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4-08-05

1984-08-05新闻联播 文字版

呕心沥血荐中华——记英国科学家赖朴吾教授

第7版()<br/>专栏:友谊之花<br/><br/> 呕心沥血荐中华<br/> ——记英国科学家赖朴吾教授<br/> 李固阳<br/> 有一位抗日战争时期到过延安的英籍国际友人,回到英国后,仍不辞辛劳,几度前来我国讲学,最后把生命的余热献给了我国教育事业。他就是杰出的英国数学家赖朴吾教授。<br/> 赖朴吾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32年来中国,1936年受聘在燕京大学数学系任教。1939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下的北平充满法西斯恐怖气氛,赖朴吾不能忍受这种生活,毅然徒步翻过妙峰山,进入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辗转经过晋察冀边区,到了延安。在那里,他见到了朱德、彭德怀、聂荣臻和萧克等同志。后来,他又前往西安、宝鸡、兰州等地,在路易·艾黎同志领导的“工合”(工业合作协会)工作,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42年,燕京大学迁到成都复校后,他就于1942年重返燕大执教。1952年回英国后,他任剑桥大学数学系主任,直到1976年退休。<br/> 他初到燕京时,和别的外籍教师最不一样的,就是他不住外籍教师专用宿舍,而住在男生宿舍。后来,他热情支持、积极参加中国进步学生的活动,站在革命人民一边。他去延安以后,不但写信告诉英国人民:“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而且还把在各抗日根据地拍摄的大量照片,展示给进步的中国学生观看。不少学生就这样加深了认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9年初北京围城期间,西郊已经解放。燕京大学的进步师生冒着严寒,乘坐卡车,到石景山和工人联欢。他也去了,十分高兴。1949年4月,解放大军渡江期间,发生了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向我开炮挑衅事件。他和几位英籍教师联名向英国政府写信,指出“曲在英国”。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他和燕京大学的学生一道,早上三点钟赶到清华园车站坐火车到西直门,然后步行到天安门,参加庆祝大会等项活动,直到第二天早上两点,才回到燕园。以后的每个“十·一”,他都参加了庆祝游行,直到离开中国。<br/> 1952年,赖朴吾回到英国后,还是十分关心中国,为促进英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他做了大量工作,并与夫人合写了《中国革命的经历》一书。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得知“工合”恢复,就主动提供线索,使我们收回了一笔十几万港元的外汇。1982年来中国讲学回到英国后,他又撰写文章,把亲眼见到的中国的巨大变化传达给英国人民。<br/> 今年4月,他不顾古稀高龄和身体虚弱,又一次自费前来讲学。4月11日,就在萧克同志约定和他见面叙旧的前两天,他却因心力衰竭在首都医院不幸去世了。他的夫人把他的骨灰交给了他的学生、旧友,按他的夙愿,安葬在原来的燕京校园,既无土封,也不树碑,只在上面栽了三棵他生前喜欢的黄刺梅。<br/> 赖朴吾的似乎平淡无奇的一生,忠实地记录了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了帮助中国进步和促进中英友谊所作的努力。路易·艾黎同志在《纪念赖朴吾》的长诗中,把他誉为英国科学家中一支明亮的火炬。他的名字必将长留在人们心中,正象鲁迅说那样:“纵使时光流驶,也会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附图片)<br/> 耀宁图

为了你们和我们的和平

第7版()<br/>专栏:<br/><br/> 为了你们和我们的和平<br/> 朱子奇<br/> 头上同是一片飞飘的彩云,<br/> 彩云下我们生活,思索,耕耘。<br/> 都受阳光照射,共感雷雨轰鸣,<br/> 我们的呼吸与生命如此难分,难分。<br/> 为了你们和我们的和平,<br/> 不许他们发动战争!<br/> 不许广岛悲剧重演!<br/> 我们跳动的心贴得这样近、这样近。<br/> 请瞧瞧那两位怪模样的人,<br/> 叮叮当当的宝贝挂满了一身!<br/> 那并非是美丽的项链与花环,<br/> 那宝贝是SS和潘兴导弹,数也数不清。<br/> 他们的军费高到了天文数字,<br/> 他们的核弹、化学弹多得惊人。<br/> 那张着血口的大炮一门门,<br/> 对准着你们,也对准着我们。<br/> 我不相信,当俄罗斯的小伙子,<br/> 在喀布尔山谷被游击队击毙时,<br/> 他在莫斯科郊外的未婚妻卡秋莎,<br/> 还会在苹果树下歌唱、欢腾!<br/> 我不相信,当河内的娃娃兵,<br/> 在洞里萨湖旁的炮火下丧命,<br/> 他们在越南饥饿的老母亲们,<br/> 不会绝望地哀伤、呻吟!<br/> 是的,橡胶园属于橡胶的种植者,<br/> 是的,牧羊人是牧场的主人。<br/> 闯进别人家任意抢、杀的暴行,<br/> 你们,我们——怎能再容忍?!<br/> 为了你们和我们的和平,<br/> 让我们一致发出强大的呼声:<br/> 你们,北海道善良的渔民,<br/> 你们,汉城街头示威的教授、学生。<br/> 你们,雅典古城的游行大队,<br/> 你们,纽约港口愤怒的码头工人,<br/> 你们,柏林墙边的青年男女,<br/> 你们,布加勒斯特的红领巾……<br/> 朋友,来,让我们筑起新的长城!<br/> 向核能只为和平服务的光辉未来前进!<br/>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去堵住侵略者的路,<br/> 人民的力量能击破霸权者的野心!<br/> 头上同是一片飞飘的彩云,<br/> 彩云下我们生活,思索,耕耘。<br/> 都受阳光照射,共感雷雨轰鸣,<br/> 我们的悲欢和命运连得多么紧,多么紧。<br/> (编者按:这首诗,是作者为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于7月28日召开的维护世界和平座谈会而作,并在会上朗诵。)

威尼斯的“贡多拉”

第7版()<br/>专栏:异国风情<br/><br/> 威尼斯的“贡多拉”<br/> 陈玉<br/> 到过威尼斯的人,对“贡多拉”是不会陌生的。这种装饰绚丽的月牙形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河道上穿梭游荡,构成了“处处街巷绕碧水,家家都在画图中”的水都特有景色。无怪乎威尼斯人和慕名而来的游客都赞叹“贡多拉”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小船”,因为它造型别致,工艺高超,富于历史感和传统感,是这座海上明珠自然、历史风貌的一个缩影。<br/> 要是你乘上“贡多拉”欣赏威尼斯的旖旎风光,最好先欣赏一番这种别具一格的轻舟。它的船头好象一把梳子,带有六个前齿——代表威尼斯市中心的六个区,和一个后齿,象征着与圣马可广场遥遥相对、呈月牙形的朱特卡大岛。整个双弯曲的船头呈“S”形,很象蜿蜒流经闹市、全长四千五百米的大运河。船头上斧头状的刀口组成的弧形又是大运河上“里阿尔托桥”的体现。这座桥是用大理石建成的独孔桥,竣工于1591年,桥上设有商店二十四家,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视线离开船头,你可发现船的其他部位也是装饰讲究、绚丽夺目。色彩鲜艳的地毯、小巧玲珑的铜海马、雕刻精细的铁刺猬……使轻舟本身成了一个精致的艺术品。<br/> 关于“贡多拉”名字的来源,一说来自拉丁语“钦布拉”(小船),一说来自希腊文“贡特拉斯”(轻舟),或印欧语和意大利方言。<br/> 在由一百一十八个岛屿联成的威尼斯,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今日,尽管公共汽船、小汽艇越来越多,但“贡多拉”仍然受到人们喜爱。乘“贡多拉”在纵横交错的水道中荡漾,别有风趣。当夜幕降临,河道上笼罩着银白的月色,从“贡多拉”上传出的悠扬歌声在水都的夜空回荡,一片水乡美色,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br/> 这种由杉树、落叶松、樱桃树、核桃树、榆树、橡树、菩提树、桃花心木八种木料造成的水上轻舟是威尼斯生活的万花筒,它两头高翘,灵巧可爱,多少世纪以来一直是水都人民生活的“伴侣”,婚丧喜事、访亲探友、运送货物、游览赏景、上教堂洗礼、欢度节日、外出解愁……都离不开它。乘坐者既有国王、总统、政界要人、富商巨贾,又有诗人、影星、歌唱家,也有青年学生、普通百姓。今天,在水城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型号的塑料“贡多拉”,游客到此,无不购买几个而归。于是,“贡多拉”传往世界各地。“贡多拉”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闻,尤其是水城人民轻舟迎贵宾的动人情景更是令人难以忘怀。<br/> 今年6月15日,赵紫阳总理游览了威尼斯。从机场到宾馆,赵总理一行乘坐的汽艇组成一支船队,驶过海湾航道飞快进入闹市。这时,赵总理应市长的邀请,换乘“贡多拉”继续前进。六七十条五彩缤纷的龙船在宽阔的大运河里穿梭行驶。船上吹奏迎宾曲,青年船夫不时举起双桨示意欢迎。船队在前进,赵总理乘坐的“贡多拉”激起一道道飞溅的浪花,它开到哪里,哪里就出现沸腾的欢迎场面。大运河两岸,拜占庭式的楼舍、文艺复兴式的住宅、巴洛克式的宫殿鳞次栉比,千家万户的人们在窗口、凉台、阳台上尽情挥手、鼓掌,有的高呼:“中国!中国!”“欢迎赵总理!”“中国万岁!”赵总理精神焕发,向他们频频招手致谢。笑声、掌声、欢呼声四起,与“贡多拉”有节奏的桨声汇合成动人的乐曲,在水都上空回荡。

“黄”祸难弭

第7版()<br/>专栏:域外杂谈<br/><br/> “黄”祸难弭<br/> 黄晴<br/> 在美国社会生活中,黄色“文化”的存在可谓根深蒂固。在一些美国人的意识中似乎这种文化虽有罪过,但不一定有受害者,可不予干涉。但近年来,此种黄色“文化”趋于恶性发展,日益带有野蛮和虐待狂的色彩。其制造者并开始把魔爪伸向儿童,所谓“小囡囡色情物”大量出笼。由于电缆电视和录像机的普及,此种色情文化有如细菌繁殖,不仅传播面宽,而且由此引起的暴力行为也日渐增加,这样,连一些曾对黄色“文化”持宽容态度的人也觉得所为过甚了。<br/> 最近,美国总统里根在一次谈话中大骂“那些从摧残儿童中谋利的人真是卑鄙下流已极”,他还宣布成立了一个调查黄色“文化”社会效果的专门委员会。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团体也纷纷呼吁对黄色“文化”实施制裁。在这种气氛下,一些州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查封了一些书店和剧院,对制造和兜售淫秽物品的人加重了刑罚。<br/> 但是,美国舆论界对这场战斗并不乐观,有的报刊称之为“一场打不赢的战斗。”它们列举了这种悲观估计的种种理由,譬如,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已使社会无法控制黄色“文化”的传播;黄色“文化”已渗入社会的各个层次,连国会、政府机构和司法机构中也有不少人堕入其中,因而缺乏进行制裁的有效社会力量,正所谓狂澜既倒,颓势已成,如此等等。<br/> 这种种说法虽有其理由,但未涉及其本质。究其根本,这种黄色“文化”之所以泛滥和难以控制,就在于美国社会的商业化因素和社会意识因素。<br/> 目前,美国的黄色“文化”已成为产值八十亿美元的一门产业,行情极为看好。虽说“利傍有倚刀”,干这个行当有几分风险,但利之所在,人们也就趋之若鹜。何况大多数经营色情物的企业处于合法半合法的状态,少数企业的经营活动虽不合法,但它们也同贩毒业一样,大多受到黑社会势力网的保护。<br/> 至于讲到社会意识因素,人们知道,在美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中,有一种片面强调个人欲望满足的享乐主义倾向,这一倾向固然适应了现今美国所谓“物质泛滥”的现实,但也导致了人欲横流的种种社会变态,为黄色“文化”的存在提供了丰饶的土壤。<br/> 照高尔基的说法,黄色“文化”这类事物的产生,是出于一种“对生活的厌倦”,“是对于人格和人生之极端的卑视”。美国在文化方面的颓败之势,使很多人感到忧虑。有人大声疾呼“恢复人性的古典传统的观念,让心智统率感情,对欲望行使庄严的政治主权”。也有人联想到罗马帝国晚期的社会病态而预言西方文明的衰落,认为当前的根本问题是“缺乏道德和政治的指导力量。”这少数人可谓“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但他们不断发出的“警世恒言”却和者寥寥。这大概是因为许多人“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让你象鱼一样畅游水中 人工鳃研制获得成果

第7版()<br/>专栏:国际科技<br/><br/> 让你象鱼一样畅游水中<br/> 人工鳃研制获得成果<br/> 自古以来,人类就幻想象鱼儿那样在水中自由呼吸,四处漫游。现在,随着人工鳃研制获得成果,这个幻想变为现实的日子已经不远了。<br/> 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叫作“血海绵”的试验性装置。潜水员将来穿上它,就可从水中获得取之不尽的氧气供应,完全可能在水下逗留数日。<br/> “血海绵”人工鳃是十几年前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海洋实验室的博纳文图拉夫妇开始研制的。他们观察到人的呼吸系统能够把一种混合气体(空气)中的氧提出来、送入人的血液;而鱼腮则能够把溶解在一种液体(水)中的氧提出来,送入鱼的血液里的血红蛋白中。他们认为,有可能利用一种渗透了鱼的血红蛋白的多孔物质,从水中吸取氧,保存下来,然后通过某种方式再把氧排放出来以供人体和其他需要。1976年,博纳文图拉夫妇找到一种吸水的海绵状聚氨基甲酸(乙)酯。这就是“血海绵”的由来。<br/> 可是,鱼类血红蛋白固氧能力太强,氧气不易提取。最新设计的“血海绵”装置使用了纯血红素——血红蛋白中的活跃成分。<br/> 目前正在进行人工鳃水下呼吸试验。潜水员携带装有两只“血海绵”容器的背包,一只向胸前的呼吸袋释放氧气,另一只从海水中补充氧气。潜水员呼出的气体,在其返回呼吸袋时,由一只罐将其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一个电池驱动的马达,是用来循环水流的。(如图所示) ·仓立德·(附图片)<br/> 两只容器交替摄入的海水(1);由血海绵吸取被溶解的氧气(2);释放出来的氧气流向同面罩相连的呼吸袋(3);呼出的气体经二氧代碳吸收罐(4)除去二氧化碳后在呼吸袋中再循环。

钢琴神童

第7版()<br/>专栏:国际副刊<br/><br/> 钢琴神童<br/> 陈鸿斌<br/> 目前,欧美乐坛有一位声誉鹊起的少年钢琴家,他就是希腊的蒂米特利斯·斯格罗思。欧美报纸赞誉他为“本世纪的钢琴天才”、“莫扎特二世”。<br/> 斯格罗思于1969年8月生于雅典,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四个月后居然谱起了乐曲。从七岁起,他就开始登台演出。无论在雅典的音乐厅还是在电视屏幕上,以至后来在全国各地的巡回演出中,他的娴熟技巧都使广大听众为之倾倒。1978年,他在希腊的费隆音乐节中获钢琴比赛第一名;翌年,又在索非亚国际音乐节中技压群芳。1980年,在意大利的安科纳钢琴比赛中,他再度荣获头奖。在此后的所有比赛中,他没有一次屈居第二。<br/> 八岁时,斯格罗思获得雅典音乐学院颁发的奖学金,入该院学习钢琴、音乐理论和声学、音乐史、室内乐等。此后去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去年再转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1981年,在意大利的波洛尼亚,他开始了在国外的第一次演出。1982年4月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开始引起国际音乐界的关注。去年春天,斯格罗思开始在伦敦的菲斯堤伯音乐厅公演。听完他演奏后,挑剔的音乐评论家们也不得不发出由衷的赞誉。从去年秋天到今年2月,他又在同一音乐厅三次演奏了莫扎特的D小调钢琴协奏曲,一次次获得满场掌声。<br/> 尽管有些严厉的评论认为他演奏的经验还不足,深度也嫌不够,对莫扎特作品的理解也有所欠缺。但整个音乐界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具有如此精湛的技艺不能不使人感到惊讶。目前,人们都在关注着这位钢琴才子今后的成长道路。

电子政治

第7版()<br/>专栏:域外拾零<br/><br/> 电子政治<br/>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业已拉开战幕,共和党和民主党争夺白宫宝座的竞选战,明争暗斗,进入白热化。<br/> 今年的大选同往常相仿,竞选人与谋士们四出奔忙,千方百计拉选票。但也有不同,这就是电子新技术登上竞选舞台,两党在竞选中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助战。据说,各种新式电子仪器堆满竞选总部和各分支机构。难怪,人们称今年的大选是“电子政治”了。<br/> 以往大选利用的是竞选标语、传单、广告、电视与广播。今年,电脑加入竞选行列,发挥着不同凡响的作用。电子计算机首先被采用来对选民进行分析。把选民的姓名、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阅读爱好等等资料输入电脑,它就能分析出该选民对选举的倾向和有无可能支持本党竞选人。如确证可能,就按顺序编入电脑,然后“通知”自动电话,分别打到每个选民家里。当选民拿起电话筒时就会听到事先录音的问话:“你是否支持里根总统?”“你是否已经准备投票?”答复被录在电话录音带上,送回电脑储存分析。这一切都由电脑控制,完全自动化。竞选人与竞选组织者通过电脑分析,可以迅速了解选民情绪、动向与问题,及时想出对策,变换拉票花招。<br/> 电子计算机的另一妙用是储存分析竞选人的讲话,随时能找出竞选对手演讲中的纰漏,借此攻击对方,争取选民。<br/> 据说,在利用电子新技术方面,执政的共和党保持着优势,它的竞选总部里拥有多种新式电脑、电话,直通全国五十个竞选分支机构,掌握着各地的竞选信息。<br/> “电子政治”给美国竞选战带来了新的色彩。尽管花样翻新,目标依然一个:争拉选票,问鼎白宫。<br/> ·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