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全国工业普查工作进展顺利
国务院工业普查领导小组举行会议,张劲夫要求加强企业基础工作
本报讯 记者鲁牧报道:全国工业普查工作进展较快,形势很好。国务委员张劲夫在全国工业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提出要求,切实抓好企业基础工作,确保工业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近半年来,国务院各部、局、公司和各省、市、自治区相继组建了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机构。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颁发了包括工业普查表及说明、分类目录等二十二种普查文件,基本满足第一次试点工作的需要。第一次试点企业共有三百四十四个。
大多数试点企业的领导干部认为,这次工业普查对企业来说,不是额外的负担,而是推行经济责任制、实现现代化经营管理必需的基础工作。他们在认真学习普查文件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地开展试点工作。不少企业在试点中边整边改,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
在这一段试点中暴露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许多企业虽然已经整顿验收合格,但是核算管理基础工作仍为薄弱环节,不能适应工业普查要求。未进行整顿的企业,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更多,差距更大。计量、测试手段不全;原始记录、台账短缺,不少工业设备和原材料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生产、消耗、成本无定额;会计、统计、核算力量单薄等现象较为普遍。
国务委员、全国工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张劲夫说,工业普查工作要求很高,关键之一在于把基层基础工作搞好。企业基础工作不加强,没有计量、测试手段,产品没有质量标准,不仅影响普查工作,而且影响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原则的贯彻执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缺乏基础工作就无法进行正确的考核,吃“大锅饭”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彻底得到解决。目前我国的企业基础工作很差,要想法尽快补上这一课。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电信管理局开展优质服务迎接国庆
本报讯 为迎接建国三十五周年,提高首都通信服务质量,北京市电信管理局从8月份起开展了以优质服务为中心内容的“学先进、树新风、创文明、迎国庆”的活动,把整顿和改善三厅(电报、长话、市话营业厅)、六台(113、116、913、916、118、114服务台)作为突破口,提出十项措施,在国庆节前付诸实施。为保证国庆通信需要,他们从十个分局调集了六百多个机动号及六百对专线,更新、检修全部线路、话机、交换台的工作已完成80%。对长途全自动辅助接续913台忙时改用立接制,用户平均拨叫次数由十四点七次,减为四点八次,查询、催叫大量减少。
为增加长途自动及半自动交换能力,到8月底已增开至沈阳、杭州、上海、洛阳、合肥、成都、福州、长春等地的五十三条电路,缓和了这些地方的长途电话通信紧张状况。 (郑雁)


第2版()
专栏:

为建立灵活的信息网络
山西鼓励农民承包代办邮电
本报讯 山西省邮电部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立灵活的信息网络,在邮电服务力量不足和无服务机构的公社(乡镇)开办农民代办邮电所,在乡投人员短缺的地方,对投递班期在三月以上或不通邮的大队,让农民承包或代办,并鼓励社队和“两户一体”集资兴办邮电事业。这种灵活的经营形式,使农村通信、信息传递逐渐活跃。到今年7月底,农民承包代办邮电所十七处,邮路六十六条。
山西省部分农村由于邮电服务机构少,很多地方报刊邮件靠捎转,有时十天半月才能收到。邮电部门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进行的改革,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左权县邮电局把八条邮路承包给农民,使六十个大队通了邮,四日班、隔日班全改为逐日班。邮局减少了支出,农民得到了合理报酬。
山西加速农村通信建设,采取了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有的由地方政府和邮电局联合经营农村邮电服务公司,管理农村通信;有些县区成立乡镇电话管理站,统一经营乡镇电话;有的市、县邮电局还商定和乡政府或生产大队联合经办邮电所。目前,各地邮电部门正根据人民邮电人民办的精神,坚持以公办指导民办,以民办补充公办,逐步扩大民办,积极发展农村通信网。
(侯有明)


第2版()
专栏:

个体服务业的光荣
——访参加国庆游行排练的个体户代表陈银凤、石慧
本报记者 武培真
在今年的国庆游行队伍中,将有二十五名个体户代表参加,这是近三十年中的第一次。他们代表着首都一万多个个体户,将以主人翁姿态,兴致勃勃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为此,我访问了佳乐餐厅的经理陈银凤和慧磊服装加工部的石慧。
年仅十八岁的石慧姑娘爽快地说:“国庆是国家的大事,我有幸参加这次国庆游行活动,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三十一岁的原上海下乡知识青年陈银凤向记者表示:“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个体户能参加国庆游行,接受检阅,把我们当主人翁看待,我们一定要好好干。”
在慧磊作坊的墙上,贴着“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条幅,石慧也是这样干的。她高中毕业后上了一年的裁缝职业学校,由于技术好,许多国营企业争着要。她也曾想去端“铁饭碗”,但又觉着群众穿衣的最大问题是不少人买不到合身的衣服,都去国营和集体企业搞大批量生产,顾客做衣难问题不好解决。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开设了慧磊服装加工部。她的加工部,顾客有求必应:外单位不收的活儿,她收;零头布做衣服,她也收;旧衣不合体,她帮着改。不仅附近居民,连几十里外的大学教师、剧团的演员、体育运动员,都是她的常客。她的留言簿上,留下了不少热情洋溢的赞美词。北京市政府顾问、原副市长白介夫写了“奋发图强、前途无量”的挂幅送她。
青年经理陈银凤的佳乐餐厅,不仅卖包席,更卖快餐份饭,夏天还备茶座。这家餐馆,饭菜比较便宜实惠,而且从早九点到晚九点都营业,这大大方便了到王府井逛商店感到吃饭难的顾客。餐厅薄利多销,群众满意,受到北京市市长陈希同的表扬。去年,该店向儿童福利基金会捐了款,今后,还将参加其它公益活动。这位被选为市妇联执行委员、区政协委员的女经理,最近又在游行排练中担任个体户队伍的组织工作。
采访中,陈银凤和石慧都谈到,“振兴中华、建设四化”是国策,也应是个体户的主导思想。她们愿为解决群众吃饭难、做衣难作出新贡献。陈银凤想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石慧盼望能有较方便的营业场地,以便增加助手,为顾客承担更多的加工项目。


第2版()
专栏:

海关总署公布经过修订的两个关于进出口邮递物品监管办法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海关总署今天公布了经过修订的《海关对进出口邮递物品监管办法》和《海关对寄自或寄往香港、澳门个人邮递物品监管办法》。这两个新办法进一步放宽了检验尺度,给国际邮包和港澳邮包的收寄件人以更多的优待。
新办法主要有以下调整:一、改变了建国以来对个人邮寄进口物品一律征收关税的规定,决定实行对寄自外国的邮包每次免税三十元、寄自港澳的邮包每次免税五元的优待办法。二、国际邮包每次限值一百元、港澳邮包每次限值三十元不变。但每个家庭每年寄进或寄出的邮包总值,国际邮包由原规定八百元改为一千元,港澳邮包仍为三百元。三、放宽对某些物品的进出口限制。除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外,新办法只对集邮邮票、中药材、中成药、录音带、人参等几个品种作了具体限量或限值的规定,其他物品只要在每次限值以内的都可以邮寄。对寄进自用的治疗用药,可以不受每次限值的限制。新办法取消了密封罐头不准寄进的限制,取消了寄进袖珍电子计算器要事先申请批准的规定。为防止疫病传入,旧衣服、旧床上用品仍不准寄进。
这两个办法从10月1日起实行。


第2版()
专栏:

横贯燕山的滦赤公路建成通车
本报讯 距北京市百余公里的北部山区,一条横贯燕山腹部的交通干线——滦(平)赤(城)公路于9月25日举行通车典礼。这条公路东起河北省滦平县,经北京市、延庆县、西至河北省赤城县刁鄂,总长二百公里。它的建成,大大缩短了承德至张家口的运距,它不仅在国防上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联接华北的公路网,繁荣山区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将起重要作用。 (陈文普)


第2版()
专栏:

农民企业家曹胤祥
张传宣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与落后保守、目光短浅等字眼之间似乎有一条割不断的锁链。
是八十年代我国农村的一场激变,冲破了这条牢固的锁链,使中国农民开始展现出新的风姿。一批先进分子毅然与传统的观念、陈旧的生产方式决裂,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勇敢地迈出了探索、改革的步伐。曹胤祥就是其中的一个。
是农民也是企业家
1982年金秋,胡耀邦同志到皖南山区视察。当他听说这里有个农民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创办家庭养鸡场,半年多产值就达二万多元时,十分欣喜。他向徽州地委负责人说:“象这样的专业户搞十年,就是很好的专业人才。”
胡耀邦同志称赞的就是曹胤祥,现在是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四十来岁,白净斯文,鼻梁上架一副茶色眼镜。他脚上没有牛屎,手上没有老茧,西装笔挺,皮鞋锃亮,头发一丝不乱。有人说,从外表看,他怎么也不象个农民。
但他的的确确是个农民。在安徽休宁县梅林乡下约山村,他有一座形似钟楼、奶油色的群体楼房——一个年产值达七万六千多元、纯利润两万元的养鸡场。
那五座大小相连的楼房里,排列着一条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各种电器、机械、仪表令人眼花缭乱。西楼是电孵坊,总面积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四间电孵室,一次能够孵雏两万只。孵卵架上,排放着高锰酸钾水洗过的种蛋;总控制台上,信号灯闪烁,时而可闻“啪啪”的开关跳动声,那是仪器在自动调节温、湿度呢!平时这里只需一个人值班,定时按动“机关”,使两万只种蛋自动翻转就行了。北三楼是育雏恒温室,一顶顶电热保温伞笼罩着一群群初生的鸡雏,它们刚刚接种过疫苗,成活率达96%以上。其余的楼舍是商品蛋鸡、肉鸡饲养室。室内鸡舍层层格格,密度很大,装有空气自动调节、阴离子发生、电动雾化、紫外线杀菌、光照计时控制等各种设备,保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光照充足。就是在寒冬季节,鸡也照样生蛋。
面对着这足以使常人瞠目结舌、赞叹不已的一切,曹胤祥并不满足,他还在规划着新的蓝图:建冷库;将商品蛋鸡由一千只增加到二千五百只;到1985年实现喂料、清粪、拣蛋全自动化;在1986年装上闭路电视、电脑,每天坐在荧光屏前监视和指挥全场生产,实现全生产系统的高度自动化。
这不是幻想家描述的神话故事,而是农民企业家切实可行的规划。“这些在国外已经变为现实的,也一定能在中国变成现实!”
曹胤祥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
创业不能怕风险
曹胤祥原是屯溪市人。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放弃高考的机会,自愿到农村落户,决心当一名新型农民。然而,十年内乱使得农村极度贫困,他和农村土生土长的爱人一起,不得不离开土地,进县城谋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涌起了经济改革的浪潮。曹胤祥动心了。经过反复思忖,他终于下定决心,从城里回到农村,创办家庭养鸡场,采用机械化管理、配合饲料喂养,力求高效益。
为了凑足办鸡场的资金,曹胤祥先在屯溪市开了个电机修理部,接着又承包了大队的电镀厂。一年下来,净赚了七千多元,加上多年的积蓄,他手里共有一万多元啦!穷怕了的家里人,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心里别提多痛快了。哪料想,钱一到手,曹胤祥就“倒腾”开了。他先在岳父家的自留菜园里铺开了建鸡场的摊子。自家的一万元花光了,又向别人借了一万七千元。他的干法,让许多人目瞪口呆,连他岳父也心疼得躺倒了。有人说曹胤祥是个败家子。
一天,曹胤祥去找舅舅借钱。没想到,钱没借到,反挨了一顿训斥:“你胆子不小哇,别人一分一毛地攒,你却大把大把地扔!你没见我家旁边那个鸡场吗?只见死鸡,没见鸡生蛋,政府投资几十万,换来个年年亏损几万元!人家有国家兜着,你私人办,赔光了找谁去?”不等他训完,曹胤祥转身就走。他心里明白那家鸡场是怎么办的。“大锅饭”加农村老太太的喂养法,哪能不亏本呢?
不过,曹胤祥一下用这么多资金建养鸡场,胆子也确实够大的。风险有没有?有。但他不怕。第一,他有“底子”。尤其在数理化和电器、水利等方面,他早就自修了大学的课程。第二,他注意掌握市场信息。从打算办养鸡场起,他就自费跑遍了全国有名的现代化养鸡场。为了广泛收集国内外养鸡资料和市场信息,他常年订阅四十二份报刊杂志,几乎每天都学习、钻研到深夜。有关养鸡的所有环节,他都认真琢磨、思考。就说饲料,他不仅读了《饲料研究》、《动物生理学》、《营养学》等书,而且了解到产地、运输、价格等多方面的情况。为了取得最佳的饲料配方,他用小型电子计算机不知运算了多少次。至于他在设计、安装那套养鸡设备上花费的心力,就更无法计算了。
对这些,“捋一辈子牛尾巴”、靠小手小脚积蓄“汗珠子钱”的旧式农民,确实一下子还难以理解!
科学的魅力
在一些人眼里,曹胤祥是个“反常”的人。的确,他也真办了不少悖于“常理”的事。
比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千百年来农村的“常规”,特别勤劳的,最多是晚上“点灯积麻”。曹胤祥却说“时间就是金钱!”他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哪管日出日入!去年春上,一天,曹胤祥早晨七点在上海买到三千只良种鸡蛋,顶风冒雨运回休宁已是晚上十点了。又累又困的他,立即叫全家人一齐卸车洗蛋,送进孵室。等全部忙完,已是凌晨三点了。曹胤祥说:“种蛋早进孵坊一分钟,鸡雏就能早出一分钟。这就是金钱!”
再如,农民养鸡,一般都用最便宜的饲料。可曹胤祥使用的混合饲料却比大米还贵!而事实上,他们搞的是“斤鸡斗米”,曹胤祥却是用三斤料换一斤鸡肉!
在曹胤祥的养鸡场里,聘用的全是有文化、肯钻研的青年人。他付的报酬很高,而且奖惩分明。可自家的老人,就是闲得无聊,曹胤祥也不准进鸡场乱插手。他有个亲戚,年轻力壮,看别人在场里挣大钱,非要进场当帮手。曹胤祥见他文化低,又不肯动脑筋,硬是没有要。
走进曹胤祥的卧室,只见书架上、桌椅上摆满了电子知识、家禽饲养、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书籍、杂志,还有刚翻译过来的国外养鸡最新科技资料。曹胤祥就是从这些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技术信息中吸取知识,学会经营的。他的养鸡场开办不到两年,就获纯利润两万三千多元。
有人说:“这么短时间就赚这么多钱,肯定是不义之财!”
曹胤祥听后,笑了笑,心想:“不是‘不义’,而是‘不易’啊!”几年来,他整天象蜜蜂一样飞东飞西,风雨无阻,深夜一点钟之前很少入睡;夜间遇上刮风、下雨、停电、降温,他总是第一个奔向鸡舍;他是场长,又是工程师,还是电工、司机,设计、安装、开车……样样都干。
养鸡场这两年赚回的钱,他几乎全都用到鸡场的扩建和技术改造上去了。
现在,这个养鸡场固定资产已达八万多元,如果实现高度现代化的目标,还需要投资六七万元。曹胤祥说:“科学不是神话,却比神话更有魅力。我要在我的家庭养鸡场实现现代化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中国农业的发展潜力大得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