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友谊之花

最动听的歌
周国勇
多年来,有一支最动听的歌萦绕在我心头。它感情炽烈,旋律优美,而内涵又是如此丰富,虽然它的歌词只有两个普普通通的字——“你好!”
十五年前,当我从坦桑尼亚山区一位老人那里,听到这支最动听的歌时,我的心中曾腾起多么激越的感情浪花呵!
那天,中国铁路勘测设计队正在姆马山区一片玉米田里测量线路,忽然一个精瘦的老头大喊:“你们怎么进来了?这是我的田!我的玉米!”他一个劲地叫着,眼神里透出几许惊恐。
老人名叫阿基里,六十多岁。当地工人对他解释了一番,可老人仍唠叨不休。为了消除误会,我们决定将线路稍作移动,避开老人的庄稼田。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诚意是最能打动人心的。阿基里老人心头的疑雾消散了。我们上下工地路过他家的山坡,常能见到他站在门口,微笑着向我们招手。有一次,他的孙女得了肺炎,中国医生立即登门诊治。没几天,姑娘又象往日那般活泼可爱了。
一天下午,阿基里老人带着孙女来到营地。他孙女头上还顶着一蒲包玉米棒子。他见到我们队长,便操着浓重的当地口音,说了一句中国话:“你好!”接着行了个礼,说道:“请收下这小小的礼物,奉献的不是财富,而是心意。你们不但治好了孩子的病,也治了我心中的病!”
呵,这发自内心的质朴话语,这黄澄澄的、散发阵阵清香的玉米棒子,还有那从饱经风霜、历尽苦难的老人口中迸发出的“你好!”所有这一切不都凝聚着真挚的友谊么?
“你好!”不仅是友谊的歌声,也是团结的歌声,同甘共苦的歌声。
雨季来临,山里的便道一度中断,副食发生了危机。为了尽快完成选线、定线的工作,我们仍抓紧时间,跋山涉水,进行野外作业。没有新鲜副食,我们就吃海带、干菜及罐头。中午在野外,索性啃几块饼干。
一天傍晚,我们收工回营。厨房帐篷里飘来一阵阵扑鼻的肉香,大伙儿又惊又喜。炊事员正要解释,忽然听到“你好”之声。随着话音,驻队官员M先生笑盈盈地迎上前来说,这是慰劳中国勘测队的野牛肉。我们听了不禁一怔:野牛是受政府保护的野生动物资源呀,岂能随意捕杀?
M先生慢条斯理地说明了事情的原委。他说,中国专家天天翻山越岭,体力消耗很大,光吃干菜怎么行?经坦桑政府有关部门特许,让猎警打了一头野牛,挑了最好的两大块腿肉请中国朋友尝鲜。其余的野牛肉都分给当地工人食用了。
M先生这一席话,象一股暖流涌入中国勘测队员的心田。援助不是相互的么?我们怎能对朋友们为了照顾我们而捕杀禁猎动物心安理得呢?
患难见真情,欢乐也同样将中国—非洲人民的心紧密相连。那还是在坦赞铁路施工期间,1971年10月的一个早晨,驻中国施工队的坦桑官员H先生兴冲冲地来到大队部,每见到一个中国专家就道一声“你好!”握一下手。当他来到大队领导跟前时,满腔的热情就象开闸之水奔泻而出。他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中国朋友。
这突如其来的欢乐情景,真叫中国专家一时反应不过来。未等我们发问,H先生就眉飞色舞地说:“喜事!大喜事!我刚刚听到广播,二十六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这是你们的胜利!也是我们的胜利!是第三世界的胜利!”话音刚落,他击掌打起拍子,迈开了奔放的舞步……
听了这个大喜讯,在场的中国专家人人满面春风,情不自禁地扬臂抬步,投入欢乐的激流中。
时代在前进。当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进入发展民族经济的历史阶段。“你好!”这支歌更体现着我国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时代精神。
“你好!”这最动听的歌声岂仅在坦桑尼亚回响?岂仅在黑非洲飞扬?在“你好”的节奏中,用来修理三十万载重吨超级油轮的马耳他干船坞在地中海巍然屹立,被当地群众称为“金矿”。在“你好”的旋律中,毛比胶球厂在“胞波”友邦建成投产,产品畅销各地。缅甸工业界朋友赞誉该厂的胶球“比宝石还珍贵”。在“你好”的音符中,由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承包的一幢幢住宅,兴建在约旦的大漠上。约旦国家领导人为此题词:“我们高度评价中国公司在约旦住房项目中所做的真诚贡献,珍视我们之间兄弟般的情谊和合作。”“你好”的歌声也在拉丁美洲国家产生了共鸣。在哥伦比亚的沃野上,翠竹摇曳,绰约多姿;一件件竹编工艺品争奇斗巧,美不胜收。这是哥、中两国技术人员、工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呵,“你好!”是信任,是期望;是心灵的交流,友谊的纽带;是团结的凯歌,合作的协奏曲……(附图片)
“中国朋友,您好!” 吕厚民摄于几内亚


第7版()
专栏:国外来鸿

友谊来自相互的了解
英若诚
近几年来,中外戏剧交流日益发展,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景象。我为此也做了一点工作,引起了一些观众的兴趣。回头看看,有时自己也有始料未及的感觉。
目前我正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为美国演员们导演我国昆曲名剧《十五贯》,但是作为话剧处理,吸收我国戏曲艺术中的一部分手法。现在处于排练后期,成功与否不敢预料。不过参加这一工作的美国同行们都热情很高,兴趣盎然。他们纷纷阅读有关中国的书籍,向我提出有关中国历史和现状的各种问题,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研究中国的热潮。我相信,当这个戏与观众见面时,这个热潮还会向更大的范围扩散出去。
我作这项工作,是两年之前应邀到这个城市帮助美国朋友导演话剧《家》引起的。当戏在剧场演出时,美国的观众感到很惊奇,也很感动。他们为瑞珏、鸣凤的命运流下了同情的泪,没想到中国原来有这样高水平的话剧。一位老太太对我说:“我本来总觉得中国是神秘的国度,看了戏才知道,我们的喜怒哀乐原来是相通的。我希望多了解中国。”这个录象后来在我国电视台放映了,我国的观众有另一种感受。不少朋友写信告诉我,他们没想到遥远的外国的演员能够体会和理解二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和人。他们对于外国的戏剧演员这样认真地演好我国的戏,感到特别喜悦,因为这表现了外国朋友对我们的人民和文化的尊重。
我也参加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美国名剧《推销员之死》,我看到了观众同样的反应,不过这次双方倒了一个个儿。剧本的作者兼导演阿瑟·密勒在来华前很担心,怕中国观众不能理解美国四十年代的人和事。最后演出的效果使他大感意外,中国观众不但理解,而且不少人说:“这样的家庭关系我们这里也有。”为这次演出更感到兴奋的是美国的朋友们,他们有些人不远万里,专门飞越重洋来看戏。台词是中国话,听不懂,但这也挡不住他们热泪横流。我这次来美,人们对我特别友好。我想,这是由于我们介绍了他们的优秀戏剧,引起了他们的自豪和亲切感吧。
电视片《马可·波罗》的影响就更大了。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买了放映权,估计观众当以亿计。通过参加这一拍摄工作,我看到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感情,特别在我出席了首映式的美国和意大利,更体会到了通常所说的“中国热”。马可·波罗多年来几乎已被遗忘,这时又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意大利为此出了几十本书,不仅谈马可·波罗,也介绍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在美国,学校把这电视片作为孩子必看的教材。许多中小学生请我去讲中国,给我写信和寄来他们所构想的忽必烈的画像。凡见到我的美国人几乎没有一个不说:“我一定要攒钱到你们美丽的国家去看看。”
在广大观众的反应中,我作为一个戏剧工作者,深深感受到中国和各国的人民要求了解、要求被了解、被尊重的愿望,希望相互学习,结成朋友的善良感情。但与此同时,我也往往不禁叹息于彼此的了解还多么不足。我们的人民对外国了解固然不多,但外国的人民对我们的了解似乎更少。我们多么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啊!因为,世界人民的团结是推动文明进步、维护世界和平最有力的保证,而相互的了解和尊重是团结友谊的基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国家与外界隔绝了多年。这并不都是我们的过错,但毕竟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三中全会以来,这种情况从根本上有了变化,我自己是深有感受的。
鲁迅先生曾指出,在我国历史上,真正繁荣强盛的朝代,如汉朝、唐朝,是并不排斥外来的影响与文化交流的,这是民族自信心的表现。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庆祝自己三十五岁的生日了,也就是说已到了成熟的壮年。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我们民族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我们打开了大门,引进了并将继续引进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财富,同时我们也在踏踏实实地把我们的文化财富贡献给世界人民。
我们必将以一个高度文明的民族和世界各民族共同前进!这是我对我们伟大的人民共和国三十五周年大庆的祝愿。


第7版()
专栏:国外见闻

不仅是为了猎获物
——捷克斯洛伐克的文明狩猎
鲁惠民
在捷克斯洛伐克,汽车常常要为落在路上的野鸽让路;伏契克公园的树林里,成群的野鸭在游人的身边串来串去;伏尔塔瓦河畔的白天鹅从不躲避岸边的行人;布拉格郊外一座城堡里,孔雀在游人中间开屏争艳。如果你手中有松鼠爱吃的食物,机灵的松鼠会小心翼翼地凑近跟前,从你手心里把食物叼去。在这里,人们爱惜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人们中间。然而,这并不是说人们从不猎取野生动物。其实,捷克斯洛伐克人十分喜爱狩猎。笔者曾见过一次打猎活动,那是在南捷克州的林区。
在林边的一块开阔地上响起了嘹亮的号声。一队人肩挎猎枪,身背子弹,手牵猎狗,正在举行打猎活动仪式。号声过后,狩猎队长发表讲话,预祝大家打猎成功。根据规定,他们猎取的对象主要是野鸡。他们在狩猎场工作人员带领下,拉开距离,间隔十来米。接着,工作人员将林中的野鸡轰出。猎手们端起枪,开始射击。有的真是弹不虚发,枪声响处,野鸡应声落地。为了保证安全,规定只准打飞起来的,不准打落在地上的。
回到营地后,将猎获物按雄雌一字摆开,四周用松柏树枝圈起来,燃起两堆篝火。狩猎队员列队脱帽,队长向大家宣布战果。
吃晚饭时,举行授奖仪式。按照捷克古老的打猎传统,打得最多的人被封为“国王”,次之为“王子”。
狩猎活动在捷克斯洛伐克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十三世纪就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约十四万人参加这项活动,几乎占人口总数的1%。
在捷克斯洛伐克,狩猎活动由农业和食品部统一管理。全国建立了各级狩猎者协会。现在全国有九千多个狩猎场,为猎手们创造了良好的打猎条件。
为了保证这项活动的健康发展,国家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首先,早在1947年就颁布了狩猎法,1962年又作了补充。它对狩猎的组织管理、狩猎者的权利和义务、猎枪管理和使用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狩猎法特别强调要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动物,提倡文明打猎,坚决反对狂杀滥捕。
参加打猎的人必须持有县人民政府发给的狩猎证,事前必须经过学习。然后到猎场实习,通过严格的考试后,合格者才能领到狩猎证,持证才可以到商店购买猎枪。对少数违法者,轻者教育,重者罚款,取消狩猎资格,直至判刑。
其次,为了保持生态平衡,采取饲养和猎获相结合的办法。各狩猎场有计划地饲养一些野生动物,然后再放回大自然。例如,仅捷克地区每年向自然界放养的野鸡就达一百万只。猎取野生动物的数量严格按计划进行。
第三,“不仅是为了猎获物,而是为了使一切更美好”这句古老的狩猎者的格言,直到今天还一直被猎手们遵循着。一位狩猎协会的负责人说,今天狩猎的头等任务已不仅仅是猎获动物,而是保护动物,保护生活环境。特别是冬天,为了不让野生动物挨饿,大家都有义务提供饲料。在森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小木棚,里面放着玉米饲草,这是专门供野生动物来食用的。
由于采取了这些保护措施,虽然狩猎者不少,但野生动物还是得以生息繁衍。我们每次开车外出,都可以看到,公路两旁的原野上,野兔、野鸡在欢快地跑动。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在这里的确已蔚然成风。(附图片)
狩猎队员眉飞色舞,踏上归途。


第7版()
专栏:

三百年沉舟之谜
刘绪民
三百五十多年前的一天下午,斯德哥尔摩海湾风和日丽,一艘旌旗招展、威武壮观的大型战舰,在岸上人群的一片欢呼声中,扬帆启航。不料刚行驶数百米时,一阵微风吹来,舰身摇晃了几下,竟立即连人带舰沉入三十多米深的海底。
这艘未曾出师便葬身海底的战舰是以“瓦萨”王朝命名的。它是当时瑞典最大的一艘军舰,有三桅十帆,四层甲板,舰身长六十米,最大宽度十一点七米,高五十二米,备有六十四门炮,载海军官兵四百三十五人。
这突然发生的沉舟事件,使瑞典朝野大为震惊,立即组成临时法庭,对舰长、造船师等有关人员进行审讯。据史料记载,瑞典从前没有造过这样大型的和重装备的军舰。瓦萨舰完全是依照阿道弗斯国王的意志建造的,设计方案钦定,而且朝令夕改。据专家们分析,很可能原来设想只能造一艘小舰,后来遵照国王的指令扩建为大舰。沉舟事件的责任追究下去必然追到国王头上,因而四十天之后,此案便不了了之。
1961年4月24日,这艘在海底沉睡三百三十三年的古代战舰被打捞起来。它不仅是世界上被打捞起来的最古老和保存最完整的战舰,而且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舰上装饰有七百多件精美雕饰,表现了在十七世纪文艺复兴晚期影响下瑞典流行的巴罗克艺术风格。
瓦萨舰倾覆的原因三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一个谜。今年8月10日,在瓦萨舰沉没三百五十六周年之际,瑞典出版了《瓦萨舰为何倾覆?》一书,终于解开了这个三百年之谜。该书的作者——造船总工程师布根斯塔姆带领斯德哥尔摩皇家工学院的学生,参照1628年法庭审讯记录和1961年打捞上来以后的绘图,利用现代造船工程的方法,对这艘古舰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他们发现,瓦萨舰倾覆的主要原因是压载不足。舱底只有一百二十二吨大鹅卵石,因而使得舰的重心高出龙骨线六点一六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遇到每秒四米速度的三级风力,便足以使舰身失去平衡。根据他们推算,瓦萨舰的重心要是再低五至十厘米,便不至于倾覆。不过,这样一来,舰上的炮眼距离吃水线又太近。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瓦萨舰设计本身不合理,注定要沉没。
瓦萨古舰被打捞上来后,已成为吸引游人的古迹,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达到五六十万人次。它迄今仍在一座为了保存和修复而搭起的临时博物馆中展出。目前正在筹建一座新的永久性瓦萨舰博物馆。新馆址选在斯德哥尔摩内湾,建筑面积六千平方米,预计1988年落成。新的博物馆建成后,将为绚丽多姿的斯德哥尔摩增添风采。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灵敏的救生犬
在联邦德国下莱茵河畔的韦瑟尔城郊区,有一片遍布瓦砾的地方,这是专门训练救生犬的场地。经过这里训练的狗,嗅觉特别灵敏,动作更加伶俐。无论在火灾后倒塌的楼房区还是在地震后住宅群变为一片瓦砾的地方,只要驯狗人员一声令下,救生犬立即冒着烟雾,冲向现场,在高低不平的废墟中上蹦下跳,穿缝钻洞,边嗅边走,迅速寻找着被埋没的人。它们不受现场嘈杂声的影响,能嗅出被埋在几米深下的人。
这个驯犬组织名叫“志愿救生犬飞行中队”,它同红十字会有联系,除了在本国服务外,还可支援世界各地。一旦灾区求援,便立即携犬奔赴援救。1980年意大利中部发生地震时,在四天的时间里,联邦德国派去的救生犬找到了九十六个被埋的人。人们惊叹说:现在还没有任何技术设备、仪器可以代替这些狗鼻子。
·学春·


第7版()
专栏:

日本高速列车邮票
自一九六四年以来,日本已建成四条高速铁路新干线。目前全国已废除蒸汽机车,实现了铁路的“无烟化”。这些铁路史上的重要事件,被展现在日本邮票园地上。
一九六四年正式通车的东海道新干线是日本第一条高速铁路。蓝白两色的流线型电动火车由十六节车厢组成,从东京到大阪只需三小时十分钟,被称为“超特快列车”。一九七八年十月邓小平同志访日期间,曾乘坐过这条干线的列车。
为纪念日本铁道一百周年,日本邮政省于一九七二年发行三枚邮票,总发行量一亿一千五百万枚。其中三月十五日发行的一枚(见图)为山阳新干线,这是第二条高速铁路,从大阪到博多全程五百六十二公里,最高时速达二百一十公里,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破天荒的事。
一九八二年以来,日本又先后建设东北新干线和上越新干线。新干线上的列车从早晨六时到晚上十一时运行,每条干线平均日运量达五十万人次。调度中心设有电光示意图,显示全线行车情况,通过控制盘遥控指挥。车票由全国各地车站“绿色窗口”出售,均采用电子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
·陈三龙·(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