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李先念会见维埃拉
新华社布里俄尼8月31日电 李先念主席今天下午在他下榻的布里俄尼住所会见了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
诺·贝·维埃拉主席也正在南斯拉夫进行访问。
会见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两位主席就亚洲和非洲局势交换了意见。
李主席和维埃拉主席对中国和几内亚比绍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
会见时,几内亚比绍方面在座的有国际合作国务秘书贝纳迪诺·卡尔多佐,中国方面有副外长宫达非。(附图片)
上图:9月1日,李先念主席参观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著名旅游胜地玫瑰港。图为李先念主席向旅游者招手致意。      
          新华社记者摄
右上图:8月31日,李先念主席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会见几内亚比绍国务委员会主席维埃拉。                
    新华社记者摄


第6版()
专栏:

卡扎菲在庆祝利比亚革命15周年大会上讲话
摩利国家联盟条约生效
本报阿尔及尔9月1日专电 记者辛树蕃、吴文斌报道:今天上午,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举行集会庆祝利比亚革命十五周年。利比亚国家元首卡扎菲在群众大会和阅兵式上发表长篇讲话,呼吁西撒人阵的军队与摩洛哥的军队站在一起,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军队一起,共同向巴勒斯坦进军。
卡扎菲在讲话中强调利比亚将坚持革命。他说,“利比亚过去坚持了革命,今后仍将坚持革命”。他说,自1969年9月1日革命以来,“军事力量增加了一百倍”,“这是为了保护阿拉伯人民”。
卡扎菲高度赞扬“英雄的摩洛哥人民,勇敢的摩洛哥军队和哈桑二世国王”,认为摩洛哥与利比亚结成“国家联盟”是“革命行动”。卡扎菲在讲话中还号召阿拉伯人民“要打破殖民主义划定的边界”,不要“服从某些领导人骗人的宣传口号”。
卡扎菲还呼吁与突尼斯结盟。卡扎菲说,“在突尼斯,广大人民群众是愿意和利比亚合并的”。
关于乍得问题,卡扎菲在讲话中宣称,利比亚“继续支持以古库尼为首的乍得民族团结过渡政府直到最后胜利”。在卡扎菲讲话时,古库尼就坐在卡扎菲的身边。
出席今天庆祝大会和阅兵式的有专程向利比亚通报摩洛哥就摩—利“国家联盟”进行公民投票情况的摩洛哥首相和外交大臣。但据今天出版的法国《世界报》报道,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没有去的黎波里参加利比亚革命十五周年庆祝活动,是“出人意外的”。
本报阿尔及尔8月31日专电 记者辛树蕃、吴文斌报道:据法国国际电台广播,今天上午摩洛哥七百多万有选民资格的公民投票,赞成8月13日摩利两国领导人签署的成立“国家联盟”的条约。
据报道,按利比亚的立法程序,利比亚的一千三百五十个基层组织的二千七百名代表也都同意摩利“国家联盟”。
根据摩利两国的协议,“国家联盟”条约于9月1日生效。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一部落领袖毅然摆脱喀布尔政权
卡尔迈勒政权采取行动封闭阿巴边界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伊斯兰堡消息:巴基斯坦军方高级人士今天说,曾当过卡尔迈勒政权民兵的一位阿富汗部落领袖,率领三百名武装人员,在四天前逃到了巴基斯坦。
这位名叫古拉姆·哈桑的部落领袖和他率领的三百名武装人员,原来驻扎在喀布尔东边地区,负责保护发电和供电设施。
尽管阿富汗伪政权曾用大量的金钱引诱古拉姆·哈桑的部落为他们卖命,然而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哈桑及他属下的部落成员们却一直同阿富汗游击队保持着联系,共同对付苏联占领军。
最近,苏联军队大量集结在靠近巴基斯坦边界的哈桑及其武装人员的驻地,越发激起了哈桑部落成员们的不满,他们毅然决定摆脱伪政权的控制,在破坏了向喀布尔供电的发电和供电设备以后,集体逃往巴基斯坦。
据报道,哈桑部落成员们这次行动,使喀布尔市内的电力供应受到了严重影响。
新华社伊斯兰堡8月30日电 巴基斯坦《穆斯林日报》今天报道说,阿富汗卡尔迈勒政权正在采取行动在一个月之内封闭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
报道说,喀布尔政权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以便在下月底封闭巴阿边界。该报援引可靠的阿富汗难民人士的话说,目前,一些部队已部署到边界一线,在今后四周内,四万多名俄国军队和卡尔迈勒军队将部署在同巴基斯坦接壤的坎大哈、帕克蒂亚和楠格哈尔等省。
这些人士说,数以千计的俄国军队已经越过奥克苏斯河进入阿富汗。“这些军队很可能部署在阿巴边界沿线。”
报道援引有关人士的话说,卡尔迈勒政权已经巩固了对一度由游击队控制的坎大哈省的主要哨所和公路的控制。


第6版()
专栏:

巴基斯坦和喀布尔政权间接谈判无进展
据新华社日内瓦8月30日电 (记者任正德)在联合国支持下24日于日内瓦开始举行的巴基斯坦和喀布尔政权之间间接谈判已于今天结束。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次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据报道,双方基本上坚持两年前谈判开始时的立场。巴基斯坦方面坚持,从阿富汗撤出苏军的严格规定的时间表是阿富汗问题取得政治解决的主要条件。巴方还要求保证在巴基斯坦的三百万阿富汗难民回国后不受报复以及在阿富汗举行自由选举。喀布尔政权的代表则坚持所谓一些外国“继续干涉阿富汗内部事务”的荒谬立场,并拒绝确定撤走苏联入侵军的时间表。


第6版()
专栏:最后消息

喀布尔机场发生爆炸事件
本报讯 据报道,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国际机场8月31日发生爆炸事件,三十多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
驻喀布尔的西方人士透露,阿富汗抵抗力量目前正加紧袭击在喀布尔的军事目标。据悉该机场同时也是侵阿苏军的军用机场。


第6版()
专栏:

澳加谴责阿富汗袭击巴基斯坦
据新华社堪培拉8月31日电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海登今天说,澳大利亚政府谴责阿富汗使用飞机、大炮和火箭最近对巴基斯坦境内的平民和阿富汗难民进行袭击。
海登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自8月13日以来,阿富汗政府军对巴基斯坦境内的村庄进行了多次袭击。值得指出的是,这些袭击发生在联合国主持下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日内瓦间接谈判即将复会之前。
他同时还说,只有当苏联遵照联合国的决议从阿富汗撤走它的军队,这个地区不必要的死亡和苦难才会了结。
据新华社渥太华8月30日电 加拿大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让·克雷蒂安昨天晚上发表声明说:“加拿大政府对侵犯毗邻阿富汗的巴基斯坦领土和领空的次数的增加深感不安。”
克雷蒂安副总理指出,来自阿富汗方向的对巴基斯坦边界地区的侵犯,发生在苏联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升级的时候。他说:“加拿大谴责这些使许多人丧生的入侵行动,要求立即停止对巴基斯坦的侵犯”。
克雷蒂安说,加拿大高度评价巴基斯坦为二、三百万阿富汗难民提供援助作出的贡献。他说,加拿大将继续为这些难民提供大量人道主义的物质支援。


第6版()
专栏:

北非局势发展引起法国严重关切
密特朗总统三天内两访摩洛哥
法国外长访问突尼斯
本报巴黎9月1日专电 记者马为民报道,法国总统密特朗昨天晚上结束对葡萄牙的访问后又飞抵摩洛哥。这是密特朗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第二次访问摩洛哥。此间外交界人士认为是一个很不寻常的行动。
据透露,他将在摩洛哥停留两三天,与哈桑二世国王再度会见,并将会见几个非洲国家的特使。
密特朗总统原定在访问葡萄牙之后于本周末访问摩洛哥。结果,他在访问葡萄牙之前,先于8月29日晚抵达摩洛哥的伊夫兰,在30日同哈桑二世国王进行了两次会谈。在访葡后又改变了预定回国的计划再度访摩。法国总统府和摩洛哥官方都称密特朗的访问“完全是一次私人访问”,对会谈的内容未作丝毫透露。但是,法国前对外关系部长若贝尔说:“对于一个总统来说,是没有私人访问可言的。”这就更加重了法国总统此行的神秘色彩。
与此同时,法国有关方面的部长和高级顾问人员这几天几乎都在北非或乍得。谢松外长访问了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向两国领导人转达了密特朗总统的口信。国防部长埃尔尼在总统私人参谋长陪同下将于今天抵达乍得访问两三天。在此之前,法国重要内阁成员杜马斯和两位总统顾问先后访问过摩洛哥,为密特朗的访问作准备。其中一个顾问还去过利比亚。
以密特朗总统访问摩洛哥为中心的法国这一系列外交活动引起了舆论界的极大注意。人们纷纷议论和估量这些会谈的内容和意义。
此间报刊普遍认为,密特朗对摩洛哥的访问是一次极为重要的访问,都联系到最近摩洛哥和利比亚建立“国家联盟”、乍得问题以及利比亚可能的外交动向,作了广泛的报道和分析。
摩洛哥与利比亚签署结盟协议后,北非形成了对立的局面,一方面是摩洛哥与利比亚的“国家联盟”,另一方是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毛里塔尼亚的“友好和睦条约”。这将给北非乃至乍得和西撒局势的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
法国《巴黎晨报》的分析着重于乍得问题。它援引摩洛哥方面的消息说,法国—摩洛哥—利比亚三国之间外交接触,主要讨论的是乍得问题,可能在商谈利比亚和法国同时从乍得撤军,乍得问题甚至可能出现某种“转折”。这家报纸的分析是,法国和利比亚都不愿意落入乍得这个“陷阱”,利比亚希望从乍得“体面地撤军”,实现与法国关系的正常化。《解放日报》昨天还推测“乍得问题不象是伊夫兰会谈的中心”,今天则根据摩洛哥观察家的消息认为,种种迹象表明,会谈的中心是乍得问题。它还报道说,正在麦加朝圣的乍得总统哈布雷可能返回乍得会见法国国防部长。不过,该报指出,乍得问题“从谈论到解决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费加罗报》和《世界报》主要从摩洛哥、利比亚“国家联盟”对马格里布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去分析密特朗的这次访问。《世界报》国际部主任和该报驻摩洛哥的记者昨天的文章和报道认为,密特朗的根本考虑是要亲自了解摩洛哥和利比亚建立联盟后在马格里布地区出现的新形势和哈桑二世的想法,同时也想了解摩洛哥是否准备在乍得问题的谈判中发挥中间人的作用。该报昨天题为《密特朗的不安》的社论指出,密特朗当然不能介入阿拉伯国家的内部事务,但至少有三个合法的理由使他可以密切关心会牵涉到法国的事态发展:法国不能对马格里布国家之间关系的恶化无动于衷;担心西撒哈拉冲突再起;一旦法国和利比亚在乍得爆发敌对行动,摩洛哥会不会积极支持利比亚。
此间报纸还谈到利比亚要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的可能性。《巴黎晨报》昨天的评论认为,“利比亚同摩洛哥的接近同样意味着利比亚同法国的接近”。
本报阿尔及尔9月1日专电 记者辛树蕃、吴文斌报道:据阿尔及利亚广播电台和法国国际电台广播,法国对外关系部长谢松30日晚上由阿尔及尔抵达突尼斯,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据报道,谢松先后与突尼斯外长、总理和布尔吉巴总统进行了会谈。这一系列会谈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摩洛哥与利比亚签订“国家联盟”之后马格里布的新形势。
法国国际电台广播说,突尼斯报纸8月31日都以显著位置刊登了法国总统密特朗突然去摩洛哥进行访问的消息。但“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都未发表任何评论”。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血腥生意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揭示了超级大国军火生意竞相扩大的情况。去年仅仅是飞机、军舰、坦克、导弹等重武器的贸易,就达到一百三十五亿美元以上。
在全世界的军火交易总额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就占了69.4%。而武器出口的市场主要在第三世界。在向发展中国家出售武器的国家中,苏联占首位,它过去五年提供的武器价值达二百七十二亿美元。美国也差不了多少,约二百五十九亿美元。
美国武器出口的规模自1981年以来增加了一倍。里根总统公开宣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武器是“我们全球性防务方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不可放弃的组成部分”。正如一家西欧报刊所说的,莫斯科的方针肯定也是这样。
苏美两国不仅进行各不相让的军备竞赛,而且在扩大武器贸易上也是你追我赶。它们为了求得这种血腥生意兴隆,自然不惜在世界各地惹是生非,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人们常说: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的争夺是国际紧张局势的根源。信哉斯言!
·何仁·


第6版()
专栏:

东盟指责美限制纺织品进口
新华社马尼拉9月1日电 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东盟国家谴责美国毫无道理地单方面限制东盟国家向美国市场出口纺织品和纺织产品。
东盟纺织工业联合会认为,美国对东盟纺织品进口征收反倾销税的行动,完全是美国无视它与贸易伙伴国间达成的多边和双边协定中规定的义务和职责。联合会强调说,美国的这类行为是不公平的,将会在发展中国家中造成严重混乱。
东盟纺织工业联合会国际贸易协商执行委员会,上周在新加坡举行的一次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委托东盟纺织工业联合会会员要求它们各自的政府采取一致行动,以反对美国限制东盟纺织品进口的措施。
据此间报纸早些时候报道,菲律宾政府已采取了具体步骤反对美国这一行动。菲律宾外交部已指示菲律宾驻美国的大使馆联合其它东盟国家使馆抗议美国的这一新条例。菲律宾工业和贸易部长罗伯托·翁平也写信给美国驻菲律宾大使,反对这项新条例。
新加坡贸易发展委员会发表一项声明说,美国这项新条例将会增加出口商人的管理费用并削弱出口商的竞争力。


第6版()
专栏:述评

克拉克西政府执政第一年
袁锦林
去年8月,克拉克西就任总理,在意大利的战后史上,第一次揭开了由社会党人任政府总理的序幕。今年8月,克拉克西又成功地赢得了参、众两院的信任和支持,开始跨入他领导的五党联合政府继续执政的第二年。
二次大战结束后,意大利政府更迭频繁,历届政府的平均寿命不过十个月,自1977年以来,没有一届政府的寿命超过一整年。首任社会党总理克拉克西能使他的五党联合政府步入第二个年头,西方观察家认为,这件事本身就是克拉克西政府取得业绩的最好说明。
克拉克西上台以来很不容易地经过了几道难关。
第一道难关是欧洲导弹问题。当时,意大利国内就这个问题展开的争论甚为激烈,两种观点尖锐对立。天民党、社民党主张如期部署美国巡航导弹,以意共为首的一些政党及部分社会党人则持相反的意见,这使刚刚上台的克拉克西政府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为了摆脱困境,政府采取了“既原则又灵活”的政策。一方面,重申遵守北约的“双重决定”,继续恪守前政府所作的关于在西西里岛部署美国巡航导弹的承诺。另一方面,明确坚持同苏联谈判的方针,以争取达到最低水平的核均势。为此,克拉克西亲赴美国,意在消除美国对意大利采取灵活政策所产生的疑虑。当第一批导弹在意大利部署后,克拉克西又立即出访民主德国和匈牙利,并专门派外长安德烈奥蒂去苏联,探讨恢复美苏核谈判的新设想。克拉克西政府如此四处奔忙,目的在于既使美国放心,又向苏联做出和解姿态。今年5月,克拉克西提出了一项建议,要求美苏双方暂停部署导弹,就“尽可能低水平的军备协议”恢复谈判。
西方人士评论说,克拉克西政府这样做既表明了支持美苏核谈判的“诚意”,又安抚了国内反对部署导弹的舆论与和平主义运动。
第二道难关是经济关。克拉克西是在经济极糟的情况下走马上任的:生产衰退、投资不振、财政赤字庞大、失业严重、通货膨胀率高出其它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平均数的两倍。针对这一系列棘手问题,政府明确提出把振兴国家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主张大力削减公共开支,降低通货膨胀率。今年2月,政府不顾广大工人和劳动者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关于放慢“浮动工资”增长速度的决定。在仅仅半年的时间里,政府的这一决定业已初见成效。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和物价得以控制,意大利的通货膨胀率一年内下降了4.1%,即从去年7月的15.3%下降到今年7月的11.2%。通货膨胀率下降得如此之快,这在意大利近十年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据西方经济学家分析,照此下去,克拉克西政府要在今年把通货膨胀率降到10%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除此之外,政府的经济政策在其它方面也获得了某些成效。
目前,虽然不能说经济困难这一关已经渡过,但总的来说比克拉克西上台之初是有了好转。
第三是渡过了一些政治风浪。克拉克西强调“意大利需要长期政治稳定”。他果断而冷静地处理了一些波及内阁稳定的复杂问题。本来,要使五党联合执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之近年来又发生一些牵连内阁成员的政治丑闻,政府成为反对党的攻击对象。在此种颠簸不定的状况下,克拉克西凭借他的政治手腕,周旋于各方之间,取得了支持,使五党联合政府化险为夷。
克拉克西政府执政一年来,在加强同西方各国的关系、尤其是加强西欧联合的进程中,也作了不少努力,对于促进西欧联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克拉克西政府仍面临着令人头痛的失业等社会问题以及五党内部关系不稳的难题。目前,意大利的失业率高达30.5%,失业人数超过二百三十万。社会犯罪率有增无减。虽然最近意大利天民党因在去年的全国大选和今年的欧洲议会大选中连连受挫,元气大伤,这对克拉克西政府有利,但上述的难题仍然使它在新的年度中面临着考验。


第6版()
专栏:

朝党中央书记会见我中联部代表团
据新华社平壤8月30日电 (记者曲本进)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黄长烨今天上午在这里会见了以蒋光化副部长为团长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代表团,双方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会见后,黄长烨设午宴招待代表团。


第6版()
专栏:

坦桑总理接见我大使馆临时代办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8月31日电 坦桑尼亚总理萨利姆今天在这里接见了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临时代办张德政,就进一步发展坦、中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进行亲切友好谈话。


第6版()
专栏:

章文晋大使出席美国一纪念碑落成仪式
新华社华盛顿8月31日电(记者施鲁佳)中国驻美国大使章文晋今天上午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出席了一个纪念碑的落成仪式,这个纪念碑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执行空运任务而献出生命的美国和盟国飞行员而竖立的。
章文晋向纪念碑献了花圈。他在纪念仪式的讲话中对在二次大战中支援中国的美国和盟国的飞行员表示感谢,并欢迎他们到中国来旧地重游。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向建造这座纪念碑的美国驼峰飞行员协会赠送了一块保山岩作为这个碑的基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云南省的保山曾建有无线电发射塔和紧急着落机场,以供来往于印度、缅甸和中国之间的美国和盟国的飞机使用。


第6版()
专栏:

我核电技术装备代表团结束对阿根廷访问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8月30日电 由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宗棠率领的中国核电技术装备代表团今天结束对阿根廷的访问,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
代表团是应阿根廷原子能全国委员会的邀请在24日晚抵达这里的。访问期间,中国客人受到东道主的热情友好的接待,参观了核电站、原子能中心以及有关的工厂和设备。


第6版()
专栏:

新的可可生产国——马来西亚
魏玉琴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棕油、橡胶、锡、石油、木材和黑胡椒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可可的生产和销售,决心要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世界主要的可可生产国。马来西亚的一位部长曾经表示,“八十年代是可可的年代”。
在马来西亚,可可被认为是一种产量高、收益大和具有发展前途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1970年仅为五百七十七公顷,前年已达二十万零二千公顷,而去年估计已达二十三万公顷。可可产量也逐年上升,1970年仅有二千吨,前年已达六万六千二百吨,去年增加到八万吨,占马来西亚出口商品的第六位。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可可产量,马来西亚除了继续开垦荒地外,计划把种植其他农作物的部分土地也改种可可。政府有关部门的实验表明,经过一些努力,每公顷可可产量一般可达一千至一千五百公斤。一家私人公司的实验显示,最高可达每公顷三千公斤,比其他可可生产国高出一倍多。据有关部门计算,一公顷可可比同样面积的油棕的收入高一倍多,比橡胶高好几倍。
今年1月,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实施新的农业政策,特别提倡和鼓励可可的生产。为了促进可可种植业的发展,去年专门成立了可可研究和发展局,负责改进可可生产,研究市场发展的全盘计划。政府要求农业银行支持可可种植者,确保生产、加工、销售计划成功地进行。
马来西亚的可可加工业还处在初期阶段,全国现有七家加工厂,仅能加工可可产量的一小部分,目前以直接出口可可豆为主。因此,马来西亚有关部门把提高可可豆的加工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马来西亚政府争取到1990年把可可产量提高到年产十万吨,使马来西亚成为世界重要的可可生产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