走向,也成熟了梦,也成熟了诗和钢筋混合在一起原来是一篇誓言誓言多次被锻打终于有了开放的主题开拓奋进中竖起了自尊的雕像思想一旦透明期待一定跳出皱纹期待也是七色的只要在东方上升东方上升的一定是我们的十月跨越时间和空间缩短一个叹息的长距哦,十月中国人的十月


第4版(副刊)
专栏:

唱给母亲的恋歌
(壮族)郭辉
脸庞上的道道皱折涌动着情与爱的流泉;两鬓边的根根银发折照出人生的光彩;开始变形的双肩,已成弯弓的脊背……
哦,母亲!我的含辛茹苦30载的母亲!自从那年厄运缠住你的身躯,你就没停止过与苦难抗争,用艰忍和慈爱,领着儿女在黄土地上倔强地开垦。汗水滴进泥里,眼泪咽进心里……
母爱是一架摇篮,培育信念,摇出茂繁。
在人妖颠倒、山寒水瘦的年月里,儿女受了委屈,儿女有了失误,你总是敞开温暖的情怀,将我们揽在胸前。然后,轻轻哼起熟悉的旋律,那动人的音韵慢慢驱散了阴霾,涤荡了混沌,滋润一颗颗干渴的魂灵……
母爱是一支山歌,颂赞善良,传播文明。
今天,是收获的金秋——一个曾那么遥远的梦想变为现实了。你却远远伫立在地头,佝偻日渐瘦弱的身子,任朗朗的风掠过双鬓。你微眯起两眼,听着、看着、品味着儿女们因收获而发出的欢笑……
母爱是一座丰碑,不求报答,只是奉献……


第4版(副刊)
专栏:

魂牵梦萦街津口
(回族)白明
“乌苏里忙米贺尼那……”这是三年前我在乌苏里江上听到的渔歌。然而三年来,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是这句歌伴我进入了梦境,让我梦中又回到了赫哲族人的故乡——街津口。
街津口位于黑龙江省同江县,靠近中苏边境,是黑龙江、松花江两大水流的汇合之处。这里江面宽阔,景色壮美。清晨,站在江边,但见满江雾气,只听得渔歌,不见渔舟,背后是街津山,山上树木葱郁。山之临江处,突兀出一块巨石,当地人俗称其“钓鱼台”。下边水流湍急,飞浪击石,有如卷起一堆堆碎玉。
来到街津口,能有机会与赫哲族兄弟一起下江捕鱼,真可谓人生中一大幸事。荡一叶扁舟于烟波淼淼的江上,几十米长的鱼网撒下之后,小船任其所往;待收网时,每每必有所获。豪爽粗犷的赫哲人,从中选出几条肥大的鲤鱼,用鱼刀切成小片,用醋和蒜拌着吃,当地人管这叫“煞生鱼”,味道极其鲜美。
夜晚,人们围坐在那些白发银髯的老人身边,听他们唱起动人的“依玛堪”。“依玛堪”是赫哲人的史诗,老人们那深沉悠扬的歌声,使年轻人听入了迷,把母亲怀中的孩子唱进了梦乡,连月亮也躲在云彩里偷听……
哦,街津口,你朴素无华,却让人魂牵梦萦……


第4版(副刊)
专栏:

欢庆(宣传画) 陈继武 刘金珠


第4版(副刊)
专栏:

祖国万岁(剪纸)张佃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