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为了明天
——记贵州省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王炳俊
本报记者 谢联辉 本报通讯员 李鸣歧
“原来就是你呀!”
要认识、了解王炳俊,得从二十多年前祖国西南发生的一件怪事谈起。
1962年5月,荣获西南协作区住宅建筑设计方案竞赛最高奖的“小蜂窝住宅建筑设计方案”没有人认领。当时全国性的三家专业杂志——《建筑学报》、《建筑》杂志、
《建筑设计资料》争相刊登这一方案,并作出高度评价:“贵阳地区山地多,平地少,丘陵起伏,地形复杂,平坝、沟谷、低地多属良田。因而,在住宅设计中不占或少占良田好地、合理利用山地坡地,不仅有经济价值,而且有政治意义。小蜂窝方案是一突出的例子。该方案利用四个基本单元灵活拼凑,组合成多样化的平面,无论在平地、坡地、垂直、平行、等高线均可适用。”
专业杂志在嘉许,设计人员在赞誉,山区人民在夸奖。在对“小蜂窝”一片啧啧称羡声中,却难坏了评奖委员会。因为被构思新颖、设计合理的“小蜂窝”吸引住的参加评选工作的权威们,万万没有想到绘图细致、工整的作者,会在设计图纸的犄角上忘记署上自己的姓名。
谁是作者?几乎西南建筑界都在议论。求才若渴的贵州省建筑设计院院长丁瑞华说:“‘小蜂窝’方案出自高手,作者为什么不露面?!是不是有难处?要是打听到他的下落,如因处境困难,我们愿意接受!”
其实,“小蜂窝”的作者就是丁院长身边的一位二十七岁的青年人,名字叫王炳俊。他195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就在他即将离别同窗好友迈向社会之际,他提出的教学改革意见招来了祸殃。俯仰之间,王炳俊由新中国的“骄子”变成了“罪人”。他被戴上了“右派”帽子,生活给他指定了一条坎坷不平、荆棘丛生的道路。
王炳俊被顷刻间降临的弥天大祸震惊了。他惆怅、迷惑,更想赎罪。大学结业分配时,他主动申请到被人认为是“山高路远,贫穷落后”的贵州去工作。
人才缺乏的贵州并不欢迎这个被视为“牛鬼蛇神”的“右派”。王炳俊被指派到贵州省建工厅下属的一个建筑公司工地监督劳动。
默默地接受命运安排的王炳俊紧紧关闭起心灵的窗扉。他以为少说话,不交往,一头扎进繁重的体力劳动是接受监督劳动的最好形式。他忍受着浑身散架似的疼痛,有意拣脏活重活干;他忍受着投向他的歧视、疑惑、不信任的目光,主动协助别人工作。
不久,工人们议论开了:“这小伙子踏实、肯干,不象是反对社会主义的‘右派’。”不信任的目光渐渐消逝了,换来了温暖的爱抚和真挚的友谊。
他用生活费的节余购置专业书。白天把建筑工地当作课堂教育的补充,专业课的实验场地。夜晚在灯下认真攻读专业知识,把施工实践同建筑理论结合起来,加深理解。这段艰辛的生活,为他今后绽开智慧之花培植了良好的根基。
 1959年秋,王炳俊被调回省建筑设计院工作。因为一顶“右派”帽子,不准他参加大型工程和重点工程的设计,连在小工程设计图纸上留下姓名的权利也没有,但他还是那样努力做好每一件具体工作,积极配合别人设计好每一张图纸。
1962年初,王炳俊同许多有才华的建筑设计人员一样,被西南协作区举行的住宅建筑设计方案竞赛深深吸引着。可是,政治上的误解象一根绳索,捆绑住了王炳俊想飞腾的翅膀。一连几天,他被一种无名的、迷人的欲望骚扰着。
突然,一个念头倏地浮上脑际:为什么不可以把姓名藏匿起来,象路灯那样,站在路边默默地给人们发光照明呢?
新的思想火花激起了火一般的热情。为了不走漏风声,他白天同往常一样积极工作,夜深人静,偷偷在昏暗的路灯下拟画设计草图。3月下旬的一天,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自己在一位工人朋友家里画好的“小蜂窝住宅建筑设计方案”悄悄地寄出去了。
哪知,“小蜂窝”方案夺魁了。王炳俊已经完成了任务,他并不想在自己的“右派”帽子上增添一顶荣耀的桂冠。
然而,王炳俊没有逃脱人们的追寻。一位出差归来的同志提供了线索:“不妨问问王炳俊。今年春季,我晚上两点多钟发高烧,到医院看急诊,好象是王炳俊站在路灯下画过什么。”
同王炳俊一个宿舍的同志如梦初醒:“对了!难怪在那段时间我们睡到半夜就不见他的人了,第二天一问,他说是早锻炼去了。”
真相大白。丁院长一把抓住王炳俊,说:“好家伙!原来就是你呀!”
 那一瞬间,王炳俊象电线杆一样,窘立着,不知说什么是好。
“你怎么不早说呢?以后大胆地干嘛!”求才若渴的丁院长深情地说。
王炳俊歉意地点了点头。
从此,大家赐给了王炳俊一个雅号——“路灯下的建筑师”。
1963年,摘掉“右派”帽子的王炳俊,展翅翱翔了。他设计的“石笋”方案,荣获1963年贵州省住宅方案竞赛优秀奖;他设计的贵阳市南昌路小学教学楼,作为《中小学建筑设计教材》,选入西南冶金建筑学院的教科书……
就在他放开手脚为祖国出力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王炳俊被关进了“牛棚”,被送到农场劳动改造。在种种磨难面前,他捧出的是一颗对祖国、对党赤诚的心。
后来有同志问他:“你过去背着政治黑锅,为什么身上还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王炳俊深沉地回答:“我在政治上受过委屈,可是我想:母亲也有失手打错孩子的时候,你能怨恨吗?一个有良心的儿女,只会念及母亲养育之恩,岂会怀恨一时之过?”
死神怕他
1974年,从农场回到绘图桌旁不久的王炳俊已病魔缠身。这年春天,他感到胸闷不舒,继而觉得有东西在食道作梗。起初他并不介意,后来病情日益加剧,脸色渐显苍白。7月下旬回浙江金华探亲时,经医院检查,他患了不治之症——食道癌!
死神的猝然降临,宛如五雷轰顶。然而,对生活的爱恋,对事业的追求,很快使他镇静下来。他以无比的勇气,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搏斗。
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9月13日,北京日坛肿瘤医院的医生们成功地为王炳俊切除了占整个食道40%的癌变部位,胃不得不提高到胸腔部位。
死神退缩了,却给他留下了病残的身体。胃提高后,压迫心脏、肺部,心率加快到每分钟一百四十次,呼吸困难,每天只能吃流食,饭后要躺半个多小时身体才能动弹,稍吃多点,恶心、呕吐、心闷、头晕;吃少点,肚子饿,浑身无力……
伤口刚刚一期愈合的王炳俊,按照医生的要求,回到家乡浙江金华养病。
粉碎“四人帮”的消息振奋了王炳俊。1977年初夏,他不顾还未痊愈的身体,坐上西去的列车,返回日夜思念的贵州。领导奈何不了这位死神都怕的人,只好给他“约法三章”,安排他上半班。可是,一接触工作的王炳俊就忘却了约法。他设计的78——01住宅通用图方案,在全省被大量采用;他与别人合作设计的贵阳市北京路影剧院,被选入《国内剧场设计图集》;他设计的职工住宅方案,荣获1978年贵州省优秀奖……
他熬红了双眼,熬瘦了双颊,眼眶塌陷下去了。癌细胞趁王炳俊疲劳过度、体力不支之际,报复性地猛扑过来。
1978年9月,王炳俊右颈部冒出一个包块,声音突然嘶哑,头昏目眩。医生检查结果:“癌细胞扩散!”
同志们又为他担忧。院党委立即作出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并为他买好第二天去北京的火车票,指派护理人员专程护送。
王炳俊预感到自己这个“死缓”的人,也许就要走上“绞刑架”了。这时,他想到的是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当时他正在参加难度比较大的省广播事业局综合大楼的设计工作。关于顶层和装饰塔的图形,他已经构思成熟。他拉着院领导的手,恳切地提出了上火车前的最后一个请求:“让我把构思好的图形搬到图纸上吧,万一我回不来,也好瞑目啊!”
领导流泪了,同志们流泪了。有谁能拒绝这样一个人的恳求呢?
王炳俊忍着病体的疼痛,挑灯夜战。他用意志,用毅力,连续奋战三十六个小时,在火车开动的前一个小时,完成了设计任务。
第二次住进北京日坛医院的王炳俊,不宜再开刀。医生给他采用放疗和化疗。三个月后,癌变控制了,但严重损伤了肝脏等部位,全身浮肿,头发几乎掉光,声带发不出音来。
医生怜悯地看着这位已经被病魔夺去了工作能力的人,劝他回家好好休养。
人活着,就得工作啊!然而语言、声音在工作中是多么重要啊!王炳俊打着手势询问医生:“我还能恢复发音吗?”
医生摇了摇头,叹惜地回答:“难啊!好好地休息吧!不要再考虑工作了。”
令人失望的回答扎疼了王炳俊的心,然而他默默地对自己说:“不!我还有一双手,只要活着,就要为人民设计。”
故乡的水,母亲的照顾,好象能赋予意志坚强的儿女一种特殊的活力。三个月后,他的肝功能好转了,头发重新长出来了,最惊人的是声带居然又发出声音了,王炳俊能说话了。
紧紧抓住今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组织上为王炳俊洗刷了过去的“罪名”;社会上承认了他的才能。他被任命为省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他当选为全国六届人大代表,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
王炳俊觉得自己被政治冤屈、疾病折磨耗去的时间太多了。现在是科学的春天,应该紧紧抓住“今天”,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他与死神争分夺秒,特别是担任省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之后,他承担起了比一个健康人还繁重的工作。
1982年,为了解决山区乡村缺乏建筑文化场地资料的问题,王炳俊积极参与和领导《西南地区县镇级电影院通用方案设计》一书的编辑工作。他不顾病残的身体,同十多位同志一起冒着严寒,顶着大雪作实地调查,踏遍了云南、四川二十多个山区县的五十多个公社和集镇。身虚体弱的王炳俊被凛冽的寒风一吹,常常感冒,一咳嗽,刺激心脏、肺部,浑身疼痛。但他忍受着,继续跋涉在难行的山路上。有的同志主张把四川的调查工作留到开春再说,可双眼布满血丝、脸部浮肿的王炳俊却以农村缺少建筑知识,一些新建的影剧院倒塌造成生命财产严重损失的事实,耐心说服大家:“明年有明年的工作,现在城乡人民都渴望尽快改变文化落后的面貌,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啊!”同志们被这位用自己生命拚搏的人感动了。大家一鼓作气搞完调查,并迅速完成了编辑工作。
王炳俊就是这样,犹如上紧发条的钟表,追赶着每分每秒。他为我国建筑事业奉献出累累硕果。1980年和1981年,他获得省黔灵公园小区规划二等奖(未设一等奖),获省职工住宅方案奖。1982年他走上领导岗位后,除参加设计院的技术管理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工地调查情况解决问题外,完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黄果树瀑布区的两亭一廊设计;主编了《贵州省城镇影剧院图案》;领导并参与了《西南地区县镇级电影院通用方案设计》一书的编辑工作。他还与同事合作,搞了六个较大工程的设计,其中《贵阳遵义路商场》方案获举办竞赛单位奖,《贵州省体育中心体育馆》方案被评为全国体育馆设计竞赛鼓励奖,《农村集镇剧场设计方案》获全国农村集镇剧场设计方案竞赛唯一的一等奖。
最近,他被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高昂的改革声振奋了。他在想:贵州有丰富的煤、铝、磷等矿藏和全国少有的水力资源待开发,而要开发,就离不开建筑业。赵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城市各业中,建筑业可以首先进行全行业的改革”。刚出席了人大会议的王炳俊又在盘算着会后的一分一秒:怎样同领导和同志们配合,使贵州省的建筑业按照中央制定的方针、办法,把改革工作落实到实处,让自己爱恋的事业真正成为甩掉贵州落后帽子的突破口。
今年4月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王炳俊,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的事业拚搏。他象富有牺牲精神的熠熠路灯,无私地给人们光亮。(附图片)
王炳俊正在为贵阳晚报社大楼和贵州省广播学校设计建筑方案。
 本报记者 周浩荣摄


第3版()
专栏:

周叔一游学海外恋祖国获得两项成果送回国内
本报讯 记者王友恭报道:正在华盛顿大学攻读的自费留美学生周叔一,今年四月请假,将新研制成功的“没有雾的镜子”和
“自行车新型半自动调速器”送回国内投产。
周叔一是桂林第四机床厂自学成才的青年工人。早在“文革”初期,他在南宁附近某林场劳动时,就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出一种当时要靠进口的无氧铜的冶炼新工艺。这套方法简便易行,炼出来的铜导电性能好,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随后他又研制成功操作方便的铸铁冲天炉加料光—电自动控制装置。其论文被编入北京工业大学教材。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他先后研究出十几种新产品,被誉为“青年发明家”。一九八二年他提出赴美自费留学,得到桂林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并希望他学成回国,把知识献给祖国人民。
前年八月他到美国后,发现宾馆和家庭浴室等处的玻璃镜面经常罩雾,经了解,目前国内外均无较好的解决办法。周叔一经过几个月的试验,提出了使玻璃镜不罩雾的技术。按照这个办法生产没有雾的玻璃镜,成本低,效果好,使用方便,生产工艺简单。在此期间,他还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研制成功结构简单、调速方便、成本低廉的自行车半自动调速器。为了及时把这两项成果献给祖国,经校方同意,他请假半年回国安排生产应用。在广西和桂林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还将这两项成果在美国申请了专利。


第3版()
专栏:

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少年发明创造展览会
我国十件小发明运往日本
本报讯 记者陈祖甲报道:“穿绳器”等十件我国青少年制作的小发明,已经运往日本,参加明年3月的第三届世界青少年发明创造展览会。
这十件作品是:穿绳器(上海重庆北路小学茅嘉凌),“立可”双色圆珠笔(上海市上海中学许可),折叠旅行脸盆(上海大同中学刘希凡),防触电插座(上海和田路小学徐琛),多功能柱形天象仪(福州一中陈升、福州五中黄玲),卫生取筷盒(福州台一中小学林峰、卢曼斯),自行车除砂刹(广西桂林九中吴建伟),防风节烛台(广州湘神坊小学苏煊成),群雁凌空(天津义和街小学刘大棚、刘大同、李永彬),三等分角规(天津十六中徐红、徐梅)。
这些作品都是在1982年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作者的年龄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才十二岁。这些孩子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用品、教学用具作了改进,构思比较精巧,都有实用价值。其中的自行车除砂刹已在香港投产。小发明作品显示了我国青少年丰富的创造潜力。
世界青少年发明创造展览会是由日本发明协会不定期举办的。我国第一次参加这个展览。我国第二届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将于今年8月在昆明举行。


第3版()
专栏: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向外输送科技人员三百六十五名
本报讯 据科学报报道: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先后向上海市一些地方研究所输送了二百五十名科技人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新单位大显身手,发挥了才干。同时,几年中,上海分院系统还有应聘到外省市的科技人员一百一十五人,在当地领导支持下,开辟了新的工作阵地,不少同志担任了业务领导,成了科技骨干,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赞扬。


第3版()
专栏:

对外友协举行智利诗人聂鲁达诞辰八十周年纪念会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七月十二日下午为智利著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诞辰八十周年举行纪念会。
 对外友协副会长、中拉友协会长楚图南在会上介绍了这位曾获得国际和平奖金和诺贝尔文学奖金作家的创作道路和他对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所作的贡献。


第3版()
专栏:

菲律宾摄影家、画家作品在京展出
菲律宾六十位摄影家、画家的作品从七月十二日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次展览是根据中菲一九八四——一九八五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举办的。这个展览将于本月二十二日结束,并从八月一日起在广州展出两周。


第3版()
专栏:

日本对外文协副会长为“修我长城”活动捐款
正在北京访问的日本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专修大学理事长森口忠造,七月十二日为“修我长城”活动捐款十万日元。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奥运会之窗

异军突起的美国男排
正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为奥运会金牌苦苦奋斗的美国女排身上时,原来默默无闻的美国男排以飞快的速度赶上来,跻身于世界强队之列,并可能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夺得桂冠。
这样讲不是没有根据的。今年5月,美国男排访问苏联,战胜了多次荣获世界冠军的苏联国家队,取得四战四胜的成绩。这一消息立即引起国际排球界很大震动。因为苏联队被许多人认为是不可战胜的,而美国队竟在苏联国内打败苏联队,由此可见美国队的实力相当雄厚。5月份,美国队还在捷克斯洛伐克参加国际邀请赛,力挫群雄,获得冠军。6月份,亚洲冠军日本队访美,美国队三战三胜;随后中国男排又同美国队交锋四次,一场未胜,其中有一局是0∶15失利,这在中国男排战史上是不多见的。在奥运会前的一系列国际比赛中,美国队已连续二十五场保持不败,说明他们竞技状态相当好。
美国男排是近一两年崛起的,以前他们在世界比赛和奥运会上从未获得过好名次。这个队的特点是身材高,身体素质好,扣球力量大,高快结合,尤其是防守反击速度快。队员在一起配合多年,去年以来又多次参加国际比赛,经验十分丰富。在奥运会上美国队夺冠的主要障碍是巴西队,以往两队交锋,美国队胜少负多。不过,最近美国队战胜苏联队的消息使巴西队很吃惊,感到不好对付。这次奥运会又在洛杉矶举行,美国队占有许多有利条件,所以夺取金牌不是没有可能的。 艾育(附图片)
美国著名黑人运动员欧文斯。(姜南供稿)


第3版()
专栏:奥运会之窗

奥运会男子马拉松赛谁能夺魁?
世界体坛几乎一致认为,本届奥运会的男子马拉松比赛只有日本选手濑古利彦和澳大利亚的卡斯特拉二人有实力争夺金牌。
濑古为了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战胜对手,跑出好成绩,今年年初便与教练中村悄悄来到洛杉矶进行适应性训练。他先在洛杉矶体育医学科研中心作了全面的体力测定,而后制定了赛前训练计划,每天在马拉松赛场实地跑40—50公里。
李诚元(附图片)
6月17日至24日,在洛杉矶纪念体育场举行了美国参加奥运会田径选拔赛。图为女子1,500米比赛途中。
曹铀摄


第3版()
专栏:奥运会之窗

近代奥运会田径名将风云录(二)
七、日本人在三级跳远中崭露头角
日本运动员织田干雄在第九届奥运会上以15.21米夺得冠军,日本运动员南部忠平在第十届奥运会以15.72米又夺得三级跳远冠军,此后田岛直入还破了16米大关。并且保持优势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
八、“黑色的闪电”欧文斯
在1932年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上,美国著名黑人运动员欧文斯大出风头。他连得四枚金牌:100米成绩10秒3、200米20秒7、跳远8米06,并在4×100米接力中跑第一棒,使美国队以39秒8夺冠,因而被誉为“黑色的闪电”。欧文斯于1935年5月的全美大学生运动会上,曾在45分钟时间内连续破五项、平一项世界纪录,因而震动了世界田坛。但欧文斯最后结局并不很好,这是众所周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八十年代,运动成绩突飞猛进,著名田径选手层出不穷,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世权


第3版()
专栏: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黔西南农家两兄弟办“家庭医院” 医院为农民治病 门庭若市文登县军民一家人建“共育学校” 学校育军地人才 情深似海
《贵州日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家农民两兄弟开办的家庭医院,收费低廉,注重医德,一年多已门诊八千六百多人次,还开设住院、出诊、家庭病床业务
《大众日报》△济南军区某部队与山东文登县合建一所“共育学校”,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目前暂设农科、兽医、养殖和农机修理四个专业,已招收学员一百六十名
《湖北日报》△襄阳县石桥区委书记周楚清等人驱车横冲直撞,对躲闪不及的职工潘四海拳打脚踢、捆绑罚跪。省委书记关广富责令襄樊市委严肃处理,指出县以下单位整党要抓住基层干部侵犯群众权益这个带普遍性的问题
《南方日报》△“文革”期间杀害彭湃烈士亲属事件和海丰惨案的幕后策划者韩国春、张新民、金凤光被海丰县政法机关依法逮捕
《解放日报》△上海“三大服务窗口”——上海港客运总站、铁路上海站、民航虹桥机场从今天起开展建设“三优”文明单位竞赛
《福建日报》△龙溪地区荔枝开始大量上市,预计总产量达三十二万担
《天津日报》△天津今年春夏季蔬菜生产好于往年,6月份市内人均日吃菜一斤二两以上
《安徽日报》△联办公助、自费走读、按社会需要办学、不包分配的新型大学——合肥联合大学,经四年大胆探索,首届三百五十七名本科生毕业
《长江日报》△武汉市江岸区六十多位退休工程师组成退休工程师协会,两个月来承接三十多项技术攻关和科技咨询业务
《中国青年报》△武汉市房管系统五个大学毕业生创办青年住宅开发公司,当地有关部门拨给他们一百万元资金,建设银行同意贷款
《山西日报》△沁水县委、县人武部聘请一千七百余名社队干部作为“家乡指导员”,与部队密切配合,作好战士和军属的思想政治工作
《内蒙古日报》△霍林河煤矿从建矿到现在共为附近牧区建设投资两千五百多万元,建成和正在兴建的大型援建项目有八项,有效地促进了矿区和牧区的共同繁荣
《河南日报》△陕县矿泉水水质优于我国崂山和法国维希矿泉,该县矿泉饮料厂已与香港民兴集团签订试销合同,因省直有关部门相互推诿,使这件好事不得实施,每天有一千多吨矿泉水白白流入黄河
《文汇报》△上海市财政二分局制订具体奖励办法,在财政上鼓励企业增产名牌产品,有关工厂今年将因此再增产名牌电视机四万台、名牌收录机五万七千台
《中国法制报》△截至去年底,北京、天津、河北等十五省、市已有六十万老年农民享受养老金
《重庆日报》△北碚区司法局组织公证人员走出机关为农村专业户开展各类承包合同公证,三个月共受理各类承包合同一百件
《中国煤炭报》△全国煤炭系统的集体经济方兴未艾,去年总产值十六亿一千万元,利润一亿二千三百万元,有集体职工九十二万人
《四川日报》△成都市补贴出售住宅提前兑现,六十户购房户搬进新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