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随笔

时代需要雄壮美
——有感于进行曲的沉寂
梁茂春
纵观新时期十年歌曲的发展轨迹,有一个明显的现象,这就是进行曲的沉寂,十年中几乎没有产生过具有突破意义的雄壮的进行曲,这方面的收获不如“文革”前的十七年。
进行曲体裁歌曲或称集团性群众歌曲,十年来这方面创作的贫乏,对歌曲作家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现在青年集会时只能齐唱《小草》等抒情歌曲,战士们在行军时将《十五的月亮》当作队列歌曲来唱,甚至唱《霍元甲》的主题歌“昏睡百年……”。这实在是一种讽刺。这也说明我们确实缺少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进行曲来供他们咏唱。
有人说今天的青年人不喜爱进行曲。这话不全面。生活在集体中的青年,尤其是青年战士们热切期待着能表现集体精神的优秀作品。问题是我们没有写出能让青年们喜爱的进行曲作品。
有人说今天是抒情歌曲的时代。这话不完全对。今天所处的大变革的时代,需要抒情歌曲,也需要威武豪迈、粗犷雄浑的进行曲。
有人说中华民族历来重阴柔而欠阳刚。也不全对。中国的文艺历来是豪放与婉约并重。如在我国现代歌曲史上,抗日救亡时期有《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等无数豪雄健美的歌曲,解放后又产生了《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大量刚劲铿锵之作。我们自己的歌曲史证明了我们历来不乏雄健的作品。唯独今天的歌曲似乎多优婉之美而缺少雄壮美,或者说是多阴柔之美而缺阳刚之美。
这种状况实际上已影响了歌曲之美的“生态平衡”。歌曲之美应该形态丰富,众美荟萃,才能形成歌曲艺术的真正繁荣。沉雄坚毅、大气磅礴之美,毫无疑问应该在歌曲的审美领域里占有重要位置。音乐爱好者的审美心理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他们已不满足于仅仅低吟浅唱的柔美歌曲,他们正普遍寻觅“劲歌”。正如在电影屏幕上,人们寻求的是真正的男子汉;而在文学里,读者折服于豪放不羁、劈浪奋进的改革英雄。
群众需要雄壮的进行曲,时代需要亮色和强音。词曲作家应该在这方面多作努力。在今天的这种集团性群众歌曲奇荒的时期,这样的努力更具有现实意义。
创作进行曲,还必须致力于探索进行曲的新写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曲创作都需要有新的突破,以适应于表现当代意识。问题并不是没人谱写集团性群众歌曲,但我感到多数作品没有超越出配合政治的旧路子,采用的仍是枯燥乏味的旧手法,呈现出冷冰冰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旧面孔,因而不可能获得人们的喜爱。新的进行曲创作要有能够唤起人们情感波澜的内容,也要有新的节奏,新的旋律。


第8版()
专栏:

墨海看弄潮
王学仲
最近几年来,全国兴起了书法热。群众的爱好又促进了书法的兴盛,各种不同的流派纷呈,百花吐艳,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依我看,书法艺术大体可概括为三大流派:一种可称之为传统流派,传统流派有点象中国的京剧、西洋的古典音乐那样,依然以她的艺术魅力陶醉着今天的观众、听众;一种可称之为传统出新派,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有别于古人又独具面目的书派;还有一种是随着我国的开放引进艺术新潮的影响,出现了人数不多的现代书派,亦可称之为书法的“新潮派”。
地处我国中原地区——河南的一批中年书法家,就是我国书坛主流派的一个分支。他们冲跃在前,引起全国书界的注目,已经形成为主流派的一支劲旅。这一书法群体的出现,实非偶然。从河南历史看,代有才人,书家辈出。黄河的浩荡,嵩岳的巍峨,灵毓藏秀,悸动着历代艺术家的心灵,哺育过无数的巨擘大师,象秦之李斯,汉末钟繇,北魏郑道昭,直到清代的王绎,他们的书法翰墨,片纸只字,都陶冶着中原儿女,更何况中原又是碑版石窟的宝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学书者布满了学习赏鉴的碑廊。他们远挹魏晋风采,近接明清的余韵,学习着、思考着。更为重要的是,河南省领导对于书法艺术十分重视,老书家独具慧眼,在培养队伍、发现人才等方面措施得力,几年之内,果然培育出一大批书法精英。从这次北京的墨海弄潮展上十五名书家的作品看来,他们的书风新貌,使不少观众为之欣喜赞叹!
中原书家正确的学书道路,是促成他们较快形成鲜明的地方书派的主要原因。他们自称为墨海中的弄潮儿,这是富有深意的。它意味着首先要扎实地掌握书法基础,如同在墨海中游泳,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既要学习书法的字内功夫,还要精研字外的功夫,诸如哲学、历史、文学、美学。
难得的是,他们融今铸古,又放眼中外。我们看到张海的草隶,萧散平淡中具有说不出的引力;李刚田的篆刻,笃实寓于狂放之中;其他如王澄的矫健,李进学的疏朗,冯志福的飘举,以及其他透着河洛灵气的中年书法群,似乎每人都有一把打开书法灵庙的钥匙,根据他们各自的素质,对书法美进行着各自不同的追求与表现。这种追求既冷静又炽热,植根于历史传统,又追求现代意识,既不割断历史的传统,又不抱残守缺,因而他们的作品一经问世,便得到评者的美誉。


第8版()
专栏:

周喜俊和《辣椒嫂》
罗扬
周喜俊生长在河北农村,从小喜欢听故事;十几岁的时候,自己也学习编故事,讲故事;中学毕业后回乡当农民,劳动之余,继续编故事,讲故事,并发表了不少作品,很受群众欢迎。最近,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辣椒嫂》,选收了她创作的十几篇故事,值得一读。
周喜俊的作品,写的都是农村的新人新事。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讲故事形式,描绘出一幅幅新农村的美好图景。她的作品充满着对农民、对农村的热烈而又亲切的感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强烈追求。她根据实际生活创造人物,编成故事,又尽可能做到构思新颖,穿插巧妙,而不离奇。她注意学习、借鉴说书、话本的艺术技巧,以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又注意避免模仿或生搬硬套旧形式。作品的语言清新、活泼,讲来娓娓动听,给人以亲切之感。还值得注意的是,她的作品不只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且注意描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尤其注意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如《状元》中的萧雪花,《辣椒嫂》中的韩华姣,《王大柱两会白面团儿》中的王大柱,《枣园风波》中的郝彩云等,都写得活灵活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高扬同志曾为《辣椒嫂》一书作了这样的题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歌颂社会主义新时代。”我觉得这题词很好,既表示出对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对作者的创作实践的基本概括。
周喜俊长期坚持为群众写故事、讲故事,这不只是出于个人的爱好,更重要的是她把这当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她的作品写得真实、生动,富于乡土气息和时代感。她也十分尊重群众的艺术欣赏习惯和要求,每有所作,不但要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还要向群众讲述,虚心倾听群众的反映和意见,不断修改加工,所以她的故事才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她收到了许多农民写来的热情洋溢的信。她的确没有让群众失望。她被调到专业创作的岗位之后,依然十分注重深入农村,与农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学习、创作等各个方面都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因而不断地有所前进,取得新的成绩。她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并被誉为自学成才的标兵。
自然,周喜俊的作品也有不足。比如对农村中的矛盾和斗争,特别是对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还开掘不深,表现不力;对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刻画,也不是都很深刻、很细致的;艺术形式上也需要继续注意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姊妹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附图片)
彭高瑞摄


第8版()
专栏:影评

眷恋·反思·审度
——观电影《乡民》漫想
李硕儒
五年前,当胡炳榴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乡情》问世的时候,曾在观众中引起了相当的反响。如果说那是因为浓烈的乡野气息、强烈的戏剧冲突,用导演的手把影片、观众和导演自己拉向浑然一体,因而引发了观众意识中深深的眷恋之情;那么,继而出现的他的《乡音》,导演则冷静地拉开了自己与影片的距离,引导着观众一起对我们民族的传统观念,和某些畸变了的国民性进行审美反思,使影片带有了一定的思辨色彩。这是他艺术功力上的一个可喜的跨越。
胡炳榴最近完成的《乡民》则不止于此。他除了继续《乡音》的客观冷静地审视生活、加强思辨性之外,又把贴近现实的纪实情节部分与表意的意象部分交揉结合,寻找一种多元统一的审美形式。且看《乡民》中的音乐、音响、画面、构图,乃至人物的造型、对话、心态,都是那么地不谐和,沉闷滞缓的旋律中经常掺进一两个尖厉的不谐和音;城楼大门的两侧,一面张贴着《宋江杀妻》的旧戏海报,一面又描红着绿地画着迪斯科舞会的招贴;人物的口音既带有浓重的陕西腔,又时时冒出又土又涩的京味……导演就是力图把这诸种不谐和的元素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这一方面客观地表现了我们这个背负着几千年封建文化意识,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各种观念、心态、意向的杂陈;另方面,导演也试图透过这众多的杂陈,剖析一下国民性中的劣根性,藉以警策人们改革的迫切性、艰难性。
就说那位被人们称为“韩伯”、“韩先生”的韩玄子吧,无论从气度、威仪和人们对他的称谓都可以看出,他在远近乡邻是个举足轻重、德高望重的人物。何以至此?因为他在那座即将倾倒的祠堂里,曾经读过十几年书;之后,又在同一座祠堂里教过几十年书。如今,他的学生有在县里当局长的,有在公社当书记的,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当王才们要买下那座祠堂,改做食品加工厂时,他就使尽全身解数力争买进。理由是他对这座象征着中国“文化”的领地有“感情”,不能眼看着他们糟践。为此,他要显示自己的声威和实力。手法之一就是给早已住在一起的二儿子和二媳妇办婚礼。于是,偌大的广场上,舞狮子,扭旱船,鞭炮轰鸣,众人簇拥;王才们办起的舞龙终于被冷落地挤进一条窄窄的胡同里。导演调动了富有表现力的电影手法:通过音响,奏出了那龙被压抑、被窒息的低吼;通过慢镜头、长镜头,现出了那龙整个身躯的滞重、痉挛,然而,它在拚搏,在舞动,终于窜出狭窄胡同的高墙,在高天上舞出了自己的丰姿,自己的节奏。
不用说,观众都会看出它深邃的底蕴,宏阔的内涵,它用淡化的情节强化了人物,用非情节的情节,强化了传统的旧文化与崛起的新意识的冲突,它既写出了改革的艰难和阵痛,又写出了阻碍改革者的文化心理结构、几千年的封建意识的惯性的延伸。然而,旧势力的前景毕竟是悲哀的,它不光反照于王才们执著的进击中,也表现在韩玄子一家的裂变上:在城里工作的老大用不寄钱反对买进祠堂;二儿媳白银早已暗自与王才通气,要去他的食品加工厂工作;二儿子虽然态度暧昧,但是看得出,他是以老婆的转移而转移的。
从《乡情》到《乡音》到《乡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胡炳榴创作前进的脚步和审美层次的跨度。如果影视界多出一些这样的有心人,影视片质量的提高也就不用愁了。


第8版()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电视剧《人与人》摄制完成。南通市电视台拍摄的这部电视剧,从四个真实而生动的小故事中,引出了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克服左的思潮这样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塑造了一位尊重人,相信人,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党委书记林杰的形象。中央电视台将于近期播放。 (弋文)
△安徽中年画家杨天序、蒋连碪书画展最近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这两位画家的作品,在用笔、设色、章法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画展共展出一百二十幅作品。
 (张少中)
△《老舍的足迹在北京》(李犁耘著)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书中记述了老舍在北京的生活以及有关名胜古迹和风物传说,书后附有几十幅照片,是研究老舍生平的参考资料。
(赵犁)
△《八大山人研究》出版。今年是我国杰出的书画家八大山人诞辰三百六十周年。江西人民出版社为配合这次纪念活动,广泛征集了有关学术论文二十四篇,以及清代学者撰写的八大山人传记等资料,汇编成书,对于美术界乃至学术界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宣)
△由书籍美术家钱震之编的《国外书籍封面设计选》已由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这本画册共选择了国外各类书籍具有代表性的封面三百例,全部彩色精印。是书刊装帧、包装装潢设计者及广大美术爱好者很好的学习、借鉴资料。 (世)


第8版()
专栏:

黔岭桂花(壁饰雕塑) 郑于鹤


第8版()
专栏:

腾飞(书法) 朱改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