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人物专访

韩素音在美国
陈忆村 洪蓝
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寒气袭人,街上行人稀少。纽约华美协进社的大厅里却非常热闹。原来,著名的英籍女作家韩素音正在作关于中国情况的演讲。尽管气候恶劣,前来听讲的社会各界人士却很多,有不少还是已届耄耋之年的老人。他们聚精会神地听,有些人还认真地作笔记。那生动有趣的演讲,不时逗得满堂大笑。演讲刚结束,人们就涌向楼下会客室争购韩素音的新著《女巫》和《等待黎明来临时》,并纷请女作家签名留念。这是韩素音今年春天访问美国时的一个感人场面。
近十几年来,韩素音每年都要到美国讲学和访问。我们多年前就有幸结识了这位知名作家,7月间又在纽约与她会晤。这是她今年第二次访美,是应邀到阿斯朋研究院发表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的。这两次访美都非常繁忙。她为新著《女巫》的出版举行招待会;探望女儿和其他亲友;还应邀在纽约、波士顿、底特律、旧金山、克利夫兰、休斯顿和西棕榈滩等地多次发表了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她行色匆匆,风尘仆仆,往返数千英里,足迹遍及美国的许多著名大城市。
“您对这样紧张忙碌的访问日程有何感想,是否感到疲倦?”
她略为沉吟了一下,微笑说:“日程确实很紧,活动也很多,但我感到很有意义,我很高兴能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我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从不感到厌倦”。
接着,韩素音颇有感触地说,近几年来,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也激起美国各界人士的浓厚兴趣。他们渴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着的重大改革,十分关心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在这种形势下,她感到有责任将自己知道的真实情况告诉美国人民。使韩素音感到欣慰的是,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和观感正逐渐发生变化,一些过去对中国抱有成见或偏见的人士,开始重视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突出的例证是,韩素音在各地举行的报告会,不仅吸引了很多普通听众,也吸引了不少政治态度较保守的上层人士和宗教界的著名人物。许多饱经风霜、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是热情的听众。韩素音告诉笔者,她演讲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中国历史,政治和社会改革,宗教、民族、计划生育、青年和妇女问题,知识分子政策以及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等等。许多听众认为,韩素音的演讲内容充实,具体生动,令人信服。《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报纸,访问了韩素音并报道了她在美国的活动。这是多年来少有的。
在美国还流传着韩素音的一段佳话。那是她临出发去南方西棕榈滩的前夕,她的丈夫陆文星突发心脏病,并住院动手术。为了照顾病榻上的丈夫,她打算取消南方之行。但是,陆文星却坚持要她按计划去南方发表演讲。她作了一些安排,毅然去了南方。他们夫妇俩这种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多年来,笔者总感到韩素音始终精神焕发,充满活力。尽管她今年已届六十八岁高龄,但并不显老。她思路敏锐,性格开朗,谈笑风生,不减当年。她确实是一位有才华和勤于耕耘的作家。她热爱生活,热爱世界,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从事写作和进行社会活动。即使在忙乱的旅途中,身居客地,她仍然习惯每天清晨五时起床,坐在打字机旁搞创作,或给远方朋友写信。她常说:“人只能活一次,我们对生命尽责,就应该活得有意义。”从四十年代初发表第一篇作品《目的地重庆》至今,她已出版了十七部著作,大多被译成各种文字,其中最脍炙人口和最受欢迎的是,她从 1964年开始写作的五部传记性著作——《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吾宅双门》和《凤凰的收获》。这些作品反映了韩素音对中国怀着真挚深沉的爱。她热爱中国悠久古老的文化,热爱善良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她说:“我热爱中国,我的根在中国,中国赐予我一切!”发自内心的感人话语,抒发了这位具有中国血统的女作家对华夏故土的一往深情。
韩素音曾多年寄寓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与那里的文艺界和上层人士建立了密切联系和友谊。她这次在纽约出版的《女巫》,就是应一位泰国公主的请求,花了两年多时间写成的。小说以泰国古都大城府为背景,贯穿着历史和现实的事件,交织着动人的爱情故事。韩素音关心和支持东南亚的文艺创作活动,向“东南亚文学奖金”和“东南亚文学翻译基金”捐赠了款项,呼吁有经验的老作家赞助和扶掖文艺青年。她也关心在美国的亚裔作家的处境和创作活动,曾在百忙中与纽约的一些文艺界朋友聚会,探讨亚裔作家的文艺创作,以及如何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与合作问题。(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域外散记

满城花树四时春
——哈拉雷散记
关云秋
哈拉雷是南部非洲津巴布韦的首都,成千上万的人慕名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禁不住要赋予她种种美丽的名称:“阳光城”、“常年青”、“花园城”……但是,真正能够显示出她那独特美的,还是“花树城”这一雅号。哈拉雷,原意是“不眠之城”。它有六十多万人口。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每条马路两旁,百花盛开,在蓝天绿叶的衬托之下争妍斗奇。漫步在花香鸟语、色彩绚丽的花廊里,你不得不承认,哈拉雷迷人的美正在于它“无树不飞花”。
每年7、8月是这儿的冬天。之后,哈拉雷的蓝花树开花了。这种蓝花树,有的花开催绿叶,有的却是绿叶托蓝花。当蓝花缀满枝头时,哈拉雷城里城外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蓝花丛和花廊。登高远眺,整个哈拉雷就象一个美丽多姿的蓝色大花篮。每年9月蓝花盛开时,哈拉雷市民们就举行为期一周的丰富多彩的“蓝花节”活动。公园里,蓝花树下,人们组织音乐会、诗歌朗诵、歌咏比赛和舞蹈演出会。联欢高潮时,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手捧蓝花,头戴蓝花涌上街头,翩翩起舞,尽情歌唱给人们带来春天的蓝花。
蓝花方兴未艾之时,报夏的火焰花就在那高大的火焰树(也叫凤凰树)梢伸出了枝头。红红点点的火焰花象火炬般很快“烧”红了整个凤凰树。在那凤凰树美化起来的一条条大街上,那落红缤纷的火焰花好象给柏油马路铺上一条条迎接贵宾的“红色地毯”,行人至此留连忘返,不忍离去。雨过天晴,人们登上哈拉雷的最高点——科佩杰山顶,只见那花树城的倩影,在蓝天白云下,在万绿丛中显得格外迷人。
火焰花迎雨而开,雨量越充沛,阳光越充足,花朵开得越旺盛,也预兆着更大的丰收。所以人们把火焰花看成是吉祥树,家家户户都栽种凤凰树。
除了蓝花和火焰花之外,那秋天盛开的黄花、冬天怒放的紫红花,无不令你陶醉入迷。
花树是哈拉雷美的特征,而千姿百态的别墅和星罗棋布的游泳池,是花树城的骄傲。哈拉雷到处有花园式的庭院建筑,井然有序地分布在郁郁葱葱的花树之中。楼房庭院千姿百态。每个院子都有青松翠柏组成的绿篱,或是杜鹃和紫罗兰构成的五彩花墙。全市有六千多个家庭游泳池,分布在各个住宅旁,按城市人口平均拥有游泳池数量计算,哈拉雷可说居世界之首。六千个游泳池形状多样,长方的、圆的、花瓣式的等等,要是从高空俯瞰,不是胜似蓝天中无数晶亮的星星吗!
津巴布韦人民十分好客。如果你是一名幸运的旅游者,在你来到哈拉雷后,你不仅能欣赏到闻名遐迩的花和树,不仅能看到津巴布韦人民创造的奇迹,一定还能亲身感受到津巴布韦人民的友好情谊。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罗马仲夏夜
许庆美 史克栋
从7月初,罗马进入盛夏季节以来,气温逐日上升,至8月初已达35摄氏度的高温。白天,赤日炎炎,沥青马路都被晒得发软。可是,罗马的夜晚,凉风习习,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作为罗马城历尽沧桑的见证的台伯河,由北而南,弯弯曲曲地穿越市中心,缓缓地流入地中海。每当暮色渐浓时,河两岸马路上的行人、车辆更加熙熙攘攘。原来,一年一度的意大利夏季土特产博览会就在河边举行。在总长七公里的河岸两旁,一个摊子紧挨着一个摊子。花色品种繁多的土特产品,既有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也有反映时代特征的新产品,在灯光照耀下,更显得鲜艳多姿,吸引了众多顾客。在临时搭起的舞台上,富有民族风格的乐队和舞蹈队,正尽情地表演着精彩节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彩色的灯光透过夜幕,在河的上空穿梭飞舞。比白天更加美丽的夜色,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从河边驱车东行约五六分钟,我们来到小巷深处的罗马喷泉之最——特莱维喷泉,即少女喷泉。她以昼夜不停地吐出洁白如玉的泉水著称,但那一组神态生动、艺术精湛的雕塑更有迷人的魅力。罗马人对这座十八世纪的艺术品似乎十分偏爱,传颂着许多关于“特莱维”的故事。不少游客大概受传说影响,他们背向喷泉投入一枚硬币,祈祷着重返罗马的心愿!这里不论白天黑夜,总是人流如潮。际此酷暑,更有不少游客把双腿浸在泉水里,乐滋滋地享受着清泉带来的凉快。别出心裁的“艺术家”,还在今夏的一个夜晚,在这里举办了一次“空前”的时装表演。池中临时搭了一座浮桥作为表演场所,五光十色的彩灯,节奏明快的乐曲,吸引了许多观众,喷泉广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可是,这个活动激怒了爱护罗马古迹的人士。他们说这是“自毁瑰宝”,呼吁“爱护特莱维”。
告别了喷泉,乘车继续南行约十分钟,就到了距今将有二千年历史的古罗马卡拉卡拉浴场。这个当年可供一千六百多人同时沐浴的庞大建筑,如今已是残垣断壁,但从残存的轮廓中,仍可依稀看出当年这座建筑的雄伟壮观。现在,这里搭起了一个可容纳二万多名观众的露天剧场。罗马歌剧院的夏季歌剧就在这里演出。入夜,柔和的浅黄色灯光映照在剧场上空,使景色别具一格。蜚声世界的意大利歌剧,和那优美动听的乐声,把听得入神的观众带到了遥远的年代。
意大利奥林匹克委员会和罗马市政府最近联合举办“百日体育”,使体育活动也进入了今年夏季夜晚活动的行列。位于台伯河边的奥林匹克运动场,在六十年代罗马奥运会期间热闹非凡。自从“百日体育”在这里举办以来,每天晚上,前来参加活动的男女青少年络绎不绝。“开门”办体育,给运动场增添了活力。这里有人造滑雪场、模拟登山活动、游泳池、球类比赛和体操活动的场地,还放映体育电影,一律免费。这一崭新的活动不仅使运动场地得到充分利用,更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一举数得”,受到了人们的好评。
公园里还举办音乐会,诗歌朗诵会和电影晚会。至于马路两侧的夜间咖啡座,在市中心比比皆是。
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了罗马盛夏的夜生活,更为旅游业吸引了大批游客,从而为“创汇”作出了可观的贡献。环顾罗马夜景,深有感触:事在人为,岂有他哉。(附图片)
左图:罗马纳沃纳广场夜景


第7版()
专栏:

当心“大象”
瑞典的交通安全
唐叔梅
来瑞典后,第一次坐汽车几乎吃了一惊:后座似有一头大象扬腿倾身扑过来。定神一看,原来是一幅巨大的宣传画(见下图)。据告,这是瑞典近年来在全国开展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一个实例。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瑞典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除了教育驾车者和行人遵守交通法规外,还要求乘客坐车时系上安全带。据计算,一辆时速为五十公里的汽车突然刹车时,后座一个体重七十五公斤的乘客向前倾倒,能产生重达三吨的冲力,这如同一头大象向人扑来,势必造成伤亡事故。为了使乘客都能自觉地系上安全带,瑞典国家道路安全协会制作了大幅形象生动的宣传画,开展了“喂!别带象在后座!”的宣传活动。这幅画除了贴在汽车上,也贴在街头、室内,并印在明信片上。
目前,瑞典已成为世界上在交通安全方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按每年每万辆汽车计,瑞典不到二人,这与别国相比是很低的数字。他们重视交通安全的努力,值得借鉴。


第7版()
专栏:

访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
王之希
位于檀香山附近的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是夏威夷群岛吸引游人最多的场所。不久前,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访问团应邀到此地漫游,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波利尼西亚意为“多岛群岛”,位于经度180°以东,南、北纬30°之间。正是勇敢的波利尼西亚的航海家,在五、六世纪乘着独木舟航行几千公里来到夏威夷,成为夏威夷群岛上最初的居民。为了保存民族文化,1963年在瓦胡岛东北部风光旖旎的海滨建立了这所“文化中心”,占地四十二英亩,分别按照萨摩亚、汤加、斐济、毛利、塔希提、马克萨斯和夏威夷七个民族的建筑形式,建造了七个文化村落。每个村落陈设有各自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和服饰,并表演民族歌舞、工艺品和食品的制作技艺,被赞誉为一座展示民族古老文化的活的博物馆。文化中心拥有两个分别可容纳两千多观众的半露天剧场以及为演出、接待游人的各种附属设施。每年来该中心参观的超过一百万人。
这里的节目丰富多采,突出民族特点,颇具吸引力。最为壮观的是名叫“这就是波利尼西亚”的盛大歌舞晚会。这套一个半小时的节目由一百五十名各个民族的演员参加。民族服饰艳丽夺目。歌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不少节目反映了太平洋岛屿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质,生活气息浓郁。节目运用激光、立体布景等现代化舞台设施和技巧,真可谓别具匠心:时而瀑布飞泻,时而火山爆发,灯光效果,变化万千,大大丰富了歌舞的演出效果。
人们还可以步行、乘电车或泛独木舟到七个村落参观游览。每个村落各有特色,建筑和环境布置都经过精心设计。用半天时间,胜似遍游太平洋列岛,有亲历其境之感。
这里的旅游服务和宣传工作都做得相当出色。该中心为了吸引游人,提出了安全、礼貌、引人入胜三个口号。对工作人员的仪表、姿态、语言、行为都有具体的规定。对游人的吃喝、休息、玩乐,考虑周详,设施完备。这些做法值得我国文化、旅游业借鉴。(附图片)
中国客人在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受到热烈欢迎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英国保护“石碑”古迹
肖晨
从英国首都伦敦驱车西行约一百三十公里,便到了索尔兹伯里平原。在公路左侧,可以看到许多架有横楣的巨大石柱,围成一个圆圈,显得壮观、肃穆而又有点神秘。这就是著名的“石碑”古迹。相传,这些石碑建于四千年前,上面刻有古代文字和图案,是古人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每块石碑重达五十吨,这是欧洲最早的史前古迹之一。英国文豪曾撰文加以称颂。
由于它的古老和宏伟,“石碑”古迹历来是游人向往之处。然而,这一古迹的中央部分,面积却很小,直径只有三十步,游人一多,便水泄不通。而每年大约有一百万游客(其中百分之七十三来自国外)。有关部门虽然修建了广阔的停车场和横穿公路的地下隧道,但仍然解决不了拥挤混乱的局面。最后不得不封闭中央部分,游人只能从旁边的人行道上远眺,不能看清“石碑”上的雕刻。
更有甚者,英国的流行音乐迷们把“石碑”古迹视为“圣地”。每年六月,总有几万名青年人在那里举行流行音乐节,如醉如痴,弄得地灶、茅坑、垃圾遍地皆是,不仅破坏了古迹,而且很不雅观。
鉴于上述情况,英国有关部门最近宣布一项保护“石碑”古迹的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封闭古迹近处的道路和各种设施;在古迹以北约二公里处新建一个游览者中心,包括停车场、各种服务设施和介绍厅。游客将从草地上步行到古迹附近,先从远处观看,然后到近处细看,但仍不能自由进入“石碑”群,这一计划预期一九八九年完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