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隆重举行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仪式
一致通过宣言定明年为国际和平年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4日电 (记者王宪鹏、周慈朴)今天下午,在雄伟庄严的联合国大会会议厅隆重举行了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仪式。在纪念仪式上,联合国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国际和平年宣言》,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今天的纪念仪式,是在召开了为期十天的纪念大会之后举行的。今天下午,联合国熙熙攘攘,充满着热烈的气氛。会议厅二楼的入口处,陈列着联合国开创时五十一个成员国签署的联合国宪章原版本,附近排列着一百五十九个成员国的国旗。一百五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特使或代表出席了纪念仪式。
下午三时半,第四十届联大主席德皮尼斯宣布纪念仪式开始。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首先讲话。他说,四十年来,联合国的成员国从五十一个增加到一百五十九个,这就大大地提高了这一组织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他说,本届大会以来,各国再次确认对联合国宪章承担的义务,并宣布1986年为和平年。他说,这还不够。各国还需要通过认真负责的谈判,来解决主要争端,制止军备竞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困难。
他指出,当今世界的一切邪恶和问题绝不能依靠一个政府的单独努力去排除或克服,而要发挥联合国的责任和作用。
德皮尼斯主席也在仪式上讲了话。他呼吁成员国不仅要解决现有的冲突,而且要避免出现新的冲突。
他说,我们应充分利用联合国这个机构,增强它的活力,以便使它有效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纪念仪式上通过的《国际和平年宣言》说,和平是全人类的理想,而促进和平是联合国的主要宗旨。《宣言》指出:促进和平与国际安全需要各国和各国人民不断积极行动,以求防止战争,排除对和平的各种威胁。《宣言》要求各国人民与联合国一起共同努力,捍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未来。
纪念仪式未能按照原定计划通过一项关于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的宣言。这是由于某些西方国家反对在宣言中写上有关维护巴勒斯坦人民自决权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条款。绝大多数国家对某些国家的这种态度深为不满。
晚上,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书长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宴会,欢迎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赵紫阳总理应邀出席了宴会。
新华社日内瓦10月24日电 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今天下午在万国宫隆重纪念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主任埃里克·絮伊在纪念会上致词说,自从1945年联合国诞生以来,世界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一百多个新独立的主权国家。
他在谈到国际形势时说,当前世界面临着“困难而又危险的形势”。军备竞赛没有停止,人类和平受到了危害。
絮伊呼吁世界各国团结一致,互相援助,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利益作出贡献。
瑞士外交部长皮埃尔·奥贝尔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他首先回顾了联合国组织自成立以来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他指出,联合国组织“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奥贝尔重申瑞士政府赞成瑞士加入联合国。他说,瑞士加入联合国“不仅符合瑞士的利益,也符合国际大家庭的利益”。(附图片)
10月24日下午,赵紫阳总理出席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仪式。
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传真照片)
10月24日下午,在联合国大会会议厅隆重举行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仪式。图为大会会场。
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传真照片)


第6版()
专栏:

一些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纪念大会发言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4日电 (徐林兴)在今天纪念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就国际形势发表了演说。
美国总统里根强调,“美苏两国的分歧是深刻而持久的。”他指责苏联挑起地区性冲突。他说,“在阿富汗,有十一万八千名苏联军队在从事反对阿富汗人民的战争”;“在柬埔寨,苏联支持的十四万越南军队在进行一场占领战”。
他还指责苏联违反美苏过去十年来就战略武器达成的协议,并表示欢迎苏联在这一轮日内瓦裁军谈判开始时就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提出的新建议。
里根还说,将于下月举行的美苏最高级会晤将为“缩短两国之间的距离”提供一个机会。他希望这次首脑会晤能够成为两国“关系中的一个新开端”,“以坦率的对话替代愤怒和紧张”。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讲话中说,“当今世界充满着动乱和担忧。”
他在回顾苏联最近提出的一些裁军建议后表示,希望美国采取能使苏美最高级会晤达成原则协议的立场。
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说,“世界分为两个相互争夺的军事集团,这对人类构成了最大的威胁”。他说,“尽管这两个核集团之间还没有发生战争,但是,军备竞赛在持续进行。”他呼吁两个军事集团能够懂得,“稳定不能通过获得优势、以至搞武器均衡来取得”。
他还说,“我们不结盟国家是共处的信徒。可是国际秩序和核武器不可能共处。自由和种族主义不可能共处。科学和贫困不可能共处。”
法国对外关系部长罗朗·迪马说,“尽管没有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但是爆发过、并且继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地区性冲突。”他还说,“两个超级大国往往忘记它们的承诺和义务,不顾弱小国家的呼声,去追求自己的战略目标。”
他表示,“法国希望两个超级大国就削减它们的军事力量进行谈判,这将为法国在时机成熟时可以参加的核裁军进程开辟道路。”他还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发展中国家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呼吁世界上一些最大的金融机构向债务国增加援助。
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说,“秩序和有效法治对国家内部的正义和国家之间的正义是一样重要。”她说,“尽管我们在过去四十年里创造了国际法大全,但是我们未能使它有效地实施。”


第6版()
专栏:

赵总理会见一些国家领导人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4日电 赵紫阳总理今天分别会见了参加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活动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新西兰总理朗伊和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
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赵总理和撒切尔夫人愉快地回顾了他们今年6月在赵总理访问英国时的交往。
在谈到香港问题时,赵总理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后,香港局势总的情况很好。
撒切尔夫人说,英国和中国在香港问题上的合作,总的来看进行得很顺利。
两位领导人还就加强两国间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
在会见朗伊时,赵总理对中、新两国在经济技术合作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表示满意。赵总理说,他期待着朗伊总理明年春季对中国的访问。
朗伊总理表示,新西兰将继续努力发展同中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以及同中国在对南极考察方面的合作。
在会见奥尔特加时,双方就中美洲局势和两国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
赵总理说,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中美洲问题的解决应遵循人民自决、排除外来干涉和和平解决的原则。中国政府坚决支持孔塔多拉集团为缓和中美洲局势所作的努力。
赵总理说,中国和尼加拉瓜同属第三世界,有很多共同点。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尼加拉瓜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奥尔特加总统说,中美洲地区的形势仍很紧张,但这种形势也促使了拉丁美洲国家加强团结。尼加拉瓜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相信自己的正义斗争终将胜利。
他感谢中国政府在中美洲问题上所采取的一贯立场。


第6版()
专栏:

世界儿童渴望和平
纽约数千少年儿童集会游行
一些国家儿童致信美苏首脑
本报联合国10月24日专电 记者洪蓝报道:今天中午,正当联合国隆重庆祝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的时候,纽约市五千多名少年儿童,在联合国大厦附近广场,集会游行,表达他们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
这个由纽约七个青年、妇女和教育工作者团体联合组织的儿童集会,历时两个多小时,气氛热烈感人。少年儿童们象欢度节日一样,个个兴高彩烈,每人身上都挂着各种象征和平的图案,手举着标语牌,上面写着:“我们要和平”!“和平为教育”!“现在让和平降临地球”!队伍中还出现用中文书写的“和平”标语。在集会游行过程中,儿童们不断高唱“联合国四十年生日歌”、“我们是世界”、“我们有一个梦”、“我们都说,给和平一个机会”等著名流行歌曲。儿童们的响亮歌声,回荡在联合国大厦的上空,打动着人们的心弦,不少行人也跟着一起歌唱:“我们要和平,我们热爱和平……”
据主持者宣布,这次集会游行的盛况,将由电台向全世界广播。游行队伍将派出一个代表团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向他递交要求和平的请愿书。
新华社日内瓦10月24日电在美苏首脑会谈之前,来自美国、苏联和瑞士的三个孩子今天向全世界通告了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日内瓦的住址,以便使所有国家的孩子们都可以直接给这两位领导人写信,表示他们对和平与安全的愿望。
这三个孩子在为日内瓦莱蒙湖畔一家公园剪彩时,打开了用四种文字写着美苏领导人地址的一个专用信箱。从信箱内飞出一些和平鸽,它们象征着孩子们对和平的热切愿望。
三千多封孩子们致两位领导人的信已经汇集到另外一个专用信箱。孩子们在信中要求和平,希望两个超级大国裁军。
这一活动的组织者说,孩子们的信件将转交给今年11月19日和20日在日内瓦会晤的戈尔巴乔夫和里根。


第6版()
专栏:

侯赛因阐述解决中东问题的立场
强调召开国际会议解决阿以争端
本报大马士革10月25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周国铭报道:昨天下午,约旦国王侯赛因举行记者招待会,阐述约旦对目前中东局势出现的一系列事件的立场。
关于约旦和叙利亚的关系,侯赛因国王表示对叙约两国总理举行的第二次会谈所发表的联合声明“感到非常高兴”,认为这个声明“重申了非斯决议,强调召开国际会议寻求阿以争端全面、持久和公正的政治解决的必要性。”
关于约巴关系,侯赛因说,最近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影响了约巴联合行动。事态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尽快与巴解领导人进行讨论,以确定应该向哪一方向努力。”“我们将重新估价局势。”他表示希望约巴领导人会谈的结果“将是积极的。”
在谈到以色列总理佩雷斯21日在联大发言中提出的建议时,侯赛因国王认为佩雷斯的建议包含着一些积极的倾向。但是他指出:“谈论和平解决中东问题必须接着采取召开由有关各方参加的国际会议的行动”。他重申约旦拒绝单独的谈判。他说:“在这方面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仍有很大距离。”
有关美国向约旦出售武器问题,他说:“我们拒绝将美国的武器交易与任何政治条件联系在一起。与美国进行武器交易与和平进程没有任何关系。”


第6版()
专栏:

海湾合作委员会国防大臣会议结束
批准维护海湾安全稳定联合防务战略
成员国决定建立联合空防雷达系统
据新华社科威特10月21日电 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国防大臣(部长)今天批准了一项维护海湾地区安全、稳定的联合防务战略。
为期两天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国防大臣(部长)会议今天在科威特结束。会议发表的最后声明说,国防大臣们强调了在实现战略目标方面自力更生的重要性。
国防大臣们通过的防务战略文件将被提交下月初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召开的第六届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首脑会议审议。
卡塔尔王储兼国防大臣哈姆丹·阿勒萨尼在闭幕会上发表讲话说,会议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将有助于促进成员国领导人为保卫海湾地区的安全、独立和主权作出真诚努力。
据新华社科威特10月22日电 据科威特报纸22日报道,科威特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加奈姆21日在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国防大臣(部长)会议之后对科威特报界透露,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成员国已经决定建立一个联合空防雷达系统,以保卫海湾国家的领空。
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和阿曼。


第6版()
专栏:

拉·甘地对改善印中关系表示乐观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4日电 (记者王宪鹏)印度总理拉·甘地今天在联合国记者协会为他举行的午餐会上说,他对印中两国关系的改善表示乐观。
当记者问到昨天他同中国总理赵紫阳的会见情况时,他说,他同赵紫阳讨论了两国间所有重要问题,包括边界问题。
他说,“赵总理和我将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印度有兴趣改善它同中国的关系。我认为这是可以做到的。我的印象是,中国总理也是乐观的。”
在谈到明年的不结盟运动的议题时,他说,消除贫困和种族隔离以及裁军将是不结盟运动首要关心的问题。此外,他还说,不结盟国家还将为建立新经济秩序而共同努力。
关于裁军,他认为,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会晤时应该集中讨论核裁军问题。他说,不结盟国家要的是真正的裁军,如果美苏领导人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项协议,那将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第6版()
专栏:

罗共中央书记会见人民日报代表团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0月24日电 罗共中央政治执委会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彼·埃纳凯今天亲切接见了以社务委员翟向东为团长的中国人民日报代表团。
埃纳凯说,齐奥塞斯库同志不久前访华和同中国党政领导人的会谈是两党两国两国人民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他赞扬两国的党报和其它新闻机构为促进中罗友好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晚,代表团结束了对罗为期两周的友好访问,乘飞机回国。


第6版()
专栏:

两伊在胡尔阿尔霍韦泽地区激战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本社驻伊朗记者报道:据德黑兰电台今天早上广播,自从昨天晚上以来,伊朗和伊拉克军队一直在胡尔阿尔霍韦泽地区进行激烈的战斗。
报道说,伊朗军队昨天晚上击落一架伊拉克战斗机,并且打退了伊拉克军队的反攻。
10月23日,伊朗军队在南部前线的马什兰德地区向伊拉克军队发动了一场地面进攻,目前仍占领着伊拉克的五十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包括六十四个伊拉克前哨阵地。
在过去两天里,从伊朗各省动员来的大批志愿兵正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前线。
另据本社驻伊拉克记者自巴格达报道,据伊拉克军方发言人24日宣布,伊拉克空军当天出动十九架飞机,分别袭击了伊朗的两个油田。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突尼斯总统接见美国副国务卿
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十月二十二日在突尼斯接见了美国副国务卿怀特黑德。
由于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十月一日轰炸在突尼斯的巴解组织总部,引起突尼斯的强烈不满。怀特黑德的这次访问,显然是为了缓和两国最近出现的紧张关系。
利比亚和民主也门领导人访叙
利比亚总理贾卢德,十月二十四日下午到达叙利亚进行访问。
另据叙利亚电视台报道,民主也门社会党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书记阿卜杜勒·卡德尔二十四日也到达叙利亚进行访问,并同叙利亚副总统哈达姆就阿拉伯局势的最新发展进行了会谈。
法在南太平洋进行一次核试验
法国国防部十月二十四日晚发表公报称,法国在南太平洋穆鲁罗瓦岛进行的一次核试验“完全成功”。
据法新社报道,这次地下核试验是在格林威治时间二十四日十八时三十分进行的。法国总理法比尤斯和国防部长及一些法国议员观看了试验。
另据报道,就在这次核试验前的几个小时,一艘驶入核试验禁区的“绿色和平”组织的船只遭到法国军舰拦截后,被拖入公海。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综述

克拉克西再度组阁
张启华
意大利克拉克西内阁辞职后,意大利总统再次授命克拉克西总理组阁,现正开始同意大利各政党领导人筹划重新组阁事宜。10月22日,克拉克西同倒阁的共和党领袖斯帕多利尼进行的会谈,取得了积极的结果。西方观察家认为,经过一段努力后,意大利可能重新建立五党联合政府。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同克拉克西在劫船事件上闹了一场不快之后,里根总统又派了特使到罗马“修补”美意关系,克拉克西也要前往美国参加西方六国首脑会议。10月24日,里根总统在纽约同克拉克西总理会谈,双方同意“不记前嫌”。这样,由“阿基莱·劳罗”号游船事件引起的意大利政府危机正趋向平息。
意大利执政党内部由于在劫船事件上同美国发生分歧,引起共和党阁员退出政府成为这场政府危机的导火线。然而,这场危机也反映了意大利同美国早已存在的对中东政策上的不同意见。
作为意大利社会党人的克拉克西总理,在处理中东事务上,重视同阿拉伯国家搞好关系,承认巴勒斯坦人的权利,主张和平解决中东问题。意大利政府同一些欧洲共同体国家一样,并不热心支持美国偏护以色列的政策,对以色列当局的挑衅也时有不满。游船劫持事件发生后,克拉克西立即同埃及、巴解组织等方面接头并迅速取得协议,较快地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了这一事件。由于克拉克西不同意将劫持者引渡到美国,美国就公开表示不满。此时,意政府内部也有人提出了非议,共和党领导人主张要与美国协调行动。
在整个处理游船事件中,美国对意大利采取了“傲慢高压手段”,一开始就下令“限时”解决,否则它即动用军事手段,要意大利推翻同阿拉伯方面达成的协议。同时,美国又紧紧抓住引渡“劫持者”和“策划者”问题,节外生枝,大做文章,以此逼迫巴解组织,但也给意大利出了难题。美国扬言意大利必须在美国和巴解组织之间做出选择,企图迫使克拉克西政府改变政策。连美国高级官员也承认,“美国人采取行动过于随便,过于匆忙”。
意大利一向是美国坚定的盟国,在西方事务中,历来强调亲密友谊和合作。但在外交上,意大利也有自己的考虑。意大利地处动乱的地中海,与中东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为欧洲共同体一员,也赞同共同体对中东的立场,因而坚持自己的外交对策,同美国保持距离。在引渡劫船者问题上,克拉克西始终据理力争,毫不让步。他不理会美国的所谓“强烈抗议”,拒不同美国大使见面。克拉克西还先后通过记者招待会、内阁和议会公开事实,澄清舆论。意大利这样做是顶住了美国的压力,同时也显示国家利益不可侵犯。法新社评论说:“从五十年代以来,意大利第一次成为一支有力的外交力量”。
克拉克西政府的外交举动,虽然内部有人反对,但却得到大多数政界和舆论的同情与支持。据报道,当克拉克西总理在众议院向六百多名议员阐述事件经过时,大厅里“掌声雷动”。一次民意测验指出,有一半意大利人赞扬政府处理劫船事件的做法,这个数字在意大利是相当可观的。意大利报刊的评论也着重指出美国在这场危机中干涉得“太过分了”,它简直把意大利看成它的“香蕉国”。
克拉克西政府是在1983年8月上台的。它在恢复经济和稳定政局中颇有建树。两年间,意大利的通货膨胀从14%下降到9%。上月底,政府还为明年制定了削减公共开支、控制财政赤字的财政法。显然,克拉克西总理在意大利是颇得人望的。就在此次重新酝酿组阁中,天民党无力收回总理宝座,而再次推举社会党人克拉克西出任总理,重建五党联合政府。共和党也认为除此“别无他法”。这表明意大利各界人心思安,大家都想联合起来,排除外来的干扰,这正是克拉克西能再次受命组阁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正是由于这一点,美国政府在蛮横无理地向意大利施加压力,发作了一通之后,又不得不对克拉克西献殷勤,说了一番好话,以便重新“修好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