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新旧体诗关系问题
臧克家
新诗,即所谓白话诗、语体诗,是在五四运动前夕应于时势,顺乎人心而呱呱诞生的诗体。它将几千年来旧体诗独尊的局面打破了。这次诗的革命,以及前几次所谓的“诗界革命”,不可同日而语,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彻底的。
用白话写诗,是个崭新的事物,无路可循,特别是在形式上,除了向外国学习,就是自己创造。从初期诗创作看,学外国的情况比较显然,这从郭沫若、冰心等的自白中可以看得出来。但当时不少诗人,在他们灵魂深处,在他们艺术表现方法方面,与旧传统的关系,不断如缕。郭沫若学惠特曼自由豪放地喷吐时代精神的同时,放眼他五四时期创作的总体,便可以见他某些诗作的意境与韵调,带有旧体诗的影响。他从青少年时代就能写旧体诗,他翻译《鲁拜集》时,运用了旧诗的辞句,这并不奇怪。冰心的初期“小诗”,虽受了泰戈尔、日本俳句的影响,我看其中也不无中国绝句的潜影。其余象刘大白的四字诗体,近乎古体的四言,胡适自谓他的新诗是“改组派”。从这些有影响的名家的实例看来,五四时期打倒了内容陈腐、形式僵化的旧体诗,但并没有脱开旧体诗的影响。当然,象朱自清、周作人的有些诗篇,完全放开了笔,顺乎自然,看不到旧诗的影子。
二十年代中期,闻一多从国外归来,与徐志摩谈诗,并一道精心研讨新诗的形式问题。他主张诗的“三美”,倡导严格的格律体。闻、徐及“新月派”诸家,他们作品的产生,我看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中国旧体诗的优秀传统,另一个是外国诗的影响——特别是英诗。他们的倡导对五四初期新诗的自由散漫,是一个有力的冲击,不管赞成或否定,他们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不少诗人。
我总觉得,一个中国新诗人,想完全脱离旧体诗优秀传统的影响,是很难的。这与生活环境、民族语言、心理以及学习、修养都有关联。可是,在对新体诗与旧体诗的关系与观念上,却出现过问题。一些写新诗的同志,视写旧体诗的为守旧,甚至说:现在新诗人还写旧体诗,是一种“反动”。另一种,头脑冬烘的顽固老人,把新诗讽为“大狗叫叫,小狗跳跳”。新旧对垒,相互蔑视,由来已久。我个人认为,这现象是不正常的。二十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写道:“我是一个两面派,新诗旧诗我都爱。”记得四十年代初,我们一些写新诗的老朋友,对郭沫若同志少写新诗多写旧体诗,讥讽说:
“郭老向旧诗投降了”。世间的事物,都是矛盾而又统一的。新诗,是潮流所趋,而旧体诗则是潜流,若断若续。全国解放以后,百花齐放,旧体诗作为一朵花也放出了新的色彩,与新诗争艳。毛泽东等一些中央老同志,以他们高水平的作品高标于世;许多诗坛宿将如柳亚子、茅盾、田汉的新作,引人注目;赵朴初的旧体诗集畅销一时;其他象叶圣陶、老舍、王统照、朱自清,都是以新诗名世的,都发表了为数不少的旧体诗。凡此种种,使得旧体诗大大活跃起来。《诗刊》创刊伊始,就为旧体诗留有一席之地。
新体诗、旧体诗,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彼此以长补短,两得其利。新体诗,运用口语,表情述志比较方便,规律不严,群众性强,但容易流入散漫,成为无堤之水,如果学习点旧体诗的表现方法,可以使作品含蓄有味,言简意赅;旧体诗,也应学习新诗之长,以增强自己的生命力。今天的旧体诗,应该具有“三新”的特点,即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缺一就不能成为新时代的旧体诗。现在旧诗词刊物,已有数份之多,诗词学会这样的组织日见兴起,这是好现象,也无可讳言,轰动一时,众口传诵之作还不多。现在不少离休干部,中年以上有志于诗的同志,都对旧体诗大感兴趣,为了表达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深情,为祖国蒸蒸日上的动人情景而欢欣鼓舞,昂首高吟。也有些青少年,因为不满于某些新诗的晦涩难懂,拖沓乏味,也学习写起旧体诗来。但他们写的多数“五绝”“七绝”,实际上是五言七言的“顺口溜”而已。有一些出自名手之作,用典太多,注释纷繁,成为一病;有的写新诗的同志,学写旧体诗,不讲格律,名之为“解放体”,我个人觉得,既然称为旧体诗,就应该遵守它所要求的条件。
诗的意义,写诗所必需的条件,新旧体诗是一致的。虽然二者运用的形式不同。新体诗,旧体诗不但不应相互排斥,而且应该彼此尊重,各显身手,在社会主义文艺园地里竞放而争艳。


第8版(副刊)
专栏:书简

于听致铃木正夫
郁达夫海外轶诗的再发现
铃木正夫先生:
半年之内,您二次查到郁达夫晚年的海外轶诗(注),真是个难能可贵的收获!
十年前遇倾城色,
犹是云英未嫁身。
今日相逢重问姓,
樽前愁煞白头人!
从1975年6月18日《南洋商报·商余》上查到的这首诗是吟赠紫罗兰女士的。据郁达夫发表在1941年1月11日《星洲日报》本坡版的《紫罗兰女士速写像题记》载:“当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之前,民国十四、五年的时候,紫罗兰女士就在广州登台唱粤曲了。那时候的她,总还不过是八九岁的一个孩子,圆圆的面孔,灵活的眼睛……”,每在革命纪念日或庆祝大会上登台高唱宣传革命的粤曲。而听众大都是党、政、军人士,其中有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北伐军军长以及作者等中山大学教职员。1941年,作者四十六岁的元旦,又在漫天烽火中的新加坡与她重逢。分别以来的世界、人生,变化是如此之大,作者说:“使我顿生出了一种难言的恧惭,十五六年来,我则仍然是一故我,而她却已变成了一个晓得为国家民族竭尽全力的好国民”。作者的这二段话不仅可资检证,而且还可说是这首诗的最好注脚。第三、四句所表现的意境,就是感慨万千。他竟然认不得她了!握手唏嘘伤老大,看到眼前,想着过去,不觉停杯自失,他因而着实鞭策了自己。第二句借用唐裴航遇云英的神话故事,也是作者最喜欢引喻的常典之一,在他的早期、中期直至晚年的流亡时期的诗歌中屡见不鲜。诸如:许侬赤手拜云英(奉赠荃君·一);平生窃羡兰桥梦(留别隆儿);东坡曾此访云英(琴操墓);纵欲穷荒求玉杵,可能苦渴得琼浆(离乱杂诗·一);为访云英上玉京(离乱杂诗·八)等。十分明显,这首诗是1941年1月间郁达夫在新加坡时的作品。
记得七十年代末我着手重订《郁达夫诗词抄》时,是在诗人黄苗子处第一次收集到另一首作者赠紫罗兰的七律(即《正似及时春帖子》那一首)的,而诗题为“歌女紫罗兰,余于1926年屡听其歌于广州,鼓吹革命。1941年复遇之于星洲,酒筵间感触前事,诗以赠之”。当时就曾感觉诗与题不甚贴切,但又无从查证,姑自存疑。后来接到日本伊藤虎丸教授寄赠他参与编辑的《郁达夫资料补篇(下)》,才查得那首诗的题目应为“辛已元日重遇紫罗兰女士于星洲,烽火连天,青衣憔悴,大有江州司马之感,赠以长句,聊志雪鸿”。今天,感谢您,发现查到了这一首诗,看来当年所收诗题却正是此诗之题。
但此诗中“前”字重出。这却是作者写诗习惯上的莫大忌讳。在他的全部诗作中,重出字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请允许我保留一个疑点:其中是否会有转辗传抄的误字?有待进一步订正。
郁达夫殉难四十载于兹,今天能不断发掘出他散失在南洋的轶诗,我们十分明白搜求中的甘苦。这不仅要求有效地查索诸多纵、横系列的资料,而且还必须熟悉他的作品和风格。正是在这方面,日本学者的努力是难能可贵的!
于听
1986.12.14
(注):前次轶诗,见1986年10月23日本报《大地》。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漫谈副刊文化
唐大笠
副刊会议在宿州市开幕。这期间我品尝到宿州一种地方小吃,名称也很特别,叫着“?”(音杀),是一种多味的羹汤。据说,安徽邻邦徐州人考证,这种“?”原是古徐州彭祖发明的;又说彭祖是中国第一位烹饪大师,已得到国内烹饪界的公认。是不是这样,我搞不清,反正也是一位副刊编辑介绍的,并且算是他那家报纸的功绩之一。
我这一次品尝“?”,是由五十年代的那位老报友陪同的。清晨,冒着很冷的风,穿街走巷,来到一个比较偏僻的所在,找到一家不挂招牌的“?”汤老店。那店容仿如烧开水的“老虎灶”,只是多了一口油炸锅,炸些油条面饼之类,以佐“?”汤供客受用。“?”的主要原料是老鸡和麦仁,佐以生姜、大葱、陈皮、桂皮、草果、丁香、白芷、元茴等三十多种配料熬制而成,味美而纯正,健胃而醒脾,当然还会有些美好的传说伴随它而世代相传。“?”汤上桌,我抢先呷了一口,香、鲜、酸、辣什么味都有点,然什么味也不强烈。友人问如何?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很好,有点象咱们的副刊。”别以为我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我说的是句实实在在的话。“?”汤之美,美在多味而不单调。耐人品尝,与报纸副刊颇有相近之处。报纸副刊要杂,也是个多味品。一般的说,副刊当具五性,即新闻性、文艺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地方性,缺一则嫌不足。中国的园林美不胜收,全国最小的一个小园林叫“个园”,广不盈亩,可是由于惨淡经营,同具巧夺天工之妙,一样令人神往。以“个园”比之于我们小报副刊不为牵强。它在不大的版面上,要求有较大的容量,寓教于乐,以揭示生活的美(包括鞭挞丑),提供丰富多采的文化科学知识,还兼顾各阶层读者的知识结构(比如年龄的悬殊、素养的差异和职业的不同),让他们都能在小小的“个园”里徜徉,最好是都能够找到各自喜爱的东西:既可浏览艳丽的香花,也能抚摸如茵的小草;有国色天香的牡丹,也有清奇古秀的老梅;有充满哲理的格言,还有一片童真的稚语。峡谷幽兰,常使人醉春;东篱佳菊,不令人悲秋。一枕溪流,闻之漱耳;万顷波涛,荡涤胸襟;带刺的玫瑰,旨在匡正时弊;折光的镜子,真实地反映生活。大至苍穹宇宙,小到饮食起居……唯其如此,杂,成了副刊的特性。“杂而不乱,杂而有章”,“副刊不副,副刊要富”,都是副刊编辑的甘苦之言。 (中)


第8版(副刊)
专栏:

驼铃
高旭旺
骆驼在黄昏中
沿着生活的艰辛之路
昂着头颅,在渴望
一丝丝绿色的雨
大漠的黄昏
似太阳失恋的叹息
只有驼铃,在沉睡的
古道上,敲响了
敦煌壁画上的新韵
一串串的大漠希翼
从驼印中升起
飞天神女,挥动着
五色的驼鞭
啪,甩向蓝天
拉开了大西北
荒芜与绿洲的距离


第8版(副刊)
专栏:新书架

《鲁迅论教育》
商金林
鲁迅研究,始于二十年代初,不过,对于鲁迅教育思想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起步。197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室在宋庆龄、周建人同志的关怀下,先选编资料汇编性质的《鲁迅教育文选》。几经修定,现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鲁迅论教育》。
《鲁迅论教育》较全面地辑录了鲁迅关于家长和家庭教育,学校和社会教育、美育及科学教育、文化教育的改革以及大胆吸收外来文化,正确对待祖国文化遗产的论说;汇集了鲁迅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反对奴化教育、反对复古倒退和揭露、抨击旧中国统治者对青少年迫害的檄文。这本书展现了鲁迅先生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它既是鲁迅先生论述教育问题的结集,也是鲁迅先生在教育战线上战斗的记录。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再谈西湖功臣
史莽
如果说,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写西湖山水诗写得最多最好的一位,那末,苏轼就是宋代诗人中写西湖山水诗写得最多最好的一位。
同样,苏氏与白氏一样,在任杭州知州时也认真浚治过西湖。熙宁年间,苏氏曾在杭州任过通判(知州副手),十五年后再来杭州任知州,只见葑田已占西湖的一半,“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老百姓反映:“更二十年,无西湖矣!”
可巧他任知州的第一年就遇上大旱,米价腾涨一倍。他考虑到西湖有民饮、灌田、助航、酿酒等多种用途,就决心浚治西湖。从夏到秋,花工二十万,把葑田水草全部打捞干净,西湖就烟水渺渺地恢复旧观。尤其值得称道的,他把无用的葑草淤泥,化为有用之材,从南山到北山,横贯湖面,筑成一道长堤,“北山始与南山通”。这就是至今尚吸引大量游人、方便湖上交通的苏堤。
苏氏看来是个干练之才,他不仅开撩于当时,还为防止西湖再次堙塞,规划了多种措施:一、改种湖上的水生作物,“将葑田变为菱荡,永无茭草堙塞之患”。二、限制种植面积。三、设立撩湖专款,“以湖养湖”。
如果说,白、苏二氏的共同点是:重视民困,从百姓的生产、生活着眼来考虑西湖的兴废。那末,他们的不同点是:白氏重视技术而不忘掉人事,苏氏抓住当前而不丢失将来。这些共同点和不同点,我想,都值得人们的借鉴。


第8版(副刊)
专栏:

忆湘西〔中国画〕 张志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