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6-09-08

1986-09-08新闻联播 文字版

毛泽东早年诗一首 送纵宇一郎东行

第8版()<br/>专栏:<br/><br/> 毛泽东早年诗一首<br/> 送纵宇一郎东行<br/> (七古)<br/> 一九一八年<br/>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br/>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br/>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br/>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br/>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br/>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br/>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br/>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br/>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br/>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br/>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br/> 这首诗最早非正式地发表在1979年《党史研究资料》第十期,是由罗章龙在《回忆新民学会(由湖南到北京)》一文中提供的。<br/> 注 释<br/> 纵宇一郎东行 纵宇一郎,罗章龙在1918年将去日本前取的日本名。罗章龙(1896——),湖南浏阳人。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br/> 天马凤凰 指衡山诸峰的形状。<br/> 屈 贾 战国时楚国屈原,汉朝贾谊,皆极有才华。<br/> 钟 聚集。古人称山川灵秀之气所聚集。<br/> 艟艨 通作“艨艟”,战舰。此指轮船。<br/> 宇宙看稊米 把世事看作平常。稊(tí题),草名,结实如小米。稊米,形容小。<br/> 名世于今五百年 名世,著名于世。《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br/> 崇明对马衣带水 长江口的崇明岛和日本的对马海峡,相隔只一衣带宽的水。<br/> 我返自崖君去矣 《庄子·山木》:“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反通返。<br/>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附图片)<br/> 毛泽东同志像〔雕塑〕 白澜生

关于《送纵宇一郎东行》的对话

第8版()<br/>专栏:<br/><br/> 关于《送纵宇一郎东行》的对话<br/> 陈昊苏<br/> 甲 请谈谈你对《送纵宇一郎东行》这篇七言古诗的初步印象,可以吗?<br/> 乙 可以。诗的作者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尽管我们不能说伟大人物的所有作品都是伟大的,但我们现在所谈论的这篇七古,就诗中表达的理想抱负而言,我以为称得上是伟大的。<br/> 甲 一开始就使用“伟大的”评语,不太轻率吗?<br/> 乙 我不认为是轻率的。这里谈论的是青年人的作品。作者当时只有二十五岁,他的革命生涯还没有真正开始,他的伟大成就和杰出贡献都是后来的事情。我想有意避开作者光辉夺目的伟大一生,仅就他青年时代的壮志豪情来评论作品。这样做的结果,我仍然认为它是伟大的。<br/> 甲 你认为这篇作品最值得称道的是什么?<br/> 乙 是青年人奋发进取的精神。二十多岁的青年正处在社会生活的大门口,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条人生之路。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是“鹏程万里”,特别是在旧中国那样严酷的社会环境里,会有很多有才华有抱负的青年陷入被扼杀的困境。但假如一个青年没有“鲲鹏击浪从兹始”的自我意识,没有为争取这个前途而付出努力的思想准备,那他肯定就不会有远大的前途。<br/> 甲 进取精神当然是可贵的,但怎样才能保证向远大目标奋进的努力不会落空呢?<br/> 乙 这就是诗中所表达的另一个可贵的思想,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锻炼:“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我认为,青年应该有改造世界的远大抱负,而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则是改造世界的必要准备。<br/> 甲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这种睥睨千古的口气,是不是也值得称道呢?<br/> 乙 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承担历史重任的愿望,同时对前代或当代比较年长的碌碌无为的当权人物发出挑战,这种精神是值得每一代青年学习的。<br/> 甲 也包括当代青年吗?<br/> 乙 是的。人类的历史是不断进步的过程,每一代人都承担着不同于前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如果他们成功了,就进入“名世者”的行列,否则即使有了权位,也难免会被讥笑为“碌碌余子”。一个青年难道能够因为自己还没有建功立业就自甘沉沦,不思进取吗?<br/> 甲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建功立业岂不是和建鼎称王联系在一起了吗?<br/> 乙 不能这样简单地去联系。时代进步了,现代的先进青年将不会作如是想。即使是六十年前的青年作者,他也未必是这样想的。我认为他在一些作品中提到帝王一流的人物,只是把他们当作前代伟人的代表。西方有一句名言:伟人之所以显得伟大,是因为我们拜倒在他们的脚下。作者没有顶礼膜拜,他站起来了,所以称得上伟大。<br/> 甲 站起来了,有些人是取而代之,有些人则是根本否定帝王之流,这中间的差别是不是应该注意呢?<br/> 乙 当然应该注意,但对诗的研究关系不大。帝王可以否定,但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这是不能否定的。我们应该明确一条:伟大并不等于完美。<br/> 甲 讲到完美,你认为这首诗是完美的吗?<br/> 乙 很难说它是完美的。比如说“沧海横流安足虑”,很有气魄,而“世事纷纭何足理”,就有点欠妥。按照我的想法,可能“世事纷纭从头理”更好。这和后面的“管却自家身与心”也不矛盾。当然,这一点批评也许是浅陋和冒失的。即使批评得对,也无损于诗的伟大。<br/> (1986年6月)

岁月的航标——为“马克思街”木匾的珍藏而作*

第8版()<br/>专栏:<br/><br/> 岁月的航标<br/> ——为“马克思街”木匾的珍藏而作*<br/> 王剑清<br/> 岁月的航标,<br/> 时间的冠冕,<br/> 穿过寒夜,<br/> 从原始大森林<br/> 潮湿的枯枝败叶中走来,<br/> 升起,在阳光下<br/> 苏维埃旗帜的前沿。<br/> 岁月、时间、钟点,<br/> 不停地运行,不停地旋转。<br/> 你顶住大巴山呼啸的沉雷,<br/> 踏破嘉陵江滚滚的浪涛,<br/> 冲过来了,<br/> 冲过来了,<br/> 象远航人到达了彼岸。<br/> 带着累累伤痕和血迹,<br/> 你跟着你的主人一起,<br/> 悄悄地潜入地下,<br/> 你跟着你的主人一起,<br/> 从生活的底层走向新生。<br/> 你岁月的航标,<br/> 时间的冠冕,<br/> 你是苏区人民生活的缩影,<br/> 你和人民一起同受苦难,<br/> 你和人民一起编织花环,<br/> 把火红的旗帜竖在大巴山。<br/> 啊,回来了<br/> “马克思街”匾,<br/> 洗去一身灰尘,<br/> 重新站立起来<br/> 宝石一样明亮,<br/> 太阳一样年轻。<br/> *1933年6月红军攻入四川广元县境后,在元坝子场成立了嘉陵县苏维埃政府。同年11月,苏区军民将元坝子场改名为“马克思街”,制作一块写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马克思街”十五个大字的木匾悬挂。1935年4月红军转移北上抗日后,反动派多次血洗搜查。当地群众将木匾保存下来,解放后献给国家。

读书钩得

第8版()<br/>专栏:文史小品<br/><br/> 读书钩得<br/> 二思<br/> 清代经学家卢文弨评《鬼谷子》是“小人之书也”,鲁迅则认为:这本书的作者,“决不是‘小人’,倒是一个老实人”。<br/> 《鬼谷子》“揣情摩意”,讲“捭阖”、“飞钳”纵横之术,历来名声不好,这是真的。攻之者,说它教歪了人们,特别是“人主”的心术;如柳宗元,就定其罪为“妄言乱世”,宋濂则斥之为“蛇鼠之智”。其实呢,这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观察而得其些许精神的,有唐人来鹄。他不认为这是部好书,却不泼口大骂。按他的意见,这部书中的思想,乃“今之常态”,并不希罕,世风不好,虽不读《鬼谷子》书,行事也能“自然符契”(天然能合拍)。鲁迅把这层意思发挥得更加明白而深刻:“人们常用,不以为奇,作者知道了一点,便笔之于书,当作秘诀,可见禀性纯厚,不但手段,便是心里的机诈也并不多”,“否则,他还该说得吞吞吐吐些,或者自己不说,而钩出别人来说……”,所以,“鬼谷子究竟不是阴谋家”。有什么“出奇”呢?“鬼谷先生”无非是将当时的世态,记录下来,整理加工,概括综合而已。自然,其文“奇变诡伟”,笔头子上是有点功力的。据说这位先生的两个高足苏秦和张仪,学得他的学问,作游说“人君”之资,颇收奇效;又一说,此书系苏秦“托名鬼谷”而作,以显示它的分量的。这笔旧账,其说不一,算不清楚。这无关紧要。可注意的,是背了千年以上黑锅的、不知其名的《鬼谷子》作者,到鲁迅笔下,才得到平实的待遇。<br/> 作为一家之言,并不是随口骂一句能抹掉的。某种意识的产生,归根结底,总离不开当时环境的影响;而对它的品评,或贬或褒,或摒弃,或使用,也还是离不开当时人们所处的环境。卢文弨有学问,对《鬼谷子》也挺勤快地校勘了一阵,但他不懂得这个道理,为鲁迅所驳,真正是“良有以也”。“捭阖”诸术,论理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是无须乎这些玩意儿的。有闲空翻翻它,未尝不可以增长点知识,知道在古人那里,原来有那么多名堂。至于专门家的下功夫研究,那又是一回事了。

木头鱼

第8版()<br/>专栏:<br/><br/> 木头鱼<br/> 沈世豪<br/> 一口塘,一口塘,又一口塘。满塘碧水,清粼粼,留住了蓝天、白云、青山、笑脸。踏进夹马三桥,我便被星罗棋布的鱼塘吸引住了。<br/> 十年前,我作为“工作组”的成员曾来过这里,落脚在一户农家,同去的还有一位老同志。第一餐饭十分丰盛,中间一盆糖醋鱼,上面泼了一层稀溜溜的酸辣汁,杂以碧绿的葱叶、鲜红的辣椒,诱人极了。然而,当我把筷子伸向鱼的时候,脚面被那位老同志狠狠地踩住了。我一惊,见到示意的眼神,忙把伸出去的筷子转向一盆青菜。尽管我随机应变,这一瞬间的失态还是被房东的小女儿发现了,她用一双惶惑的眼睛瞟着我,不安,羞怯,又含着淡淡的凄凉。顿时,满桌五彩斑斓的菜肴,仿佛全失去了味儿。<br/> 后来,那位同行的老同志告诉我,桌上的菜,不少是热心的乡亲送来的。村里多年不见鱼了,那鱼是木头的,放在桌子中央,图个好看,更图个“富足有余”的吉利,客人是万万动不得的。我顿时想起了“缘木求鱼”的寓言,不由哑然失笑……<br/> 今天,我是为这里掀起的“养鳗热”慕名而来的。直奔当年房东的住宅。我熟悉的老屋缈无踪影,几丛硕大的芭蕉,亭亭玉立,绿叶如长扇,带着几许荫凉,摇摇曳曳,掩映着一幢崭新的青砖小楼。房前,一字儿排开的三口鱼塘,一位穿红衫的姑娘正在塘边下饲料。一见陌生人,她惶惑地打量着我,羞涩,兴奋,粉团团的脸上骤然闪出几分惊喜。她终于认出我来了:<br/> “你是那年的‘工作组’!”<br/> 我点了点头。<br/> 她听说我的来意,抿着嘴笑了。大概是倏地想起了当年吃“木头鱼”的旧事,竟嗬嗬地独自笑个不停。<br/> 又是丰盛的农家宴。正中一大碗鳗鱼,那是清蒸的。鱼汤清冽如甘。河鳗炖烂了,鲜嫩、香甜,含在口里,倏然化开去,平生品尝过的珍馐名产,仿佛一时全失去了味儿。<br/> 姑娘爽朗健谈,但从不提旧事。或许,泱泱碧水,早已洗尽了农家的辛酸;或许,细心的养鳗姑娘担心触动客人昔日的不快。我倾听她谈养鳗经,谈农家怎样开辟新的致富门路,谈市场的自然调节,话语如三月春江中扯起风帆的小舟,一发而不可收。听着听着,我的一颗心,悄然无声地消融在温馨的碧水之中。<br/> 但愿“以木代鱼”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