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教育改革要力争与经济改革同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谢韬谈高等教育的改革
本报记者 毕全忠
谢韬教授解放初期就在吴玉章同志领导下参加了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三年前他担任
了这所大学的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他力主改革,大胆、坚决地按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要求抓校内各级领导班子的调整。记者请他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发表看法。他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很不适应今天的形势。无论从它本身来看,还是从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来看,高等教育非改革不可,而且必须大改。对这一改革,心要热,这是高教战线每个同志的责任。另一方面,教育有它自己的规律,不能简单搬用经济改革的办法。各校情况不同,别校的经验也不能照抄,否则就会‘东施效颦’。因此,头脑又要冷静。”
“怎样做到既热心又冷静呢?”我问。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和目的”,谢韬说,“现在大家都在考虑怎么改革,提各种方案,想各种路子。我感到人们的兴奋点不一样。以我们学校为例,有的着重考虑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的主张先改革教材和教法。学生关心教学、考试制度的改革,有的教职工则主要想通过改革提高福利待遇,增加收入。改革的方针和目的到底是什么?我认为高等教育不能离开经济的改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去孤立地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的局面,基本上是五十年代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形成的。那时候基本上是单一的计划经济,统得很死,次序是重、轻、农,并且基本上是封闭式的。高等教育也是这样,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统一的教学大纲。专业设置的次序也是重、轻、农,形成重理轻文的倾向。大部分专业的内容是反映五十年代的科学水平。对外开放的渠道很少、很窄。基本上是不懂教学的人来管理学校。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在走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对外开放,并且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而高等教育却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格局,不改革怎么行?这个改革要力争与经济的改革同步。邓小平同志去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一规律。‘三个面向’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针,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个方针指引下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科研成果。”
在谈到如何贯彻“三个面向”的改革方针时,谢韬认为有两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教育部门包括高等学校在制订改革计划、措施时,要充分了解和认真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情况、趋势,及其近期、远期对人才的要求;经济部门和社会各界也要关注和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向教育部门及学校提供各自改革的目标、发展的规划,及其对人才的要求。两方面要紧密结合,不能互不通气。现在看来,这一环节做得很不够。二,教育改革要有教育理论的指导,而我们高等教育的改革却缺少这个。我国的教育落后,教育理论研究更落后。解放前采用的是孔夫子和欧美资产阶级的理论。解放后又采用苏联凯洛夫的理论,现在都不行了。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教育理论学说。
讲到这里,谢韬向记者介绍了他不久前到苏联考察时了解到的情况。苏联的教育有它教条主义、僵化、自我封闭等陈旧之处,但总的说来它的教育是发达、先进的,培养出了不少高水平的科技人才,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也颇有进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很重视教育科学研究。苏联有两个全国性教育科研机构,一个是苏联教育部所属的教育科学研究院,它有三十个研究所,而且各有自己的实验学校;另一个是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所属的高等教育研究所。两个机构研究力量强大,经费充足,不断出成果,不断为教育实践提供新的理论。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无论从力量、条件和成果来说,都太差了。谢韬说:“当然,有时是先干,再总结出理论,不能等理论完备了再改革。然而,一般地说,理论总应走在前面,否则就谈不上指导作用了。因此,改革中必须注意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指导。这是做到心要热,头脑要冷静的重要保证。”
最后,谢韬说:“现在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上级领导部门要下放权力给学校。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全身不动,一发难移。学校没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要改革真是一发难移。从学校内部来讲,也有放权的问题,同时也有集权的问题。现在是校长无多大自主权,有的甚至形同虚设。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来说是必须的。”


第5版()
专栏:校外活动

创造型人才与青少年科技活动
柯青劭
科技界许多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即目前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的知识信息量太少,新信息不能及时编入教材;二是教学过于侧重基础知识,缺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创造能力的环节;三是较难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发挥学生个性特征的积极因素。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大家都在试验。近年来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实践表明,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有助于学校教育的改革。
首先,科技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不受课堂的束缚,可以开阔青少年的眼界,使他们及时接触、了解和吸收现代最新的科学技术信息。
其次,科技活动是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有利于鼓励青少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科技活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它调动广大的科技界、产业界参与培育人才的工作,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化和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
科技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实践活动为主要的教育方式,提倡青少年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各种实际的活动,锻炼他们的品格、意志和能力,使他们从小开始科学研究的尝试,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实践证明,一些过去在中小学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大都热情高,肯钻研,能力强,不少已经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后,上海教育学院的同志将一百名获奖者与上海九所中学的一千多名学生进行了对比,列举出很多数字,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青少年科技创造获奖者善于发现问题,富有独立见解,喜欢钻研,勇于迎接困难任务的挑战,不为追求别人的赏识或称赞而学习、工作。如果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这样的幼苗,那么十年二十年后,活跃在我国各条战线上的现代化建设者就将是一大批创造型的人才。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展,青少年科技活动虽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思想认识、活动条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由于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参加课外活动。不少学校还未把课外科技活动当做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来认真对待。
科技活动既然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环节,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活动场所、活动器材、活动资料等等。目前我国供青少年开展课外活动的校外设施较少,科技活动器材短缺。近年来,一般的少年儿童文艺娱乐场所虽有所发展,但校外科技教育的设施却因认识、经费、技术上的种种原因,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现有的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年科技活动站的科技小组,也因条件较差而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个问题不解决,科技活动就很难广泛深入地发展。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国的教育长期存在理论研究落后于教育实践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也同样存在。比如大家都在谈论智力开发,但对“智力”的确切含义和如何有效地开发智力等问题却存在着许多糊涂观念,甚至有些名谓“智力竞赛”的活动,却大量充塞着死记硬背的死题、偏题,给已经负担过重的中小学生,又加上了负担,而丝毫无益于对青少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对科技活动自身规律的研究,对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及培养人才的作用等问题,也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我们认为,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认真研究一下青少年科技活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第5版()
专栏:

中学校长的苦恼
大连市第二中学校长 周世洪
当前中学校长最大的苦恼是:不能把全部精力用到抓正常的教学工作,有“不务正业”的趋势。应付不完的检查、招架不了的会议、承担不了的重担、打对不完的“婆婆”,简直把校长压得喘不过气来,使你应接不暇。就以“文明礼貌月”的检查来说,形式之新、花样之多、检查之频,真使学校难以招架。什么自查、互查、街道查、区查、市查、省查,还有什么明查、暗查、复查,再有什么初评、中评、总评。除了这每评九查,还有每查五步:开会领任务,回来研究安排,往下动员布置,具体去干,再到检查时的迎陪。每次这么一套程序,作为基层的领导能受得了吗?这种只注重形式的做法,造成了工作的顾此失彼,弄来弄去就出来假的了,这对学生的副作用是很大的。
更有甚者,好多部门都可以向学校校长发号施令,本来与学校关系不大或根本无关的事,也得让学校派人去做。
因此,学校的改革,如不从根本上改起,是不会取得什么成效的。
那么,如何改革呢?
一、对普通中学的管理体制,必须彻底改革:或按条条,或按块块进行管理,尽量减少管理的层次。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践的经验,我们认为应类似专业公司那样,按条条管理为好。
二、任何与学校无领导关系的部门和单位,都无权直接向学校发号施令;有间接领导关系的部门,也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工作特点,要尊重学校。学校应该有一定的独立性,不能什么单位都来指挥。有些工作需要学校配合的,必须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或党的领导机关统一归口下达。三、必须解决中学骨干教师外流和部分教师不安心教育的现象,进一步落实普教战线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我们认为,目前中学教师外流,不安心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物质待遇低,生活条件较差;二是职称问题没解决。现在,几乎所有有大专毕业生的部门都评定了职称,偏偏中学至今没有解决职称问题;三是子女就业得不到保证,不如其它部门好解决;四是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负担重,普通高中的编制,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一比十九至二十一;五是住房解决得非常缓慢,条件也很差;六是提拔使用晋升得慢。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来自外部的原因,就是有些部门经常用优厚的待遇和条件来吸引中学中的一些骨干教师。
试想,这些问题有哪一条中学校长可以自己解决呢?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即使给校长有一定的人事权,也无济于事。因为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你校长不聘用,他正好可以离开教育部门。
总之,如果有更多的人来替中学校长解除苦恼,中学改革就有希望了。


第5版()
专栏:

让学生从小学会利用图书馆
王增昌 江帆
利用图书馆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和深入。有人说:“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这话是颇有见地的。我们不仅要向学生灌输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他们。因此,我们认为,应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利用图书馆,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和能力。
国外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例如在日本,“图书馆利用指导”是小学图书馆活动的主线,他们根据教学进度,由浅入深地开展活动。每个年级都安排一定课时的
“图书馆利用指导”课,如:一年级(五课时):参观学校图书馆;书的使用法;书的排列;借书方法;收集明信片和照片。四年级
(六课时):书的结构和使用;分类(第二级类目)和排架;利用目录;国语辞典的用法;百科全书(儿童版)用法;使用电唱机和录音机;编参考书目等。这些课程都是由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讲授的。为了保证实施,日本的图书馆法规定:“学校必须有专门的图书馆员,馆员要经过专门进修”。而且规定:“学校总人数超过四百五十人应设专职人员,不得兼职。”
目前,我国小学图书馆的基本状况如何呢?据我们调查了解,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大部分学校是由大队辅导员或卫生室老师兼任,也有不少学校只把病号安排在图书室工作,这很不利于图书工作的开展,只能应付“借借还还”,根本谈不上如何指导学生读书、利用图书馆。因此,绝大多数小学生对图书馆很陌生,他们往往只知道来图书馆借几本文艺书籍,对图书馆其他丰富的馆藏不得而知。他们不会使用目录,找不到自己想借的书,也不懂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学生们迫切希望能对他们如何利用图书馆加以辅导。北京市有不少中、小学请我们讲“怎样利用图书馆”。但因学校上千所,只靠一两个人讲是“供不应求”的,为此,我们建议:
(一)学校图书馆应设专职人员管理。这个问题虽然有关领导同志在一些会议上提出过,但真正落实的为数甚少。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口人事部门制定学校人员编制中,尚无明确规定。我们衷心希望在教育改革中,有关部门要对此做出明文规定,并要检查落实情况。
(二)对现有的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这项工作可由各市、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室)担当。
(三)积极创造条件,在中、小学开设“图书馆利用指导”课。从长远看,应由教育部普教司、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等单位组织人力,尽快编写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教材,并且要规定课时,逐步纳入正轨。


第5版()
专栏:海外来信

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日本东京农工大学中国留学生 刘进元
在日本,各大学以研究室为单位,每周举行一次约二小时的科技论文讨论会。这里大学生一般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进入研究室,因此从三年级的学生到研究生,讲师,教授全部参加,轮流每周一至二人主讲。主讲人事先要选择与自己专业有关、反映较新实验手法的外文论文,认真反复阅读,领会其实质后,写出讲解的提纲,复印发给大家。演讲时,主讲人根据提纲要领,从实验的设计、材料、方法到结果,逐条进行讲解。为了检验准确理解原文的程度、外文翻译的能力,一般在讲演结束前,从论文的考察部分选出一定量的原文(和提纲要领一起复印发给大家)当场进行口译。讲演结束后,主讲人负责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当然这时老师们也帮助解答难点。最后,研究室的主任教授做简单的总结。这种讨论会的好处是:一,可以学到新的知识,有助于大家了解自己研究领域内的新动向,新水平。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得到充分锻炼。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外文阅读水平。
我国的大学,学生阅读外语科技论文的能力比较差,老师向学生讲解外文原著的水平也不高。所以,我建议国内的大学也应以研究室为单位,每周举行一次这样的讨论会,以提高大家的外文阅读水平,进行知识更新。


第5版()
专栏:学生的建议

大学文科教育要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 任东来
社会科学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但它发展的现状却远远落后于社会需要。改变这种状况,既要加强社会科学的研究,也要注意改进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教育方法。
文科人才与理科人才一样,大都来自大学。改进人才培养,要从改革大学教育方法入手。高校文科的学生大都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年纪轻,阅历浅,知识面窄,是他们的基本特点。而现在文科教育很少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程少,课时多;教师讲得多,学生讨论少;考试重记忆,轻能力;课程旧,过于专门化,忽视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大学中普遍存在着文科学生的学习比理科学生轻松的现象。课程压力不大,往往引起纪律松弛等其它问题。
因此,文科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根据一些学校的经验,可否采取以下四种措施。
一、改革考试制度。目前大学基本采取闭卷考试(特别在大学前三年),而内容又偏重记忆,结果是鼓励学生去死记硬背老师的讲课笔记,而不主动去广泛阅读。较理想的方法应采取闭卷开卷结合,笔试口试结合,闭卷考基本知识,开卷考基本理论和方法;笔试考深度,口试考广度。
二、实行学分制。必修课不仅包括传统的专业基础课,还应有现代科学技术讲座,中国近代史等课程。广开选修课,大学前两年学必修课,以后重点放在选修课,应鼓励学生多选相近专业的课程。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只有这种广泛的交叉选课,才能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人才。
三、采取导师制。大学新生极须老师帮助,应建立指导教师制,在学习方法、课程和书籍的选择上,给予学生广泛指导,使学生在课外时间的学习也有人负责,有章法可循。一个老师可以指导五至八名学生,指定他们定期写读书报告,检查读书情况,导师负责批改报告,并让同学们相互交流。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坚持社会实习制。实习应是广义的,除传统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劳动外,还应包括一般的社会调查。每个文科学生都应有这种训练,既可以利用假期进行,也可以规定专门时间。只有经常接触、深入社会,才能避免从书本到书本的弊病,使学生学得更主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