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左云县委改变以党代政包揽一切作法
党政人大各负其责 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新华社太原电 (记者何平、池茂花)山西左云县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人畜吃水困难、民办教师工资兑现和民办教师及家属吃临时供应粮补贴这三个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这是实行党政分开后,在县人大督促和县政府努力下,提高工作效率的结果。
自从开展全民普法教育以来,左云县委领导通过学习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县人大和县政府的法律地位和职权范围加深了认识。于是,他们以法分权,正确处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三者的关系。县委改变了过去那种事无巨细都要包揽的以党代政的作法,充分支持县人大和县政府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出现了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的相互合作、支持的新局面。
今年初,这个县提出要为全县人民办十件实事。县人大常委会为督促县政府将县委提出的任务落到实处,便责成县政府将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三个问题制定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并将执行情况随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主管副县长和县水利局、教育局、财政局等有关业务部门的同志一起,就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在人力、物力、财力及落实的方法和时间等方面,都作了具体安排,并写出正式报告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县人大常委会又分别作出了《关于加速解决农村人畜吃水困难的决议》、《关于积极筹措切实保证民办教师工资待遇的决议》,使其以制度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下来。此后,县人大又派出工作组下乡调查,将执行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简报形式提请县政府注意。终于较快解决了群众的困难。
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县政府十分尊重县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去年6月,县人大常委会发现县政府基本建设铺得过大,发展下去可能超支,便建议县政府压缩开支。县政府下马了一些项目,使年终财政避免了出现赤字。今年8月,县政府打算追加六十万元的生产项目。他们首先向县人大常委会写出正式报告,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才实施动工。
左云县人大常委会还认真行使宪法赋予的干部人事任免权。今年6月,县人大常委会从县政府的一份文件中发现了一名未经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的公安局长。县人大常委会便致函县政府,严肃指出这一作法是违反宪法行为,要求予以纠正。县政府立即改正这一错误。直到今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才通过法律程序任命这位同志为县公安局局长。
如今,左云县委领导已经从繁忙的行政事务中解脱了出来。今年1至8月,他们五次下基层搞调查研究,写出三十多篇调查报告,有力地指导了全县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过去一直比较轻闲的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量,有了显著增加。


第4版()
专栏:

贲玉祥殴打医务人员受到处分
张思卿副检察长要求检察干部引以为戒
本报讯 中国法制报记者魏湛、本报记者毛磊报道:沈阳市马三家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贲玉祥无视法纪,今年9月18日公然殴打医务人员,影响很坏。10月16日,经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报请沈阳市委批准,撤销了贲玉祥的党组成员、党支部书记职务。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同日决定撤销贲玉祥副检察长职务,有关部门还令其赔偿了被害人的医疗费用。这一天上午,沈阳市委政法委员会召开有关政法干部会议,对贲玉祥进行了通报批评。
经沈阳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市委政法委员会和市公安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现已查明真相。贲玉祥之妻赫秀春因患胃癌于今年7月到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医院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和积极的手术治疗。9月18日上午,由于贲玉祥对治疗有不同意见,与外科主任刘学博等人发生争执,并动手打了刘学博一记耳光。在场的主治医生王书文质问贲玉祥为什么打人,也被贲玉祥打了两耳光。双方推搡时,贲玉祥掖在腰间的手枪带着枪缰坠了下来,悬在腿前。有人发现后喊道:“他还有家伙呢!”贲玉祥听后,随即把枪插向腰间,并说:“有枪怎么的,谁敢抢枪,我毙了他!”贲玉祥打人造成了严重后果,使被打人的肉体和精神受到损害,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健康报于9月25日对此事作了报道。
据了解,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接到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来信后,立即责成辽宁省人民检察院认真查处。事发不久,辽宁省卫生厅、省人民检察院及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同志,曾先后对被打医生进行慰问。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思卿10月16日约见记者,就沈阳市马三家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贲玉祥殴打医务人员事件发表了谈话,指出贲玉祥身为检察干部、执法人员,竟殴打医务工作者,错误严重,影响很坏,应该根据他所犯的错误予以严肃处理。
张思卿副检察长强调,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检察队伍中还有极少数干警的法制观念很淡薄。他们有了一定的权力,就自视高人一等,忘记自己只有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义务,而无欺压群众的权利。
张思卿要求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并以此为反面教材,教育广大检察干警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决不允许耍特权、逞威风。他最后希望检察干警要自觉地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党章和法律规定,认真遵守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成为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人民检察官。


第4版()
专栏:

余秋里强调军队要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建设
学习科学文化 培养两用人才 搞好军民共建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程光龙、本报记者罗同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强调,军队贯彻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要在学习科学文化、培养两用人才方面作出更明显的成绩。
余秋里是18日在北京军区培养两用人才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讲这番话的。他说,在和平时期,如何加强军队的建设,是我们军队遇到的一个新问题。我们在这方面要做许多努力,比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战备教育和军事训练,加强对部队的管理,严格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等。但是,学习科学文化、培养两用人才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军队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
余秋里对保定驻军某师摸索总结的调动部队、驻地县和战士原籍县三方面育才积极性的经验,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战士原籍县负责提供人才信息和两用人才的使用;驻地县为部队提供部分师资和实习场所;部队负责教学和管理,保质保量培养人才,三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是一个新经验。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地方、战士及家长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培养的人才适合地方的需要,使他们能在四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余秋里还强调部队要继续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他说,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要求,军队要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党中央赋予我军的重大任务。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是军队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形式,也是搞好军队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深入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必须以六中全会决议为指导,在当前,要集中宣传中央的决议,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北京军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现场经验交流会,是本月12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的。会议期间,余秋里、何其宗、邢崇智等观看了驻军某师军地两用人才现场汇报表演。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政治委员杨白冰在会上讲了话。


第4版()
专栏:漫话

“乍一看”和“细一想”
刘晔
某市最近在复查了全市首批六百五十六个实现党风好转的党支部之后,取消了两个党支部“党风基本好转”的称号,原因是前一个单位党支部主要负责人有以权谋私的行为,后一个单位领导班子闹不团结。
乍一看,不由得为这个市委的认真精神叫好。试想,从全市所有单位中挑选出六百五十六个党支部,授予“党风基本好转”的称号,该有多大的工作量!订标准,听汇报,下基层,作调查,要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再搞复查,这又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没有认真的精神,岂能干这样大的系统工程。
细一想,这种认真精神似乎又经不起认真推敲。端正党风,不象卫生检查那样简单,只要地板清洁,窗明几净,就可以授予“卫生先进单位”或“文明单位”之类的称号。党风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把“党风基本好转”作为称号授予一个个具体单位,它的标准是什么呢?如果有的单位党风历来就好,没有坏过,又从哪儿谈“好转”呢?这样的单位该不该授予“基本好转”的称号,或者就不如“基本好转”单位光彩?得到“基本好转”称号的单位,又该如何保持荣誉?是不是还该力争“三连冠”、“四连冠”?如此这般,“基本好转”单位的评比、授称、复查,循环往复,何时了结?
我们常常很认真地去做一些并不很认真的事情,其结果忙忙碌碌,热热闹闹,效果不大,甚至适得其反。如果说这也是一种不正之风的话,那么,党风基本好转的标志之一,就是刹住这种只图虚名,不求实效的作风。


第4版()
专栏:

英女王参观昆明云南民族学院 二千名各族师生载歌载舞欢迎
新华社昆明10月17日电 (记者虞家复、柴世宽、姜振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今天下午在昆明云南民族学院参观时,二千名各族师生载歌载舞,热情欢迎。
学生们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夹道欢迎贵宾。在学院的主楼前,四十名男女学生为女王和菲利普亲王一行表演了欢快的傣族舞蹈《赶摆舞》。
接着,女王参观了学院的民族文物陈列。在云南省二十四个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前,一位女学生向女王介绍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女王还观看了师生们演出的歌舞节目。外语系十名少数民族学生用英语演唱了英国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十二名来自八个民族的学生表演了舞蹈《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女王看了以后十分高兴,鼓掌向他们致谢。
演出结束时,女王把印制精美的节目单装入她的黑色手提包。
女王在参观时告诉在学院任教的英国教师黛安娜·霍普金斯说,她对学院里人人穿上色彩鲜艳的服装来欢迎她,感到格外高兴。女王还对美国教师弗朗西斯·马丁说,这个民族学院确实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女王和亲王今天上午在昆明游览了西山风景区。女王拾级而上,登上建筑在峭壁上的三清阁,在那里远眺了烟波浩淼的五百里滇池。她在听了陪同人员介绍周围的名山胜景后说,你们山的名字都有色彩,很有意思。
接着,女王又来到烟雾缭绕的佛教寺庙华亭寺参观。当她缓步走向大雄宝殿时,寺内钟鼓齐鸣向她表示欢迎。


第4版()
专栏:

李鹏会见并宴请李政道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李鹏和夫人今天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设午宴招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政道和夫人。


第4版()
专栏:

姚依林会见保加利亚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保加利亚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安·卢卡诺夫一行。
会见时,双方表示中保两国应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交流经验。两国经济贸易合作潜力很大,应积极探讨新的合作领域。
姚依林代表中国政府对卢卡诺夫第一次来华访问表示欢迎。他说,近几年来,中保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他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
他高度评价了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主席日夫科夫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社会财富所有权与经营权应当分开的论断。
卢卡诺夫说,他们在两天的访问中所看到和所听到的都表明了中国在积极向前发展。这对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都很重要。
他说,保中两国关系是良好的,政治对话正在加深,经济贸易界之间的接触非常活跃。


第4版()
专栏:

全国政协与波兰民族复兴爱国运动全国委员会代表团会谈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由扬·多布拉钦斯基主席率领的波兰民族复兴爱国运动全国委员会代表团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同全国政协进行了会谈。
波兰民族复兴爱国运动成立于1982年,是波兰人民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组织。
会谈中,双方介绍了各自组织的历史、现状和职能。双方一致认为,代表团的来访将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主持了会谈。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政协全国委员会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由主席扬·多布拉钦斯基率领的波兰民族复兴爱国运动全国委员会代表团。
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周培源主持了宴会。他在讲话中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对代表团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中国人民对波兰人民一向怀着深深的敬意。中国人民一直关注着波兰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每一个成就。
周培源在讲话中还高度评价波兰民族复兴爱国运动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他说,代表团的来访将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同波兰民族复兴爱国运动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相互了解作出积极的贡献。扬·多布拉钦斯基说,波兰民族复兴爱国运动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他表示相信,这次访问可以增进这两个组织之间的了解。
宴会前,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吕正操、周培源会见了代表团。波兰客人是应政协全国委员会的邀请于今天下午抵京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这是波兰民族复兴爱国运动自成立以来首次派团访华。


第4版()
专栏:

东方歌舞团首访拉丁美洲四国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东方歌舞团赴拉美演出团一行二十一人,今天离京前往墨西哥。这个演出团在为期两个月的访问演出中,将先后赴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四个国家。出访拉美国家,是东方歌舞团建团二十四年来的第一次。
演出团成员多是青年优秀演员,其中有歌唱演员成方圆、彭康亮,舞蹈演员訾莎莉,笛子演奏员林文增等。他们以介绍我国优秀的民间歌舞为主,同时表演拉美国家的音乐和舞蹈。在墨西哥期间,他们还将参加“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的闭幕式演出。


第4版()
专栏:

谷牧会见参加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会议的代表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国务委员谷牧今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参加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会议的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帕尔博士及其他代表。
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委员会研讨会和第十六次会议于10月13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国首次召开的政府间旅游组织的会议。
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参加了会见。
会见后,国家旅游局举行宴会,欢迎各国与会代表。


第4版()
专栏:外事简讯

外事简讯
▲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十七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总裁雅泽里一行。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成立于一九七六年,以资助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和农业生产为宗旨,是联合国系统中唯一以第三世界为主体的国际金融机构。我国于一九八零年加入基金会,至一九八五年底,已接受三笔总共八千五百万美元的贷款,在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和湖北省发展农牧渔业生产。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十七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代部长马纳拉·曼津尼率领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部代表团。
南非客人是应全国青联的邀请于六日抵达我国的。
▲国务委员、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姬鹏飞,十七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澳门东亚大学校长林达光教授及其一行。
姬鹏飞祝贺林达光教授新近就任东亚大学校长一职。双方还就教育和培养人材问题交换了意见。
林达光教授是应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邀请于十三日抵达北京的。
▲国家经委主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吕东十七日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了前来参加由美国太平洋论坛和中国工业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次中美经济关系讨论会的美国代表团。
代表团团长是美国海军上将、太平洋论坛副主席托马斯·比尔·海瓦德。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薄一波出席了宴会。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台湾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两项方案
解除戒严 开放党禁
仍叫嚷成立新党必须“反共”
新华社香港10月17日电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于15日召开会议,通过了解除“戒严令”和开放党禁两项“革新方案”。
由于台湾国民党与党外关系紧张,最近无党籍政治人士又宣布成立“民主进步党”,使国民党当局坚持了三十七年的“戒严令”和禁止人民组织政治团体的规定受到挑战。今年4月由国民党中常委十二人组成的“专案小组”最近加快了对解除“戒严令”和容许人民组织政治团体两项议题的研究。在如何处置“民主进步党”问题上,国民党内一直存在着“取缔派”和“容忍派”两种不同意见。10月8日,蒋经国公开表示支持解除戒严、开放党禁。
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会后发表的新闻公报说,按照新的“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法令”及“动员戡乱时期民间社团组织法”,被“戒严令”禁止的新政党可以成立,被指控“煽动”和违反政治罪的平民也不再由军事法庭审判。但是新政党必须反共、遵守国民党当局制订的“宪法”、放弃暴力并与“台独”划清界限。
据报道,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的两项“革新方案”将通过“立法”程序成为法律。


第4版()
专栏:今日长征路

初秋季节访吴旗
本报记者 孟西安
初秋的陕北,是黄土高原美丽的季节。
我们驱车向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落脚点——吴旗进发,思绪却还在刚刚访问过的永坪镇。
1935年9月中旬,徐海东、程子华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先期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在永坪会师。七千多名红军战士欢呼雀跃,林立的红旗遮天蔽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杀猪宰羊、送菜送粮,热烈的场面,至今还在当地群众中流传。当时的永坪,仅有二十户人家,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千八百多户、一万多人的崭新城镇;当年会师的皮肤沟荒草滩上,现已建成现代化的炼油厂。我国最早的油矿——延长油矿总部就设在这里。永坪盛产石油,交通比较便利,致富大有希望。而交通闭塞、地处边陲的吴旗,情况会怎样呢?
夕阳西坠,暮色四合。突然,远处黑魆魆的山顶上,闪烁着一颗明亮的红星。
“吴旗到了!”同行的延安地委宣传部的同志告诉记者:那是胜利山上电视转播塔上的红星。吴旗县原名吴起镇,地处陕、甘两省交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率领中央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19日黄昏来到这里。当年镇上仅有七户人家,一间窑洞门口挂着苏维埃政府的牌子。红军战士看到“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刘志丹!”的标语,高呼:“到陕北红区了!”“我们回到家了!”当晚,毛主席、周副主席在这里部署了消灭国民党追兵的“切尾巴”战斗。在靠近洛阳的山坡上,毛主席亲临指挥。战斗刚刚打响,他靠在一棵杜梨树下睡着了。他太累了。小憩前,他对警卫员说:“如果枪声激烈,说明情况正常,不要叫醒我;如果枪声稀疏,说明情况有变,赶快叫醒我……”
这次战斗,红军一举歼灭了尾追的马鸿奎、马鸿斌部队一个骑兵团,击溃了三个骑兵团。为了纪念这次战斗,吴旗人民将歼灭敌人的那座山改名胜利山;在山下修起了烈士陵园和红军会师纪念碑……
汽车驶进了灯光烁烁的吴旗县城。真想不到,这个偏僻山沟中的县城,竟然如此充满生机:街旁幢幢新楼崛起,栉比鳞次;暮色笼罩的岭坡上闪烁着繁星般的灯光。潮水般的人群涌向人民会场听秦腔,个体摊贩在吆喝声中招揽生意……
县里的负责同志告诉我们,这里正举行着一年一次的物资交流月会。吴旗山高沟深,平均海拔一千三百二十三米,长期以来是延安地区最穷困的县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搞活和开放,给封闭的山沟带来了春的气息。198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农业总收入、造林种草面积以及乡镇企业收入等十项指标,均比1978年翻了一番。近十万人的县城,拥有工矿、学校、影剧院、俱乐部等公共设施的七里长街,和当年七户人家、三十多口人的荒凉小镇已是天壤之别了。
南方乡镇的能工巧匠远征千里进沟,石油开采队浩浩荡荡辟路进山,给沉寂闭塞的吴旗山村带来了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那些常年在黄土地上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流大汗、拚气力的农民,开始用上了拖拉机、推土机;那种“农业就是粮食,土地就是耕地”的传统小农思想,正在被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科学种田所取代。那些信奉“好在外不如赖在家”,提起做生意、耍手艺就脸红的老实疙瘩,开始动心了。四周的农民,顺着山川沟道向县城汇集而来,他们依托城镇,办起家庭工厂,经营风味小吃,成立贸易货栈。胜利山麓的平地上,个体户的摊点和棚舍,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到去年年底,乡镇企业已有七百多个,个体户九百多个。四十多岁的杭占宽,带着儿子在这里办起了家庭“五金加工厂”。他们拾遗补缺,按需做工,热情为用户加工铁皮,兼搞电焊喷漆,生意十分红火。两年多来,纯收入已过三万元,光去年一年,就上交税利近四千元,是县农机厂上交税利的八倍!商品经济观念向传统的小农观念提出了挑战,个体户的灵活经营向县办企业的“大锅饭”提出了挑战!
城镇在变,农村也在变。在走马台袁沟村,村长刘振高向我们介绍说,七十年代初,这里还是地里荒、锅里愁的穷村子,每逢过年和春旱,就有不少人家出去讨饭。自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年年丰收。去年打粮二十多万斤,人均粮千斤以上。村头油矿,掘开了全村致富的源泉。村里家家既务农,又做工,光为油矿修路包工去年就收入二十万元。我们在村里转了转。山坡峁顶,溢绿摇翠;山坳沟畔,修起了排排新石窑洞。电视机天线如密匝匝的蜻蜓在窑舍上飞翔。一群穿红戴绿的姑娘媳妇们嬉笑着去赶集,有的耳朵上还缀着闪闪的金耳环。老刘憨厚地笑着说:“党的富民政策是救民政策,俺们的日子一年赶过一年!过去,有女不嫁袁沟村;这几年,俺村接来了二十多个新媳妇!”
岁月流逝,枯荣转换,并没有使吴旗的党旗褪色。受革命传统熏陶的吴旗县委和共产党员们,至今还保持着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县里二十一名领导干部,这些年来没有一人利用职权安排自己的子女和亲友,没有一人多占住房和违法营建私房。县委被评为全国党风好转先进单位,曾受到中央纪委的通报表扬。全县三千多名党员,包了五千多个贫困户,帮助他们发展商品经济、脱贫致富,使一大批“锅里愁”(缺粮)、“锅下愁”(缺柴)、“手头愁”(缺钱)户消了愁,舒展了眉头;使那些“除了老鼠再没有带毛的动物”的家庭,养起了牛、羊……正如有些农民所说:“过去红军打富济贫,今天党员帮咱脱贫致富,真合咱的心意啊。”(附图片)
中央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同在那里坚持斗争的陕北红军和长征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会合。这是今日吴旗镇。 祁宝龙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