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议大事 谈本行

做科技大军上山摘桃子的“清道夫”
中共衡水地委书记 乔世忠
胡耀邦同志指出:科技改革的目的,就是动员千军万马上山摘桃子。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作为一级党委的责任是什么?我们通过学习和调查研究,认识到应当首先当好“清道夫”,为科技界千军万马上山“摘桃子”清卡除障、修路搭桥。
首先,要清除各级领导的保守思想,做一个有时代觉悟的领导者。一年半以前,我们向全区提出了“开发智力,振兴衡水”的口号,要求各级党委学会念“人才经”、“科技经”。一年多来,全区逐渐形成了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局面。然而,面对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我们自己身上的一些旧的思想和观念仍在拖后腿。例如,在一些党的干部中,对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于智力劳动的价值,对于技术成果商品化的新趋势,认识上还有差距。有些地方领导大喊人才缺乏,却又有大量的人才窝工浪费;有的厂长宁要一个听说听道的传声筒,不要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有的单位舍得花几万元买小卧车,却舍不得给科研工作拨点经费;有的县招贤招不来,人心却思走。前不久,地委查访了二百多名知识分子,发现他们还存在用武无地、伸不开手脚的感觉。领导当“清道夫”,首先要清除自身的这些旧意识。
第二,清除世俗偏见和传统的习惯势力,造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除了领导者外,社会上各种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也是一种可怕的势力。很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为祸始,不为福先。这种思想根深蒂固,至今仍顽强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一个单位,有谁向领导提一些改革方案,搞一点创新活动,改变一下旧的局面,什么“出风头”啦、“不稳重”啦、“名利思想”啦,搞得你晕头转向,有口不敢说话,有才不敢施展。扼杀创新,不许冒尖,除了愚昧以外,还有一种暗流,就是嫉贤妒能。我们地区一个单位,有人搞出了科研成果,上边主管部门发了几千元奖金,却两年发不下去,就是有人暗里吹风,搞人人有份。在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上,我们发现一个怪现象:越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党员越少,解决起来也越困难,同行相“仇”、相“轻”,互相拆台。我们当“清道夫”,就是要打破这种愚昧落后的习惯势力,鼓励各种人才竞相“冒尖”。
第三,继续清除“左”的影响,更加大胆地开放和搞活,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目前,在科技体制上、政策上,还是“统”得过多,缺少活力。必须继续清“左”,使科技人员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干。要在政策上划清界限,不要把正当的改革试点当成不正之风。特别要划清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开拓技术市场、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活动同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界限;一些基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利用较优厚的待遇从人才集中而任务不饱满的单位招聘科技人才,不能都看成是不顾大局、挖别人的“墙脚”;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奖励,对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是应当的,不能说是滥发奖金;按国家有关规定对科技人员晋级、浮动工资,不能说成是突击提干、乱长工资。弄不清这些界限,技术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等等就很难闯出新路来。
第四,帮助科技人员清除思想包袱,让“上山”的人上得更快些。科技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使科技大军有上山“摘桃子”的动力和积极性,有建功创业的雄心壮志。应当看到,社会上各种消极思想和不良风气,在我们科技队伍中某些同志的头脑中也投下了一些不健康的影子。真正关心和爱护他们,就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由于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和感染,有些干科技工作的同志,在物质享受上想得多了,在事业上想得少了;想家庭多了,想工作少了。职称有了,房子有了,进取心却减退了。我们应当引导他们摆脱各种庸俗观念的束缚,鼓励他们轻装“上山”,力争多“摘桃子”、“摘大桃子”。


第3版()
专栏:

北京市和卫生部发通知号召
学习模范共产党员方圻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五日电 中共北京市委和中共卫生部党组新近发出通知,号召北京市和全国医疗卫生战线广大党员和群众,向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教授、模范共产党员方圻同志学习。
通知说,方圻同志是国内外颇负盛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几十年来,他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干精神结合起来,以满腔热忱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为病人服务,被患者称为“贴心人”。他是个学者,但时刻牢记自己首先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对医术精益求精,对同志平易、热诚,识大体,顾大局,善于与人团结共事,自觉地做到病人第一,事业第一,党的利益第一。他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忘我地工作,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而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抵制不正之风,维护党的威信。
通知号召大家结合学习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精神,认真学习方圻同志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坚定理想,加强纪律,为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搞好改革,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而努力。


第3版()
专栏:

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卫生工作改革座谈会提出
内引外联广开门路兴办卫生事业
本报讯 记者冯军军从11月23日结束的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卫生改革座谈会上获悉:为使开放城市卫生事业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要,卫生部要求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进一步做好对外引进、对内联合的工作,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兴办卫生事业。
卫生部副部长顾英奇指出: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卫生改革应明确的目标是:使之建成为能够反映我国现代化技术水平、具有我国特色的医学科学窗口。他提出,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在卫生建设方面的引进重点,是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信息,积极发展与国外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掌握国外最新的医学科学技术动态,向内地传递。要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争取广大华侨和港澳同胞回来投资或合作经营、独资经营。
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还将积极发展与内地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的横向联系与联合。对有专业特长、开放城市和特区需要,又能代表我国先进医疗水平的项目,将放宽政策,创造条件,进行以自愿、互利、优惠为原则的智力投资或联合开发。
顾英奇副部长还透露: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将着手进行社会医疗保险的试点工作。


第3版()
专栏:

白发催桃李
——记退休教师刘选哲
踏着铃声,一位中等身材、满头银发的老教师走进教室。她是天津市南仓中学教师——刘选哲。
刘老师今年六十三岁。1982年,她退休了,但怎舍得离开自己工作四十余年的讲台啊!她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我所肩负的培养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并没有完结;教师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教师的天职是永恒的。我要将自己的毕生奉献给我所热衷的事业。”人们看到,已退休的刘老师象往常一样,捧着她那心爱的粉笔盒,又走上了讲台。
1983年,校领导根据刘老师的请求,让她担任高一七班的班主任。七班是该校闻名的后进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纪律散,学年考试总分居全校之末。
怎样才能摘掉七班的落后帽子?刘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具体分析了每个学生的思想情况和造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接班后的第一堂课,她从思想教育入手,给学生们讲述了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事迹,并结合出墙报、座谈会等方式,在学生中树立为祖国而学、为建设四化而学的远大理想,启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校舍紧张,七班不得不在一间由库房改建的“教室”里上课。为了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刘老师和学生一起,登梯爬高,粉刷墙壁,设立各种学习园地。每天下班后,还给后进生补课。她瘦了,深陷的眼睛充满了血丝。案头八瓦的日光灯灯管一年内竟换了三支……学校考虑到刘老师的生活,曾决定每月按退休补差待遇给增加退休金,被她谢绝了。
有人说,不是正式职工,又不拿补差费,她图的是什么?是啊,寒冬腊月,刘老师第一个到校,搞卫生,点炉子;大雪封路,为教育学生守纪律、不迟到,她不远几十里从家徒步到校,按时上课;正月初二,她登门家访,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在刘老师的一份总结报告中,人们找到了答案:“我要做一个‘白发催桃李,热血沃春华’的园丁”。经过刘老师的精心浇灌,几十朵花蕾终于吐出醉人的芳香。1984年期末,七班考试总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学生们乐了,家长们笑了。但是,刘老师由于过度的劳累,今年6月在学校昏倒了。经医生临床诊断:高血压,头部摔伤出血。
一位护送她到医院的老师关切地说:“您这次该休息了吧?”然而,谁能想到,发病后的第三天,头缠绷带的刘老师,又出现在校园里了。              水长刚


第3版()
专栏:

纪念沈志远逝世二十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周立宪)民盟中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上午在政协礼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二十年前去世的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爱国民主战士沈志远。
沈志远生于1902年,浙江省萧山县人,在大革命时期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1929年他在苏联学习期间,曾参加翻译出版《列宁选集》六卷集中文版。回国以后,积极从事著述和翻译工作,先后撰写了《新经济学大纲》、《计划经济学大纲》、《黑格尔与辩证法》,翻译了《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大量哲学、经济学著作。1944年,沈志远参加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他一直坚持爱国民主战士的正义立场,同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进行坚决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出版总署编译局局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职,曾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参加了座谈会。
民盟中央副主席楚图南在座谈会上讲话说,沈志远同志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一生。1957年,沈志远同志被错划为“右派”,而他不顾个人得失,对党仍然肝胆相照,敢说实话、真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在讲话中回忆了他和沈志远几十年的交往,高度评价了沈志远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哲学的成就。
沈志远同志的生前友好和亲属参加了座谈会。


第3版()
专栏:

我国丝虫病防治工作成绩卓著
已有百分之七十八点七的流行县、市基本消灭了丝虫病
本报讯 据《健康报》报道:从最近在广西南宁市召开的全国丝虫病防治科研技术组扩大会议获悉:“六五”期间,我国丝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全国八百六十四个流行县(市)中,迄今已有六百八十个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占百分之七十八点七。其余县
(市)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均已大幅度降低。
为了搞好丝虫病防治工作,我国成立了全国丝虫病防治科研技术指导组,制订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和防治、监测措施,层层考核验收,促进了防治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重视并加强了对丝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调整或增拨了防治专款。
近年来,丝虫病传播“阈值”和免疫诊断的研究取得很大进步,为提高丝虫病诊断水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制订消灭丝虫病的标准等,提供了先进手段。
我国研制的呋喃嘧酮,经临床观察,疗效高,副作用小,是比较理想的抗丝虫新药。它的问世,对于后期丝虫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第3版()
专栏:快语

“劳动锻炼”得失谈
许锦根
某大学有个规定: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先要到实验室或图书馆“劳动锻炼”半年。在一些研究所,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学毕业生先当几年辅助工,然后才能进入研究领域。据说,许多老同志都是这样过来的。有人把它比之为旧社会的当学徒,先得扫地、打水三年,然后才能学做生意。
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劳动锻炼”。近两年的研究生和大学生大都是从家门到校门,缺少实践经验,结合他们的专业,适当安排一点劳动,增长一点技能,是有必要的。但是,这样的“劳动锻炼”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进他们早成才、早出成果,而决不能作为一道门槛,不“锻炼”几年就不给他们从事教学、科研的“资格”。事实上,现在的许多研究生和大学生,在学校里就已经开始研究工作了,我们决没有理由人为地设置“资格”之类的障碍,中断他们的研究工作。
如何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了,但真正做起来,却还有许多困难,其中之一便是学徒扫地三年、论资排辈之类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有的同志光羡慕国外二三十岁的青年学者如何如何了得,为什么不多想想如何为我们的青年脱颖而出扫清一些障碍呢?


第3版()
专栏: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破关拆卡 颍上县多形式同时并举 支持农民经办运输
调兵遣将 牡丹江各方面密切配合 协助乡镇掌管企业
《安徽日报》△颍上县交通局做好服务工作,破“关”拆“卡”,支持农民发展水陆运输业,缓和运力紧张矛盾,又为国家增加收入
《黑龙江日报》△牡丹江市发挥人才优势,选派一百零一名技术和管理干部支援乡镇企业
《沈阳日报》△市内千余家服务网点的户外音箱全部拆掉,道路两侧的噪声值比去年降低三分贝
《河北日报》△开滦马家沟矿开拓二区定期召开“区长答职工问”质询会
《广州日报》△市工商管理部门受理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日趋上升,今年头十个月受理的此类案件比去年全年增长21%
《湖南日报》△六年来,常德县花鼓剧团每年下乡演出三百场左右
《云南日报》△路南彝族自治县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增强内部经济活力,扶持群众饲养奶山羊
《宁夏日报》△自治区“六五”期间重点工程——银川涤纶厂提前建成
《长江日报》△武汉大学五十多个学生社团在党组织引导下积极开展活动
《南方日报》△广州市将外汇用在“刀刃”上,1982年以来用汇的七成多,以及这两年的“扩权”外汇的全部,被用于引进先进设备、进行老企业的技术改造
《辽宁日报》△灯塔县城建成一条由十六栋二层小楼组成的“农民街”,为进城兴办第三产业的农民提供立足之地
《天津日报》△全市目前有职业技校一百七十所,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生的比例达到1.1∶1
《新华日报》△无锡市郊区挑好为城市服务的重担,扩种蔬菜六千亩,日平均上市量比上半年增加40%,价格下降
《四川日报》△省纺织厅领导为解决毛纺企业原料供应不足的困难,协助牧区建立改良羊基地
《湖北日报》△武汉市举办各界人士为四化服务成果展览
《广西日报》△平南县贺岗村发展村办企业,从企业收入中解决村干部、民办教师工资
《贵州日报》△贵阳市政府拨款一千万元、房管局筹资五十多万元,今年维修旧房二十五万多平方米
《甘肃日报》△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三分之二
《大众日报》△黄河入海口处动工建万吨级海港
《中国环境报》△我国十大钢铁公司节水成效显著,吨钢耗水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第3版()
专栏:

沙飞摄影艺术展览在京开幕
本报讯 记者高粮报道:为缅怀和纪念革命新闻摄影事业的先驱者沙飞同志而举办的沙飞摄影艺术展览,于11月22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刘澜涛,文艺界、摄影界代表以及沙飞同志生前友好五百多人出席了开幕式。沙飞同志逝世已经三十多年了。1937年,他从上海奔赴晋察冀边区参加了八路军,为我党我军拍摄了许多极其珍贵的图片,其中包括挺进华北、通过平型关、苦战长城岭、白求恩大夫、聂司令与日本小姑娘、大生产与边区参议会等。


第3版()
专栏:

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访问上海
据新华社上海11月25日电 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在从美国赴日本途中,应邀来上海作短暂访问,进行了两天的演出和讲学活动。马友友已于昨天下午离开上海。
马友友1955年生于法国巴黎,四岁开始随父学习音乐,1976年开始演奏生涯,常与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小泽征尔、马采尔等合作,1978年获爱佛瑞·费歇音乐大奖。
马友友是美籍华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


第3版()
专栏:

刘宾雁一行应邀访问联邦德国
本报讯 应联邦德国政府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日报记者刘宾雁一行三人于11月25日晚离京赴法兰克福,开始为期两周的访问。


第3版()
专栏:体育

我选手获波兰国际羽毛球赛五项冠军
新华社华沙11月24日电 中国运动员在今天结束的第十一届波兰国际羽毛球锦标赛上,夺得全部五项冠军,并获得三项亚军。
丹麦选手获得两项亚军和四项第三名。东道主波兰的选手获得两项第三名。
今天的男单决赛由今年中国男双冠军之一的上海选手郑智君和丹麦的帕乌尔森对阵。第一局,郑智君在4∶6落后的情况下连得9分,反以13∶6遥遥领先。帕乌尔森虽奋力反击,但终以7∶15先输一局。郑智君在第二局中扣杀有力,以15∶3取胜。郑智君在半决赛中以18∶17和15∶7战胜了丹麦的奥弗贝克。
男子双打决赛在丹麦选手帕乌尔森、彼得尔森和中国的王朋仁、苏雄之间进行。中国选手先连拿7分。丹麦选手连连打出落点准确的近边球,把比分追成7平,并以15∶12赢得第一局。在后两局比赛中,双方都加强进攻。丹麦选手体力不支,而且情绪急躁,接连以11∶15、7∶15败北。
另外三个项目的决赛都是在中国选手之间进行的。结果,罗云获女子单打冠军,史方静和孙小青获女子双打冠军,苏雄和孙小青赢得混合双打冠军。
中国羽毛球队将于25日离华沙回国。


第3版()
专栏:体育

不甘“稳”的姑娘
——记短跑新秀孙凤春
湖北选手孙凤春打破女子200米跑全国纪录的消息传开,人们以为这名字陌生的姑娘是位新手,其实,孙凤春并不“新”了。
1978年,十五岁的孙凤春就以良好的素质被省田径队教练看中,未经过业余体校训练阶段而直接进了省田径队。刚进队,她就以24秒9打破25秒2的女子少年200米全国纪录。七年来,她的成绩从来没有低于全国前八名,但又从来没有冒过尖。
“不行,我要打破这稳定的状态!”孙凤春暗暗下了决心。她的心思被老教练罗石群看出来,他认为小孙成绩停滞的主要原因是训练量和强度不够,决定给她适当加大运动量。孙凤春头一扬:“罗指导,你大胆地加吧,我能承受得住!”
大运动量训练开始了,小孙脚部跟骨偏又受伤发炎,脚一碰地,就疼得钻心,但她咬牙顶住,和罗教练在训练场上度过一个个拚搏之日。盛夏的武汉,气温高达四十度。不论天气多么炎热,身体反应多么大,孙凤春总是乐呵呵的,越练越有劲。
艰辛的耕耘终于结出硕果。在10月下旬的全国田径冠军赛上,孙凤春以23秒81的成绩打破200米全国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个突破24秒大关的女运动员。接着,她又不顾疲劳,和队友们合作,创造了3分37秒60的4×400米接力全国新纪录。
那么,她会不会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时期呢?“不!”身高1.70米的孙凤春闪着两只大眼,“亚洲女子短跑优势还在印度运动员乌莎手中,形势不允许我‘稳’下去,等着看我的新成绩吧。”   
          赵晓文(附图片)
孙凤春和她的伙伴李德秀、陈菊英、芦静,在打破女子4×400米全国纪录后的合影。   王金城摄


第3版()
专栏:体育

技高一筹 再展英姿
童非获日本国际体操赛四个单项第一
据新华社东京11月24日电 中国运动员童非今天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1985年日本中部杯国际体操单项比赛中,获吊环、双杠、单杠和自由体操四个第一名。
中国的杨岳山在自由体操比赛中,以十九点三零分与童非并列第一。他还获鞍马和单杠第二名。中国女运动员黄群获高低杠第四名。
在今天的比赛中,苏联男选手获得鞍马和跳马两项第一名,日本的山胁恭二与童非并列双杠第一名。女子四个单项的第一名均被东欧国家的选手夺得。罗马尼亚选手切勒斯蒂娜·波帕获得平衡木和跳马两项第一名,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运动员分别获得高低杠和自由体操的第一名。


第3版()
专栏:体育

上海举办国际友人钓鱼邀请赛
据新华社上海11月25日电 (通讯员沈浩然、记者谭军)美国杰米国际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经理戴杰士钓起一尾重二千二百克的鲤鱼,获得了上海“飞乐杯”国际友人钓鱼邀请赛单尾重量冠军。上海公共交通公司电车修理工姚学成以总重量一万二千零八十克的成绩,获总重量冠军。
比赛于24日下午在上海青浦县盈港养殖场举行,在沪的五大洲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朋友兴致勃勃地同中国钓鱼爱好者一起参加了比赛。


第3版()
专栏:体育

美国选手破一项自行车世界纪录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选手罗里·奥赖利24日在美国拉巴斯举行的一次自行车比赛中,以58秒51的成绩,打破了男子一公里计时赛行进出发59秒50的世界纪录。


第3版()
专栏:

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们成立了膳食小组,参加食堂管理工作,切身体会到做后勤工作的艰辛,吃饭人与做饭人之间加深了理解。这是在最近举行的一次联欢会上,同学们把亲手制作的锦旗赠给炊事员们。
               新华社记者 王子瑾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