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论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
许毅
利改税较之其他办法有更多优越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作了种种试验。以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经济利益为核心,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利润留成和利润包干办法,给了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对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改善经营管理有一定效果,但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不少缺陷,出现了一些矛盾:一、先进企业原来实现利润水平较高,确定的留利率低,而后进企业由于原来利润水平低,确定的留利率往往偏高,因之企业在同样增产增收的条件下,后进企业的留利所得,往往比先进企业多,起不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二、同等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因价格价值偏离和资源、交通等客观条件不同而出现利润高低悬殊的不合理现象,利润分成办法对此不能进行合理调节;三、利润留成或包干制度,实际上是包盈不包亏,当企业利润减少或亏损时,就要求调减包干基数,仍然是变相吃“大锅饭”;四、企业的技术措施贷款,统统在上交利润中归还,同企业责任脱钩,助长了重复生产,盲目建设,等等。
为了探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健全企业经济责任制的路子,1983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利改税第一步改革,开征了国营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留利作了适当调节,国家与企业在利润分配关系上,用税收形式作了一些固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1983年实行利改税第一步改革的工业企业二万八千一百个,占盈利工业企业数的88.6%,完成产值比上年增长9%,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0.9%。在企业1983年比1982年新增加的四十二点二亿元利润中,交纳所得税和上交税后利润占61.8%,企业留利占38.2%;在企业留利中,企业所得占24.9%,职工个人所得占13.3%,做到了在新增长收入分配上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在保证国家得大头的前提下,实行利改税的工业企业,1983年的留利显著增加,共留用七十八点七三亿元,比1982年增长25.8%。这表明利改税较之利润留成和利润包干等其他办法,有更多的优越性。
但是,利改税第一步改革只能是一种过渡性办法,不可避免地有许多不足,必须继续前进,适时地进行利改税第二步的改革。
实质是运用税收杠杆,理顺经济关系
税收是一个古老的经济杠杆,世界各国都收税,又都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因而人们往往把它视为仅仅是国家的强制聚财手段。在我国,国家对国营企业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国家完全可以凭借所有权直接进行分配。为什么又要凭借政治权力来收税,实行利改税第二步的改革呢?它的客观依据究竟在哪里?有些同志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为理由;有些同志则认为要保证国家收入,采用利润分成或利润包干的形式,也同样可以达到目的,不必进行利改税改革。应当指出,只从财政收入方面来判断利改税有无必要是很不够的,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经济情况,从运用经济杠杆,驾驭客观经济规律的需要来进行分析。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人们无法驾驭客观经济规律,而只能在规律的自发作用下活动。社会主义制度为自觉运用经济规律提供了可能性,各种经济杠杆是人们自觉运用和驾驭经济规律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经济规律是一同起作用的,它们之间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总的都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
现在人们常常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但是却忽视了对经济杠杆的运用。这样所谓按经济规律办事,实际上是让经济规律自发地发生作用。现在人们常常强调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但却忽视了社会主义国家运用经济杠杆管理经济的职能,在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杠杆的运用上往往不能配套。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首先体现在建立规则、秩序。这就是经济管理体制和各项政策法令。经济体制是体现全民所有制内部权责关系和分配关系的规范以及权责的量限。但是,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仅从权责上规定了量限,还不能调节各方面的矛盾。因之必须通过各种经济杠杆互相配合,建立一套调节体系,才能进行有计划的调节,把经济关系理顺,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税收杠杆正是国家调节经济关系的十分重要的手段,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要使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真正成为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手段,成为调节经济、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实行计划管理的重要经济杠杆,就必须在国家与国营企业的收入分配中进行利改税的改革,用税收形式把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关系固定下来;必须适应我国国情,建立一个多税种、多环节调节的税收体系,以代替过去那种过于简化的税制,从多方面进行收入调节,以指导和制约企业的生产经营,在保障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稳定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建立起企业财务自理并承担一定风险的盈亏责任制。国务院决定,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进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就是运用税收这个经济杠杆的内在制约力,根据经济生活中的不同矛盾,采用不同的税种,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与其他分配杠杆相互配合,建立一套完整的调节体系,从而理顺经济关系,使国家、企业、职工的分配关系进一步完善,并用法令固定下来,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又保障企业、职工的正当利益,把企业盈亏责任制推向完善化。
增置税种调整税率 发挥税收杠杆作用
税收是一个大概念,税种是个小概念。某一个税种只能解决某一方面的矛盾,调节某一方面的利益关系。要正确运用税收杠杆,完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就得根据经济生活中的不同矛盾,对不同的征税对象,确定税种,区别情况制订税率。经过几年试点,总结改革中的经验,根据当前需要,利改税第二步的改革,设置了十一个税种。其中将在1984年10月征收的有产品税、增值税、盐税、营业税、资源税、所得税、调节税等七种;因条件尚不具备,保留税种、暂缓开征的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四种。另外还有其他几种税要按规定征收。设置的税种大部分是原有税种的恢复和改进,也新增了几个税种。
(一)产品税。这是五十年代曾实行的一个老税种,现从工商税中划分出来。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高利大的产品企业乐意干,价低利微的产品企业就没有积极性。弥补这个缺陷,要靠产品税的杠杆来调节。对价格高、利润大的产品多征税,对价格低、利润小的产品少征税,对微利和政策亏损的还可以减免税,使企业生产各类产品,都有一个相对合理的盈利水平。
(二)增值税。因社会分工的要求,有一部分产品,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机组装,中间要经过较多的生产环节,无论是按中间产品或最后产品征收产品税,在不同的生产经营方式之间,都会发生税收负担不平衡的矛盾。我们企业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倾向,同中间产品价格以及税收上的某些不合理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有利于平衡税收负担,促进专业化协作,限制“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从工商税中分解出增值税这个新税种。
(三)盐税。这是产品税的一种。因为这种产品的资源条件和盈利水平在地区和不同品种间差别很大,有特定的征税对象和计征方法,所以单独设置一个税种。
(四)营业税。这是就商品流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设置营业税是为了搞活流通,实现多渠道、少环节,加快商品流通,提高经济效益。
(五)资源税。企业与企业之间——主要是采掘企业,天赋资源的丰瘠不同,因而产生了盈利水平的高低悬殊,这同企业的经营管理等主观努力是无关的。为了调节由于资源条件的丰瘠所产生的盈利水平高低悬殊状况,并促进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开设了这个新税种。
(六)所得税和调节税。对小型企业征收所得税后剩余的利润,除少数利润较多的要收取承包费外,就全部留给企业,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稳定下来,切实推行盈亏责任制,让企业在增产增收中获得更多的好处,以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认真改善经营管理。对大中型企业在征收所得税后,由于剩余利润还多,仍要征收调节税。以1983年作为基期年,对增长利润实行减税办法,改环比为定比,一定七年不变,使企业、职工在改善经营管理、增产增收和节约耗费中得到较多利益。
上面说的几项主要税种,对经济关系的调节虽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任何一种经济杠杆只能调节一个方面的矛盾,必须配起套来,才能形成合力。同样,利改税第二步改革,对理顺经济关系,完善经济管理体制,虽有重要作用,但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要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


第5版()
专栏:

谈谈农村剩余劳力的使用
张功璞 郑太白
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有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劳动力得到了一次大解放,大批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工副业转移,从而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苏州市的农村为例,1978年务农劳力占总劳力74%,每个农村劳力全年产值一千零九十四元;现在九十万劳力转移到工副业上去,务农劳力占总劳力57%,每个劳力的全年产值达到二千零二十元,比1978年接近翻了一番。实践证明,把过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向多种生产领域转移,意味着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这对繁荣农村经济、使广大农民迅速富裕起来,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农村劳动力的使用上,有两个因素值得注意。第一,承包土地普遍不足,务农劳动力还有相当的潜力。苏州农村按照现在的产量指标、复种指数和精耕细作要求,每亩粮田每年约投放劳动日七十到八十个,每个劳动力可负担四点五亩到五亩粮田。按此推算,全市五百万亩粮田,只需要一百一十万个劳动力。而现在承包责任田的务农劳力就有一百五十万个,加上九十万务工、务副社员一般都有口粮田,有的甚至也包了一些责任田,这样,每个务农劳力包田不过三亩左右。全市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处于剩余状态;这种剩余又是体现在所有务农劳力身上。因此,所有务农劳力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开工不足”的情况,每个劳力平均有三分之一的剩余劳动时间。
第二,劳动力常年均衡存在,而农业生产却有季节性,造成了农闲季节劳动力的剩余。这是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马克思指出:“劳动期间和生产期间在这里是不一致的。生产期间比劳动期间长。”“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在农业上特别显著。”正是这种差别,“成为农业和农村副业相结合的自然基础。”(《资本论》第二卷第266—269页)道理十分清楚,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收种时农活集中,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日;作物生长阶段,也要投入一定的劳动日进行田间管理,但数量大大减少。以苏州农村为例,假如每个劳动力承包四点五亩田,每亩田全年投入劳动日八十个,总计需要投入劳动日三百六十个。可是实际上劳动日的投放并不是均衡的。5、6、10、11这四个月大约需要投入全年劳动日的三分之二,而另外八个月则只要投入全年劳动日的三分之一。这就是说,即使在田劳负担饱和的情况下,对于每个务农劳力来说,在全年三分之一的农忙季节,会感到劳力紧张甚至不足,需要用各种形式补充;而在三分之二的农闲季节却会出现剩余劳力。
务农劳力普遍有剩余时间,反映出农村劳力资源大有潜力可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有可为。如何引导农民有效地利用剩余劳动时间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概括苏州农村一些典型单位的经验,主要是在“精、广、深”三个字上做文章。
“精”就是精耕细作,走集约经营的路子,合理地增加劳动投入,使一亩地获得更多的收入,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一些种田能手、承包大户就是走的这条路。吴江县八坼乡农民杨永清,全家三个劳动力,1982年承包二十三点六四亩粮田。他虚心好学,讲究科学管理,同时精打细算,常年养猪养兔,割草积肥,增施有机肥,总产粮食三万斤,年亩产高于全乡平均水平;出售商品粮二万五千斤,商品率达83%。这说明,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大有可为,在这方面合理地增加劳动投入是值得的。
当前,针对部分地方耕作水平下降,有的农民不愿意向承包田投工、投肥、投资的倾向,要在加强思想教育、稳定责任制、放长承包期、实行以工补农措施的基础上,一方面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求得较好的规模经营效益。另一方面鼓励农民精耕细作,着重抓好几件事:一是要舍得花时间进行智力开发,组织农民学习科学知识,试验、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二是要舍得花劳力积造自然肥料,改良土壤,培植地力;三是要舍得花力量进行必要的农业基本建设,特别是利用冬春有利时机,组织劳力搞一些规划好、效率高、受益快的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抗旱防洪排涝能力,为稳产高产打好基础。
种植业实行集约经营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行合理的套夹种。苏州农村历来有套夹种的传统。这种套夹种可以使务农劳力得到均衡使用,又有利于充分利用地力,增加经济收入。
“广”就是广开门路,走多种经营的路子,发挥各种劳动力的特长,发展各种各样的小商品生产。当前特别要提倡发展养殖业。因为养殖业很适宜于利用分散、零碎的剩余劳动时间,对设备要求也不高,家家户户因陋就简都可以搞,而且经济效益比较好。养殖业还为增产粮食积造了大量优质有机肥。禽畜多,肥料多,促使粮食高产;粮食增产后反过来提供充足的饲料,又促进养殖业进一步发展,这有利于建立大农业的良性循环。苏州农村有一大批专业户、重点户,他们往往是从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进行多种经营开始,随着商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而成了两户,并且还逐步形成了一批专业村。这种由家庭副业到两户再到专业村的发展趋势,展现了利用农村劳力资源发展商品生产的广阔前景。
“深”就是深度发展,走农、工、商、运综合经营的路子。随着农业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加工、流通、运输等环节必将有长足的进展,能容纳的劳动力也将越来越多。目前应当积极鼓励农民利用剩余劳动时间从事加工、运销、运输等副业。苏州农村许多地方已办起了家庭小加工厂,这些家庭小加工厂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有些产品弥补了城市工业的缺门,很受市场欢迎。而且因为生产灵活,适应性强,农忙时让,农闲时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有些地方组织农民利用剩余劳动时间为集体工副业搞对外加工,效益也很好。
发展常年的和季节性的个体运销业、运输业,也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的一条重要途径。太仓县有二千八百户个体商贩,他们成为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吴江县有八千个农民经营水上运输,拥有船只三千九百多条,全年运输收入达到一千五百多万元。现在运销业、运输业还是方兴未艾,今后发展的潜力大得很。
总之,利用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时间,门路很多,只要我们用心研究,大力开拓,一定能使农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第5版()
专栏:书刊评介

推荐一本利用外资的参考书
王永嘉
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贸易研究所编辑的《世界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一书,最近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出版。
近二十年来,由于频繁的世界经济萧条和危机,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大量的游资寻找出路。在这种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形式,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吸收这些资本来推动本国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出口加工区等吸引外资的形式从此引起人们的注意。
所谓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只是一个统称,它还包括自由港、自由工业区、自由关税区、促进投资区和科学工业园区等等。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经营出口加工业为主,一类以发展国际经济贸易联系为主;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特定的区域内,实行特殊优惠的政策,引进外资,从事经济贸易活动,所以有人把它们统称为世界经济特区。
目前,全世界共有这种经济特区大约五百九十多个,遍布五大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形式各种各样,做法也不尽相同。《世界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一书对各国各地区不同形式的经济特区、特别是其中的出口加工区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世界经济特区是国际经济联系的历史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采取不同的形式,以适应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口加工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但获得蓬勃发展,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因为在这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急于把无利可图的劳动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不发达的、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去。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技术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出口加工区的形式必将被新的形式取代。最近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现的所谓科学工业园区,就是上述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工业园区的宗旨在于发展尖端科学技术,招揽和培养科技人才,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该书对此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