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大力培养戏曲新人
  浙江省文化厅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浙江省剧种、剧团和剧目逐步恢复。可是,艺术人才后继乏人的状况极为严重。大力培养新人,成为振兴戏曲艺术迫在眉睫的任务。从1978年开始,全省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着手培养戏曲艺术接班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我省越剧、婺剧、绍剧、昆剧、甬剧、瓯剧等剧种的一代新人,正在逐步成长。省越剧“小百花”演出团、婺剧“小百花”东阳县演出队等,赴香港、日本和在本省、外省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鼓励和称赞。几年来,全省招收培训的一千九百多名各剧种的学员,已有一千三百七十七名先后充实到了各专业剧团,戏曲舞台上已较普遍地由青年演员当家了。此外,还涌现出一批很有发展前途的苗子。
如何争取快出、多出、出好的人才,我们感到必须解放思想,清除“左”的影响,以改革的精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普选、广育、精挑、严训,大力培养新人。几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依靠省、地(市)、县三级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我省戏曲剧团数量大,剧种也比较多,但是,培养戏曲演员的中等专业学校仅有一所浙江艺术学校,全省急需大量的青年艺术人才全靠省艺校培养输送,难以解决。因此,必须发挥各地和各剧团的积极性,采取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1978年恢复浙江艺术学校,接着开办浙江昆剧团培训班。1979年又为主要地方剧种的绍、婺、甬、姚剧建立四个地区培训班。与此同时,各地和各剧团也先后办起了各类戏训班七十多个。几年来,全省已为各专业剧团培养各剧种青年演员、伴奏人员等近二千名。目前,我省各剧种的专业剧团的演员结构,绝大多数已得到更新。以六十八个越剧团为例,青年演(学)员已占总数的50%以上。这样,不仅初步解决了戏曲演出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而且还涌现出一批有发展前途的“尖子”。
(二)从艺术人才的特殊要求出发,广开才路,扩大选材范围。戏曲表演人才,需要具备形象、身段、嗓音等一定的天赋条件。选才范围越广,发现好苗子的机会就越多。但是,按规定除列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浙江艺术学校外,戏曲学员只许在城镇户口中招收,这样,选材的范围狭小,势必影响招收学员的素质。在我省广大农村,戏曲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要保证学员的素质,向广大农村招生非常必要。为此,在省委的关心和劳动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1979年起,突破了只在城镇户口中招收戏曲学员的限制,当年拨给招工指标五百名,允许在农村户口中按一定比例招生。1980年,省劳动人事部门又明确指出,只要天赋条件好,符合招收条件,农村户口的不受比例限制,并委托我们把关。根据这些规定,截至1982年年底,我省共招收学员七百八十人,其中农村户口的五百五十五人,占71%。由于招收学员采取了特殊政策,选材面宽,把关较严,使戏曲演员队伍更新加快,质量也比较好。
为了解决专业剧团为数过多、队伍比较臃肿与正常的新陈代谢之间的矛盾,从去年开始,我们主要采取合同工的办法,经过考核后对符合条件的试行全民合同工吸收,其中各方面较好的给予特许全民招工指标吸收。目前,我们正在与有关部门联系,确定一个正常新陈代谢的比例,每年安排一定招工指标,严格掌握使用,保证艺术队伍的不断更新。
(三)举办会演评奖,促进青年演(学)员成长,扩大在观众中的影响。演员成长需要自身的勤学苦练和全面严格的教学,才能发挥其天赋条件,还要通过舞台实践,进行评介宣传,使其艺术上不断成熟,在观众和社会上产生影响。为此,我省于1980年首次举行青年演员会演,共有一百九十八名演(学)员获奖。会演后,浙江日报、省广播电台等单位,举办了群众性投票评选“最佳越剧青年演员”的活动。
为了全面检阅和交流培养戏曲学员的成果和经验,1982年秋,我们举行了全省戏曲“小百花”会演,参加会演的四百余名各剧种的学员,是从全省近二千名学员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会演中,评选出“优秀小百花”五十名,“小百花奖”一百五十名,对在培养艺坛新人做出成绩的三十三名老师授予“优秀园丁奖”。这次“小百花”会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小百花”成了广大群众对青年演(学)员的赞誉。
(四)在普遍培育的基础上,精选好苗子,严格训练培养造就“尖子”。为了使学员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戏曲艺术接班人,在他们毕业和结业后,我们继续抓紧培养提高工作。主要是采取三种办法:一是浙江艺术学校建立进修班;二是请剧种古老、功底深厚的浙江昆剧团,担负部分青年演员的进修培训任务;三是依靠外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拜师求艺等等方式,向省内外名家、前辈请教。
在兴办各种训练班的过程中,各地都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例如,东阳县婺剧团训练班,学员没有宿舍,练功没有场地,他们就借住老百姓家里,在稻草堆上练功,初步练出了一身硬功夫,受到广大观众的赞扬。各地、市、县党委虽然都很重视,但因地方经费有限,学员入学只能发少量生活费,连伙食也要自带;教师很少,一个教师要教好多学生。但是,教师、学员们都不怕苦、不怕累,他们取得的成绩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正规学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也是我省戏曲表演接班人迅速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几年来,我省在培养戏曲表演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用改革的精神,从艺术教育的特点出发,勇于实践,不断探索,以开创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第7版()
专栏:文艺评论

  《故事会》的发行量为什么能猛增?
《故事会》编辑部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故事会》月刊,是一本面向群众、具有民族民间文学特色的通俗性的文学刊物。它以发表反映我国现实生活的故事为主,同时刊登各类传统的中外故事。《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十年内乱期间一度停刊,后以《革命故事会》的刊名出版,编辑工作也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故事会》刊名,端正了办刊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思想性与艺术性、趣味性紧密结合起来。从此,发行量逐年上升。从1979年的二十五万册,已上升到1984年7月份的五百八十多万册,受到读者的欢迎。
这些年来,刊物发展得这么快,编辑部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编辑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
经过几年的实践,编辑部的同志深深感到:编辑人员是否具有革命的事业心和一定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刊物的质量。
故事是一种群众性很强的口头文学。虽然它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但往往又被一些人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这种思想对编辑人员有一定影响。通过社会调查和工作实践,编辑人员逐步认识到,故事之所以能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与故事这种文学在人民生活中的独特功能是分不开的。它不受文化水平高低的限制,能直接地面对面地交流感情,打动人心,能深入到其它文学样式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广大农村群众来说,这种形式更适合他们的口味……。有了这样一种认识,编辑人员就比较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地编选稿件。不少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作品,例如《彩蝶》(1984年第一期),都是经过几个编辑之手加工出来的。吉林有位作者看了编辑帮助加工的稿件说:“看了以后心情很激动,实在感到做编辑工作是很辛苦的,每一篇稿件,从选稿、改稿……到看校样,哪一件工作都要付出许多心血。我作为一个业余作者向您表示衷心感谢!”
在提高办好刊物的事业心的同时,编辑人员还注意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使通俗性的刊物避免庸俗化。编辑部的不少同志都注意社会主义时期故事作品的理论研究,积极撰写这方面的文章,探索如何使这本刊物既具有传统的民间文学那种刚健、清新的风格,同时又有新的时代特点。由于把编辑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结合起来,使刊物工作的发展和推进有了比较稳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根据刊物的特点,发挥它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
我们认为,作为群众性的刊物一定不能脱离群众,一定要摸清群众的实际需要和他们的艺术口味;但也不能因此迎合部分群众中落后的思想和趣味,而是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来挑选和组织稿件。通过寓教于乐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陶冶读者的心灵,使刊物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一点作用。具体来说,着重抓了这三方面的工作:
(1)通过故事宣传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几年来,在刊物上陆续刊登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说,爱国将领的传说,英雄模范的故事。从今年开始,又新辟了“传统美德”、“祖国名胜”等专栏。对于这类传说和故事,有些人认为现在“不吃香了,没有人要看了”。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只要努力提高艺术质量,照样能够打动读者。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张功升在进行共产主义理论宣讲时,讲了几则革命家的传说,把听故事的人感动得热泪滚滚。我们当场把它录下来,整理后加以发表,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2)通过故事促进社会风貌的改变。近几年来,我们发表了不少反映改变社会风气和伦理道德的作品,约占全部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故事的70%。由于这些内容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所以在社会上反响较大。有些读者来信说:看了《故事会》登的有关故事,原来吵闹不和的夫妇,重归于好了;嫌弃老人的儿媳,孝敬婆婆了;要求大办婚礼的新娘,把彩礼退了等等。江苏徐州有个失足青年来信说:“我是个失足青年,整天处于苦闷之中,最近当我读了《失足恨》这则故事后,我又振作了精神,鼓起了重新生活的勇气。”江西有位公安干部还来信介绍了他如何利用刊物上发表的一则名叫《第三个条件》的故事,使一个幸福的小家庭避免了破裂。
(3)通过故事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刊物总共有二、三十个栏目,笑话、寓言、谜语故事、名人传说样样都有。每期内容都力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甘肃有位读者来信说:“《故事会》一到,我们全家都聚集在一起叫我读,读到高兴时,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读到坏人干坏事时,大家一起骂。”黑龙江有位读者来信说:“一本《故事会》,饭后、茶余、工休、地头,拿来可看,看了能讲,一讲就传,那些生动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大家。”
(三)建立和发展作者队伍,坚持依靠广大作者一起办刊
由于故事被不少人认为是“下里巴人的艺术”,长期来,写作队伍很难形成。但要办好一个刊物,非得有一支基本的作者队伍不可。这些年来,编辑部主要采取了这样几条措施来团结和依靠作者:
(1)从大量的来稿中发现作者。自1984年《故事会》改为月刊后,每月来稿二万件左右。编辑同志在处理来稿时以挖掘金矿的精神,在选择优秀作品的同时(每期刊物的稿件70%选自来稿),努力发现优秀作者。编辑部对新发现的作者,不断加强联系和培养。目前基本作者队伍中有20%来自这方面。
(2)召开作者座谈会、艺术讨论会,依靠作者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故事写作质量,把刊物办得更好。1979年秋天,编辑部邀请十二个省、市的故事作者、理论研究者在上海举行讨论会,研究拨乱反正问题,为在这条战线上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为《故事会》刊物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后,编辑部又多次召开了故事艺术讨论会。这些讨论会对故事作品思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作者艺术功力的提高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沟通了编辑部和作者之间的思想,使办好《故事会》这本刊物成为大家共同的责任。
(3)加强与故事活动基地的联系。现在,刊物编辑部不仅有二百多人的基本作者队伍,而且加强了与二十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故事活动基地的联系。他们一有活动,编辑部就派人去参加,借此机会,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熟悉群众的艺术口味,进一步改进编辑工作。这些基地的主要作者,同时是我们的业余编辑,他们为我刊组织了不少稿件,对办好刊物起了积极的作用。
《故事会》这几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有待改进的地方还很多,群众性的刊物发行五百多万册,对于十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并不算多。如何通过改革,进一步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把刊物办得更好,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是摆在编辑部面前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


第7版()
专栏:佳作信息

  《“铁腕夫妻”和他们的事业》〔报告文学〕
  作者 王颖 载《青年文学》一九八四年第八期
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妻,一对致力于农村改革、具有坚强的信念和铁的手腕的夫妻。他们是北京昌平四合庄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的领导者张玉敏和陈万华。
开篇伊始,作品以印象记的形式,勾勒了这对农民企业家的风貌:他们不是过去那种“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传统典型,而是衣冠整洁、风度翩翩、有思想、有眼光,善于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去有效地管理企业、指挥生产的新一代农民企业家。他们有胆有识,早在别人还在犹犹豫豫、迈一步看两步地落实生产责任制时,便毅然带领群众走上发展农村工业、商品经济的道路;他们敢作敢为,在谣言面前义无反顾,反而更高地抡起改革的斧头,先斩后奏,打破生产队、大队体制,成立了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他们改革生产关系,改革管理体制,成立智囊团,发展“网络组织”,高水平、高效率地管理他们的企业。他们的事业,一天比一天发展,一天比一天兴旺,展示的正是今日中国农村的发展趋势和美好前景。
作品思想敏锐,角度新颖,内容翔实生动,文笔流畅质朴,有力地再现了一对以铁性著称的农村新人的风姿,给人以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 (邵娟)


第7版()
专栏:佳作信息

  《昨天、今天和明天》〔话剧〕
  作者:郝国忱 载《剧本》月刊1984年第7期
故事发生在今天,却还有昨天的阴影,又闪现出明天的希望。
绿海公社书记肖明,将过去大哄大嗡那一套方法习惯性地运用到今天的工作中来。为了给上级留下一个“好印象”,他不惜强迫命令下级干部限期完成发展养鸡专业户的指标。他的做法遭到了公社副书记周文光的坚决抵制。这位吃过形式主义苦头的农村基层干部,情愿掏钱代人认罚,也不在他蹲点的大队盲目发展养鸡专业户;为了引进养鸡技术,他不怕流言,大胆聘用了犯过“错误”的技术员张庆,并且力排众议,圆满解决了张庆同年青寡妇陈雪艳之间所谓“作风”问题;他胸怀坦荡,敢于直率地向肖明提意见,交真心。肖、周的矛盾,在利欲熏心的夏清的挑拨下,愈演愈烈……。
剧作将主要笔墨集中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象周文光的坦荡无私,夏清的工于心计,陈雪艳的表面泼辣内心伤楚,张庆的自负自气,均有细腻生动的表现。整台戏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和时代气息。
不足的是,作品对肖明这个形象的挖掘,似还不够深刻,尚有某种概念化的痕迹。
(闻一)


第7版()
专栏:

  重视发展我国电影音乐
王云阶
欣逢建国三十五周年,北京、长春、上海三个电影厂的乐团即将在首都联合公演。值此时刻,回顾建国以来电影音乐的新发展,是有意义的。
三十五年来,我们的电影音乐继承革命音乐传统,大步前进着。建国之初,各故事片厂和美术、科教、新闻记录片厂都成立了作曲组,集中了部分专业音乐工作者为影片创作音乐,改变了解放前只有个别影片是由作曲家创作音乐,而多数影片是随便配些音乐的状况。接着,先后成立了北影乐团、长影乐团和上影乐团,彻底改变了解放前只能用很小的乐队,只花一个通宵录完一部影片音乐的状况。这些措施,使电影音乐的创作和再创作得以全面提高,也培养了队伍。
在建国后的前十七年里,我们创作了一些为广大观众所欢迎的电影音乐和歌曲。在电影音乐的创作构思和创作技巧上,也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如音乐主题的贯串发展;抒情音乐和戏剧性(交响性)音乐的民族特征、时代特征和人物性格特征以及乐器色彩等方面。在电影音乐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一些同志开始探索。不幸,正当我们的电影音乐向前发展的时候,十年内乱带来了严重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电影事业蒸蒸日上,电影音乐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更多的导演重视了按照音乐艺术规律合理使用音乐;更多的作曲家重视了音乐在电影综合艺术中的美学功能,在导演的统一构思之下,与各姊妹艺术密切合作。电影岗位上的老一代作曲家,焕发青春;中年作曲家正值丰收的黄金年华,成为主力。他们都在长期生活积累和创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认真地进行新的探索。青年作曲家思想活跃,不仅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有所创新,而且也敢于接触轻音乐,有的同志还在批判地借鉴西洋现代音乐技巧方面作了实验性的大胆尝试,力图开扩电影音乐的表现范围。这一时期,不仅又创作出一些优秀的电影音乐和歌曲,而且有四部影片荣获最佳音乐奖。在演奏方面,又成立了珠影乐团和峨影乐团。目前,各厂作曲人员有七十多名,全国从事电影音乐工作的人员将近千人,标志着我们的电影音乐事业的兴旺发达。1981年,成立了中国电影音乐学会,这是我国电影音乐史上的一件大事。
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我们应进一步钻研电影音乐理论,更有意识地进行探索。时代在前进,电影音乐还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让我们坚持两分法,加强学习,勇敢创新,为提高电影艺术质量贡献力量!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从生活中升华保持生活本色
——文化部召开座谈会探讨话剧创作问题
在七月间文化部召开的现代题材话剧创作座谈会上,与会同志就生活变革与艺术创作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
同志们认为,现实生活发展极为迅速,经济改革、体制改革不但是我国当前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已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强大的历史潮流。戏剧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努力反映变革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物和令人振奋、发人深思的事迹,塑造具有开拓精神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才能参与和促进现实的变革。无视现实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看不到人们的思想、气质、伦理、心理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既不可能反映日新月异的时代,也塑造不出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与会同志指出,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创作要写得真实些、再真实些,这是时代的要求,观众的要求,也是大多数剧作家的自觉追求。要艺术地反映生活,不是轻而易举的。有些剧作家并不缺少编剧的经验,但因为跟不上生活发展的步伐,他们对今天应该写什么,观众喜欢什么,感到拿不准、抓不住,感到眼力不足、心力不足、笔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加上剧作家自身陈旧的思想观念与戏剧观念的束缚,也造成了作品虚假的情况屡屡发生。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相互关系,是一个至今仍未能很好解决的重要问题。不少同志认为,有的剧作,在创作与演出上都有不少值得称赞之处,但人物、情节、手法都有陈旧之感。有的戏题材好,演出也比较成功,但最后用简单、生硬的说教来解决戏剧矛盾,不但手法陈旧,也不大可能为今天的青年观众所乐于接受。一些剧作之所以使观众感到不真实,过分提纯是重要的原因。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些作品的正面人物总要写得高大一些,仪表堂堂,不苟言笑,指手画脚,是某项政策和正确思想的体现者、讲解者,因而干巴巴,没有血肉,没有个性;而反面人物则时时、处处都要说些错误的话,做些错误的事,最后承认错误了事。作者的观念代替了生活的真实,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被过滤、净化,变成了单色调。在剧作结构上,过分地描写人物和人物之间仅仅属于夫妻儿女与家庭内部的事情,割裂了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剧作成了一个封闭的世界。在思想内容上,片面强调剧作的宣传作用,忽视了戏剧的审美功能,因而使这些剧作流于直、露,思想上既不深刻,艺术上也不动人。
到会同志都认为,凡成功之作,必是尊重生活,尊重观众,遵循戏剧自身的艺术规律,敢于将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东西真实地加以表现,因而,较少编造的痕迹,较少人为的拔高。大家在发言中还谈到,如何做到既是从生活中升华出来的,又不失生动自然的生活本色,这既是思想水平的问题,也是艺术功力的问题。
(文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