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6-01-30

1986-01-30新闻联播 文字版

“成熟”的标志

第8版()<br/>专栏:纵横集<br/><br/> “成熟”的标志<br/> 曾敏之<br/> 在《红楼梦》中,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看到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看了摇头,不悦而去。这两句,在旧社会被一些世故圆通的人理解作明哲保身的精典,宝玉对之不以为然,自有他的理解。这正是用这种陪衬之笔,反映出贾宝玉叛逆性格的一面。<br/> 其实,这副对联的含义,并非如世故者所云,还可以作更深刻的理解。为人作事也应该有些“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修养。<br/> 我们常常爱提“成熟”这个词,对某人在治事、干才、历练、表现各方面如加赞许,也会随口而出,说某人已“成熟”了。<br/> 什么叫做“成熟”呢?“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呢?我以为可以用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作为判断的一个依据。<br/> 试想想,洞明世事是容易的吗?世事是指世界形势,社会现状,生活环境……如非调查研究,如非有心探索,就不可能了解、认识,只能是“瞎子摸象”,哪里谈得上“洞明”呢?洞明即是洞察,而要洞察,就非下调查、研究、分析的功夫不可,这是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原则而行事的,也是以客观实体作为认识对象,符合人认识事物过程的。凡是能洞察了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然后据以行事,就可以达到主客观的一致,做事就不会犯错误,不会有鲁莽灭裂之虞了,也就是孙子兵法中说的“知己知彼”了。这是具备一门大学问,能探得其秘,不是求得了学问吗?<br/> 再说“人情练达”。<br/> “人情”,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香港流行的“公关”(公共关系)学,实际是人情的问题。俗语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就包括人际方面的得失与升降程度。<br/> 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不是遁迹空门,深山独处,而是生活在芸芸众生的复杂社会中,一切利害得失,几乎都与人事有关,如果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重视感情的作用,是不能说懂得做人道理的。当然,如何看待人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是会有所变化的。<br/> 人情有真情、矫情的区别,庄子说“不精不成,不能动人”,这是指真情的作用;弄虚作假,表里不一,这是矫情的表现。如果能在处世中经历多了,体验深了,分别是非真伪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成熟了,以成熟的历练达到的境界,也就是写好一篇文章令人获得深刻印象而赞美的境界。<br/> 至于有些人既不探究世事,也无阅历,看到了一些社会皮毛,便说是“看透了”,偏自诩为“世事洞明”;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不顾社会公德,不遵守应有的准则,“不讲原则讲人情”,大搞其损公利私、损人利己的“关系学”,也要夸为“人情练达”,那是文过饰非,不可共语的。

难得一见的珍本——读《兰亭墨迹汇编》

第8版()<br/>专栏:<br/><br/> 难得一见的珍本<br/> ——读《兰亭墨迹汇编》<br/> 赵洛<br/>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这是苏东坡写王羲之书《兰亭序》的诗,说兰亭真本从葬了唐太宗的昭陵,但唐太宗叫许多书法家临摹的本子还遗留了下来,世上还可以看到龙腾虎跃的兰亭墨迹。<br/> 从唐代重视《兰亭序》以来,唐宋摹本很多,流传甚广,书法家认为它是“神品”、“超绝”,推崇为“行书之宗”、“法帖第一”,王羲之被誉之为“书圣”。于是临摹收藏兰亭墨迹成了风气,研究兰亭、议论好坏还有专门著作。“前人爱兰亭,一纸可千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到了乾隆时,乾隆帝把内府收藏的兰亭善本刻石为兰亭八柱,柱上刻各临本,唐摹宋拓的最好本子都汇集了,八柱亭原建于圆明园,后移中山公园。<br/> 可是,清代李文田等人曾说《兰亭序》并不是东晋的王羲之写的。1965年郭沫若同志从南京出土王兴之夫妇的墓志进一步论证《兰亭序》不仅书法不是王羲之写的,连这篇序文的后一半也是伪造的。他说东晋的书法带有隶书笔意,而流畅妩媚的行书《兰亭序》不是东晋人的作品。郭沫若同志以为真正写《兰亭序》的是陈代永兴寺的僧人智永。这篇文章的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震动,有人说是帖学上的一次大翻身,够“惊心动魄”的。(章士钊已对李文田说兰亭可能为赝书是书法史上的一次大爆炸。)不少专家学者参加了兰亭真伪的论辨。<br/> 当然,真伪是一时不易最后确定的。有趣的是,大家并不否认《兰亭序》的价值,连郭沫若同志也说:“我也承认《兰亭序》是佳书,是行书的楷模,这是不能否认的。”<br/> 最近北京出版社再版了《兰亭墨迹汇编》(1963年曾出过),这是故宫博物院珍藏《兰亭序》最好本子的汇集,包括乾隆帝搜集的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的临摹本(即兰亭八柱之一、二、三)和柳公权书兰亭诗(即兰亭八柱之四)以及褚遂良另外两个摹本和赵孟頫、俞和临定武本。还有附录敦煌千佛洞藏唐人写《兰亭序》等。由于从前看重兰亭,多由宫廷内府收藏,如宋内帑藏有一百十七刻,清代亦皇宫秘藏,奉为珍品上上,一般人自是看不见的,现在有了汇集本,可使我们看到系列摹写兰亭墨迹原貌。<br/> 汇集中的冯承素临本中有“神龙”(唐中宗年号)二字长方印,所以被称为神龙本,据郭沫若同志考证,这个神龙本就是《兰亭序》的真本,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郭沫若同志注意到此本的浓笔、淡笔、半浓半淡笔,用它来考证。现在出版的汇编中印出的这个临本仍可分辨出墨色的浓淡,这是有助于辨识兰亭的。<br/> 汇编的出版不仅使爱好书法的人喜悦,有了临摹的善本,而且是我国文化史的大事。

心中的通途

第8版()<br/>专栏:<br/><br/> 心中的通途<br/> 周玲<br/> 黄河——中华民族母亲之河,哺育着大地,哺育着大地上世世代代的子孙。然而,它也抽一柄长剑,划出一道天壑,给子孙设置障碍,带来灾难。<br/> 当屹立在汹涌波涛中的一排高大的桥墩显现于荧光屏上时,我的脑海里不由泛起这样的念头;也泛起对于黄河的一些记忆。<br/> 黄河的横城古渡距银川市数十里。明朝时,东岸有一座百丈高的“中路宁河台”,当时,既作津亭,又作烽堠。朱元璋的十六子朱旃,曾描绘渡口情景:“黄河漠漠浩无垠,古渡年来客问津。”<br/> 有一年元旦佳节,我曾来此古渡“问津”,竟被黄河久久阻住去路。彼岸东连山坡百余米、南北六七里宽的“宁河台”遗址,与我们候渡的西岸“渡口管理站”,隔河相望,似乎都在无声地告诉我:年来问津的客人不计其数,难以统计在此空耗了多少候渡时间。<br/> 元月,是塞上最寒冷的月份。宽阔的河面上,一艘渡轮一次又一次避开相撞的冰凌,从东岸驶来。我有些动摇了:万一轮渡撞上冰凌怎么办?我在踌躇中登上了渡轮,紧张地注视着满河滚动的冰凌。同伴是几经黄河风浪的过来人。他似乎从我的目光中寻找到什么,便不胜感慨地说:黄河两岸不知有多少个渡口,至今大都仍用羊皮筏子摆渡,更使乘客提心吊胆。现在,这样的轮渡口总算有了几个。夏、秋之际,船速快,行船安全,可到了冬天冰凌期,渡轮也象皮筏一样缓慢而危险。<br/> 突然“轰”地一声,冰排撞到了船。我猛地抓住船栏。冬天赐给黄河的碧波,此时此地失去了它清粼、明澈的美感。我的思路集中在可怕的冰凌,便又生出许多联想。宁夏虽然人稀地少,但毕竟拥有十七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四百万人口。黄河跨越宁夏平原所有的市县,把这块土地从南到北切割成东西两岸,从古至今阻隔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割断了人情交往……冰凌又突然与船相撞,我又猛地抓住船栏……<br/> 我乘汽车从黄河中游的第一座大桥上驶过,给人以安全感,轻快感。那是1970年,国家在宁夏投资建造成了桥身最长、跨度最大的一座现代化公路桥,它大大改善了黄河东西两岸的交通联系。我不由从车窗口频频回眸。可一转念,觉得自己眼光短浅:黄河流经宁夏五百余里,仅仅一座大桥,不值得欣喜。于是,羊皮筏被波涛撞击的“嘭嘭”声,渡轮的马达转动的声音,又在耳畔交织起一串不协调的音响……<br/> 后来我又来到了中宁渡口。中宁是枸杞之乡,产量、质量居全国第一;同心发菜为西北产区之冠;近年来发现的固原石膏,居全国第二位。众多宁夏特产,急需经中宁渡口运出去。彼岸沙坡头,治沙成果震惊世界,引来不少外国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也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观赏沙漠绿洲,听沙坡“鸣钟”。中宁渡口显得更繁忙,更拥挤。旅客、物资候渡竟需过渡时间的十倍甚至几十倍。而渡口却“墨守陈规”,毫无紧迫感。<br/> “……中宁、中卫之间,将兴建黄河中游第二座大桥……”当我听到广播里传来这消息时,不禁为之一震,却又感到那是遥远的梦。<br/> 荧光屏上,一排桥墩仍在显现,电视播音员鼓舞人心的声音:“中宁黄河大桥下部工程全部完工,进入上部工程。1986年竣工通车……”我不禁为之震惊,想象的翅膀腾空而起:一座黄河大桥雄伟壮观,飞架于黄河上空,车水马龙潮涌于桥上。一座又一座黄河大桥相继而立,从黄河之源头到黄河之尾。<br/> 黄河——母亲之河,用你爱的浪花,荡起进取者心中的涟漪;用你坦荡的胸怀,为前进的时代承受负重的桥梁;让时间由于你缩短的距离而更具有价值。<br/> 啊,黄河大桥,我心中的天堑通途!

耕牛的蹄印

第8版()<br/>专栏:<br/><br/> 耕牛的蹄印<br/> 青勃<br/> 老黄牛<br/> 在田野上走着<br/> 在平整的土地上<br/> 在松软的土地上<br/> 留下了深深的蹄印<br/> 中国的春天已经来临<br/> 湿润的田野上<br/> 老黄牛被牵出牛屋<br/> 在下过一场牛毛细雨以后<br/> 在桃酥一样酥散的土地上<br/> 印下了深深的蹄印<br/> 中国开始了新的耕耘<br/> 湿润的田野上<br/> 泼了满地珍珠似的阳光<br/> 田野是农民的一片织锦<br/> 拖拉机唱着钢铁的歌<br/> 耕牛摇曳着铃铛的谣曲<br/> 老黄牛<br/> 你背上没有猛抽的鞭子<br/> 蹄下再不见泥淖、荆棘<br/> 你拖着沉重的犁轭<br/>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br/> 泥土翻滚着棕褐色的波浪<br/> 你在坚韧地开垦黑土地<br/> 犁到地头<br/> 该歇一歇了,喘一喘气<br/> 你象一架山卧在犁沟里<br/> 田边摇摆着嫩柳的长辫<br/> 桃花探出了一脸红晕<br/> 刚刚梳理好羽毛的喜鹊<br/> 飞上了你的脊背<br/> 老黄牛<br/> 沉静地歇卧在牧歌里<br/> 为土地劳累的老黄牛<br/> 石兽一样静卧着<br/> 忠实于泥土的老黄牛<br/> 你呆滞的眼睛<br/> 淳朴的眼睛<br/> 审视着你的蹄印<br/> 这深深的蹄窝<br/> 是你浑身的力气所夯下<br/> 不是沉重的叹息<br/> 是爱情的标记<br/> 这深深的蹄窝<br/> 是你对祖国的贡献<br/> 象在四化征途上的炎黄子孙<br/> 播种的深的浅的踪迹<br/> 象拖拉机在广阔的田野上<br/> 播种的爱的辙印<br/> 也象诗人们<br/> 在稿纸的田格里<br/> 收获的诚实的诗句

周木斋和他的《消长新集》

第8版()<br/>专栏:新书架<br/><br/> 周木斋和他的《消长新集》<br/> 周木斋的《消长新集》,已由海峡文艺出版社收入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出版了。<br/> 周木斋,生于1910年,卒于1941年,江苏常州人,是三十年代的进步杂文作家和历史学者。当时,他的杂文大都发表在《涛声》、《太白》、《芒种》等文艺刊物上。抗战后,他继承了鲁迅杂文的战斗传统,在“孤岛”的上海坚持与黑暗势力进行斗争,是《译报》、《文汇报》等文艺副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先后担任过大东书局、大美晨报社的编辑,主编过《导报》副刊《早茶》和《晨钟》。他的杂文缜密深思,辨微渊博,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杂文界产生过较为深远的影响。<br/> 这本书是他的老友卢豫冬教授编选的。包括“边鼓编”、“横眉编”、“消长编”和“集外编”四个部分,共收杂文八十二篇。书前冠有唐弢同志的《序》,末附作者亲友撰写的五篇回忆性文章,以供读者了解这位颇有影响的杂文家的参考。<br/> (陈弃文)

心潮逐浪高(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心潮逐浪高〔中国画〕 何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