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尊重学生志趣鼓励学生“冒尖”
武汉大学教务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出现了可喜现象,涌现了一些“冒尖学生”。高伐林的新诗《答》获1981年全国优秀新诗奖。喻杉的《女大学生宿舍》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由她参加改编的同名电影,今年获文化部优秀电影二等奖。余紫秋、肖彦两位同学分别被邀请参加全国性学术讨论会。据统计,80级考取研究生二百八十四名,其中三十多人考取跨学科的研究生,如学物理的考取了哲学研究生、学数学的考取了经济类专业研究生等。
“冒尖学生”涌现的原因很多,尊重学生志趣,注重培养优秀人才是重要的一条。我们的作法和体会有以下几方面:
一、正确对待优异人才
自恢复高校招生制度以来,新生的入学质量得到了保证。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
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就有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志趣、爱好的问题。我们认为,不能因为学生的志趣与所学专业方向不符合,就指责他们“不务正业”。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发生浓厚兴趣,但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发展个人业余爱好、志趣,并做出成绩,同样是可喜的。有些学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间互相渗透的趋势,对有关学科发生浓厚兴趣,说明这些学生视野开阔,不能简单地看成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只要学生在某方面有突出才能和志趣,就应当“不拘一格”地予以培养和诱导。
承认学生间的差异,要正确对待优秀人才的“缺点”。有突出志趣和才能的学生,往往有骄傲情绪,或者比较自信,不“听话”;或者纪律松弛、集体观念较差等。对此,我们应热情耐心地帮助教育,只能疏导,不能束缚。只要他们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学习和钻研,发展个人的志趣和才能,我们就应予以肯定和支持。
“冒尖学生”虽是少数,但引导得好却能起带头作用,并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学校和国家的教育水平。因此,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志趣,使“冒尖学生”的智力资源得以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二、允许有突出志趣和才能的学生转系、转专业
教育学认为,兴趣是成才的重要动力和诱因。这一诱因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成才。目前,我国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基本上是一次统考定终身。学生的专业志趣往往为家长、亲友所左右,填考“志愿”以“中榜”为目的,使有些学生被录取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因而限制了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其智力资源的开发。当然,十七八岁的青年学生,志趣爱好十分广泛而不稳定,其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志趣,保证有计划地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对少数有突出志趣和才能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要适当放宽,允许他们转系、转专业修习,以使其尽快成才。近年来,我校共为四十多名学生办理了转系、转专业手续,其中文理科间互转的有九名。据调查,由于转系转专业,学生的志趣爱好得到尊重和发展,他们学习勤奋刻苦,有的还“冒了尖”,成为优秀人才。
原生物系遗传学专业79级学生田贞见,酷爱文学创作,经中文系教师考核,在文学方面基础较好,确有培养前途,学校同意他转入中文系80级学习。田贞见一边修习课程,一边积极接触社会,进行文学创作,几年来,他已发表中篇小说《小河带来我的歌》等作品多篇。原中文系77级学生徐传毅,喜爱数学,进校后仍有志于数学研究。经数学系教师考核,学校同意他转入数学系数学专业学习。当他进入“数学王国”后,数学课程考试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现在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三、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修习某些课程
1978年,我校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方案中,不仅有加强基础的必修课,有保证专业方向的指定选修课,而且有尊重学生志趣爱好的任意选修课,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据统计,1984年上半年,学生选课达六千多人次(不包括指选课),其中文理科间互选的有二千多人次。
学分制的试行改变了专业人才成长的“浇铸式”培养法和同一学科、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因而,有些学生“冒了尖”,在成才过程中具有了优势。历史系78级学生李振声,选修了有关文学理论的课程,毕业时报考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研究生,以优异成绩中榜。物理系80级学生肖阳,也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化学系学生则有几名考取物理类专业研究生。这种形势的出现,无疑适应了学科互相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新兴学科与边缘学科的发展做了知识和人才的储备。
学分制的试行,也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利于快出人才,早出成果。近年来,我校共有二十八名学生提前毕业,其中计算机科学系79级学生张汉涛,以两年多时间修满总学分,达到培养要求,提前毕业并考取了研究生,现正在法国攻读学位。历史系陈锋等对魏晋南北朝史感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他与其他同学合作,在校期间公开出版了《铁笔写春秋》(上、下)和《祖冲之的故事》等三本书。据不完全统计,我校77、78、79三个年级学生共发表文章一千二百七十多篇,出版了十四本书。
四、鼓励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培养知识面宽的创造型人才
要使学生由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创造型,必须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鼓励并发展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为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初步效果。
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活动。除学生会、各系经常举行的单科竞赛外,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多科目学习竞赛,每年参加竞赛的学生一千多人。这些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科研与创作的积极性,起到了鼓励学生“冒尖”的作用。
二是实行导师制。1982年秋,我校实行了导师制,每个导师指导学生十名左右,以业务学习指导为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业务中去。导师制的实行,促进了学生“冒尖”。如经济管理系81级学生余紫秋,在导师指导下,写出论文《从发展中小企业看扩大劳动就业》,被劳动人事部和全国劳动学会邀请参加“全国劳动制度改革学术讨论会”。
三是鼓励并支持学生的课余学术活动。目前全校四十三个学生学术团体,有各科专业学术团体,也有不同学科学生组成的跨学科团体。校领导还分别担任有关社团的“名誉会长”、“顾问”等。学校拨出专款,提供活动经费,有关专家、教师予以指导。
此外,学校较重视学生的课余兴趣,如举办摄影、书画展览等。学校展览橱窗专辟“哈哈镜”专栏,展出学生的漫画作品。周中华的漫画,幽默风趣,在校期间就被报刊选登六十余幅,成为漫画界新秀。
如何发现和培养优异人才,鼓励学生“冒尖”,把学生的志趣诱因调动起来,我们拟在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探讨,逐步建立和健全这方面的管理制度,为四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第5版()
专栏:

高等院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好处多
共青团中央 李克强
近年来,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在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走出校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收到了提高思想、增强责任感、丰富知识、锻炼能力的综合效益。今年暑假,广大学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围绕经济改革以及发展城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等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社会实践活动与四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密切结合起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它适应经济振兴和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得到了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不少专家、教授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得以早期接触实际,有利于教育的改革,有利于新型人才的成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符合教育规律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方面的。这里,仅根据这一活动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谈几点看法:
(一)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打开突破口
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政治教育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日常的思想工作也偏重于简单的限制和防范。社会实践活动则为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沸腾的社会生活创造了条件,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进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条战线的巨大变化。学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独立思考,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也使学生的生活获得了更强的自主性。他们看到自己对工厂企业的生产发展所提出的设想,受到尊重和支持,并付诸实施,会受到莫大的鼓舞;尤其是看到一些工厂、农村缺乏知识、技术和人才,十分需要他们去艰苦创业时,可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激发立志成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地普遍反映,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中出现了“三多”:即志愿要求毕业后到基层、到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的人多了;热爱专业,勤奋学习的人多了;积极进取,要求入党入团的人多了。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所以取得这样良好的效果,是因为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把激励和鼓舞学生奋发成才作为思想工作的根本着眼点,把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这对我们研究和改革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为教学改革创造了新鲜经验
目前,学校教学中存在着偏重课堂灌输,忽视实践环节;偏重传统教材,忽视知识更新;偏重分数,忽视能力等弊端。社会实践活动顺应了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为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大加强了教学的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很多学生都感到,过去在课堂上搞不明白的问题,在实践中很快就弄清楚了;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经过实践中的运用和检验,理解更深刻了。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到四化建设第一线参加各种活动,接触到许多新的信息,接受实践对知识的筛选。特别是到那些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和科研部门参加活动,接触到了许多课堂上没有学过的新知识、新技术,有助于学生自觉改变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第三,社会实践活动增长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既要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还要与外界广泛接触和加强合作。这使他们得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这对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分数高,能力低”、“书本知识多,社会经验少”的倾向,调整和更新学生的智能结构,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当然,教学改革不仅有赖于学生自觉更新学习内容和手段,也有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高兴地看到许多教师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参加,进行指导。据沈阳市不完全统计,一年来,仅大学教授、讲师参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就达六百多人次。这对丰富教师的教学思想,克服课堂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为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沿袭了苏联的模式。学生一进入高等学校和中专,从学习到日常生活,直至毕业分配,都由国家统包,不利于调动社会和学校、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新型人才的成长,不利于人才流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既为学生发挥创造性,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观念和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又可为改变国家对学生的包培养、包分配的制度奠定一个方面的基础。目前,社会实践活动正在与勤工俭学活动相结合,向有偿服务发展。一些学校的团组织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创办了“经济管理和科学应用开发中心”、“科技咨询服务部”、“大学生劳动服务社”等服务性团体。学生付出了劳动,得到合理的经济报酬,将有助于他们克服依赖思想,走自食其力的求学道路,并将为助学金向奖学金过渡创造条件。许多学生还利用寒暑假回家乡或到边疆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当地的欢迎。如河南安阳等一些缺乏人才的地方的团组织,把回乡度假的学生组织起来,为家乡建设服务;青海等一些边疆省、区政府部门积极为去那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提供资助和各种方便条件。这为学生毕业后去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工作,促使人才合理流动,架起了桥梁;也为急需知识、人才的地区和单位委托学校定向培养学生,展示了更广阔的前景。
(四)为在校学生服务四化提供了机会
在当前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小型企业和广大群众急需用现代知识和新技术武装自己的情况下,在校的大中专学生应当发挥作用,他们是很有潜力的智力资源。例如,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学生,为某纸制品厂设计了冲孔机和滚动式刷浆机,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几百倍;中国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习研究会”的学生为安徽某一连年亏损的中型化纤厂设计了综合治理方案,付诸实施后,该厂出现了扭亏为盈的新局面;辽宁大中专学生已为社会办了二百多个文化学校和技术培训班,培训了八千多人次。这说明,学生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已经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直接推动了技术进步;学生向社会和广大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开办知识讲座、进行文化科技培训、读书辅导等,推动了成人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知识化的进程。实践证明,在不影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这种智力资源不仅是当前四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教育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然,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意味着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广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首要目的也是为了加速新型人才的培养。总之,只要我们把握方向,认真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大胆突破,就会使之逐步完善,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5版()
专栏:

看学历而不唯学历
育龙
近几年来,我国的干部教育和职工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遇到一些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片面追求学历,尤其是大专学历,出现了一股“学历风”。
有些同志把学历看作提拔、晋级的阶梯,想方设法追求它,一旦目的达到,则把学习、提高的事置诸脑后;有些同志文化程度较低,未经补习就硬着头皮上大专班,学历虽然勉强到手,却有名无实;有些办学单位为了迎合一些人追求大专学历的心理,不顾条件,争办大专班,结果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工厂,则搞突击,出现了三个月学完初中三年课程的虚假现象;……
实现干部知识化、专业化,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素质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如果走形式,图虚名,自己糊弄自己,那就不仅损害了干部教育和职工教育的声誉,使学历贬值,更严重的是贻误四化大业。因此,切不可让这股不正之风蔓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教育干部和职工,认清时代的要求,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办学单位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把好录取、教学和毕业的质量关。此外,要改革工资和人事制度。现行的工资制度按学历、工龄划杠杠,全国一刀切,其弊端已人所共知。加上这些年有些干部部门提拔干部时,只看学历,不看实际能力,促使人们去片面追求学历。这种状况非改变不可。建议今后调资、提职,不能只看学历,学历只是一种标志、参考,有些同志虽然没有学历,但通过自学和长期工作锻炼,具有本行业务知识和组织领导能力,就不能受学历的限制。如果我们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又改革了不合理的工资、人事制度,片面追求学历之风就可望纠正,干部教育和职工教育就能更健康地发展。


第5版()
专栏:国外教育动态

独特的联邦德国教育制度(一)
罗荣兴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声停息时,联邦德国几乎是一片瓦砾。然而战后短短十年间,它却实现了经济复兴,其奥秘就在于它仰仗了宝贵的智力财富——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管理专家和技术工人。从文艺复兴时代起,德意志民族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不断变革的教育制度。
严格的义务教育
联邦德国的法律规定:对六周岁至十八周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实行普遍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全日制义务教育,从六岁到十五岁的孩子都要到全日制学校上学,为时九年;二是部分时间的义务教育,受过九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的青年如不能继续在全日制学校上学,在这以后的三年时间内,也就是到十八岁为止,每周必须有一至二天进职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义务”是双方的。一方面,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有“义务”为全体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免费教育,甚至包括智力迟钝者。联邦德国建立了数百所智力迟钝者学校。另一方面,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家长有“义务”送孩子上学,这方面,可说是带有“强迫性”的。我们在联邦德国访问时,遇一华裔饭店老板,他对我们说,他的饭店里缺人手,雇一名工人工资很高,想让两个儿子干活。大儿子十七岁,已在厨下帮忙,但每周要到职业学校上几次课,二儿子十五岁,政府不许辍学,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
多样化的中学
在联邦德国,小学学制为四年,等到孩子十岁小学毕业时,家家户户的家长均会面临一个困难的抉择:让孩子升什么样的中学呢?因为至少有三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中学可供选择,而上何种中学大体上决定了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类是普通中学,学制五年,恰好到受完九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时为止。普通中学的任务是为各类职业学校和中等专科学校输送学生,所设课程除文化基础课外,还包括一些为就业作准备的科目。普通中学在联邦德国的中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目前大约有一半适龄儿童在这类学校中学习。
第二类是实科中学,学制六年。在实科中学毕业被称为“中等教育结业”,具有“中等教育结业”资格的学生可升入二年制的专业高中学习,经专业高中过渡后即进入高等专科学校就读。实科中学是为培养大专生准备的途径。
第三类是文理科中学,学制九年。这就是德意志传统的九年制中学。能够读完文理科中学的全部课程并通过毕业考试的,便取得了上大学的资格。据资料介绍,目前同龄人中大约有15%的人能拿到文理科中学的毕业证书。
这种在小学毕业时就分道扬镳,一进入中学就定向培养的办法很值得我们研究。它使得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按需学习”,为未来从事不同的职业作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当然,这种中等教育制度也会带来它的问题,主要是孩子“选择未来”时年龄太小,过几年后孩子的智力发展或志趣发生变化怎么办?他们目前的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把上中学的头两年,即五、六年级,作为定向阶段,试读两年后再决定是继续读下去还是转学。另一个办法是允许最终转学,即普通中学九年级毕业的可转入实科中学读十年级,实科中学十年级毕业的可转入文理科中学读十一年级;反之亦可,在文理科中学读到十年级就转入专科高中,然后上大专。
此外,联邦德国近年来还发展了一批中小学一贯制学校,作为上述多样化中学的另一种补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