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寄语总编辑们
史复
前不久省报的总编辑们开了一个会,透露出新闻改革和报纸改革的好消息。说好,是因为对报纸和读者来说,对精神文明建设来说都好。
近年从海外归来的人,常常会很惊奇地发现:许多亲友都不大爱看报纸,还劝别人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看报纸上。“没有什么好看的,有些消息都是假的。”这不免使他们大吃一惊。
说有些消息都假,这话其实不真。这只说明“大跃进”和“文革”的遗祸未净,那时候新闻的假,损害了今天报纸的真的声誉。偏激是因为过去的不幸。但在今天的报纸之中,也有事后被指证出来弄虚作假的报道,尽管只是极少。
假话之外,较多的还有废话。人们不需要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那就是无用,尽管这么说有失偏激。报纸上出现这样那样的版面填充物,人们明白这是奉命如此,给读者的废物真是太多了。不少时候,打开一份报纸,要不了三两分钟便看完,就是由于版面填充物太多之故。有人说,电视新闻几乎一半以上算不了新闻,太缺乏吸引力。无论电视或报纸,可看可不看的东西每天实在太多。
绝假、去废,恐怕是新闻改革的当务之急吧。不改,就会继续失去读者;改好了,不仅对读者好,首先对报纸就有好处,那才有理由保持它的存在而无愧。
人们需要信息,真而不假的信息,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尽可能精粹的信息。
但总编辑们在提出了一些看来不错的建议时,有一条却是要读者改变旧的读报态度。这使人读来感到有一点疼痛,好象被倒打了一耙。
读者的读报态度是怎么来的?还不是多年来报纸培养出来的。你们办出了什么样的报,读者别无选择,只能照看或不看——看而不信,久而久之就不看,而去听小道。照看是一种态度,不看也是一种态度。照看的,日子久了,就被熏陶成你们所谓的“旧的读报态度”了,可能视报纸守旧为当然,视报纸革新为异端。果然如此,责任在办报的人,而不在读报者的身上,这是显然的。
解铃系铃,办报的改了,读报的慢慢也就会跟着改过来。何况读者其实早就在催促报纸要改,解铃趁早。现在,我国登记正式发行的报纸有一千七百七十七家。期发行总量为两亿份。如果一千七百多位总编辑都痛感报纸改革的迫切,把报纸办得可信、可读、可亲,这对于我国的四化建设,将是一支多么巨大的舆论力量。


第8版()
专栏:艺文谈片

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出版
李一氓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开始出版了。
中国的政府藏书加以编目,自汉朝就开始了,世传刘向的《七略》,就是汉政府藏书的目录。不过当时不是线装书,也不是手抄的卷子,而是竹木简册。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大体上就是以《七略》为基础而成的。这类书目,魏晋时期叫《中经》,东晋六朝叫《四部目录》或《四部书目》,唐朝叫《群书四录》或《古今书录》,宋朝叫《崇文总目》和《中兴馆阁书目》。不过魏晋六朝和隋唐的书籍大都是手抄的卷子,宋以后手抄卷子少了,大都是木刻印本。可惜这些书目全部遗失了,只留下这些名称。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有明朝的《文渊阁书目》和清朝的《天禄琳琅书目》(正编和后编)。这类政府藏书目录,由于清末民初正式建立了图书馆,这种图书馆书目也编定了不少。至于私家藏书的目录,宋元以来传世的很多。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图书事业中一个专门的学问,叫版本目录学。
书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查知以前有些什么书,现在还有些什么书,藏在什么地方,搞研究工作的人一查便知,是很方便的。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如郭沫若的《管子集校》,就是把各式各样的《管子》刻本搜罗在一起来进行校勘研究工作的。
我国国家的中央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曾经有过两次善本书目的编印。其他著名的地方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也都有各自的善本书目。这虽然著录了不少中国善本书籍,但总是分散的和有限度的。全国解放后,图书馆事业有较大的发展,中国古籍的保存和搜集,政府极为重视。一九七五年,周恩来总理做出“尽快编撰全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指示。这项工作一九七八年开会加以讨论,紧接着一九七九年开始调查、编撰,到一九八三年全部定稿。全目的分类仍照经、史、子、集加上丛书,共五类。这个分类虽然旧一点,但对于中国古籍,就其内容而言,一时也还难以找到一个更好的新方法。仍旧用经史子集分类,暂时还是方便的。这部目录著录了中央图书馆、地方图书馆、文化馆、学术团体图书馆等等的善本书,除台湾、西藏外,藏书机构涉及全国共计七百八十二处。著录的古籍善本共约十三万部。这真可以算是一部全中国的古籍善本的总目录了。这样的总目录,以前从没有过。当然,它著录的全是公家所藏的书籍,私人所藏善本不在内,也可能还有极少数善本,有些图书馆还没有报进去,但总的来说,这两者的数量是很少的。
至于什么叫善本,专家们的意见开始是很分歧的,有的主张从严,有的主张从宽。现在看来这本总目所收的善本是从宽的。我以为把善本的概念定的很严不如现在这样为好。一讲善本就是宋本、元本和黄校就未免太狭隘了。
现在这个目录已经编完,经部的目录已经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我希望史部、子部、集部和丛书四种尽快地陆续出版。现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搞哲学的人是希望看到经、子两部的目录,搞史学的人是希望看到史部的目录,搞文学的人是希望看到集部的目录,只有尽快把全部书目出齐,才有利于对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这部善本书目应该得到我们很好的利用,对于国外汉学家也有好处。从前无论公私书目都是极个别的,现在这部是全国的古籍善本书目,包罗宏富,任何一部从前的书目都赶不上。这是近年中国图书事业一个最大成就。
这样文化部似乎可以向周恩来总理做交代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文化成就。我还希望国务院和文化部给予重视,对编撰人员给予奖励,对出版机构给以资助。要讲精神文明的话,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精神文明最具体的表现。
一九八六、九、十五


第8版()
专栏:

雨中,江边待渡
峭岩
突然,雨的长鞭把我和你赶进一个狭窄的岸边茅棚。于是,我们飞翔的心帆,不得不停靠在一个港湾。
沉默里,雨点打在焦急的心坎,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从你的眼神里,我体察几分羞色,几分不安。
雨,在天空串成银线,也串起我们的美感。在雨珠的浑圆里,在雨丝的清凉里,我们互通了姓名和籍贯,原来,我们都在黄河的襁褓里诞生。
于是,凝固的空气开始活跃,心音也和上雨的节拍。清凌里,不断传来玉兰花的香甜。
我感觉到我们的帆已涨满了风,船已驶出旧时的港湾。那我们就开船吧,逆着涌浪,驶向你的现实,我的遥远……


第8版()
专栏:

我的土地
柴寿宇
呼声从另一个遥远的天空传来
最迫切的回应
是心灵在无数晴与雨的日子里
走向阳光的渴望
你是我的土地
从呼声中和诗一起培植
于秋后翻飞起如血的叶片
告诉人们我们都有着带血的肤色
并曾染红过
那些迟迟燃起的黎明
以生命去唤醒
成千上万沉灭死去的灵魂
于是有无数男人的脊梁铸成桥梁
涉过泪水所流成的飘浮着饿殣的历史
女人的泪水也坚强起来
凝成丘陵,隆起在大后方
于是我的土地开始有了强大的后盾
我的土地开始走进金色的十月
以永远顽强的歌唱
在各种颜色的目光里
耸起一座又一座新世纪的里程碑


第8版()
专栏:

乐也陶陶
万振环
南国的盛夏酷热难当。一个周末的晚上,妻和十二岁的小儿子极力撺掇我明天一块去东方乐园“消暑”。我欣然同意了。
东方乐园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广州白云山西麓,全部设备都是从外国引进的,迄今开放的项目已有三十多个,是目前国内最大型的现代化游乐场。每天,它象磁铁似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省内外游客。人们在这儿尽情地游玩,接受着精神上的享受和意志的锻炼,欢笑声此伏彼起,确实到了“乐而忘返”的程度。我也曾经不止一次的来到这儿,置身在这个欢乐的天地里,仿佛自己一下子变成了天真烂漫的小孩子。
园内的项目很多,最惊险的莫过于“双环过山车”了。它貌似龙身,以惊人的速度驶经两个大圆环,在高空回旋至尽头时,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力俯冲折回,乘客往往会在高速旋转和悬空倒立时吓得魂飞魄散,惊呼不迭。但乘坐的人(主要是青年)却照样络绎不绝。我想,这恐怕只能从年轻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勇于探险来解释了。
游乐园的项目,不光老幼咸宜,而且把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益于精神品质的陶冶。比如“太空漫游”,在孩子们面前展现出瑰丽多彩的宇宙世界,从而给幼小的心灵以科学知识的启迪。而乘坐在“飞碟追击”的银鹰机舱里,操纵着呯呯作响的激光炮,仿佛使人真的经历了一场紧张的战斗。这对于孩子们的勇敢机智的培养,岂不是颇有意义么?
在东方乐园,夏天使人最舒适、最惬意的要数“水上世界”了。
“水上世界”包括长河游、彩虹飞渡和海浪三部分。在更衣室换上泳衣,兴致勃勃地来到长河游池边,但见不少年轻的父母抱着自己的“小宝贝”泡在水中嬉戏,充满天伦之乐;一对对恋人手拉手、肩挨肩地在水中浮游,做出各种优美的游泳姿式;至于那些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则在专设的“儿童池”里,溜滑梯、“打水仗”,玩得不亦乐乎。总之,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非常热闹、活泼、欢乐的生动图画。
“长河游”是一个环形水池,宽近十米,长约二百米,深仅一米一,这儿的水碧绿碧绿的,出奇的纯净,而且清澈见底,水面上卷着漩涡,湍急地向前流动。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池边等距离分布着四台大动力的水泵装置,推动池水向同一方向流动,使人好象在真正的江河里游泳一样。
我和妻子虽不会游泳,今日面对如此清浅洁净的人造河,也忍不住双双拉着小儿子一齐跳了下去,顺流而下。见小儿子划动着稚嫩的双手,蹬动着两条白白的小腿,心里涌出一股从未有过的天伦之乐。
游了一会,小家伙被前面的“彩虹飞渡”吸引住了,我们便爬上岸,直奔它而去。
“彩虹飞渡”高十五米,长五十米,有红、黄、橙、绿、蓝五道彩带,成倾斜状。那滑水道用精美的玻璃钢制成,滑梯的顶端通过水泵抽水上来,均匀地顺着滑梯流下,因此,滑梯非常光滑。我们登上“彩虹”高处,但见一批批小伙子姑娘们张开双臂,沿着滑道往下滑,好象风驰电掣一般,最后“扑通”一声摔在水中,顿时浪花飞溅。轮到我们时,妻子不免有几分心慌,小儿子在一旁替妈妈壮胆:
“怕什么?放开手往下滑呀,勇敢点嘛!”
妻子还是一点不敢怠慢。她用双手扶着滑道边缘,小心翼翼地往下滑,其速度慢得象蜗牛爬行,引得下面水池边的许多人直发笑。
“海浪”比之“彩虹飞渡”和“长河游”,又别有一番韵味。它呈圆盘锅形状,直径五十米,靠着圆台中央的三台空气压缩机,把池水搅得上下翻腾,浪花汹涌,置身其间,宛若在大海遨游。
我和妻子站在齐肩深的水中,任由波浪冲击、拍打,顿觉浑身筋骨松弛,舒适无比。抬头仰望,烈日当空,蓝天白云,景色如画。
就这样,我们在人造海浪里漂呀,游呀,直至夕阳西下,还不肯上岸离去……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鲁迅与瞿秋白》
西北大学教授单演义,将他三十余年学习鲁迅与瞿秋白著译中积累的材料,写成《鲁迅与瞿秋白》一书,新近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双璧”。他们二人在“大夜弥天”的三十年代,携手艰危,患难知交,在文坛上有过许多感人的合作,对于推动左翼文艺运动的发展,对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都起了巨大作用。对此,单先生在这本新著中,运用丰富的材料,作了充分的论述。
(杨连仲)


第8版()
专栏:

微风〔油画〕 赵明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