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住宅商品化与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
晓亮
供给制”的办法很难解决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是关心的。据统计,从1949年到1982年,国家(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在基本建设内的住宅建设投资额达八百一十多亿元,共建成住宅八亿四千五百八十一万平方米。其中1979—1982年共投资四百三十八亿元,占同期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3%,新建住宅三亿一千四百万平方米。1983年国家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达一百二十五亿元,1984年投资也不少。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水平还是很低的。从1978年至1983年,城市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仅提高了一平方米,即从1978年的人均三点六平方米提高到1983年底的四点六平方米。目前,城市各种缺房户约占城市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造成我国城市居民住宅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人口增长过快,需求增加过急过大,在“左”的指导思想下曾经忽视住宅建设,以及长期以来从上到下没有一个健全和稳定的住宅建设和房地产管理机构,等等。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具体住房制度。
过去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制度,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供给制”和“半供给制”。在这种体制下,职工住宅由国家投资建造,按职务、级别、人口等进行分配,只象征性地收取很少一点房租(全国平均,大约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月只收一角多一点,有些地方只收几分钱)。这种低房租连管理费用都不够,不仅国家用于住宅建设的资金有去无还,而且每年还要投入大量的补贴。早在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指出,必须适当地提高职工住公房的收费标准,租金一般应当包括折旧、修缮、管理三项费用。这个要求并不高,按说在当时就可实行,但主要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否定城市住宅的商品性质,把住宅当作福利事业看待,而未能实行。
这种“供给制”的办法现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首先是国家财政负担不了。近几年来国家每年的住宅建设投资都在一百亿元以上,这还不包括低房租制必然带来的修房补贴。其次,在低房租的情况下,必然是谁要的房子多谁占便宜,从而助长人们千方百计地搞房子,即使够住了也要增加住房,要好房。这样,不但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难以制止,而且必然刺激需求,加剧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再次,在这种情况下,买房、建房都不如要房、租房合算,必然影响居民个人购房、建房的积极性。此外,这套做法不是用经济办法管理房地产,因而经济效益差,使房屋不能得到及时的保养和维修,加剧了原有房屋的破损。近年来试行住宅制度的改革已取得良好开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出要改革住房制度。邓小平同志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城市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感到买房合算。1980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明确规定:“要准许职工私人建房、私人买房,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宅。要有计划地由国家建设一批住宅,向私人出售。房价可以一次付清,也可以分期付清。一次付清的,应当享受优惠待遇。”近几年来,赵紫阳总理多次提出住宅补贴出售。他说,实行卖房子给补贴的办法,国家、单位出资补贴三分之二,个人买房出三分之一的钱,可以鼓励群众把钱用到买房子上,产权归私人,这样建筑业也活起来了。
遵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国家有关规定,近几年来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工作。例如,1979年,由原国家城建总局拨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柳州、梧州、桂林和西安市进行了住宅出售给职工的试点。1980年以来,邯郸、成都、沈阳、福州、泉州、南京、无锡、合肥、安庆、温州等地也进行了出售住宅的试点。到1980年10月,全国已有近五十个城市向个人出售住宅,共出售七百四十七套,建筑面积四万二千三百七十六平方米。并有少数城镇开始出售旧房。1981年,住宅出售工作进一步展开。1982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原国家建委和原城建总局的报告,同意选择郑州、常州、沙市、四平为住房补贴出售的试点城市。到1984年2月为止,这四个城市共补贴出售住宅一千七百九十七套,建筑面积九万三千六百平方米。在购买住宅的人们中,绝大多数是职工、干部,并且60%以上是一次付清房价。同时,成立了中国房屋建设开发公司,这是一个以经营商品性住宅为主的经济组织,经营形式有出售、出租和包建房屋等。目前,这个公司已在常州、苏州、桂林、郑州等十几个城市建立了分公司。1983年修建住宅六十九万平方米,出售住宅七千多套。
在探索住宅制度的改革方面,有些地方和单位前进得更快一些。比如深圳经济特区的蛇口工业区,从一开始就是向银行贷款,把住宅当作商品来建造和经营的,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到1983年底为止,蛇口工业区共建成职工住宅十万三千平方米,实际用于职工居住的有九万多平方米,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现有职工的住房问题。房屋租金准备按照不赔不赚的原则,按折旧费、利息、管理费、维修费四项计算,收回成本和其他费用,以便继续再建。由于基本上实行了住宅商品化,没有盖什么书记楼和常委楼,房屋分配也比较合理。不久前,他们酝酿进一步改革,鼓励职工购房。购房者要发给产权所有证。目前,已有一些职工交了预定金,有的已搬进准备要买的住宅中去。当然,蛇口工业区的情况特殊一点,主要因为那里是经济特区,职工的工资水平比较高,每人每月花四五十元以上租金不算什么大的负担,但是他们按经济规律办事、弊端少、解决问题快(蛇口建造住宅实行投标承包,八到十个月就可以住上房子)的基本经验,对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有参考价值。
有些同志对住宅商品化有顾虑,认为我国职工工资水平低,不会有多少人买得起房子。但是试点时都是供不应求,说明住宅实行补贴出售,大多数困难户是会购买的。如果我们把房租补贴变为工资收入,适当地提高房租,或者在提高工资水平时提高房租,那么,肯定会有更多职工由租房转为买房。
社会主义住宅商品化的特点和好处
我们主张住宅商品化,并不是主张住宅的完全的自由买卖,不是主张住宅的生产和经营完全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主张改变统包和低房租的做法,按商品经济规律办事。我们所主张的是社会主义住宅商品化。它的特点应当是:一、社会主义住宅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居住需要为目的的,虽然它也要获取一定的盈利,却不能以获取盈利作为唯一的目标;二、住宅的分配和出售要考虑实际的需要和本人条件,并不是谁有钱或谁要多少就给多少;三、自有房屋可以出租,也可以转让和出卖,但转让、出租、出卖必须符合国家的规定,尤其是接受国家补贴出售的房屋,转让时要考虑同等条件,要经过一定手续,不能由个人获得全价;四、不允许投机者插手其间。有了这几条,就把社会主义住宅商品同资本主义住宅商品区别开来了。
比起“供给制”的住宅分配制度来,住宅商品化至少有如下一些好处:
(1)有利于动员和筹集社会资金,保证住宅的继续生产。住宅建设当然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基金。但是在住宅商品化条件下,它应当象其他商品的生产一样,经过第一次垫支和投资以后,就能够运转起来,即不断地通过出售和出租收回投资并获得一定盈利,不断地进行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而不是有去无还,不断地由国家去填这个难以填满的大窟窿。
(2)只有在住宅商品化的条件下,才能使住宅建筑单位和住宅经营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它们也才能够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以建房、卖房或房租收入来补偿自己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获得一定的盈利,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
(3)实行住宅商品化,对于防止住房分配问题上的不合理现象,特别是防止以权谋私、多占住房等不正之风,也是一条有效的措施。
(4)住宅商品化的推行,还可以带动整个城市住宅制度的改革。例如要普遍地推广住宅商品的出售工作,就必须逐步改革现行的低房租制;就要确立房产权,调整住宅的所有制结构;还必须鼓励和支持职工个人建房,积极发展合作建房;改革城市房地产管理体制,等等。
(5)带动我国建筑业的大发展,使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住宅商品化无疑是改革我国住宅制度的方向和突破口。但是应该看到,住宅商品化是一个过程,它本身又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实现,只能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


第5版()
专栏:

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与传统观念的变革
李稼蓬
目前我国农村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对于自给半自给状态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这种经济变革必然引起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而观念上的改变又会反过来促进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势利导,促进传统观念的变革,冲破传统观念和“左”的思想的束缚,是加速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突破单一经营的观念,树立系统经营的观念
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一是社会分工,是生产的多样化。我国农村经济的特点则是单一化。与此相应,人们在观念上习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把农业等同于种田。农民的含义也就是“种田人”、“庄稼汉”。这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传统观念。随着商品经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呈现系统性、层次性。从系统性来看,有农村生产科研系统、农村工业体系、以商业为中心的产前产后服务系统,等等;从层次性来看,有农村经济的多种经营、农业经济的多种经营、种植业或其他行业内部的多种经营等;农业将逐渐成为商品农业、大农业、文化农业、立体农业,农村经济将逐步发展为商工农加上科技、服务行业在内的网络型经济。我国农业人口在1952年底为总人口的87.5%,现在仍占到80%左右,这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的集中表现。目前,在城乡人民的食品中,经过加工的只占32%,饲料经过加工的只占10%。我国农村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林、牧、禽、渔、虫(蜜蜂)、菌(蘑菇)、微生物(种细胞)、工、商、服务等项生产。这些都说明,乡村工业和家庭工业大有可为。不正视这种形势,死守着传统的单一经营的观念,就会落后于现实。
突破自给自足的观念,树立市场流通的观念
自然经济的传统观念是自给自足,而商品经济则要求有流通、有市场。随着商品经济空间的扩展,必然要求视野、思维空间的扩展。这方面的主要要求是:第一,要从封闭型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开放型的思维方式。现在人们常说“离土不离乡”,就不提倡农民迁居大城市来说是对的,但只能就这一点来理解。因为通过商业活动使农民走出乡村,面向市场,正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流通要求打破乡界、县界、省界、国界,在整个再生产过程中,从市场预测开始到实现价值为止,始终要有一个广阔的市场观念。第二,要从重视纵向比较、纵向联系转变为同时注意横向比较、横向联系。要从两眼只盯着上面,仰观“一线天”,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要使对比的参照座标科学化,不要老是与过去比,还要与外地、外省、外国进行横向比较。第三,要扩展和改善纵向联系。缩小和改善行政联系,扩展经济联系,发展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合作关系。随着商品经济在空间上的扩展和变化,传统的计划观念、领导观念也要有所改变。
突破“老牛破车”观念,树立时间效率观念
小生产的传统观念是“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老牛破车”,慢慢腾腾,没有效率观念、周期观念和精确的时间观念。商品经济的特点是为卖而买,整个再生产过程的周期愈短,效率愈高,商品经营活动才愈有生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单个劳动时间越节约,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我国农村所以长期存在不讲效率的现象,正是与不允许农民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进行经营活动、吃“大锅饭”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时间和效率问题已越来越被广大农民所重视。
突破固步自封的观念,树立竞争创新的观念
自然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固步自封,缺乏竞争观念和创新要求。而竞争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为了使自家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必然要开展竞争。互相比品种、比质量、比消耗、比成本、比技术、比效益。这种竞争正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它的存在,有利于打破阻碍生产发展的封锁和垄断,有利于及时暴露生产经营上的缺点,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的改善,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竞争会带来创新。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创新。小生产的教义是“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而商品经济的信条则是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自然经济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习惯于面向过去,而商品经济则要求人们不仅要面向现实,而且要面向未来。
此外,还要树立信息的观念,人才和智力开发的观念,等等。应当指出,这些只是商品经济一般对观念变革所提出的共同要求。我国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决定了它在观念的变革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要求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观察、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要求有整体观念,全局观念,注意社会总体的经济效益。


第5版()
专栏:调查报告

市场技术资源
光明华侨畜牧场发展商品生产的调查
刘光平 刘汉才 石云山 金颖昭
广东省光明华侨畜牧场,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生产,使产品打进香港市场,1981年以来产品外销量和创汇率都逐年增加,真正成为一个产品外向型的特区企业。
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
光明华侨畜牧场位于深圳市北,距深圳六十公里,邻近香港,交通方便。有土地七万一千三百多亩,已开垦利用三万七千多亩。现有职工五千三百多人。农场地处丘陵地带,温度高,日照长,雨量充沛,劳力足,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但自1958年建场到1979年期间,农场绝大部分耕地和劳动力都用于种植水稻,品种单一,经济效益很低。虽然也养点奶牛,想发展畜牧业,但步履艰难,发展缓慢,经营七年,年产奶量不过一千五百多吨,外销仅七百七十五吨。农场的畜牧业比重很小,1973年农林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的比例是8∶1;1978年是3∶1。建场以来国家投资八百多万元,但连年亏损,到1979年已亏损一千三百八十万元,一直靠国家补贴过日子。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农场领导的经营思想有了一个大的转变。他们认识到,以前的路子,是仅仅从现有资源出发,自己有什么就生产什么,生产什么就到市场销售什么,使农场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束缚。发展商品生产,就要从市场出发,在“市场”上大作文章,按市场需求确定引进项目,引进技术,既利用现有资源,又要开辟新资源。他们决定减少农场的种植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把水稻种植面积由一万三千八百七十亩,减为一千一百亩,绝大多数劳动力和土地转向养奶牛、养猪、养鸭、养鸽,搞肉食品加工,向香港市场提供禽、畜、奶等鲜活商品。
从1979年冬开始,他们引进外资办起五个项目:一、以补偿贸易形式办起奶牛场和牛奶加工厂;二、以合作生产形式与港商合作,兴办日产六千只肉鸭的鸭场;三、以合资经营形式与菲律宾华侨组成的香港春明有限公司合办年产出栏十八万头瘦肉型生猪的猪场;四、以合作形式与港商合办肉类加工厂,设计能力为日加工肉猪六百头,年加工西式肉制品三千八百吨;五、以合作形式与港商合作经营存栏种鸽十万对、年产乳鸽一百二十万只的鸽场。
由于打破依靠国家投资或自己积累的传统观念,大胆引进外资,发展畜牧业,在短短几年内,就使一个落后贫困的农场变为一个先进富裕的畜牧场,债务逐步还清。奶牛由1979年九百一十五头增至1984年四千四百九十四头,奶产量由1979年一千五百四十五吨增至1984年九千八百吨。引进的“斯格”猪已上市三万四千七百零五头,提供市场肉鸭一百八十二万只,乳鸽已销售四十四万只,出口肉类产品六千五百八十吨。从1981年开始摘掉亏损帽子。全场工农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八百多万元,增至1984年的四千七百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八千五百多元;职工月工资增加近一倍,大多数职工都解决了住房困难。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他们从国外一次引进一千多头良种奶牛时,有人劝说:“从国外进那么多牛,一出事就不得了,轻则通报,重则要坐牢。”还有人就牛的检疫处理问题警告他们:“要犯罪,要上经济法庭。”在他们决定减少粮食生产发展畜牧业时,有人说:“一万多人如果没粮吃,饿死人不得了。”但是,畜牧场领导没有在内外压力下停步,而是遇难而进。他们认为本场有地价便宜、工资低、运输线近等有利条件,为香港提供鲜奶和活禽畜,是可以与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竞争的。事实证明,光明畜牧场所走的路,是一条改变农场面貌的光明之路。
产品质量向国际市场转变
香港市场是许多国家产品角逐的场所,优胜劣汰。为了使产品打进香港市场,占领香港市场,就要实行产品质量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
食品的质量标准高低是与消费水平相联系的。国际市场对产品的质量、加工工艺、包装装璜等要求很高。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畜牧场紧紧抓住了几个环节。
(一)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着手改造国内现有资源,引进新的资源。为了提高奶牛的素质,他们从新西兰引进黑白花奶牛,从丹麦引进良种奶牛。他们还从比利时引进世界良种“斯格”猪,这种猪饲养五至六个月,体重可达九十到一百一十公斤,屠宰出肉率达83%,胴体瘦肉率高达60%,比普通猪多一对排骨。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狄高”旱地鸭,不需水面放养,粗生快长,养五十六天可达六斤多重,肉质肥而不腻。从美国、澳洲引进的“落地王”鸽,体大肉嫩,抗病力强,出壳三周多,重达一斤到一斤半,是香港餐厅、酒家和家庭常用的佳肴。
(二)从国外引进先进实用的技术设备。几年来,他们分别从国外引进多种先进设备,并使之配套。比如牛奶的挤奶器,消毒装置、纸包装机等是从瑞典引进的,水处理设备、洗瓶机是从美国引进的。引进的封闭式猪舍,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通风量,自动喂料、冲洗。猪群按生产程序分为繁育、分娩、奶猪、小猪、中猪、大猪各个生长阶段,进行全出全入式的巡回周转,实现饲养工厂化,培育的断奶猪成活率高,生长快,周期短。
(三)按商品经济要求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为保证产品高质量,畜牧场从生产到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各饲养场、加工厂和种草农工,都有明确的岗位经济责任制,各自独立核算。他们对产品实行严格的化验、检查制度,层层把关,一丝不苟。为了保证牲畜及畜产品质量,除本场科技人员之外,又同国内十个科学研究所和大学建立经常联系,进行防疫研究和治疗。鲜奶的供求与季节有矛盾,深圳、香港冬季气候温和,夏季炎热,奶牛产奶冬季比夏季多三分之一,而香港市场销量夏季比冬季多一倍。为了适应香港市场需求,1982年以来,他们一方面错开奶牛配种期,使奶牛夏季多产奶;另一方面引进纸包装生产线,以调剂产品余缺。
光明畜牧场一方面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设备,一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使他们的产品在香港市场具有很大的竞争力。现在,畜牧场出现两个良性循环:一个是生产扩大的良性循环。他们用土地、饲草、劳力和国内购进的粮食、饲料,实行高能转化,变为出口商品,换取大量外汇,使农场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另一个是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原来农场土地贫瘠,甘蔗亩产不到一吨,橡草亩产才三千斤左右,自从大量饲养牛、猪、鸭、鸽以后,畜粪肥沃了土地,再加上推行承包责任制,使目前甘蔗亩产增至四点四吨,橡草亩产高达一万二千斤。他们又用鸽粪养鱼,塘边种香蕉,山坡种柑桔,还开始种荔枝,整个农场出现了人富、畜壮、土肥、树成行的兴旺景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