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值得“研究”的合同书
本报记者 段存章
集体提留合同书
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经过支部研究决定,1984年上交村民委员会公积金、公益金三元(包括四属照顾金、代耕费、五包费)、管理费三元,民办幼儿教师统筹费一元,合计七元,限期于10月底前上交村民委员会,任何人不得任意拖延,特订此合同。
户主姓名,吴恒举,人四口,合计交二十八元。
另外农田基本建设费每人暂定十元,水利粮二十斤。
孙徐村村民委员会
这份合同书是一个偶然机会得来的。
4月的一天,记者从江苏省徐州市到睢宁县采访。途中,司机送一位老乡回家探亲,汽车离开公路,驶进乡间土路,行十余里,来到孙徐村。
车停村口。记者随便走进路西一户农家(没有干部陪同),主人正在院里盖一间土泥厨房,他住的是破旧的草房,看样子生活不宽裕。四十来岁的吴恒举向记者介绍说:“全家承包七亩地,去年收小麦一千八百斤,交公粮七百零四斤,一亩地留种子三十斤,挖河交了四十斤,剩下的不多了,今年口粮不够吃。”他领着我走进一间里屋,敲敲几口粮缸,都是空的。我问:“你家的麦子亩产为啥这么低?”他爱人在一旁插话:“没钱买化肥,又不敢借贷款,后来向别人借了一百元,买回化肥上到地里时已经迟了,误了庄稼长”。说罢,她从抽屉里翻出这份油印的合同书,并对我说:“你看看,这上面向我们要的东西有多少?”
我仔细端详,这不是一份合同书,而象一张通知书。当然也不能说集体提留的项目都是不合理的,比如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等,还是应该提留的。但是“另外”那个农田基本建设费,“每人暂定十元”,四口人就是四十元,还不包括交的水利粮,这个困难户能承担得起吗?
在村头,我问围上来的农民们:“这户的生活水平在你们村算哪一等?”他们答:“中等偏下。”我没有来得及在这个村详细调查,说不出象这样的合同书,这样的困难户究竟还有多少,但即使不多,也不能忽视。因此,我把这个非正式采访得来的材料向睢宁县委和政府的负责同志谈了,他们说:“研究研究”。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莫忘“吴恒举”
水工
孙徐村与农民签订集体提留合同书,本无可非议。农民的合理负担还是必要的。问题是这个合同书上只规定了吴恒举要上交的钱和粮,很象一纸交款通知书。吴恒举的家庭状况在当地属于“中间偏下”,温饱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
目前,农村商品生产日益发展,一些地方的农民先后富裕起来,涌现出了一些万元户,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无庸讳言,万元户在总农户中只占极少数,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不快,象吴恒举这样困难的家庭,甚至比吴恒举更困难的家庭,还为数不少,尤其是在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对于这样的农户,基层政权、基层干部应当和农民签订什么样的合同呢?是光向农民伸手要钱,还是先伸手把农民拉到致富路上来呢?合同书最后的那个“另外”,到底派什么用场没有具体说。这几十元钱,几十斤粮,对于富裕户来说,小意思,不算什么,但对于吴恒举这样的农户,就是个大数字,就可能把他们压得翻不了身。致富的农民,总得先有个“小本钱”,然后扩大再生产,如果一下就把他们的“小本钱”拿走,他们致富的本钱不就没了吗?
孙徐村就在徐州到睢宁的公路边上,各级干部来来往往,不知有没有到过吴恒举这样普通的农民家里坐坐,听听他们的呼声。检查工作,如果只是布置一番,或者一头扎在万元户家里,那就不会知道吴恒举这一档的农民家庭是个什么样子。正因为如此,记者偶然得来的这份合同书,是很值得研究的!
农村工作的同志们,千万不要忘了“吴恒举”。


第2版()
专栏:农村信息

启东县建筑队在新疆烧砖
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施工的江苏省启东县建筑队,就地生产红砖等建筑用材,加快施工进度。建设和施工单位都受益。
启东县近几年先后派出九千多人支援克拉玛依油田建设。过去红砖要从数百公里外的石河子或乌鲁木齐用汽车运送,不仅每块砖的价格高达二三角,而且也影响工程的进度。
就地烧砖好处很多。以一块砖降低成本一角计,就为国家节约一千六百万元,避免了约十六万辆次四吨位汽车往返,还上交税金十九万元。启东县增加收入三十八万元。
朱维群 苏建中


第2版()
专栏:农村信息

耿长锁办厂讲信誉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农工商联合社社长耿长锁,看到当地农民需要优质面粉,动员十二户农民集资入股,投资两万五千元,购置新型面粉生产设备,建起一座日加工优质面粉两万五千斤的面粉厂,4月7日正式投产。
工厂建立考核制度,严明奖惩;强调以信誉求生存,求发展。他们张贴广告,向群众宣布:面粉质量不合标准,本厂保退保换,数量不够缺一补十。很快赢得了大批顾客。到10月15日,共加工面粉二十九万五千斤,收入加工费三千多元,十三个股平均每股收入二百三十多元。
人们夸奖耿长锁说:“老劳模有了新套套,更受人们尊敬了。”
王元奎


第2版()
专栏:农村信息

王尚兵包飞机运鱼苗
湖北省松滋县五星乡养殖业专业户王尚兵,今年初与四川省威远县农科院和县土产公司签订了一百万尾鱼苗的销售合同。为了讲信誉、保质量,早日成交第一批鱼苗,他在省民航部门支持下,包了一架飞机,从沙市运八十万尾鱼苗飞往重庆。比轮船运送节省时间近七十个小时,大大降低了鱼苗路途的死亡率。
董孙发


第2版()
专栏:农村信息

五台县党参找销路
山西省五台县有多年种植党参的历史。今年预计收获党参七百万斤,但国家只收七十万斤,还有六百多万斤无销路。需求党参的单位请去信联系。
史双杨


第2版()
专栏:农村信息

孙世昌建起家庭风力发电站
浙江省嵊泗县岛上的渔民用电难,有些地方至今还点油灯,电视机、收录机、电冰箱、电风扇等家用电器也无福消受。青年社员孙世昌在这里建成了四百五十瓦的风力发电站,今年4月发电成功。每天发的电不仅可供家里烧饭、抽水、电视、收录机使用,还可供村里部分家庭照明。
汤小波 方斌


第2版()
专栏:

高德华用沼气发电
江苏建湖县庆丰乡农民高德华,造了一座三十八立方米的沼气池,供自家和十三户乡邻照明。蒋凤来


第2版()
专栏:

德州大量收购肉鸡
山东德州食品公司新建一座冷库,可冷冻鸡一百四十万只。为收购活肉鸡,扩大德州扒鸡生产创造了条件。


第2版()
专栏:

库尔勒农民承包市小型水利配套工程
新疆库尔勒市十五个水利专业户组成水利建设联合体,承包全市农田水利配套工程。


第2版()
专栏:

用了能人少了闲人
今年二月,尹红志当上山西翼城县城关公社上高大队主任后,四个月办了四个厂,安排了一百多个剩余劳力。 郑红深 刘长青


第2版()
专栏:

招揽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三来一补”
佛山扩大科技队伍有“三招”
本报讯 记者高新庆报道:乡镇企业如何适应商品生产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以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广东省佛山市郊区乡镇企业的对策是:抓“三招”,加速人才开发和产品技术开发。
一招曰:不拘一格,多方培养、招揽人才。他们采取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内训与外培相结合的方式,办训练班,办电大,选送人才到华南工学院等院校代培,还专门培训了一批厂长、管理人员、会计、技术人员。此外,今年以来从上海、河南、广东招聘和借调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六人。
二招曰: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企业为这些单位提供教学、科研基地,这些单位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帮助技术攻关。去年至今,联合攻关和有偿技术转让项目四十多个。澜石陶瓷厂,过去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后在华南工学院的帮助下,改革产品结构,调整原材料配方,加强节能措施,一、二级品率从24%提高到60%,在去年广东省同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三。
三招曰: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和许多家庭有亲属在港澳和海外的特点,大力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业务。几年来,已同外商签订“三来一补”合同一百多件,为国家创外汇几百万美元。


第2版()
专栏:

丝路穆斯林经济开发公司在兰州开业
新华社兰州六月二十四日电(记者曹永安)一家由穆斯林发起成立的民间经济组织——丝路穆斯林经济开发公司,近日在兰州开业。
聚居在甘肃境内的回族同胞,自古以来就与阿拉伯国家有经济往来;寄居在海湾国家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华侨,也希望能为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推进这一工作,甘肃的穆斯林发起成立了这家民间经济开发公司。公司董事长马祖灵说,公司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欢迎中外穆斯林经济组织前来投资、联营办企业、组织劳务出口,开展互利互惠的经济贸易活动。公司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这家民间经济组织的成立,对密切中外穆斯林的经济联系,促进“丝绸之路”新的繁荣有着积极意义。


第2版()
专栏:

利用本地资源 广开生产门路
隆昌县加快致富步伐
本报讯 商品生产不发达的四川省隆昌县,引导农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多途径开辟生产门路,加快了致富的步伐。
隆昌是内江地区有名的穷县,三年前才从缺粮县变为余粮县。大多数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后,迫切要求致富。但多数农民缺乏发展商品生产的经验和门路。中共隆昌县委分析了“县情”,从开发本地较为丰富的劳力资源、水面资源、地下资源和名特产品入手,引导农民致富。
这个县有一支三万多名石工的建筑力量。去年组织了一万多人到省内外承包工程,创造产值一千多万元。本县有冬水田二十三万亩,加上水库、河塘,可养鱼的水面十七万亩,利用这些水面可大力发展养殖业。各种矿藏正逐步开发利用。现社队煤矿已发展到二十一个,去年总产值三百多万元。此外,通过发展当地的名特产品,也为农民增加了不少收入。  兰鸿文


第2版()
专栏:

城乡联营能人下乡产品扩散
沈阳发挥城市作用 发展乡镇工业
本报讯 辽宁省沈阳市充分发挥大工业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
沈阳是以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雄厚,郊区农村自然资源丰富,有发展乡镇工业的优越条件。但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长时期片面强调乡镇工业“以小挤大”,而忽视它“以小补大”的积极作用,使全市乡镇工业发展缓慢,年总产值还不及苏州市的四分之一。
在贯彻中央今年四号文件精神中,市委认识到发展不发展乡镇工业关系到老工业基地能否焕发青春,在人才流动、供销、资金、工商管理、价格、税收等方面制订了扶持乡镇工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其中规定:凡自愿或派往乡镇企业工作的人员,户口、人事关系不变,工资向上浮动一至二级,除享受聘用单位的福利待遇,还发给适当的补贴。
全市及时调整了乡镇工业的管理体制。市委要求郊区县、区的党委书记既要抓农业,抓流通,又要抓工业;各工业局长不能只当城市工业局长,也要管农村工业。结合“第三梯队”建设,全市统一选派了五百多名懂技术、会经营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充实到乡镇企业,并吸收一批退到二线的老同志,参加乡镇工业的领导工作。
这些政策实施后,沈阳市出现了城乡结合,以城带乡的新局面。城市各工业部门和企业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热情接待了一千八百多名县、乡干部,洽谈协作项目。市计委向乡镇企业提供产品信息。市经委组织扩散产品。市机电局组织了七天的技术招标会,当场就与乡镇企业签订合同五百多万元。市科委组织全市十二个科研院、所一次向县、区转让了十七项科研成果。市建委成立了乡镇建筑联合公司,准备把市内住宅小区的建设尽量承包给农村建筑队。县、区乡镇企业也主动走访市内工厂和大专院校,聘请技术人员。今年1至4月,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二亿零六百八十六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 雷进


第2版()
专栏:

起飞中的厦门
本报记者 张安南 新华社记者 许一鸣 施峥尧
厦门经济特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较雄厚的经济文化基础。
厦门是天然良港,港阔水深,终年不冻,万吨轮进出不受潮水涨落影响。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口岸,厦门已与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厦门又是著名的侨乡,是华侨出入的门户。厦门现有六所大专院校、十五所中等专业学校和一批科研机构。厦门还是
“海上花园”,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
三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厦门岛西北部开发的二点五平方公里工业区,第一期一点一平方公里“五通一平”已基本完成,到6月底开工面积将达到四十六万平方米。厦门国际机场、东渡码头四个深水泊位已基本建成通航,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抓紧进行。
厦门经济特区同中国银行、港澳五家银行组成联合发展公司,运用金融界的实力,开拓新的引进途径。同时,加强“内联”工作,把特区的优惠条件,同中央各部和一些省、市、自治区拥有的资源、技术、设备、人才及信息结合起来,加强“外引”的能力。
有利条件很多,但更重要的,是厦门市的领导同志看到了自己在特区工作上的差距。特别是在今年3月,他们到广东的珠海、深圳两个特区参观学习,开阔了眼界,深感在解放思想、体制改革、引进外资、侨务工作等方面都比广东落后。今年4月,厦门群众写信就特区建设不够快提出批评。群众说:“特”就要敢于解放思想,敢于跳出现行体制,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担风险。正是在这一点上,某些领导同志闯劲不足,创劲不够,改革不力。市委负责同志说:“我们是慢了,要总结经验教训,迎头赶上。要遵照小平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指示,振奋起来。”
在市委和市政府大楼,人们日夜忙着起草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后的实施方案和经济法规;在厦门大学和一些研究所,专家们在对特区扩大后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议……
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反响也很强烈,许多外商、侨商对厦门特区有了浓厚的兴趣,美、英、法、日等国家的一些财团,直接派出代表赶到厦门寻求合作途径。厦门往返于广州、北京的班机,班班满载。厦门所有的外经机构宾客盈门。来厦的外商中大财团多,谈大项目、尖端技术的多,签约的多。仅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公司,短短一个月就接待了客商一百五十人次,签订合同五项、协议十九项。市旅游局也已同外商签约十个项目,投资达一亿二千万美元,并将于今年内全部动工。金融界对厦门更加注目,美国建东银行和香港集友银行迅即在厦门设立了代表处,英国渣打银行要求到厦门设分行,美国嘉利银行马上贷款三千多万美元给香港海裕集团在厦门投资。
上海、广西、武汉、辽宁等省市区的有关设计院、研究所,都派出工程师前来承包规划、设计和科研任务;半个月之间,有六百四十三名科技人员从全国各地来信,要求来厦门参加特区建设。电子工业部、中国民航局、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四川、贵州、浙江的一些单位,先后与厦门签约,合办工厂企业,从资金、技术、人才各方面支持厦门。
为了加强特区的领导,省委、省政府雷厉风行,由省长胡平、省委书记马兴元等同志带队,赴厦现场办公。省级七十个部门打报告给省委,决心克服官僚主义,支持厦门“特区特办,新事新办”。省对外经贸委和计委,对厦门第二电子仪器厂和厦门造纸厂报批的引进项目,连协助他们补办手续和审批,只用四天就办妥了。市政府决定第一批十五个企业的产品可直接出口,不必事事请示报告。基建招标、工资浮动、干部招聘,已开始在一些单位试行。
势头很好,可以说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兴办以来的最好时机。
厦门经济特区毕竟不同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它有一个老市区,拥有二十七万人,共有五百八十八家老企业。改造任务相当艰巨。虽然面前还有许多困难,但是,在党中央特区政策的引导下,工作在厦门的广大干部和群众,迎难而上,奋发图强,一定会开拓出新局面。
厦门特区大有希望!(附图片)
题头照片:湖里工业区近貌。
本报记者 黄兴泉摄


第2版()
专栏:

“俺就愿意当农民”
本报记者 徐平
这真是一条新闻:洛阳市郊区金谷园村的农民不愿当市民。
金谷园村在洛阳火车站附近,原有耕地一千二百亩。随着市政建设和新工业企业的发展,目前该村人均耕地已不足一分。去年下半年,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政策,要把他们全部转为吃商品粮的城市居民。谁知一经“民意测验”,几乎全村人都不赞成。
这里的农民为啥不愿当市民?村民委员会主任陈长海对我说:“过去,我们空守火车站,想卖面条卖洗脸水都不行,非要在一分地上‘闹革命’,谁愿当农民?可如今全村一千二百口人,五十亩蔬菜地上只占用一百多劳力,其余的都参加了工商业或别的专业生产,与城里人有啥差别?”
她的话音刚落,旁听的村民纷纷说开了:
“现在农民男满六十、女满五十,都有‘退休金’。学生一毕业就有工作,不象洛阳市,还有待业青年哩!”
“去年俺村每个劳力月收入不下一百元。在村旅社当服务员,收入比市里洛阳旅社的经理还多呢!”
“俺们铜管加工厂去年给每人十天假、六十元钱,让大家分批到北京去旅游,市里的厂矿可没有这项福利!”
坐在一旁的土建技术员开了腔:“市民有的俺都有,市民没的俺也有,俺就愿意当农民!”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乌衣镇供销社招考农民营业员安
徽省滁州市乌衣镇供销社改革招工制度,通过考试从入股农民中录取了十名营业员。他们不端“铁饭碗”,服务态度好。 张荫曾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