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不要护短
本报评论员
下面的短处被人揭发了,领导上不是欢迎,而是反感;不去帮助改进,而是掩饰辩解。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其实,短是护不住的,越护越短。为什么有的人明明问题严重,却有恃无恐,满不在乎?就是上面有人护着。结果是,小病变成大病,问题越来越严重。护短,可能是出于爱护,这样的爱护其实是一点儿也要不得的。隐恶扬善、姑息迁就的后果往往是纵容,坚持原则、严格要求才是真正的爱护。上级批评自己的下属应该欢迎,其他单位或群众批评自己的下属更应该欢迎。
护短,表面上是护下属单位和部下的短,实际上是护自己的短。护短,无非是怕脸上不光彩,怕“伤害”老部下、亲爱者,更怕牵一发动全身,追究领导责任,自己下不了台。因此,一提到下属单位及其干部的问题,很容易触动那根特别敏感的神经:这是同我过不去。于是,迫不及待为之辩解。
护短,本身就是短,是领导工作的大忌。
当前正在整党,群众的监督和批评是搞好整党所不可缺少的。有很多省委作出决定,要求在报纸上公开揭露阴暗面。有的县委还给批评者发了奖。这些都是不护短的表现。至今还在继续护短的同志,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做法多么悖于情理,把护短这个短舍弃、丢掉。


第4版()
专栏:

贾锡荣为保护群众勇拦惊马壮烈牺牲
司法部追授他“二级英模”称号
新华社沈阳6月24日电 (记者龚俊国)辽宁省营口劳改总队二大队五中队副中队长、共产党员贾锡荣,为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勇拦惊马,壮烈牺牲。昨天,司法部在营口追授他“二级英模”称号。
去年11月11日早晨,贾锡荣和车老板赶着大车拉原木去总队仓库加工车间破木料。上午九时许,当他们破完木料后来到总队商店买东西时,拉车的三匹马,在汽车鸣笛声和稠密行人的影响下受惊,跃起前蹄狂嘶尥厥,给周围群众生命造成危险。在这危急关头,贾锡荣立即迎着马头用双手抓住前头两匹马的笼头,想把马稳住。但是马躁跳得越来越凶。群众担心他发生危险,高喊“快躲开!快躲开!”但他为了不使群众受到伤害,死死抓住笼头不放,进行顽强搏斗。突然,惊马拖着他和车向前猛奔,他用尽全身力气往后拽,为群众躲避赢得了时间,他自己却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贾锡荣1965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服役期间多次立功受奖。1970年复员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司法部在追授贾锡荣“二级英模”的决定中,号召全体司法行政干部、劳改干警和职工向贾锡荣学习。


第4版()
专栏:

桂林陆军学校首次从地方高等院校选调的学员
毕业前夕纷纷要求到广西云南守边御敌
新华社广州6月24日电 (记者刘南昌、通讯员李挺生)桂林陆军学校首次从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中选调的一百八十五名学员,在毕业前夕纷纷要求到广西云南边防守边御敌。这些大学生学员,是广州、昆明两个军区为改变部队各级领导班子结构,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首次从南方五省区二十八所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中选调入伍的。他们从去年8月进入军校,经过近一年严格的军政训练,具备了基层指挥员应有的军政素质。今年7月,他们将结束学业,分配到各部队任职。
这些学员近日来都表示了到前线去的志愿。八十八名同志联名向校党委递交的申请书中写道:一年前,面对国防现代化的需要,我们无条件接受了祖国的挑选,投笔从戎。今天,当我们又一次接受祖国挑选的时候,更要把祖国需要作为自己志愿。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的学员黄伟文说,边防建设急需一代有理想有知识的青年。祖国和人民培育了我,我应把人民给予的知识无私地献给祖国。来自云南工学院的董晓威在军校门门功课优秀。他的身为工程师的父母支持他立志卫国戍边,鼓励他用自己的知识和青春的热血浇灌边防的钢铁长城。


第4版()
专栏:

善于讲革命故事的人
——记优秀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张功升
1965年,胡耀邦同志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说:“四川出了个新‘刘三姐’,一路唱进北京城;辽宁出了个张功升,一路讲进北京城。我们为这些可贵的新人新事鼓掌叫好!”这个张功升,就是辽宁发电厂工会副主席、助理工程师、抚顺市职工业余故事团团长。二十三年来,张功升讲故事二千二百多场,听众达二十八万多人次,编讲故事三百五十多个。二十三个寒暑春秋,他象一团不灭的火种,点燃着人们的心灵之火。
从《一袋干粮》讲起
1961年,张功升从沈阳电校毕业分配到辽宁发电厂。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们过着填不饱肚皮的生活。张功升对此感到非常着急。他认为,只要大家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困难是可以战胜的。他参加市里举办的故事员学习班回来后,有一天给工友们讲了《一袋干粮》的故事。当他讲到红军战士谢益先用自己的一袋干粮救活了母女俩,而自己却没有走出草地的时候,张功升和听的人一样,眼里闪着泪花。第二天上夜班搞突击任务,食堂给每个人送来两个窝窝头,张功升发现不少人给下一班的人留下一个。从此,他把革命故事从宿舍讲到班、组,从食堂讲到俱乐部;从街道讲到农村、部队、学校。
“牛棚”里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张功升因为曾给贺龙、宋任穷、陆定一、周扬等同志讲过故事,第一批被关进“牛棚”。在“牛棚”里,张功升一边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王若飞在狱中》和《江姐》的故事,一边对大家说:“咱们是‘牛’,不是鬼,更不是蛇神!”讲得伙伴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张功升被关进哪座“牛棚”,哪里就时常传出笑声。前去“弹压”的“专政”队员,有时也偷偷躲在门外津津有味地听张功升讲故事。一个“专政”队员听着听着,竟然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老牛”们坐到了一块。
让生命的蜡烛发出
最后的光和热
1978年,张功升因公受伤,病情逐渐恶化。在张功升的病历上,一位医生写下了这样的诊断:“外伤型肌肉骨化症”。这位医生还说:“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世界上至今还没有特效疗法。这种病再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变成一个‘骨化人’,僵硬而死。”张功升在锦州治病期间,一家工厂请他去讲故事。上台前,厂里请来两位医生为他检查身体。当张功升准备登台时,一位大夫说:“病已经扩散到了胸部,我看到明年就够呛了。”张功升听了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就在这时,上场的铃声响了,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张功升就象战士听见了冲锋号,定了定神,索性把手中的拐杖猛地甩到一边,大步走到台前,挪开为他准备的椅子,一直站着讲了长达四十五分钟的故事。从那以后,张功升用生命与时间展开了赛跑。1983年2月,张功升到北京参加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他利用休息时间给所住的京西宾馆和北京一些单位的职工们讲故事。1983年夏天,水电部安排他到青岛疗养二十天。在这期间,他先后在疗养院、发电厂、文化馆等单位,讲了十二场故事,还给疗养人员讲了三场。疗养结束后,他应邀到杭州参加故事讲演活动。途经常州时,他为工人讲了故事。到了上海,又被同路的上海同志挽留了三天,给五十名故事员讲了课。在杭州开会时,他又被请去讲故事、做辅导,忙得他连杭州名胜都没来得及好好看看。同年9月,张功升到葛洲坝参加水电部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他白天和同志们一起开会,晚上讲故事。上了火车,他又开始给旅客讲故事。张功升说:“我生命的这截蜡烛不高了,属于我的时间不会太长了,只要我的嘴巴没‘骨化’,就要一直讲下去!”
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绍忠 维源
本报记者 苏宁


第4版()
专栏:

数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五保老人
青年农民田亨万当上县政协委员
本报讯 记者罗茂城报道:一位普通的青年农民当选为县政协委员,这件事在四川广汉县传为新闻。这个农民叫田亨万。
田亨万幼年丧父,少年丧母,是靠党和政府把他抚养大的。他对社会主义祖国倍加热爱,在学校读书时就以雷锋、王杰等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乐于助人。1974年,小田小学毕业回乡后,看到本村体弱多病的五保老人陈宗安生活困难,便主动照顾他,经常给老人担水、劈柴、种自留地。
有一个深夜,陈大爷突然大口大口地吐血,生命垂危。田亨万毫不犹豫地冒雨把老人送到公社医院抢救,后又转送到广汉县城和成都医院治疗,直到陈大爷病愈出院。
陈宗安患有胃穿孔和严重的哮喘病。俗话说:“久病无孝子”。村里人议论,照料陈大爷一年半载是不难的,但时间长了恐怕小田就难做到了。但事实对人们的议论作了回答。田亨万的未婚妻张应珍第一次上门,他就如实地把要照顾陈大爷的事告诉了她。张应珍也是一个思想进步、十分善良的姑娘,完全支持他照顾老人。婚后,他们对陈大爷照料更加无微不至。1980年,他们把陈大爷请到自己的家里来一起生活。几年来,夫妇俩待陈大爷如同亲生父亲一样。陈大爷胃不好,他们就长期给他做软食吃。陈大爷要少吃多餐,他们就把食物温在锅里,让他饿了随时舀来吃。冬天老人怕冷起得晚,他们就把热饭送到床前。陈大爷喜欢吃豆腐乳,他们每年都要做几百块。陈大爷喜欢赶场、看戏,田亨万每隔一段就用自行车把他送去。陈大爷每年的生日,田亨万不仅通知陈大爷的亲友,也通知自己的亲友,一道来给他做寿。
田亨万义务照料多病的五保老人数年如一日,好心的人对他说:“现在你的娃儿小,你们也年轻,当心被传染了!”有人还说:“五保户有集体管,你与他无亲无故,他又无财产,你图他啥子嘛!何必找些虱子到脑壳上爬?”听到这些议论,田亨万总是淡淡一笑,回答说:“我是个共青团员,照顾五保老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陈大爷在旧社会吃了大半辈子苦,新社会不能再让老人受苦了!”
在田亨万模范行动的影响下,他所在的西高乡白里村六十多个青年成立了八个学雷锋小组,把全村五户五保老人,九户军属和十多户“困难户”包了起来,轮流给他们做好事。最近三年来,白里村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被评为县“精神文明示范村”。


第4版()
专栏:

河南省军区首次集训预备役师团军官
据新华社郑州6月25日电 (记者冯进京、通讯员周双丰)三十多名预备役师团干部正在河南省军区接受一段时间的军事指挥、政治教育、后勤保障的严格训练。
这是新兵役法颁布后河南省军区首次集训去年成立的预备役师的师团军官。


第4版()
专栏:

欧洲议会议长离京回欧洲
据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欧洲议会议长彼得·丹克尔特和夫人结束了对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晚上乘飞机离开北京回荷兰。
去机场送行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人大常委会委员刘东生等。法国驻中国大使马乐、联邦德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诺勒也到机场送行。
丹克尔特议长就这次访华对新华社记者说,欧洲和中国都不想谋求霸权,都关心着促使两个超级大国停止军备竞赛,特别是核军备竞赛。为了发展各自的经济,欧洲共同体和中国是相互需要的。这些都是我们之间的共同点。


第4版()
专栏:

缅甸副总理吴吞丁离广州去深圳
新华社广州6月25日电 缅甸副总理兼计划和财政部长吴吞丁一行,在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吕学俭陪同下,今天上午乘火车离开广州去深圳访问,然后经香港回国。
广东省人民政府昨晚举行宴会,欢迎吴吞丁副总理一行。广东省省长梁灵光和吴吞丁副总理在宴会上祝酒,共祝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和两国经济贸易不断发展。
广东省副省长杨立、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吕学俭,以及缅甸驻华大使吴拉瑞出席了宴会。


第4版()
专栏:

许德珩会见纽约环球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张源
据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主席许德珩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宴请美国纽约环球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张源先生。
张源是应许德珩副委员长邀请于6月23日来讲学、访问的。他将在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单位讲学并座谈。参加会见和宴请的有平杰三、孙承佩、马正信、长崇福、赵伟之、薛公绰等。


第4版()
专栏:

中日民间人士会议中国委员会招待日本客人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中日民间人士会议中国委员会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招待会,热烈欢迎日本委员会代表团前来参加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日民间人士会议中方委员会主任、出席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王震在招待会上祝酒。他说,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是中日两国民间友好交往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创举,它为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交流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宽阔的渠道。两年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新事物在中日民间交往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王震指出,中日民间的友好交往,在建立和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中,曾经起过特殊重要的作用。在中日关系迎来历史新局面的今天,我们更应十分珍惜两国人民长期辛勤培育的光荣传统,推动两国关系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王震最后说,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大业。只要我们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真心实意,以诚相待,就一定能经得住任何狂风暴雨的考验,世代友好的崇高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本委员会代表、前外相伊东正义在讲话中指出,日中友好对于亚洲及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他说,在第二次日中民间人士会议上,双方将就两国关系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自由坦率地交换意见,从而促进日中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席间,中日两国各界著名人士亲切交谈,畅叙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首都文艺工作者还演唱了中日两国歌曲。


第4版()
专栏:

万里会见荷兰客人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今天对荷兰菲利浦公司执行副董事长叶罗夫说,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电子工业,中荷两国在这方面的合作领域广阔,前景很好。
叶罗夫一行八人是应电子工业部的邀请于6月22日到达北京的。
万里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叶罗夫一行时说,荷兰在台湾问题上同中国的关系曾有过一点波折,但是经过两国政府的努力,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希望中荷两国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
叶罗夫说,我们很高兴看到荷兰和中国外交关系正常化。荷中贸易的前景十分良好。中国的开放政策为各国厂商提供了前景广阔的合作机会。
电子工业部长江泽民和荷兰驻华大使斯密森东会见时在座。


第4版()
专栏:

王任重会见意大利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任重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意大利众议院运输委员会代表团时说,全国人大和意大利议会的交往有利于加强中意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由意大利众议院运输委员会主席拉·佩纳率领的代表团是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的邀请于昨天到达北京的。
会见后,王任重设宴招待了意大利客人。
意大利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辛苞露会见时在座并出席了宴会。
今天上午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同代表团举行了工作会谈。下午交通部部长李清会见了代表团。


第4版()
专栏:

农牧渔业部邀请世界粮食计划署代表和有关捐助国家驻华外交官到宁夏西吉县参观防护林工程
据新华社银川电 (记者王漫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罗大芬)应农牧渔业部邀请,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和一些主要捐助国英国、法国、美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瑞典、新西兰、日本七国的驻华使馆外交官一行十人,于6月17日至21日,对宁夏西吉县防护林工程进行参观访问。


第4版()
专栏:

贾亚苏里亚举行答谢宴会
新华社北京电 斯里兰卡农业发展和粮食合作部长加米尼·贾亚苏里亚和夫人6月23日晚上在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馆举行答谢宴会。
应邀出席的有商业部长刘毅、农牧渔业部副部长相重扬和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高锷等。
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萨马拉辛哈和夫人也出席了宴会。


第4版()
专栏:

姚依林会见罗马尼亚商业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今天下午会见罗共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罗马尼亚商业部长安娜·穆雷尚和由她率领的罗马尼亚商业代表团,同客人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会见以后,商业部长刘毅和安娜·穆雷尚部长签署了中、罗两国商业部发展友好关系的议定书。


第4版()
专栏:

中墨两国政府文化协定1984年至1986年执行计划在京签字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中国和墨西哥两国政府文化协定1984年至1986年执行计划今天上午在北京签字。
根据计划,中墨两国将进一步加强在文化艺术、教育、学术研究、档案、视听材料、广播、电视、电影、图书、出版和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部副部长吕志先和墨西哥驻中国大使安吉亚诺代表各自政府在计划上签字。


第4版()
专栏:

田纪云会见尼日利亚客人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今天下午会见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理事会主席哈鲁纳和由他率领的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代表团。
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4版()
专栏:

韩念龙会见并宴请尼日利亚客人
新华社北京电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韩念龙6月23日晚上在北京会见并宴请了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理事会主席、退休少将哈鲁纳一行。
哈鲁纳是应外交学会的邀请前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的。


第4版()
专栏:

印度茶叶访华团离京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由印度商业部辅助秘书潘迪率领的印度茶叶访华团一行五人离开北京,前往杭州、广州参观访问。
访华团是应对外经济贸易部的邀请,于6月20日到达北京的。经贸部部长代表李克曾会见并宴请了印度客人。


第4版()
专栏:

旅日爱国华侨
杨永康先生的葬礼在东京举行
新华社东京6月25日电 (记者朱铁英)旅日爱国华侨杨永康先生的葬礼,于今天上午在东京增上寺举行。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廖承志夫人经普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晖发来唁电并敬献了花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也敬献了花篮。中国驻日本大使宋之光和参赞关宗周出席了葬礼并向杨永康先生的家属表示慰问。出席葬礼的还有东京华侨总会副会长黄文钦、梁启成等。
杨永康先生是本月十四日上午十时病逝的,终年七十九岁。
杨永康先生是廖承志同志的好友。他的父亲杨寿彭是著名旅日爱国华侨,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芦沟桥事变后,他身陷囹圄,不幸殉国。
杨永康先生生前热爱祖国,热心于侨胞的公益事业。他曾在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时(1981年)回国,把他父亲珍藏的孙中山先生书写的“天下为公”手迹赠送给祖国。


第4版()
专栏:

湖南江南机器厂工会宣传干事周菊华,长期以来热心本职工作,认真组织职工业余学习。图为她为青年自学小组准备辅导材料。黄鹤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