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教育

对改革中学管理体制的一些想法
上海育才中学校长 段力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育才中学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思想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现在,结合我校改革的实践,谈谈我对改革中学管理体制的一些想法。
体制改革,各行各业的情况不同、性质不同,改革也应该有所区别。现在关于学校体制改革的议论很多,仅仅在校长负责制方面就有校长基金,有聘任权、辞退权,工资可以浮动,等等。我认为,学校是人培养人的地方,人是最高级最复杂的生命体,各有长处,各有短处,长中有短,短中有长;而且人才也是多方面的,学校进行体制改革时,应当考虑到这些特点,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育才中学在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最主要是党政分工,精简层次,实行校长负责制。具体做法是:
一,党政分工。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保证、监督学校的行政任务按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去完成,对学校重大的原则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但党支部不包办代替行政事务,而是保证行政负责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
二,学校的行政工作由校长负责。学校行政的最高领导机构是校务委员会。它由两个委员会,即思想工作委员会和教学研究委员会,和一个校务办公室组成。思想工作委员会的主任是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是校长、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委员是工会小组长、年级辅导员、班级辅导员代表、学生会代表、班委会代表等。这个委员会负责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既管学生的思想工作,又管教师的思想工作,讨论教师问题时,学生代表不参加。教学研究委员会的主任是校长,副主任是副校长;委员是各学科一人。这个委员会负责管理学校的教学和教改工作。为了便于统一领导学校的行政事务,我们把教导处和总务处合并为校务办公室。
这样设机构,事实上取消了教导主任一级,使学校的每个领导成员统统站到第一线,与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减少了层次,克服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弊病。
为了更好地培养中青年干部,做好新老干部交替的工作,我们在校务委员会以及思想工作、教学研究两个委员会里,都设置了一至三人的常务秘书,从教职员工中选拔一批中青年同志来担任。常务秘书的作用,一是通过他们联系有关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情况向校务会议和两个委员会提出建议;二是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增长才干,培养新生力量。
实行校长负责制,还必须加强学校的集体领导与民主管理。让学校的教职员工当家作主,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办好学校。为此,就要注意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校长执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遇有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我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实行校长负责制,是比较科学的。当然,也要发挥学生中的学代会、团代会、班委会的作用,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我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以这一思想作为指导的。我们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教育改革。同时较好地了解每个教师的长处、短处,在安排工作时注意扬长避短,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好的校风。这么一来,吃“大锅饭”的人也就呆不下去了。当然,对那些真要吃“大锅饭”的人,如三天两头泡病假的人,领导也不能手软,可以请他病休。这种人毕竟是极少数。
现在有不少学校仍然以坐班制作为对教师进行考勤的主要方法。我认为这种管理方法对学校来说是不太科学的,实质是不信任教师,不尊重教师。其作用只不过是学校领导可以随时找人而已。我校从1978年下学期就取消了坐班制,实行值班制。事实上,一个教师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每天的工作何止八小时呢!我们的办法是,每天每个办公室有一个人值班。班级和年级辅导员每天坐班,但可以迟到、早退,有很大的机动性。职工是八小时坐班制,但也可轮流地迟到或早退。这样做,对中青年教师,尤其是对家务负担较重的中年教师,在时间上给予很多方便。实践证明,我校实行值班制后,有许多教师的工作时间超过坐班的时间,这说明教师是有把工作搞好的自觉性的。
我认为,在改革普通教育管理体制时,首先必须正确理解“管理”的含义。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校的“管理”应该突出“服务”二字,也就是说,要很好地为学校教育服务,为教学第一线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学校的规章制度,都要体现服务的精神,成为一个服务“网”。这个“网”不是把人网死,而是使学校各项工作加强互相间的联系,使各种渠道更加畅通,领导与教职员工之间,都通过这个“网”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工作搞活,把学校教育搞活。这样的体制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最后,谈一点我们对教师考核的设想和实践。我认为,我们的教师都应成为教育专家,我们的班级和年级辅导员都应成为心理学专家。这不是一句空话。因为教师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来逐步总结和验证教育理论的。我们要求教师和辅导员在学期结束时,都要以自己的典型事例来总结自己的教学和辅导工作,先经自己的办公室同人(是按年级分的,目的是体现教书育人)评定,然后召开学生座谈会听意见。评定中首先看典型事例是否真实,而后是看效果如何;再加上平时交流经验、轮流讲学的评议,相互听课的评议,以及班级自治自理的评议等材料的积累,通过教工代表会议,分好、中、可以和暂时不评等级四类,进行评定考核。评定的材料全部陈列在资料室内供大家参阅,广泛听取意见,如有偏差,可以再评。这样经过多次的积累,评定就会求得相对的正确。有了较为公平的评定,教职工的提级、奖励等就有了比较科学的根据,就能做到通情达理,使大多数人信服。


第5版()
专栏:海外来信

考试形式也要改革
留美国宾州印地安那大学物理系研究生 陈全
上学读书离不开考试。作为一个“身经百考”者,我想对改革考试形式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保证了新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招生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就考试形式来说,还有许多需要继续改革的地方。
第一,考试科目多。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六门。考中学也有二到六门。一般要考两三天,考生精力消耗很大。
第二,周期长。这类考试一年一度,一旦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参加,一拖就是一年。
第三,人工批阅试卷,浪费不少高级人才的宝贵时间。
第四,复查困难。考生如果对自己考试成绩有怀疑,要求复查试卷时,往往产生很大麻烦。
第五,研究生入学试题各校不同,标准不统一,不利于进行统计研究。
第六,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范围较小,各校历届试题难免出现重复,考生收集历届题解、猜题,临时突击复习,往往可以提高考试成绩。
来美国后,我参加了“GRE”考试。参加这一考试的是各国(包括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其考试成绩是美国大部分大学录取研究生和分发奖学金的主要标准之一。考试分两部分:上午考“普通部分”,内容包括英语、数学和一些分析推理问题。下午考“专业部分”,包括所报考专业的有关基础知识,内容相当广泛,全部采用选择题。
深入研究这一考试形式,我认为有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考试只分“普通”和“专业”二门。一天可考完,考生负担较轻。
第二,周期短,每年可有多次考试机会。因故不能参加某次考试,几个月后即可参加下次。
第三,计算机处理试卷,效率大大提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第四,复查容易。答卷只是一张纸片,容易保存,容易查找。只要交手续费,即可得到自己答卷的复印件。只要考题没有出错,该得几分就是几分,绝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五,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历史性的智力水平的“国标”。它可以表示出某一考分在全部考生中的百分率位置。如果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智力每年变化不大,那么这一百分率位置不仅可以横向地同其他各州学生比较,而且可以纵向地与前几年的考生比较,这就给统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工具。
这种考试的试题以测验基础知识为主,范围广,数量多,靠临时突击复习,不大可能提高考试成绩。因此,这一形式有利于鼓励学生抓基础知识。
我国现行的考试形式大约有一百年历史了,特别是“命题作文”这一形式,历史就更长了。这就必然带来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随着我国四化事业的迅速发展,现行的考试形式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可以这样认为,只要仍然维持现在的考试形式,而考试成绩仍是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之一,那么“端正中学办学方向”,“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反对乱印乱发复习资料”,“考研究生不能影响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呼吁,对那些激烈竞争、要求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来讲,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广泛收集资料,多复习、常练习,参考前几年试题,分析、猜测出题者的心理,“苦干加巧干”,才有可能在一场连续三天的“大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采用GRE考试形式,加进适合我国国情的考试内容,不但能提高改卷、查卷的效率,而且有助于端正办学方向,转变为考试而学习的风气。因此,我建议国内有关部门研究GRE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试办适合我国国情的我国的GRE系统。


第5版()
专栏:教育

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
山东益都二中 刘沂生
从1977年恢复高考,我就一直负责毕业班或复习班的工作,可以说年年与毕业生打交道,年年帮毕业生选报升学志愿。这几年来,最艰巨的任务是动员学生报考农、林、水、矿及师范院校。说实在的,学生的志愿是衡量广大群众好恶,以及哪些行业得到人们尊重的一杆秤,而且是一杆相当灵敏、相当准确的秤。经过动员,前几年尚有一批学生将师范院校选为第一志愿。尽管极少,但总有那么几个,这除了说明学生具有“勇挑重担,愿为祖国分忧”的高尚情操之外,我想,这与前几年的宣传大有关系。他们是寄希望于未来,相信等他们任教后,教师的地位能象宣传的那样得到提高。然而,今年却出人意料之外,在学习较好的学生中,竟没有一人将师范院校当作他们的第一志愿。尽管再三动员,他们只是笑而不语,不肯修改他们的志愿。师范院校的招生名额,几乎占总招生名额的一半,而第一志愿报考的人数却是零。这个现象能不使人感到忧虑吗?它说明,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没有真正提高。
大家都承认:实现四化,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然而,如果这种不愿报考师范院校的倾向不转变,教育这个基础就很难稳固。也许有人会说:“管它第几志愿,师范院校照常会满额,何忧之有?”学生是会招到的,但是,这样招来的新生质量就难以保证了。“第一志愿淘汰生转师范院校”,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他们志愿不在师院,在校就很难认真学,毕业后也很难教好书。
应该承认,我们这一代的师资力量不算薄弱,其原因是这一代师资在当年多数是质量较高、又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学生。现在这批人都近五十岁了,已渐渐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景况,到了更新的时候,只要深入基层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师资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我说的乏人,主要是指缺乏基础好、有培养前途的人。这种状况该急不该急?


第5版()
专栏:建议

发挥大学生在校科研的优势
南京大学 方延明
我国传统的教育一直是强调读书,至于以后干什么工作,所读的书到底有多大用处,那是毕业之后的事情。因此,形成了一种读死书、死啃书的现象,忽视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使他们在学习期间就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一走上社会就可以发挥骨干作用?严格讲来,这也是在培养人才方面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问题。
大学生搞科研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高等学校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汇聚了许多学术界知名的专家、教授。在这些学术带头人的指导下,科研工作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容易在众多的攻关方案中选择出一种最佳方案。其二,大学生年轻、有朝气、精力充沛,没有家庭负担,工作起来效率高。其三,大学生在学术上没有框子。其四,大学生搞科研也是一支重要的劳动力量,尤其是在大范围内的综合考察,统计分析等方面更是如此。例如对某一区域的地质考察等,这是一些单一的科研单位在人力上所不及的(因为他们无法组织那么多既懂专业、又能实地测量的人员)。大学生搞科研明显占有这四种优势,构成了得天独厚的科研环境。
对大学生的科研活动要有明确的要求。从总的方面来说,要把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文科科研要以研究社会为主,理科科研要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最近,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一些学经济的学生到苏北的南通、扬州城乡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并分别对该地区的工业企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农村商品生产和“两户”的发展、市管县以后全市的产业结构、小城镇建设等,做了有益的调查,提供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同学们都反映这是在课堂上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理科的科研要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最好是在大学的后两年,也就是说,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论之后,选择一些国家经济建设中,特别是当前的四化建设中有代表性的项目,组织大学生参加。
大学生搞科研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由学生自愿与社会上联系、承接任务,也可以由系和学校根据学生专业情况与社会上联系。但是,都必须是有指导教师参加的集体,这样可以保证质量。同时,以签订合同的形式定下来,并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每一个科研任务的完成,往往有论文发表,有书出版,有成果鉴定。这样,既出成果,又出人才。这些科研成果,均可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特别是那些对国民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文稿的作者或科研成果的获得者,可根据他们平时掌握基本理论的情况,由所在系的导师向学校校务委员会申请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为了使大学生的科研工作与社会需要结合得更直接、更密切,使他们毕业之后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也可以采取提前毕业的办法。把学生提前一年或两年直接分配到用人单位,参加科研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巩固学生的事业心和科研兴趣。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有一个对学生考察了解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便于科研工作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5版()
专栏:国外教育动态

独特的联邦德国教育制度(二)
罗荣兴
升大学不用考试
正当我国的高中毕业生们挥汗战高温,准备上考场尽力一搏的时候,联邦德国那些拿到完全中学毕业证书的年轻人正在树荫下静静地思索着上哪一所大学为好。
在联邦德国,上大学通常是不用考试的。只要有文理科中学的毕业文凭,就当然地取得了上大学的资格。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实科中学、专业高中和大专的学习,取得大专毕业文凭,也可升大学继续深造。如果仅仅在普通中学和职业学校学习,就业后通过业余学习想上大学,那也可以,但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当然,艺术院校因为有它的特殊要求,也必须进行招生考试。
据1980年统计,联邦德国有九十所正规大学(此外还有二十五所艺术学院和一百一十八所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大约一百万人。由于普遍采取不经考试直接升入大学的办法,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部分名牌大学和一些特别热门的专业(如医学、法律等)求学者远远超过招生名额的现象。因此,也有部分大学和某些专业采取限额招生的办法,一般是根据求学者高中毕业考试的平均分数和取得上大学资格后的等待时间择优、择先录取的。
这种直接升学的办法有它的优越性,即摒弃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学生们不必担心因为偶然一次考试未发挥水平而丢掉前程。相反,他们必须在小学和中学长期扎扎实实地学习,才能以优异的条件取得入大学的资格。但要实施这种直接升学的办法,就必须对中学教育提出严格的要求。在联邦德国访问期间,我们遇到一些中国留学生,他们向我们介绍这方面情况时,颇有感慨:“在大学里学习的联邦德国同学,来自南北各个州,来自城乡各个中学,都是未经考试上来的,但他们的水平相当齐整,说明那里的中等教育质量普遍较高,同我们国内只保几个重点中学的做法有很大不同。”
取决于社会需要
既然上大学不必考试,并且只要智力发育正常,通过不同途径的努力均可获得上大学的资格,那么会不会出现个个孩子都去上文理科中学,人人都想上大学的现象呢?回答是,不会的,至少目前没有发生。因为孩子及其家长在选择他们的升学道路时,着眼点是未来的就业。而联邦德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不可能给每个人发一个“铁饭碗”,相反,那里常常保持着数以百万计的失业大军。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调节着他们的教育结构,而最终影响到孩子们的升学选择。
实际上,联邦德国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和其他人才。通过普通中学、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各种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这类人员社会需求量最大,通过这一途径就业的人也最多。通过实科中学、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文理科中学、大学培养的则是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在联邦德国,大学毕业生通常在企业和机关里从事较为负责或重要的工作,他们的手下,往往是一批大专毕业生。因而,在技术的或其它专门的岗位上,大量的是大专毕业生,少数是大学毕业生。由于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有限,过多的人上大学就要冒失业的风险。我们在斯图加特的一家饭店里,碰到一个端盘子的联邦德国青年,交谈之下,才知道他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学的是公路设计,毕业后三年找不到工作,只能在此屈就,与其如此,还不如当年去上职业学校。
当然,青少年们作升学选择时也有自己的志向。据说,在联邦德国,小伙子中最吃香的职业是汽车机械师,姑娘们则喜欢当售货员,所以这两类职业学校往往人满为患。而在高级专门人才中,最受人尊敬的是医生、律师和教师,所以在联邦德国的大学里,大学毕业一般只需通过本校的毕业考试,唯独医学、法学和师范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取得文凭。
(续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