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柬埔寨抗越斗争形势大好
刘爱成 周必忠
今年,民柬抗越部队不仅在内地站稳了脚跟,而且进一步扩大了游击区,柬埔寨战场形势出现了有利于民柬爱国力量的相持局面。民柬联合政府提出的八点建议也赢得柬埔寨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欢迎。但是,摆在柬埔寨人民面前的仍是一条长期艰苦的斗争道路。
今年是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在军事上、政治上和外交上取得新的胜利的一年,柬埔寨人民的抗越斗争形势越来越好。
柬埔寨爱国武装力量浴血抗战已经八年。今年,柬埔寨战场的形势朝着更有利于民柬而不利于越南侵略军的方向发展。1985年以来,抗越部队深入内地作战,继第八个旱季(1985—1986年)取得较大胜利之后,今年雨季又获得新的战果。今年,广阔的洞里萨湖周围数省和金边附近地区,已成为抗越部队打击越军的主要战场。抗越部队接连进袭越军重点防守的洞里萨湖周围的马德望、暹粒、菩萨、磅同、磅清扬五省省会,多次袭击包括金边周围五个县城在内的许多重要市镇及敌人据点,经常切断越军重要交通线四号、五号、六号公路和金边通往马德望的铁路。他们还潜入金边市区,袭击越军,攻击波成东机场。与此同时,除与越南接壤的柴桢、波萝勉、茶胶、干丹等省和若干城镇外,抗越武装力量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积极开展游击战,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越军尽管继续竭力推行其封锁柬泰边境计划,围剿在内地的抗越武装,但在第八个旱季中,未能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在雨季里又继续受挫。面对抗越部队的攻击,越军既要驻守西部边境地区,又要保护内地城镇和交通线路,顾此失彼,守多于攻,陷于进退维谷的困境。
一年来的事实表明,民柬抗越部队不仅在内地站稳了脚根,而且进一步扩大了游击区,柬埔寨战场形势出现了有利于民柬爱国力量的相持局面。
柬埔寨战场形势发生上述变化,根本原因是民柬三方爱国武装力量的团结日益加强。他们在战斗中互通情报,互相支援,协调行动。同时,抗越部队深入内地后,采取军事工作与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方针,努力争取群众,瓦解伪军和地方政权。越来越多的群众加深了对越南侵略者的仇恨,采取各种办法帮助抗越部队。韩桑林部队官兵和地方伪政权人员对越南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逃跑、哗变和投诚事件经常发生,有的爱国士兵甚至直接配合抗越部队打击越军。柬埔寨全民族抗越的局面正在形成,这是民柬武装力量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
今年3月,民柬联合政府提出了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八点建议。八点建议从现实出发,以大局为重,既合情合理,又宽宏大度,充分体现了民族大团结和民族和解的精神,表明了联合政府谋求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诚意,因而它不仅赢得柬埔寨人民的拥护,而且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欢迎。越南当局无理拒绝八点建议,进一步暴露了它坚持侵略扩张的立场,因而在国际上更加孤立。今年联大以一百一十六票的空前压倒多数通过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的决议,就是明显的例证。
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关键,是越南撤出其全部侵略军队。越南当局虽然口头上也喊“撤军”,实际上却在加强其侵略势力。只要越南顽固坚持其侵略立场,柬埔寨这个热点就将继续存在。摆在抗越部队面前的无疑是一条长期艰苦的斗争道路。但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柬埔寨三方爱国武装力量,正满怀信心地为争取最后胜利而英勇战斗。


第6版()
专栏:

一九八六年世界热点示意图 朱育莲 绘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僵局仍未打破
史宗星
1986年的阿富汗,不论从军事形势,还是从政治解决的进程来看,都没有打破僵持的局面。
年初,莫斯科放出风说,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今年将有“重大进展”,宣称苏联准备“在最近的将来”从阿富汗撤军。一年形势的发展表明,莫斯科不过是虚张声势,摆了个姿态,而没有作出任何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在今年举行的两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中,苏联固守原来立场,拒绝提出合理的撤军时间表,使得谈判原地踏步,没有进展。下半年,苏联从阿富汗“部分撤军”的举动,不过是一种“宣传手段”,丝毫没有减弱它在阿富汗的军事力量。
在“和平攻势”的掩盖下,苏联军队今年对抵抗力量进攻的猛烈程度和次数均超过往年。苏军凭借“空中优势”,对游击队最活跃的地区狂轰滥炸,实行“焦土政策”,企图消灭游击队的有生力量,切断游击队与外界的联系。为了长期控制阿富汗,苏军还加紧构筑各种军事设施,在重要城镇和军事基地周围制造“无人区”,建立“安全防御地带”。与军事围剿相配合,苏联和喀布尔政权经常派特务混入游击队,进行策反和暗杀游击队指挥员的阴谋活动。对巴基斯坦的武装侵犯和恐怖破坏活动也明显增加。仅5月至9月,武装侵犯事件就达六百多次。苏军入侵阿富汗已经七年了,阿富汗的山河更加破碎,变得满目疮痍,又有成千上万人惨遭屠杀,平均每月有近万人被迫流落异国他乡。
苏联这种强化战争的行径,再次表明它对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毫无诚意。它侈谈“政治解决”,仅仅是为了拖延时间,以达到在政治解决掩盖下实行军事解决的目的。
然而,苏联的图谋没有得逞。阿富汗人民抵抗力量不仅未被消灭,且有新的发展。抵抗战士斗志旺盛,武器装备明显改善,作战经验日益丰富,战略和战术水平大有提高。
阿富汗这个热点,短期内难以消除。首先,苏联虽在策略上较前灵活,但其基本政策没有变。苏联是出于它的全球战略的考虑入侵阿富汗的,为了争夺在海湾地区的战略利益,不会轻易丢弃阿富汗这块跳板。其次,喀布尔政权极度脆弱,使得苏联近期内脱身不了。苏联今年5月新扶上台的纳吉布拉傀儡政权,虽然采取了一些巩固统治地位的措施,但迄今未收到明显效果。
解决阿富汗问题的钥匙在莫斯科。由于苏联缺乏诚意,阿富汗问题仍将出现“拖”的局面,持续多年的僵持状态难在短期内打破。
阿富汗游击队正在向苏军开火。


第6版()
专栏:

南部非洲地区动荡加剧
李红 徐德文
南部非洲地区局势今年紧张和动荡,流血和冲突不断。南非当局倒行逆施,加强了对国内群众斗争的镇压和对邻国的侵犯、破坏活动。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出现新高潮,国际社会强烈要求制裁南非,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空前孤立。
一年来,南非当局不断武装侵犯邻国,支持这些国家的叛乱分子,使南部非洲地区出现新的动荡和不安。它一再侵犯莫桑比克,对安哥拉的入侵也有增无减。今年初南非封锁莱索托边界,致使乔纳森政府被推翻。五月,南非直接出动军队和飞机,袭击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赞比亚三国首都。八月,对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过境货物增加税收,进行经济讹诈。南非同非洲前线国家处于紧张对峙状态。
对国内群众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南非当局进行了残暴的镇压。在今年六月再次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之后不到半年时间内,南非军警在全国随意枪杀和逮捕群众,一万四千多人被关押,数百人被杀害。南非人民流的血远远超过了去年。
南非当局的倒行逆施使自己更加孤立。今年南非群众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席卷全国,其规模之大,为南非历史上所少有。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城镇黑人举行抗议集会,他们用石头、汽油瓶炸弹还击军警的镇压,甚至处死警察和政府官员。不少地方官员逃跑或辞职,地方政府瘫痪,人民建立了雏形政权,进行自己管理自己的尝试,这在南非人民斗争史上还是第一次。暴力反抗已成为黑人争取生存和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面对南非当局的威胁和破坏,非洲前线国家多次举行首脑会议,研究对策。前线国家坚持反对南非种族主义、继续支持南非人民和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斗争的立场,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反击南非的威胁和破坏。赞比亚宣布全国处于半军事动员状态,加强了对坦赞铁路以及其他交通要道和重要设施的保卫工作。津巴布韦加强了军事戒备,并宣布支持莫桑比克保卫国家安全,打击南非支持的“抵运”的活动。坦桑尼亚主动保证向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内陆国家提供交通和港口的便利条件。
南非的种族歧视政策和对内镇压、对外侵略的行径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世界舆论要求制裁南非的呼声日益高涨。四十一届联合国大会、第八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二十二届非统首脑会议、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英联邦七国首脑会议、巴黎国际制裁会议等,都专门通过了谴责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决议。不少国家的人民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很多国家采取了制裁南非的经济措施。南非在政治上空前孤立,经济上也越来越困难。
南部非洲动荡的根源是南非当局顽固坚持推行种族隔离制度。超级大国的争夺也是原因之一。一年来的事实再次证明,南非当局如果一意孤行,必将加速自己的失败。(附图片)
9月24日,数千名南非黑人矿工举行集会纪念金罗斯金矿事故遇难者。黑人矿工们高喊“矿主——吸血鬼”的口号,要求矿主改善工作条件。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岁末回顾

危机加深的中美洲局势
朱满庭
中美洲在动荡不安中又度过了一年。紧张与僵持的形势未见改观。和平进程没有取得突破。而美国从所谓“低烈度战争”策略出发,加紧干涉、威胁尼加拉瓜。与去年相比,中美洲危机似有加深之势。
和平谈判大起大落,是今年中美洲局势中的一个明显特点。年初,孔塔多拉集团和去年成立的利马集团共八个拉美国家,对修改中美洲和约工作久拖不决的状况十分焦急,决心开足马力,极力促成中美洲国家在6月6日之前签约。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三个中美洲国家新政府就职后,也对上述两集团的努力表示响应。中美洲五国间频繁往来,和谈空气一时浓厚起来。
但是,由于中美洲和约直接涉及各当事国的切身利益,对签约态度明显不同,所以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尼加拉瓜提出,在美国不保证停止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的情况下,它无法签约。
此外,尼加拉瓜与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等国在军事演习和军备控制这两项关键性条款上,也一直存在分歧。此后,孔塔多拉集团又向中美洲五国提交一份新的和约修改稿,对上述两项条款作了新的规定,受到尼加拉瓜的欢迎,但洪、哥、萨三国明确表示拒绝。这样,原定6月6日的签约期限终于落空。
中美洲局势中的另一个明显特点,是美国在中美洲和谈问题上与拉美国家的矛盾更为突出。孔塔多拉集团为解决中美洲冲突今年曾明确要求美国停止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与尼加拉瓜政府恢复谈判。为此,拉美八国外长特意共同访问了华盛顿。然而,美国政府不但不接受拉美国家的正当要求,反而在国会提出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提供一亿美元援助的议案。美国这种与拉美国家唱对台戏的顽固态度,激起了几乎整个拉美社会的不满,成为中美洲和平进程的主要障碍。今年美国提出了所谓“低烈度战争”策略,作为在“热点”地区进行干预的一种“新”方式。美国这种干涉政策造成美尼关系不断恶化,是中美洲目前局势中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当然,拉美斡旋集团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美国在各种因素的牵制下,也很难轻易进行直接军事干涉。看来中美洲的僵持之势一时还难以打破。


第6版()
专栏:

黎国局势战乱迭起 两伊战争逐步升级
朱梦魁 吕志星
结束内战与实现全国和解,是黎巴嫩人民的迫切愿望。然而,这个目标在1986年并未能实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穆斯林与基督教两个教派在对于如何进行政治改革即重新分配国家权力的问题上各执一词,分歧颇深。去年年底,黎巴嫩穆斯林方面的阿迈勒运动、社会进步党和基督教派的“黎巴嫩力量”曾在大马士革达成“三方协议”。今年年初,基督教派认为“三方协议”对穆斯林让步太多而要求进行修改。穆斯林派则坚持,如果不同意政治解决就实行军事解决。“三方协议”的夭折,引起了基督教派内部火并以及与穆斯林武装的多次流血冲突。
全国和解陷于僵局,导致黎巴嫩政府内部的分裂,穆斯林部长们集体抵制总统的领导。叙利亚军队重返贝鲁特又加深了两大教派的分歧。叙利亚支持黎巴嫩政府实施“大贝鲁特安全计划”,收缴一切黎巴嫩人与非黎巴嫩人的武器,再一次激化了巴勒斯坦武装与阿迈勒运动之间的矛盾。5、6月间和9月底以来,贝鲁特郊区和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难民营武装与阿迈勒运动展开大规模激战,伤亡惨重,迄今仍停停打打,难以平息。
以色列的军事袭扰加剧了黎巴嫩南部局势的恶化。以色列的部队、炮艇和飞机经常侵犯黎巴嫩南部,轰炸巴解组织营地和巴勒斯坦难民营,并扶植“南黎巴嫩军”,直接干预黎巴嫩局势。
由于内外错综复杂的因素,黎巴嫩危机恐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在中东地区的海湾一翼,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进入了第七个年头。从相对沉寂转入激烈对抗,是今年两伊战场的主要态势。
今年2月,伊朗在南北两线发动“曙光—8”和“曙光—9”两大攻势,以多路重兵突袭的战术占领了伊拉克南端的石油港法奥,并进入伊拉克东北部的苏莱曼尼亚地区。伊拉克虽全力反攻,但法奥仍在伊朗控制之下。法奥之战是两伊战争以来最激烈的一役。据统计,双方死伤都超过一万人,直接损失达数十亿美元。
为扭转战局,伊拉克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今年4、5月间,伊拉克军队在加强全线反击的同时,进入伊朗境内,并一度占领了伊朗重镇迈赫兰和大片伊朗领土。6月底伊朗收复迈赫兰之后,双方在地面战场激战的同时,进一步展开“袭城战”和“油轮战”,不断破坏对方的经济设施和石油出口。至12月初为止,已有八十艘船只在海湾被炮火击中。
法奥和迈赫兰争夺战,标志着伊朗在地面战场采取全面攻势,稍占上风;而伊拉克被迫退居守势。但两伊战争的进程充分表明,任何一方都难以在战争中彻底取胜。
许多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不断作出努力,进行调解,以期早日结束两伊战争,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但由于双方停战谈判的条件相距甚远,致使战争至今未能平息。美伊秘密武器交易暴露后,引起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怎样才能尽早结束两伊战争,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