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为《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出版而作
薄一波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根本改变经济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就指出过:“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邓小平文选》第125—126页)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这一伟大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有关的具体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计划经济并辅之以市场调节,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同时也告诉我们,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而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也就是说还要经过一个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的过程。恩格斯早在九十多年前就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认真汲取国内国外的历史经验,自觉地运用计划规律、价值规律和其他经济规律,有步骤地进行经济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在工作中随时随地掌握主动,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巩固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并恢复了国民经济以后,我们在经济领域曾进行过一次规模巨大的改革,这就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次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在这次改革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曾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论述。陈云同志当时曾提出过实行“大计划、小自由”的初步设想。这些意见,曾为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所接受,写进了大会的决议。但是,主要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使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十分曲折的道路,经济体制和管理方式长期被禁锢在旧的框子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政治路线,并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随后,通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我们的改革首先取得了巨大成功。党的十二大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具体规定了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工作重点和具体步骤。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村的改革继续健康发展。城市工商业等方面的改革,在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上,在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的分配关系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都采取了一些适合我国情况的措施,开始收到了好的效果。我们在办好经济特区、积极扩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方面,也初步取得成效和经验。五年多来,我国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这充分证明我们实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方针、政策是正确有效的。
为了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我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成效显著的工作,但就总体来说,还处在探索前进的过程中。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完备,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城市的改革要从局部推向总体,趋于完善和配套,还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还要继续克服原有经济体制的缺陷和弊端,诸如所有制结构不够合理,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在分配上吃“大锅饭”,以及条块分割,城乡分割,政企不分等等。总之,对于国民经济,在大的方面该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在小的方面该放的一定要放开放活。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无法前进。我们要尽力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要使改革的措施尽可能符合客观需要和整体的目标。
根据现实的需要和鉴于历史的经验,我们在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应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断解放思想。现在并不是思想解放已过了头,而是不足。就是说,我们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党敢于创造和善于创造的优良传统,还应该十倍、百倍地发扬光大。自然,我们党提倡的解放思想,是同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原则密切联系的,这就是要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中,找到我们应当采取的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形式。在这个问题上,照抄书本,照搬外国经验,都是无济于事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要求我们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扎实地工作。在我们这样一个情况千差万别,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十亿人口的大国里进行改革并取得成功,必须集中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智慧,集中各地区、各部门的创造,并且实行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则。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具体措施上,涉及经济利益的分配、经济权限的划分和经济机构的调整,它不能不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因此,既要大胆放手,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又要经常注意总结经验,谨慎从事。
现在,党中央已经把经济体制的改革作为推进“四化”建设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来抓。只要全党一致努力,加强领导,我们的改革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
《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书的出版,将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是广大读者的企望。


第5版()
专栏:

加快中原开发的战略意义
何竹康
河南拥有优越的生产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其中有些优势为其他一些省、区所不及。比如说,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矿床大、品位高;建筑工业的资源储量相当可观;能源资源丰富,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中原油田是继胜利油田之后最有希望的一个油田;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地理条件良好,中部和东部为平坦辽阔的黄淮大平原,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小麦、烟叶、芝麻总产、面积均居全国之首,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二位,劳力资源丰富,等等。河南的这些优势有些是现实的,有些是潜在的。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对于使七千五百万河南人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对于实现全国的宏伟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认为,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战略中,应加快开发中原的步伐。
加快开发中原,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意义。
第一,有助于改变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计划地合理布置生产力,是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旧中国的生产力布局是畸形的,将近80%的工业集中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而沿海工业的绝大部分又集中于少数原来作为帝国主义侵华基地的大中城市,广大内地包括中原地区,几乎没有什么近代工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这种状况虽然有了较大变化,但是,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过来。处于全国腹部地带的河南,人口占全国总数的7.2%,工农业总产值却仅占全国的4.7%,工业总产值还占不到全国的4%。这种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使内地的多数地区经济落后,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开发,科学技术和管理落后。这几年,我们在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控制投资规模、改善投资结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未能把建设的地区布局作为重要的议题进行研究。现在,我们正在制订“七五”计划和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水平的长期计划。生产力合理布局问题便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应当抓紧研究,正确指导,在中、长期计划中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统一的部署。这是理顺关系的一个方面,也是为后十年经济振兴作好准备的一个内容。在中、长期计划的安排上,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地,一方面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在中部地区建立一批工业企业,加快这个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步伐。这样做,对于充分利用中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加强我国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工业体系,逐步缩小地区差别,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二,有助于国土的合理开发与整治,取得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合理布置生产力,要求对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客观条件和因素,诸如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消费市场、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作综合的考察,对这些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保证国民经济有效地运行,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生产尽可能接近原材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地区,以便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因此,在安排生产力布局时,必须看综合的、社会的、长远的经济效益,就是说要算大帐。比如说,从能源资源条件看,我国能源最易开发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中央确定把开发重点转到中部地区,强化开采,建立以山西(包括豫西)为中心、以煤炭为重点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就是在算了大帐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这一地区煤炭储量丰富,埋藏浅,煤层厚,便于开采,开发历史长,基础较好,建井吨煤投资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建设周期比全国平均短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地理位置适中,便于就近供应京津、华东、中南等缺煤地区。而就中部地区能源的开发来说,如果考虑到晋煤外运的问题还不可能在近期内完全解决,考虑到运输费用这一因素,则抓紧开发豫西包括平顶山的煤炭,从近期看或许更为经济合算一些。一般认为在沿海地区搞建设节省投资,这种看法未必是全面的。在沿海地区建厂,尽管建厂本身投资较省,但是如果把远距离运煤、长距离输电所需的投资考虑进去,投资并不一定省,从宏观经济效益上看未必都是可取的。今后新建项目,凡是耗能高的、运输量大的,应当逐步向中部地区转移。在重点开发山西、豫西煤炭的同时,实行把煤就地变成电的方针,将这一地区加快建成全国的火电基地和重工、化工的重要基地。这是符合生产力布局的原则的。对中原油田丰富的、优质的油、气资源,是就近加工利用,还是长距离运出去加工,这对于能否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要求至为重要。假设把气输送到四百公里外的化肥厂去,第一,管道建设约需三亿元;第二,每立方米气的成本约提高八分钱,每年按四亿立方米计算,即多投入三千二百万元,十年就是三点二亿元。
仅这两笔帐就超过了新建一个化肥厂的投资。而且,从现有的石油化工布局看,大部在沿海,许多产品要大量往内地运送。所以,为了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改进生产力布局,在中原地区相应发展石油化工是必要的,合理的。国家在东北三江平原建立大型商品粮基地的同时,也在其他地区,包括在河南的邓县、淮阳等六个县,建立商品粮基地试点县,这是正确的决策。实践证明,在千里中原建立大面积的商品粮基地,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粮多的优越性。如果再考虑到粮食运输费用和战备需要,优先在中原地区安排则更是情通理顺的。
第三,有助于发挥中间地带承东启西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把沿海地区以外的所有省、市、区统统划为内地,实际上被称作内地的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上的差异是相当大的。我认为,在建设布局的指导思想上,有必要把内地分为中部和西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这是国民经济比例不协调的重要表现之一。如何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使落后地区逐步赶上来,实现地区之间相对均衡的发展,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问题。我们不能听任中部和西部地区老落后。这就需要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中、西部地区大力帮助,先进地区对后进地区大力支援。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从全国范围的经济发展看,总的说来,我们应该采取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基地,由东部向西部逐步推进的发展战略。河南省处于中间地带,也是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过渡地带。中原所处的特殊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在承东启西方面应该起到重要作用。中间地带要从本身的条件出发,向东部沿海地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适用的先进技术,充分利用沿海在对外开放方面实行特殊政策的港口城市的有利条件,在保证按国家计划调出原材料和燃料的前提下,积极增加新的生产能力,造成沿海和中部地区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经济活动条件。这样,中部地区路子就会越走越宽,承东启西的作用就会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有可能成为紧紧跟随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发挥经济潜力的地区,并将为远期发展的战略重点逐步移向西部地区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全国一盘棋”下得满盘皆活。
加快开发中原,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最突出、最关键的就是资金缺乏和技术基础薄弱。要攻克这两大困难,实现经济振兴,充分发挥它在“全国一盘棋”中的承东启西的作用,就必须一方面大胆改革,放宽政策,充分挖掘本省内部的潜力,推进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利用外部力量多上一些开发性的重点项目,使之成为带动河南经济振兴的骨干力量。这就需要在调整生产力布局、千方百计开发内资、大胆引进和利用外资、注重智力开发和技术人才的引进等方面下很大的决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作为中华民族古文明摇篮和发祥地的中原,历史上曾经是开发最早、经济文化相当发达的地方,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其优越的条件决定的。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进军中,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党的十二大指引的方向,群策群力,砺志图新,勇于开拓,那么,开发建设中原的进程一定能够加快,“神州异彩有中州”的局面一定会出现。
(摘自《经济研究》1984年第8期)


第5版()
专栏:简讯

社会科学工作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近年来,广东省采取多种措施,把本省社会科学工作的重点转到研究四化建设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上来。
组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活动1982年冬,省委决定每年拨出专款设立广东社会科学基金,用以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和奖励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1983年,省社联利用这一基金进行全省首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从三中全会以来至1982年底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发表的三百部专著和三千多篇论文中,评选出一百五十六项。其中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的科研成果为重点。如专著《广东经济调查》,论文《论社会主义时期的否定之否定问题》、《广东经济特区的构想和前景》、《在一个县的范围内试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等,受到了一致好评。
修订“六五”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规划,突出应用研究 1983年初,广东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座谈会,初步确定八十九项重点科研题目。今年初,省委为加强对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正式成立了以省委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省社会科学规划小组,负责指导、审定、检查、督促全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并决定对重点研究项目所需经费给予一次性补助十五万元,以保证重点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省规划小组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最后确定三十二项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其中应用研究的课题三十项,占90%以上。
组织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1980年,由省委办公厅统一部署,广东经济学会组织七个调查组,对广东经济的结构以及如何发挥广东经济优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写出了二十多万字的调查报告专集。1981年,省委政策研究室牵头,组织经济学界专题调查广东经济特区问题,写出了《前进中的中国经济特区》一书。1983年,经济学会围绕广东经济发展战略这个主题,组织会员就山区建设、海南岛开发、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革命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广东经济发展战略理论讨论会”,为省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这些调查研究活动,既直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加强了社会科学队伍的建设。
开展社会科学咨询服务活动 今年5月,广东省社联、省社科院组织三十四个学科的八十九位专家、学者,在广州图书馆举办了一次“广东省社会科学界咨询服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省社科院和省社联还积极组织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回答群众提出的各种现实问题,进一步开展咨询服务活动。
(杨建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