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关于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的探讨
  李开信
赵紫阳总理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七五”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不仅要继续扩大消费品市场,还要逐步减少国家统一分配调拨生产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扩大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已成为物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当前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如何?进一步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应解决好哪些问题?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怎样看待当前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
搞好供求平衡,对发展有计划的生产资料市场、完善市场体系至为重要。各种物资总是供不应求,总是搞得很紧张,就难以建立起一个真正开放的、统一的生产资料市场。这里所说的开放的、统一的市场,应当是流通中的物资不由行政管理部门分配、不受条块分割限制、可以自由交易的市场。
去年以来,国家为解决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后,一些重要物资开放的市场逐步发展起来。当然,现在社会的总需求仍然超过社会总供给,很多物资仍然供不应求,使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受到影响。为了避免可能造成的过多的经济损失和过大的社会震动,采取逐步缓和矛盾的办法,把实现总供求平衡的问题分散到今、明两年去解决,是非常正确的。各方面应齐心协力,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的管理,力争在两年之内把总的供求平衡解决好,把各种重要物资供求平衡搞好,为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
社会总的供求平衡对各种物资的平衡总的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生产资料的品种繁多,供需情况各不相同,在社会总需求仍然超过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对某些重要物资通过必要的开源、节流措施也是有可能实现供求平衡,从而有利于市场的发展的。下面,我想对木材、煤炭以及钢材市场的情况,分别进行一些探讨。
木材,1980年以前是短中之短。通过增加进口,狠抓节约代用、综合利用,适当放宽林区自销政策,调、放木材价格(计划分配的价格上调,计划分配以外的价格放开),适当安排投放市场的资源,1981年以来木材市场一直比较平稳,即使1984、1985年社会总需求一度失控时,也没有发生大的波动。基本上做到了价格比较稳定,用户按照市场价格随时可以买到木材,而且有一定的选择余地。由于这种开放的市场已经持续了几年,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发挥出来,因而社会库存结构趋向合理。1985年生产、基建单位和供应机构的库存都有所下降,物资部门的库存相应增加。1985年12月末同1984年同期比较,生产建设单位和供应机构的库存占社会总库存的比重由54.9%下降为50.8%,物资部门库存占社会总库存的比重由22.2%上升为24.9%。这对搞活木材流通,保证供应,稳定市场极为有利。煤炭,1983年以前一直供应紧张。近两年来,调整了统配煤的价格,对统配矿实行产量、盈亏、投资总承包,增产煤、超产煤实行不同比例的加价或议价,对地方矿的煤价和运输价放开,铁路计划内运输安排较好,计划外运输加价,公路运输也作了适当安排,增加了煤炭生产和运量,煤炭的节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84年下半年以来,煤炭销区供应大大缓和,市场价格下跌,用户对煤炭的品种、质量和供货地区有了一定的选择余地。这对促进煤矿提高产品质量,煤炭经营单位改善服务,实现煤炭流向合理化,都起了较好的作用。
钢材,1984、1985年国民经济宏观失控时,需求膨胀,涨价最猛,当时要形成一个开放的市场确实难以办到。现在由于国家采取的宏观控制的措施已见成效,膨胀的需求得到抑制。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象木材、煤炭一样争取开拓一个开放的统一的市场呢?我认为引导得好是有可能的,应该努力争取做到。建筑用钢材去年下半年以来就停止了价格上涨,并有所下降。以线材为例,从地区上看虽有些不同,但就全国来说,大体上由去年5、6月的每吨一千九百元下降到一千六百元左右。现在有的生产用钢材仍然供应紧张,还没有完全停止价格上涨,建筑用钢材的缓和可以促使生产和进口品种的调整,增加生产用钢材的供给。随着国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继续改善,整个钢材供应紧张的状况也有希望缓和下来。当然,现在钢材的价格仍然很高,这是由供求关系的现状决定的。如果暂时做不到用再紧缩需求或增加供给的办法实现供求平衡,就应该承认现在的市场价格,物资企业应该在这个价格,水平上积极进行购销活动,国家投放市场的钢材也应按照这个价格销售。暂时维持市场已经出现的“高水平”的价格,有利于刺激生产,制约消费,促进平衡。随着需求的进一步压缩和供给的增加,过高的钢材价格自然会逐步降下来。如果能够实现一个钢材的开放的市场,将会促进社会库存的合理利用,这个用行政办法长期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有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解决。据最近统计,3月末,全社会钢材库存已达二千五百八十万吨,比去年同期又增加四百零二万吨。这里有很大的潜力。如果能有一个可以随时买进卖出的钢材市场,价格虽较高但比较平稳,用户就有可能把暂时不用的钢材向市场出售;如果市场价格是逐步下降的,那就更有利于推动用户压缩库存,增加市场供应量。
钢材市场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较大,各方面对钢材市场十分关心。我们如果在发展钢材市场方面能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将会大大推动整个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
对其他各种物资,都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强指导,凡是已经初步形成开放市场的就应不断使其完善,凡是尚未形成开放市场的都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实现。木材、煤炭市场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正确执行“双轨制”价格
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的关键是把生产资料的价格理顺。1985年把计划分配调拨以外的生产资料价格放开,实行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价格并存的“双轨制”办法,是价格改革的重大尝试,也是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的重大步骤,对发展生产资料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放开,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生产资料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短线物资的生产和供应。但是在当时宏观经济失控的情况下,某些重要物资的市场价格猛涨,加之对市场和价格管理缺乏具体办法,曾经产生一些混乱。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明确指出,要坚持“双轨制”价格。对指令性计划分配物资实行国家定价,对允许企业自销的重要物资实行国家指导价格。我们在价格管理中,要很好地贯彻执行。
指导价格根据什么确定?我认为,主要应根据供求情况来确定。具体地讲,就是应当根据当时市场的实际价格和供求情况可能发生的变化来确定。指导价格的确定,既要注意通过引导把过高的价格逐步降下来,又要防止不考虑实际情况,按照主观愿望把价格定得过低。我们曾经硬性规定过钢材自销价不得超过分配调拨价的20%,实际行不通,反而产生了不少流弊,不得不取消。国家指导价格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及指导生产和消费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指导价格的确定和调整应当由谁来负责?我赞成推广一些城市由物价、物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组成小组负责确定和调整的办法。省一级和中央一级也应该由有关单位组成小组进行指导和管理。
石家庄市对计划内、外物资实行同一价格的办法,对克服“双轨制”价格的弊端、搞活流通有重要意义。实行这一办法时还必须解决好差价及时返还、不多占用户资金的问题。最近沙市和杭州市实现了差价当日返还的经验值得研究和推广。
实行“双轨制”价格是全面改革生产资料价格体系的必要过渡阶段。要彻底解决生产资料价格扭曲和“双轨制”价格的弊端问题,还必须对计划分配调拨物资的国家定价有计划地进行大的调整,使生产资料“双轨制”的两种价格的水平逐步趋于接近。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
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当前有几个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一、重要生产资料的批发经营权。国务院早有明确指示,紧俏耐用消费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批发业务要牢牢掌握在国营商业、物资部门和生产企业手中,必须贯彻执行。近两年倒买倒卖生产资料严重,这与一部分本来不应当有经营权的单位和个人也获得了“合法”经营权有密切关系。现在正在清理和整顿公司,需要对批发经营权的问题作出具体规定。
二、物资部门在发展生产资料市场中,如何真正发挥吞吐调剂、平抑物价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全民所有制工商企业、物资供销部门以及供销合作社,必须掌握必要的物资和经济手段,积极参与市场调节,发挥吞吐调剂、平抑物价的作用。这是保证价格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显然,在生产资料市场中,吞吐调剂、平抑物价的主要责任应由物资部门来承担。但实际上,物资企业因受到手段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发挥吞吐调剂、平抑物价的作用;相反,为了本单位的“经济效益”,有时在市场上起逆调节的作用。解决这个问题,对保证生产资料市场的正常发展极为重要。解决的办法应当是制定有关政策,把责任交给物资部门,同时赋予必要的经济手段。
三、加强对物资贸易中心的指导和扶持。物资贸易中心不同于一般的物资公司、供应站、门市部,它应当是生产企业、物资企业和用户进行大宗物资交易的合法场所,也是国家管理生产资料市场的重要组织形式。目前,物资贸易中心的数量发展很快,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规划,以便统一认识,加强指导。为了扶持贸易中心的发展,国家应当规定企业自销的重要生产资料必须到贸易中心销售,这既不妨碍企业的自主权,又便于政府对企业的自销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还应当规定国家投放市场的物资必须到贸易中心按市价公开销售,防止把投放市场的物资重新纳入分配,保证这些物资真正投放市场,这样才能起到调剂市场供求、平抑物价的作用。
四、加强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的交流和管理。现在市场信息逐步被物资部门、生产部门和新闻单位重视起来。信息交流明显增多,对指导生产和消费、发展生产资料市场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好事情。物资部门在继续加强生产资料市场信息交流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信息交流的管理和指导,特别是对公开发布的信息要慎重。信息交流要准确、及时并能起到指导市场、稳定市场的作用。加强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的交流和管理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摸索,注意总结经验,提高信息工作的水平。


第5版()
专栏:

  巩固和发展深圳特区经济
  梁文森
深圳经济特区经过近六年艰苦努力的建设,已初步创造了一个良好投资环境。六年来,引进的外资累计达九点二三亿美元,占全国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的五分之一;引进的技术设备属先进水平的超过三分之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六十四点七亿元,竣工建筑面积达九百多万平方米。1985年,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二点九万元,比上年提高13.6%。随着经济迅速高涨,特区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85年,建筑业、工业和商业的净产值占全市国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0%、28.8%和25.6%,成为社会产业的三大支柱,工业生产开始赶上来,并带动其它产业发展。今后,这一发展趋势还会更加明显。
目前,深圳特区正处于朝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逐步实现外向型有限目标,达到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同时实现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少量高技术工业,发展用先进技术装备起来或改造了的传统工业。这一阶段的任务,比草创、奠基阶段更为艰巨,要下苦功夫才能完成。为此,要着重抓好宏观指导、微观放活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宏观指导上,特区经济发展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前一阶段特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外延扩大生产的方式进行的。今后,必须逐步转向以内涵扩大生产为主的方式,更注重讲求经济效益,把速度和效益统一起来。为此,需要根据特区特点,认真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
第一,适当控制特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实现最佳效益。
特区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除了受国内经济制约外,还受国际经济中一些因素的制约。在处理特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长幅度问题时,要对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国内与国外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统筹兼顾,做到综合平衡,才能取得最佳宏观效益。
为了把投资规模和增长幅度置于合理限度内,对于特区投资应当既考虑其计划内因素,又考虑其计
划外因素。由国家投资,包括中央各部门和省到特区投资的部分,应当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属于计划内部分;中央各部和省的企业以及特区的企业用其自有资金在特区投资的部分,还有外资在特区的投资,则属于计划外部分,可不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但是,这些计划外因素,必须与特区固定资产投资的配套资金相适应。无论投资的计划内部分还是计划外部分,其总规模和增长幅度应在确保综合平衡的前提下,以有利于实现向外向型经济转变,能够较快形成生产和有较高经济效益为原则。
深圳特区同国际经济联系密切,某些建筑材料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进口,而且特区开放了建筑业市场,参加建筑工程投标竞争的达一百多个建筑工程公司(拥有十多万建筑工人队伍),这些对解决特区投资的价值量与实物量之间的平衡问题,是比较有利的条件。这些特殊因素在特区投资中应予适当考虑。
第二,在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中,应把重点放在工业、能源、交通运输、通讯建设上。
投资结构的合理性,对生产发展和效益提高具有重大作用。特区建设在一开始就注意使生产建设和生活建设同步进行,避免建设中骨与肉相脱节。今后为了促使特区经济向外向型转变,需要通过投资结构合理化,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为此,应首先继续注意引导投资者向工业生产方面发展。
特区工业投资在特区外商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79年的23.3%急剧上升至1985年上半年的57.5%。今后,在工业投资上要把重点放在能出口创汇的工业和全国迫切需要的工业项目上。在近期,应当把电子、轻工(主要是食品、纺织、服装、包装材料等)、建材(主要是新型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等)作为支柱工业来发展。对于过分膨胀的、占全部工业净产值37%以上的电子工业,应考虑发展先进技术,用来与国内资源相结合,以制造先进的国产化零部件和能够出口创汇的电子产品。有了技术先进的工业,包括以先进技术改造过的传统工业作为特区经济的骨骼系统,有了能源、交通、电讯的配套建设,整个特区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也就被置于合理的基础之上,从而为工业以至整个经济的全面高涨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在微观上,企业要以少投入、多产出为核心,不断改善经营管理。
特区处于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运行中,如何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既不脱离宏观指导,又能利用市场调节,实现少投入、多产出,还缺乏现成的经验,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
作为特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企业扩权虽然着手较早,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较大促进,但是,其他一些配套改革还未跟上。比如放权以后如何由直接干预转向间接干预为主,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各种经济法规和规章制度还未制订或不健全,包括公司法、破产法、抵押法等均未公布施行,这不仅使不法之徒有机可乘,而且使间接干预也难以发挥其功能。再加上企业管理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近年又忙于铺摊子、建厂房,致使管理工作跟不上,经济效益不理想。今后,要转向少投入、多产出,更加讲究经济效益,核心就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改善企业经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企业扩权后,除了要为增加企业活力提供外部条件以外,在内部要促使企业继续进行深入的改革,包括人、财、物与产、供、销各项管理的改革。与此同时,必须注意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分类指导:(1)对于经营管理先进的一类企业,应当认真帮助它们总结经验。(2)对于经营管理一般的、占多数的二类企业,需要提高管理水平,或调整领导班子。(3)对于亏损多或长期亏损的三类企业中前景看淡的或不可能有起色的,应令其转产或关闭。
特区企业除国营、集体企业以外,还有涉外企业(包括合资、合作和独资企业),情况复杂,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批整顿。一方面推广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健全法制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割除损害国家利益、长期亏损的赘瘤。这样,特区经济才会更加健康地发展。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集体企业股份制理论讨论会介绍
沈阳市机械工业管理局不久前举行了集体企业股份制理论讨论会。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就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第一,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有无客观必然性?与会同志大多持肯定意见,他们认为,股份制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兴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并非资本主义的特殊产物。集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股份制则是集资的一种有效办法。这几年我国出现了许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股份制是联合的一种比较好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通过各种形式吸收集团投资入股或个人投资入股,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横向流动与合理组合,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协作。
股份制从根本上坚持了集体所有制的性质。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劳动者共同集资、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经营的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组织。过去国家对集体企业的管理,从生产到收入分配,实际上是“参照全民”,没有真正按照集体经济的特点办事。现在,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企业职工拥有企业部分股份,为集体企业真正拥有所有权、经营自主权和分配自主权提供了前提条件,这正是恢复和完善企业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所必需的。
第二,关于集体企业职工股份收入的性质问题,与会同志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按股分配仍然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一方面集体股在职工间的划分依据是职工的工龄、职务、出勤等,即大体是根据职工过去的劳动成果形成的。在他们各自当前劳动贡献与过去的劳动贡献无大差别的条件下,职工根据集体股份额的多少得到的收入,也就与他们当前劳动贡献的大小大体保持一定的比例。另方面职工个人投资入股只占企业股份的很小一部分,这种股份给职工带来的收入只占职工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从总体看,职工收入基本上是以按劳分配原则为根据的。
一种观点认为,按股分配就是按资分配。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生产资料和资金还很不丰富,对生产资料和资金的使用只能是有偿的,这样才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也有人进而把按资分配看作按劳分配的一种并存形式。他们认为,由于公有化程度不同,劳动者报酬的支付形式也不应相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外,还应该允许其他少量的非按劳分配形式存在。集体企业全体职工作为企业的劳动者、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统一,个人利益不仅要和个人劳动挂钩,还要和企业经营成果以及企业资产损益挂钩,这样才符合全面物质利益原则。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新增价值是由活劳动所创造的,而物化劳动只能转移旧价值,不能自身增殖。资金本身不能产生红利,因而不能把按股分配看作是按劳分配的延伸。
会上提出,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关于股票问题。目前集体企业所发行的股票,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股票,因为发行单位一般限制购买股票数量,股票不能进入流通领域。今后股票是否进入流通领域、如何开辟股票交易所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企业实行股份制之前,需要进行清产核资,如何科学地合理地评估企业资产?
实行股份制后,当前的企业管理体制如何改革,有无必要设立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实行股份制还涉及财政金融、经济立法、流通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如税收体制、信贷体制、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及企业破产法、社会保险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从理论到实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杨 滨)


第5版()
专栏:

  《回顾长征》出版
今年十月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五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了解和学习革命前辈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回顾长征》一书。
这本书是由长征老战士刘伯承、聂荣臻、徐向前、粟裕、杨成武、杨得志、张爱萍、萧华、徐海东、萧克、许世友等八十七位革命老前辈的回忆录合编成书的。这是我国出版的记述长征内容最丰富、充实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全面。它反映了长征的全过程和各个侧面。从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的先遣行动开始,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止。所有参加长征的红军——红七军团,红六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和红一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的征程和光辉业绩,均有记述。
再一个特点是精。全书收文九十五篇,共五十四万字,是从一九三七年起到本书截稿时止,历年发表在各种书刊上的几百篇回忆文章中挑选出来的精品。
(陈汉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