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田纪云在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上说
根据四化建设需要妥善安置转业干部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10日开幕的1984年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今天结束,田纪云副总理到会讲话。他说,军队转业干部是地方干部的来源之一,是国家的财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三十五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一批又一批军队转业干部充实到各条战线、各行各业以后,保持和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了他们的骨干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田纪云说,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签发的一个决定中就曾指出:“复员工作的总原则,是服从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军建设的需要,并使二者联系起来。”这里讲的“复员”,当时也包括转业。这个总原则就是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结合当前的实际,是否可以这样来说:要根据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和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才。
田纪云指出,在当前新形势、新情况下,我们要认真研究制订相应的安置政策和规定,逐步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制度。中央军委已经明确提出了部队要为国家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随着这一方针的逐步贯彻,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必然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他要求军队转业干部一定要顾全大局,服从工作需要和组织的安排,体谅国家当前的困难,并尽快使自己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地方各级组织和单位对军队转业干部要满腔热情,周到细致地妥善安置,耐心培养,合理使用,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田纪云特别强调要努力做好军队转业干部的专业培训工作。他说,这是今后,特别是近几年内,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最实际、最有效的措施,也是解决矛盾,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积极办法。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它作为安置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花力气切实抓出成效来。各有关方面都要对这项工作给予积极协助和支持。
劳动人事部长赵守一也在会上讲了话。


第4版()
专栏:

李维汉同志的遗产
新华社记者 邹爱国
1984年8月11日三时零一分,李维汉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没有给子女留下财产,也没有留下遗嘱,留下的是一篇篇革命斗争回忆录。
李维汉同志是我们党建党时期的老党员。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被关在监狱里达十年之久。1978年,他重新工作后,感到有做不完的事情,他考虑得最多的问题是怎样为党工作。在与邓小平同志的长谈中,他向党倾吐了自己的心愿:“对于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亲身经历的人要进行总结。我年岁大了,不能为党为人民做其他的工作,但是我的脑子还好用,还能写东西,我要把经历过的事情写出来,留给后人。”
从这一年冬天开始,李老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回忆录的写作中去了。在最初的几年里,他每天的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看书学习,撰写回忆录提纲;向党史工作者讲述经历;接待来访者,回答党史中的一些问题……他每天工作不少于七、八个小时。这对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是多么不易!
材料高高堆在他的案头,他坚持自己看。秘书心痛,要给他念。他不同意:“你们念,我印象不深,还是自己看好。”有时,他一坐下就是几个小时。他太累了,人们劝他要多保重。他说:“人活着就要干工作,党交给我的任务,我要努力去完成。”说罢,他又继续工作。一次,他给几个党史工作者讲述历史,从下午到晚间,整整六个多小时。大家向李老告辞时很是过意不去,李老笑着说:“我老了,马克思在向我招手,我要抓紧时间工作。在我知道的材料中,你们需要什么,就赶快来挖吧!”
朴素的言语,反映了这位1922年入党的革命老人对党的事业的热爱,也深深打动了帮助李老工作同志的心。在很短时间里,李老和同志们拟出了回忆录的写作计划。李老雄心勃勃,他打算从1918年和毛泽东、蔡和森同志一起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一直写到1962年中央召开的北戴河会议。
为了把回忆录写得准确、可靠,他广为搜集资料。几年来他不顾年迈,带着身边的同志到上海、南京、广州、长沙、武汉、西安等地考察。每到一地,他与老同志座谈,向烈士的亲属搜集材料,并且亲自问,亲笔记。有一次他到西安、延安等地去,紧张的日程,使他到了西安就累倒了。他只好委托随行的同志代他去看看曾经生活过多年的延安,他还专门向这些同志布置了调查的题目。
1982年1月,由于过度疲劳,李老病倒了。在病床上,他用微微颤抖的手,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负责同志写信。信中说:“春节后,我生了一场大病,现在虽正逐步恢复,但身体比以前差了。对我的回忆录有些着急,总想抓紧时间搞完,这是我的迫切心愿。”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负责同志来看他,他和同志们谈的都是回忆录的事。他希望协助他工作的同志能早日把稿件整理出来给他。这位负责同志劝他安心养病。他说:“我今年已经八十六岁了,活不了几年了,我要抓紧时间,把回忆录写出来。我不写完,将来见到润之、恩来同志,交不了账!”
这一年的7月,李老出了院。他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每天清晨,李老都是在五点钟起床。在别人的搀扶下,他拄着拐杖,到室外锻炼。他艰难地朝前走着,一步、两步,一米、两米……每天他都要走完五六百米。他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惊人的代价。他一边走,还一边数着脚下的水泥方砖。他风趣地说:为了工作,就要与困难作斗争。李老身边的工作人员清楚,李老强迫自己锻炼,正是为了写完他的回忆录。
李老在顽强地工作着、奋斗着。可是他对自己写的东西总不满意,有的改得面目全非,有的干脆全部划去重写。对于完成了的初稿,他更是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去年年底,《中共党史资料》准备刊登他的回忆录《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工作和整风运动》,他虽病重,仍给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的同志叮嘱再三,说此文“敬请提出批评建议”。
读过李老回忆录的同志都知道,他的回忆录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把自己的活动作为主线来写,而是着重写集体的活动,通过回忆录总结党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重新认识自己。
1978年,李老在统战部为他平反的大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今天党给我平反,这并不说明我完全正确。在过去几十年的革命中,我还是犯有错误的。我愿意把党给我平反,作为对我的鼓励,在有生之年为党为人民多做工作。”
掌声响了。李老一面摆手,一面又诚恳地说:“现在,我们老同志要放下两个包袱:一是有战功的包袱;二是受过林彪、‘四人帮’迫害的包袱。老干部不放下这两个包袱,可能会贻误党的事业,贻误我们的工作,会对后代作出不好的影响。”
一席发自肺腑的话,人们看到了这位老共产党员宽广的胸怀和严以律己的精神。这些年来,李老正是这样做的。在回忆录中,他不隐讳或推卸自己历史上的缺点和错误,字里行间充满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他发表的回忆录,受到史学界的好评,被誉为典范。
在病重期间,彭真、邓颖超、乌兰夫、薄一波等同志去看他;胡耀邦同志请胡启立同志转致他对李老的问候。对于组织的关心,李老很感激,可心中又很不安,他总觉得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每逢同志们来,他总这样对大家说:“你们工作忙,今后不要来看我。这里有医生护士,我没关系。”
7月26日,在他去世前半个月,他躺在病榻上,把工作人员请去,一一交待了这些年来他所从事的写回忆录工作的事宜。他遗憾地说:“写回忆录是党交给我的任务,我没有全部完成。现在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已经没有时间了……”
超负荷的工作,耗尽了李老的心血。他不幸逝世了,他的回忆录没有全部写完;党的统战工作、宗教工作的经验,他没来得及总结。然而,他留下的“财富”是巨大的。据粗略统计,在他最后的五年多时间里,他和工作人员一起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材料,其中已经发表,或者已经定稿准备发表,或者经过他修改过的文稿达六十多万字。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遗产!李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共产党员应该给后代留下什么。


第4版()
专栏:

倪志福张爱萍强调在整个工人阶级队伍中
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良好风气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倪志福、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今天在会见短期休假后来北京的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优秀科技人员时强调,在整个工人阶级队伍中,要树立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倪志福说,工会是职工之家,也应当是知识分子之家。工会要满腔热情地关心爱护知识分子,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张爱萍说,中年知识分子是科技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中年科技工作者,多数战斗在崇山峻岭,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需要在紧张工作的间隙得到一定时间的休养生息。各部门都要把这件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建设认真加以考虑。党和人民要关心他们的健康,保证他们必要的物质文化生活。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王崇伦、国防科工委主任陈彬以及有关部委负责人宋健、莫文祥、江泽民、张钧等参加了会见。


第4版()
专栏:

四川省什邡县公安部门建立岗位责任制,对产值在万元以上的专业户实行保护措施。一年多来,全县未发生一起哄抢、敲诈专业户事件。这是县公安局副局长杨顺文(左二)在养鸭专业户樊兴华家了解防窃、防火情况。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第4版()
专栏:

李先念主席同奥比昂总统话别
中国、赤道几内亚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在京签字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中国和赤道几内亚今天上午在北京签署了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国家主席李先念和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恩圭马·姆巴索戈出席了签字仪式。
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吕学俭,赤道几内亚负责外交和合作事务的国务部长马塞利诺·恩圭马·翁圭内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
签字仪式后,李先念主席同奥比昂总统话别,祝他去我国南方访问旅途愉快。


第4版()
专栏:

王震会见日本松山市中学生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王震今天晚上会见由松山市政府负责人明比文治率领的日中友好日本松山市中学生访华团。今年4月,王震曾率中日友好代表团访问了松山市,受到这个市市民的热情接待。


第4版()
专栏:

严济慈会见印度政府贸易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今天会见以商业部秘书阿比德·侯赛因为团长的印度政府贸易代表团。会见后,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吕学俭和侯赛因签署了中印政府贸易协定。


第4版()
专栏:

姬鹏飞会见日本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国务委员姬鹏飞今天会见以日本社会党日中特别委员会副委员长、众议员井上泉为团长的日本社会党日中特别委员会访华团。孙平化会见时在座。


第4版()
专栏:

黄华会见摩洛哥文化事务大臣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摩洛哥文化事务大臣赛义德·贝勒巴希尔夫妇。


第4版()
专栏:

黄华会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
据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一行。


第4版()
专栏:

对外友协和中拉友协举行电影酒会庆祝中国巴西建交十周年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今天举行电影酒会,庆祝中国巴西建交十周年。
出席酒会的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先楚,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楚图南,外交部副部长韩叙以及巴西驻华大使伊塔洛·扎帕和夫人等。中拉友协副会长张德群和扎帕大使在酒会上讲了话。


第4版()
专栏:

布拉哈临时代办举行记者招待会
庆祝斯洛伐克民族起义四十周年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布拉哈今天上午在大使馆举行记者招待会,庆祝斯洛伐克民族起义四十周年。四十年前的8月29日,斯洛伐克人民在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大约有八万游击队员和军人参加的反对德国法西斯占领者和国内的法西斯政权的武装起义。布拉哈在招待会上向中国记者介绍了这次起义的经过,并阐述了起义在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斗争中的意义。
招待会上还放映了介绍斯洛伐克起义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队情况的纪录影片。


第4版()
专栏:

梁畊会见并宴请法国农业考察团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对外友协副会长梁畊今晚会见并宴请了由法中友协副主席、经济学家海伦·马纪樵夫人率领的法国农业考察团,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第4版()
专栏:

“狼车”的主人
本报记者 张述圣 傅旭
6月27日,原甘肃省民勤县水电局供电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马继义,因犯有贪污、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民勤县的群众奔走相告:“马继义的‘狼车’再也开不成了!”
民勤县位于腾格里大沙漠的边缘,气候干燥,水是人民生活的命脉,而电是水的动力。自1979年以来,掌管供电大权的就是马继义。他经常乘一辆黄色的汽车出没于甘肃省民勤县的乡村。车到了哪里,哪里的群众就得七碟八碗的招待它的主人及其随从,临走时还得奉上鸡、羊等物。当地群众只要远远看见这辆车,就会惊恐地说:“‘狼车’来了!”
马继义曾说:“我岁数大了,再也提不起来了,我得抓紧时间捞一把。”“儿孝媳妇贤,不如老汉腰里多别几个钱。”正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凭借手中的权力,不择手段地为自己谋取私利。在他的威逼下,勤锋农场按季按时给他送瓜、送菜;地毯厂在满员的情况下,招收他的亲属当临时工。至于有人上门“赠送”收录机、收音机、电吹风机、台灯、烟、酒等,他更是来者不拒。
在供电所,马继义自称“马爷”,为所欲为。1981年,马继义从库里领一盘已在架线工程上报销过的价值二千七百六十元的导线,卖给薛白公社新沟大队。卖线款中的一千五百元存入供电所
“小钱柜”,剩余的七百元现金,他据为己有。他还向该队索要九只羊、三十斤驼毛和其他物品。那九只羊由供电所农场免费代他饲养,后来发展到十六只。
马继义感到手头紧了的时候,就到下面变电所想办法。由于变电所的财会人员多是亦工亦农的,怕得罪他,只好听他摆布。马继义常以下乡补助、施工蹲点补助等为名,一次领四五十、六七十元。一次,他去外县开会,从本所领走五百元会议费,然后从中贪污。这两年,马继义在老家新河乡上浪村为老婆孩子盖了一处大院。去年,他又在县城为儿子盖了一处四百平方米左右的院子,有十一间房。房梁用的是笔直的电线杆,仅门楼就值千元。1982年,在相隔不到七天的时间内,他两个儿子娶媳妇,每个花费都在二千元左右。他是个二十级的干部,哪来这么多钱?
有时,马继义停电不是要谋取物质上的好处,而是要专门摆一摆他“马爷”的威风。1983年,西渠等乡、村群众正为迎接春节进行主副食品加工用电紧张时,民兵搞训练不小心炸断了高压线。西渠乡领导要求供电所尽快修通线路,马继义不同意,直到县委书记“拍案而起”,他才勉强答应。停电后的第二十二天,马继义才来到事故现场,说什么:
“修可以,但有关单位都得给我写出保证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乡武装部、乡政府等几个单位联合给他写了保证书,还按他的要求派出二三百名民兵帮助拉线。可是,几百名民兵在太阳底下晒了两天半,第三天下午将近四点半钟,马继义才带着一帮人驱车来到。甘肃省民勤治沙试验站、沙漠植物园,也曾因“马爷”不同意供电,以致影响了工作。难怪群众说:“线路上的‘线长’比政府的县长还厉害!”
对于这个如此横行乡里的“电霸王”,难道县里有关领导无人知晓吗?当然不是。群众说得好:“因为原县委、县政府里的有些领导头上戴着供电所的帽子,脚上穿着供电所的鞋子,身上盖着供电所的毯子。”如此这般,还怎么张得开口呢?就在马继义被捕的前几天,某上级电力部门还有人打电话给县委说:“我们的看法,供电所的班子好着呢,马继义这个人也是个能干的人,只是脾气不好,建议县上体改时继续使用。”现在,民勤县人民检察院认为,县人民法院对罪犯马继义量刑畸轻,已提出抗诉。


第4版()
专栏:漫话

何以被痛斥为“狼”
喜平
从《“狼车”的主人》这篇通讯看,民勤县水电局供电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马继义的坐车,所以被群众称为“狼车”,并不是因为车身的黄颜色与狼的毛色相似,而是因为车的主人以权谋私,巧取豪夺,其贪婪不禁使人联想到狼。
一个共产党干部被群众痛斥为“狼”,是罕见的事,确实值得人们深思。马继义的堕落不是偶然的。他有二段自白:“儿孝媳妇贤,不如老汉腰里多别几个钱”;“我岁数大了,再也提不起来了,我得抓紧时间捞一把”。真是惊人的无耻,寥寥数言,彻底暴露了这位冒牌共产党人的肮脏灵魂。
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宗旨的。他们视功名金钱为尘土,“言炳丹青,德配天地”,在人民心中立起了丰碑。但也有马继义这样的败类(姑且算他曾经是个共产党员),忘记了自己的入党誓言,象旧官吏一样,有位思禄,有权图利,终于在钱眼里葬送了自己。
马继义被法办的可耻下场再次表明:共产党的法纪严明,社会主义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任何为非作歹者的乐园。


第4版()
专栏: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诚意到 疑难消 积案自该躬亲解决 无怪人赞白水新任县长
服务差 效益低 久病只有竞争能治 不信请看辽东长途客车
《陕西日报》△白水县新任县长孙鸿光,十五天解决了一名残废了的技术干部十七年上访五百多次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人们称他是“好县长”
《辽宁日报》△大连——庄河——丹东公路上,农民经营的个体长途客车同国营长途客车开展竞争,原来服务质量、经济效益较差的国营长途客车重新受到旅客欢迎
《重庆日报》△重庆市四名在国家科研单位工作的大学生,自愿到条件差的江北区乡镇企业塔山明胶厂工作
《大众日报》△山东省发展乡镇企业取得可喜成绩,上半年总收入达到四十七亿三千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8%
《北京日报》△沼气建设向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京郊首座沼气集体供气站建成
《南方日报》△昔日被韩愈称为“天下穷处”的阳山县,如今出了“十万富翁”,农民黄祐勤劳致富,去年纯收入近三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十五万元
《湖南日报》△湖南省今年杂交早稻栽培面积比去年增加九倍,达九十万亩,每亩比常规稻增产一百五十斤左右
《山西日报》△山西省从去年冬天至今,共培训农村“两户”六十七万五千余人,占“两户”总数的44.7%
《长江日报》△由武汉市劳模、先进生产者倡议组成的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从1979年以来,帮助企业完成技术攻关项目一千零七十一项,创造经济价值两千七百九十五万余元
《解放日报》△上海第一家专门改造旧城区的公司——上海市四平开发经营公司昨日正式成立
《湖北日报》△襄樊市农行给信用社下放人事权、信贷管理权、利率浮动权、计划管理权、超利润分配权,现在全市已有二百四十二位农民当选为理、监事会主任
《福建日报》△福建省在鼓励农民致富的同时,大抓扶贫工作,今年用于扶贫的资金达一千四百余万元,到目前共有五万八千多户贫困户得到扶持
《天津日报》△天津市将部分城市管理权下放给市内各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