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大受欢迎的“贵宾”
——智能电脑的今天和明天
李亨
“请演奏一支《四季歌》吧。”一个小学生对机器人说。于是,由五个机器人组成的管弦乐队演奏起这支人们熟悉的乐曲。
“请跳个舞!”,小学生又出难题。
“我太累了,请明天再来吧。”机器人回答。
“我明天没有票呀!”
“太遗憾了。”机器人颇为同情地说。
“那就拜拜(再见)了。”
“噢,再见。”
这有趣的一幕发生在北京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的日本馆。日本太东公司首创的由电脑控制的机器人管弦乐队,表明人类在运用计算机实现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目前,从天上到地下,从社会到家庭,凡有智能活动的场所都有计算机的用武之地。当今研制的新计算机已不单纯是一种计算机器,而应确切地称之为电脑或信息处理机。自从1946年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以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现在一些先进国家正在集中力量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它的主要特点首先是具有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的大脑进行思考、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其次,它具有更高的工作速度和信息容量;第三,它可以成为包括几千台处理机的庞大系统,具有更高的处理能力。在传统的产业中,各类机械只是人的手、脚等的延伸,而在新型产业中的第五代计算机将是人的智力、精力和体力的延伸,是人的能力的全面扩展。
人的大脑细胞多达百亿个,每个脑细胞不仅相当于一个记忆元件,而且很可能是一台微处理机或微型计算机。要实现计算机模拟人脑还有很多困难。突破硅芯片集成限度,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解决这个困难的途径之一。据估计,到本世纪末,一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最多可能具有几亿到几十亿个晶体管的功能。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那些原来认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因此未来的电脑技术将向多方面发展。由于光纤和激光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将向光计算机发展。光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能比电子计算机快几千倍。美国已从“星球大战”计划中拨款九百万美元从事光计算机的研究。用生物原料来代替传统的矿物原料制造计算机芯片的研究也已经开始。科学家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血红蛋白具有开关那样的通断作用。美国和日本已先后利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在硅芯片上重组活细胞组织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分子生物计算机,在智能上将更接近人脑。
五十年代有篇科幻小说曾预言,迎接2000年到来的新年晚会上将有两位大受欢迎的贵宾:宇航员和计算机程序员。今天电脑技术的发展已大大超过了这一预言。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拿骚街头
丁炜
大西洋中的拿骚,是巴哈马联邦的首都,一座海岛城市。
拿骚街头,很有特色。先看那街道,路面不宽不窄,汽车也行,马车也行。偶尔,也会有一种似羊非羊,似鹿非鹿的动物拉着小车,招摇过市。那是骆马。拿骚的路面十分洁净,潮润润的,不浮灰尘。
街道两边,建筑物都是两层的,商店很多。
店主黑人居多,也有白人、华人、印度人,虽然肤色各异,却都和气待人。你在店前刚一驻步,他便浮起满脸笑容;才一张望,他又热情出迎。礼重情切,你不得不进去看看,他便又拿毛巾、又递冷饮,末了,才介绍商品。虽然价钱极贵,你却不好意思空手而去。
游了几家商店,我便察觉一个特点:商店不论大小,皆出售海螺,有蜘蛛螺、粟斑风螺、虎皮斑纹螺,品种繁多,且皆晶莹剔透,又形状各异,十分可爱,长大的竟有尺二,小的也有拳头大小。
从街头往每一条小巷望去,一排排棕榈树枝叶清新,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一副妩媚的样子。再有那家家门口的花草,或兰草,或米兰,或鸢尾,或茑萝,姹紫嫣红,生意盎然。更有那墙根、屋角的地方,缀满了墨绿墨绿的苔藓,显示这地方很湿润,用手轻轻挖掘,就会咕咕涌涌地冒出一泓清泉来呢!
市区人口不过十多万,街头行人却很多,大部分是黑人。男人差不多都穿白色的牛仔裤,女人却全穿白色的长裙。
随便进一人家,热情的主人便捧出一个硕大的椰子招待,不用刀砍,只用手掌一劈,便汁也喝了,肉也吃了,使你大饱口福。
若盯着墙壁,你会发现那墙壁竟是海螺砌成的,阳光折射下,满屋生辉。
客人看得发呆,主人便得意起来,说拿骚这地方,海螺极多,整个巴哈马海域更是一个世界级渔场。海里盛产龙虾、海龟、马林鱼、金枪鱼,海底则有丰富的文石矿,一种质地很纯的炭酸钙,能用以制造水泥和玻璃。倘若作为化肥,则菠萝也长,香蕉也长,柑桔也长,且皆硕大无比呢。
随意地走到街心花园,那里有许多雕塑品供人观赏,有龙虾,有螃蟹,有海螺,栩栩如生。更有趣的要算逛拿骚著名的草帽市场了。那街市,是草帽和人的世界,三五百个小贩,互相关照,互不竞争,出售着同样的商品——草帽。暖洋洋的太阳照着他们,胳膊上浮着油汗,脸上却光洁爽滑,这便是戴草帽的好处了。
逛鱼摊,更别有风趣。鱼是整条的大马林鱼和金枪鱼。蘸上一种菜汁,用锡纸一裹,吊在炭火上灼烤,然后打开锡纸就吃,味道确是鲜美。我吃了一次,食后三天,仍余香袅袅,常驻口间。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哈雷与哈雷彗星
星乐山
在举世欢迎哈雷彗星回归的热潮中,人们也在怀念第一个准确推算并预言哈雷彗星回归的埃德蒙·哈雷。
哈雷不仅是杰出的天文学家,而且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发明家和工程师,只是他在观测哈雷彗星上的惊人成就掩盖了他在其它科学领域的成绩。
一六五六年十一月八日,哈雷出生于伦敦附近的哈格斯顿。童年的哈雷就对天文星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亲眼看见一六六四年和一六六五年的彗星出现。由于迷信,当时人们认为这两次彗星的出现是当年欧洲黑死病瘟疫和伦敦大火的征兆。
十七岁的时候,哈雷在父亲的帮助下带着自费购置的一套天文望远镜进了牛津大学王后学院。入学第二年,哈雷写信给格林威治天文台首任台长、皇家天文学家弗兰斯提德,指出他绘制的木星图和土星图中的计算错误。弗兰斯提德发表了哈雷的观测记录。
二十岁的时候,哈雷放弃了获得学位的机会,在东印度公司的资助下去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在那里,哈雷建立了南半球的第一个天文台,并测编了第一个包含三百四十一颗南天恒星黄道座标的南天星表。
一六八四年哈雷因为万有引力定律与行星轨道关系问题,去剑桥大学向牛顿请教。两人一见如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哈雷编纂了大量的彗星观测记录。他是第一个全力以赴地从事彗星轨道计算的人。一七○四年,哈雷被任命为牛津大学教授,第二年他发表了《彗星天文学论说》,论述了一三三七年—一六九八年间天文学家观测的二十四颗彗星的轨道,并指出一五三一、一六零七、一六八二年出现的三颗大彗星具有相似的轨道,由此推断它们是同一颗彗星,每隔七十五至七十六年回归一次。他预言这颗彗星将于一七五八年底或一七五九年初再度回归。这颗彗星就是后来被人们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哈雷彗星。
一七一九年弗兰斯提德去世,哈雷继任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一七四二年,哈雷卒于格林威治。十六年以后的圣诞节,哈雷彗星再现,他的预言被证实了。


第7版()
专栏:国际书窗

非洲的歌声
一望无际的天空下,金色太阳用它光明的巨手,爱抚着大地、人和万物。这里有高高摇曳的棕榈树和椰子树,深沉有力的鼓声,色彩缤纷的舞蹈,丰富的物产,神奇的传说,以及前仆后继的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这就是举世注目的非洲大陆,那一直吸引着人们为之歌唱、为之奋斗不息的地方。
有过流血呻吟的非洲,那是在“黑奴船”把她亲爱的儿女成批贩运去另一个大陆的时代,是在殖民统治者任意奴役和残杀她的儿女的时代。在南非,这时代至今还没有结束。
有过在“乌呼噜”声中奋勇前进的非洲,那是在她的儿女奋起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时代。
如今,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相继获得独立,顽强地进行着经济和文化建设。诗人们抚今追昔,唱出了一首首现代生活之歌。
那末,让我们来听一听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之下,非洲诗人们是怎样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激情吧。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非洲诗选》(周国勇、张鹤合译),选译了黑非洲二十一个国家六十位诗人的佳作一百一十三首。内容这样丰富的黑非洲诗选译本,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这个选译本共分五个部分,它们依次是《昨天、今天、明天》,《日月、山川、风物》,《人的凯歌》,《爱的旋律》和《民歌、童谣》。
黑非洲诗人们以自己的声音鞭挞昨天,歌唱今天,呼唤明天。
他们怀着赤子之心,热爱自己的大陆,把它当作自己唯一的、真正的依托。当塞拉利昂诗人A·尼考尔写《站在非洲海滨》时,他深深感受到“倘若我失去了这可靠的依托,倘若这蔚蓝的大海将一切席卷,在月光下的潮汐旁,我该是何等孤单。”
然而,他们胸襟是多么博大!象牙海岸诗人B·戴迪埃一再地吟唱:“感谢您,上苍,您创造了黑色的我。”他认为黑色是“一切悲苦的承担者”,同时又自豪地说他自己(和他的同胞们)“自第一个傍晚,就承担起整个世界。”
非洲诗人们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的歌唱也都发自肺腑。
对于黎明,坦桑尼亚诗人W·卡梅拉是这样歌唱的:“纺织鸟扰乱了我的清梦。从东方的蛋壳中,白天孵化而去,又将冰雪满肩的基博峰再度展现……”
对于黑夜,尼日利亚诗人W·索因卡是这样咏叹的:“你的手是沉重的,往我的肩头上放。我没有水银般的心,象云彩一样,敢于承受你精妙的耕犁的份量。”
平日,在工余之暇,他们也会有一些类似田园牧歌的佳句。马拉维诗人D·卢巴迪里在《工余随想》一诗里写道:“我从办公室疲惫地走出来,走向我的村庄。……哦,让我悄悄地路过村庄,清亮的孩子们的笑声在回荡。我又回到了我熟悉的、带着乡土味的欢畅。”
然而,在众多诗人的心目中,最重要的是人民。
南非诗人M·库奈奈从一尊雕像看出了《人的胜利》,他写道:“这屹立大地的雕像脸盘,将转动双眸,在时间的流动中,侧耳倾听正在响起的岁月史诗。年华与人的时代一起赞叹:人呵,唯有人创造永恒。”
戴迪埃在另一首《我们手上的纹路》中,一再描述那些纹路“不是黄色、白色、黑色,”而是“联络我们梦幻的芳香花朵。”这里,诗人表现了对于种族隔离、歧视、压迫的抗议,和对于非洲人民友爱团结的歌颂。
在《补网》这首诗里,加纳诗人K·布鲁把渔民日常劳动的情景写得朴素而富有情趣:“他们用网捕捉了八面来风,带回家一个丰裕的季节。那些无形之手,抚摸着大海的日日夜夜。”
《非洲诗选》用二十余首民歌和童谣作结。民歌和童谣在非洲是流传久远的,但时间决没有湮没它们的光辉,正是它们给非洲诗歌提供了营养丰富的乳汁。(附图片)
题图:田冰灵


第7版()
专栏:

冰海之下有油海生日
唐若水
加拿大和美国的石油专家们早已断定:北极地区的茫茫冰海之下有一个“滚滚油海”。此外,加拿大的石油专家在加拿大西北部的图克托亚克图克附近的冰海下也找到了蕴量“令人吃惊”的大油田……最近,加拿大的全北极石油公司在北极圈内的劳伊特岛上确实钻出了大量原油。
面对“大好形势”,加拿大决定耗费三十亿英镑的巨资制造一艘能穿破三米厚坚冰的“超级破冰船”。由此,目前能穿破二点五米厚冰层的一艘苏联核破冰船将不得不退居第二。
加拿大之所以肯下如此大的“血本”,主要原因还是决心在千里冰封的北极冰海打开一条通道以运输原油,并以此与装备精良、资金雄厚又异常活跃的数家美国石油公司展开激烈竞争。今年8月,加拿大的一艘破冰船“北极号”冲破半米厚的冰层,已顺利地从卡默隆岛运回了约十万桶石油。但专家们指出,这样的破冰船如遭到更厚的冰层和更恶劣的气候将无能为力。
虽然加拿大决定建超级破冰船,但不少专家却对它在异常恶劣的气候中能否“有效工作”表示怀疑,甚至有人将此比喻作“冒险活动”。有的专家还指出,在超低温下获取的原油质量不好,不易提炼。加拿大的生态保护专家则把这艘未来的“超级破冰船”称为“灾星”,因为它将对海马、海豹等北极动物带来“严重威胁”。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上天看“哈雷”
在全球哈雷彗星热中,英国航空公司“智”高一筹,开办了载客上天观察哈雷彗星服务,生意兴隆。
这项把旅游推向天际的活动吸引了许多人。尽管英航所属的数家代理公司专门安排了不少航班,仍供不应求,使数百名游客无缘饱此眼福。
用于载客观察哈雷彗星的都是只载百余人的小飞机,旅游全程约一小时,票价三十五英镑。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游客在云层上能比地面更清楚地看到彗星。一位八十四岁的老太太七十五年前曾与哈雷彗星有过“一面之缘”,这次她上天“重访老友”,感到分外喜悦。
·凯富·


第7版()
专栏:世界见闻

纽约金库见闻
景宪法
我走进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深邃的地道,曼哈顿岛上的喧嚣顷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铿锵的金属撞击声。通过一道又一道铁门,在惨白灯光下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黄金!层层叠叠、堆积如山的黄金!
这就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金库——1924年正式开业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金库,整个西方世界货币黄金总量的三分之一存在此地。每块金砖上都印有几组号码,分别代表金砖的铸造日期、重量和成色。金库黄金总重量为三亿五千万盎司,按目前金价折算,相当于一千二百亿美元!
金库的中央空地上矗立着一座两米多高的天平。看上去它又大又笨,但实际精确度达到1%盎司。一位金库管理员为我们表演,将一张一元的美钞放在天平上,指针竟滑动了好几个刻度。
金库共分三层,离地面约二十五米深。它的内部隔成一百多个单间。在这里开户存贮黄金的既有美国政府和各国中央银行,又有世界各地的私人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当有关各方需用黄金作为支付手段时,金库管理人员只须把金块从一个单间搬到另一个单间就行了。看着工作人员忙碌地用液压小车搬运金砖的情景,我恍然明了,无数次远隔重洋的买卖、贷款,甚至战争赔偿就是这样成交的。
金库的保安措施非常严密。所有存户均用编号,即使是长年在此工作的人也弄不清楚每天堆来码去的金砖到底属于谁。整座金库只有一个“门”。这实际上是一根重达九十吨的可旋转的钢柱,中间开有一条通道,当通道与库内外走廊在一条直线上时,人们方可出入。旋转钢柱需经“多重操纵”,一旦关闭,必须等到次日某一特定时间才能开启。金库中除安装着各种闭路电视和电子报警系统外,还拥有一支全美规模最大的私人警卫队,据说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整个银行的所有出入口几分钟之内便被封锁。
黄金在人类社会历程上留下了一串漫长的足迹。迄今发现的最早金币铸于公元前550年。它之所以成为货币金属,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极为稀有。但是现在,这恰好成为一大缺点——货币黄金严重匮乏。自七十年代以来,每年全世界投入国际市场的黄金约为一千三百吨,这一数量甚至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和其它行业对黄金的需求,因此黄金更显珍贵。
金库出口的墙壁上挂着大幅照片和黄金开采示意图:矿井昏暗而又狭窄,几位操钻凿眼的黑人矿工汗流满面……。我不由想起,金库里那一笔笔巨大的财富不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么?!看来,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对黄金下的定义不无道理:“黄金——野蛮的金属”!


第7版()
专栏:

回收旧报 一举多得
日本一向很注重回收旧报纸,一九八四年的回收量达九百七十三万吨,相当于国内印报纸张需求的半数。不久前,日本通产省特别要求全国造纸厂,尽量多回收旧报刊,以生产纸浆。
回收旧报刊,废物利用,一举多得。可是在造纸厂调整生产或国际市场纸浆价格下跌时,回收旧报刊数量就骤然下降。由此直接产生了不良后果:一、回收价下跌,人们对此失却兴趣,于是旧报刊随意抛掉,垃圾猛增,造成严重环境卫生问题。二、旧报纸再生纸浆减少,势必大量进口纸浆,增加外汇开支。因此,日本最近再次强调大力回收旧报纸,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何边·


第7版()
专栏:

科纳克里风光
陈宗烈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