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在挪威代首相陪同下
赵紫阳总理游览卑尔根峡湾
新华社挪威卑尔根6月10日电 赵紫阳总理今天乘船游览了风景秀丽的卑尔根峡湾,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位于挪威西部的卑尔根濒临大西洋,附近是大大小小的峡湾。陡峭的峡岸上绿树葱郁,而最高的山顶上却白雪皑皑,有些地方还可以看到直泻入海的瀑布,景色十分优美。
下午四时半,赵总理在挪威代理首相、外交大臣斯文·斯特雷和夫人的陪同下,登上了“利格拉号”双体游船。游船从卑尔根码头出发,穿过五个峡湾,绕东岛一周,航行三小时,行程一百三十公里。沿途天气晴朗,阳光灿烂。赵总理一面饶有兴趣地观看峡湾的景色,一面同斯特雷代首相交谈。他还登上驾驶舱,掌舵操纵了一会儿游船。
在结束游览时,赵总理对记者说,峡湾风光不仅秀丽,而且奇特,很值得一看。他说:“我今天享受了一个旅游者的乐趣。”(附图片)
6月11日,赵总理乘直升飞机到挪威国家湾油田的二号平台进行参观。 新华社记者摄


第6版()
专栏:挪威通讯

勇于向海洋索取财富
本报记者 江建国 刘绪民
6月10日上午,赵紫阳总理结束了对丹麦的访问之后,飞到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在这里进行了一天半的参观访问。赵总理在挪威共访问三天,在卑尔根就停留了一半时间,这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不到卑尔根,就很难身临其境地理解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环境和她顽强奋斗的精神。
卑尔根位于挪威西部,它的周围是七座山,崇山峻岭把这座城市团团围在卑尔根海湾的尽头。狭长而深邃的海湾深入内陆,把卑尔根地区切割成一个又一个的岛屿和半岛。这座有名的雨城今天以罕见的晴朗天气欢迎赵总理的来访。赵总理稍事休息之后,在代理首相、外交大臣斯特雷陪同下乘“利格拉号”双体游艇游览卑尔根风光。
游艇从赵总理下榻的旅馆码头出发,沿南峡湾、维亚湾,绕东岛一周,历时三小时,行程约一百三十公里。主人介绍说,赵总理乘坐的这种游艇,中国向挪威订购了四艘,其中两艘已经交货,用于广州至香港的航线。赵总理饱览了卑尔根峡湾和两边陡岩峭壁的秀丽风光。他问主人,这里的水是不是很深,大船能否进得来,主人作了肯定的回答。途中见到一只黄色的尖头木帆船,主人介绍说,挪威民族的祖先维京人当时就是乘着这种样式的船穿洋出海的。游览中,一些卑尔根居民向赵总理的游艇招手致意,赵总理高兴地说,北欧人民都很热情,对中国人民都很友好。
从卑尔根可以突出地看到挪威经济发展的特点。挪威人常说,他们的国家尽是水和岩石,可耕地只有3%,海洋就是这个国家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源,靠海吃海,成了挪威经济的特点。航运业是挪威的经济支柱之一,她拥有一只二千二百万吨位的商船队,居世界第五位。海洋还为挪威提供了丰富的渔产品。七十年代以来,挪威人民发扬历史上的创业精神,向海洋索取宝贵的石油财富,如今海洋石油工业又成了国民经济的另一支柱,年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20%左右,其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30%,是西方工业国中第一个石油净出口国。早以商港和渔港闻名的卑尔根,如今又成为国家湾油田的后勤和供应基地。
11日上午,赵总理一行来到停机坪,换上厚厚的橙红色的救生衣,健步登上直升飞机,前往挪威的北海油田。机窗下呈现一片湛蓝色的北海海面,即使是晴空万里,仍然翻卷着层层波浪。一小时之后,直升飞机在二号平台上徐徐降落,平台上的负责人士早已等候在那里迎接。赵总理迎着湿润的海风,同大家握手致意后,便饶有兴味地开始询问平台的有关情况。这里的二号平台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泥结构平台,高达二百七十一米,从海底到直升飞机停机坪比联合国大厦还高一百五十多米。平台长一百四十四米,宽七十五米。底座共有二十四个水泥柱筒,可盛油二十五万吨。这座平台日产两万吨原油。赵总理参观的这口油井日产原油九千吨。一位挪威朋友告诉赵总理,“中国方面将有十五名技术人员到这里来实习。中国人以非常勤奋著称。我们现在同中国仅有咨询服务的关系,今后我们可以帮助中国进行勘探,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赵总理说:“我们肯定鼓励这种合作,但是希望你们有竞争力。”挪威朋友说:“我们有竞争力。”赵总理还观看了平台上的各种设施,并询问了工作人员的生活情况。
挪威近年来以其海洋经济的优势同中国合作取得许多令人高兴的进展。中挪第一个合营公司“中挪物探公司”已于1982年成立,为我们提供海上石油生产方面的咨询服务。两国在渔业、水电、开采近海石油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值得高兴的是,就在赵总理动身的头天晚上,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国家湾油田第三个采油平台已安全抵达预定地点,开始定位工作,明年秋天将正式投产。我们祝挪威人民在开发海洋的斗争中取得新成就,祝中挪经济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第6版()
专栏:

水乡友情绽新花
汤铭新
每当听到《噢,美丽的圭亚那》这首动人的乐曲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在圭亚那度过的那一段难忘的时光。
圭亚那是美丽的,在印第安语中她是“多水之乡”,境内河流纵横,水网密布。她又有“森林之国”的美称,全国86%的土地覆盖着茂密葱郁的森林。一踏上这片位于南美洲东北部的富饶土地,人们便被首都乔治敦的景色所吸引:秀丽的木屋鳞次栉比,掩映在亭亭如盖的棕榈树中,在热带的气浪下好象在房基的木桩上沉浮飘动。从塔楼俯瞰,可以看到蜿蜒游动的河流上一艘艘平底船来往如梭。平底船上搭着印第安人的茅屋,这众多的水上人家展现了一幅独特的风貌。
然而令人陶醉的不仅是圭亚那的绮丽风光,而是圭亚那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浓郁的情谊。这种友谊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最早到达圭亚那的中国人是在1853年至1912年这段时间。当时称为契约劳工的中国苦力总计约一万四千多人。他们的生活和劳动条件极差,经过含辛茹苦地奋斗,他们很快融入到圭亚那整个经济生活和政治体系之内,成为与圭亚那人民血缘相联、命运相关的一个部分,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谊和争取圭亚那独立和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圭亚那历史和艺术委员会的一位朋友以称赞的口吻对我说,“中国人与圭亚那其它各个种族相处极为融洽。他们有的行医,有的经商,在城镇大多开设食品店、洗衣店和商场。他们定期集会和庆祝传统节日,但并无任何排他情绪,因此深孚众望。”
几年前我陪同一个歌舞团访问圭亚那。有一次在新阿姆斯特丹露天剧场演出,开演不久骤然下起瓢泼大雨。我们都担心剧场秩序发生混乱。可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是台下几千名观众依然以极大的热情观看演出。他们有的几个人合用一把伞,有的用外衣或报纸当雨披,有的把座椅顶在头上,有的干脆让雨淋个透湿而全然不顾。台上高昂的民族乐曲声同雷鸣雨点声和观众席上不时爆发出来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情景可谓炽烈动人。特别令人难忘的是每当歌舞团演出圭亚那乐曲时,全场随着强烈、明快的节拍起而和之,有的还站起来手挽着手,挥舞着手帕,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有一次演出刚结束,一位白发苍苍的妇女蹒跚地走来寻找演唱了圭亚那名曲《噢,美丽的圭亚那》的女高音歌唱演员。原来她是这首名曲作者的妈妈,已经八十多岁了。她兴奋地用颤抖的声音说,感谢中国演员把对圭亚那的热爱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有一次,中国杂技团来到圭亚那,去阿尔滨演出。沿途我看到一片片种植园都被分割成许多奇特的地块:它们是宽度约五百米,长度约一千米的平行四边形。我正疑惑不解时,陪同的主人已经觉察到我的神情,就解释说:这是一种古老而简易的治水耕作方法。因为圭亚那雨量充沛,排水是个大难题。这种地块靠海滩的一头有一条防海堤坝,以防涨潮时海水浸入。另一头有一座堤坝,防止沼泽水浸入。沿着地块的两边都有堤埂,四周同一条排水渠相联,装有水闸,在退潮时可以把积存的雨水排入海中。这位朋友还告诉我,虽然没有充足的史料可以佐证,但听说这种疏导治水的办法是中国人来圭亚那以后使用的。当然,这也许是一种传闻,但它却显示了圭亚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这不禁引起了我的遐想:圭亚那的国名是从阿拉瓦克语“几亚那”演变而来的,一般都解释为“多水之乡”。但也有人认为是另一个印第安部落起的名字,意思是“才智出众的人民”。看来正是两者兼而有之。


第6版()
专栏:

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贝林格
6月11日病逝的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恩里科·贝林格于1922年5月25日出生在意大利西北部撒丁岛的萨萨里市。父亲马里奥·贝林格是一位律师和著名的反法西斯人士。
贝林格十三岁就参加了反法西斯组织,1943年加入意大利共产党。他多年从事青年工作,曾历任萨萨里市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基层委员会书记、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全国书记处成员和共产主义青年联盟总书记。1944年1月,他因组织反法西斯斗争而被捕入狱,数月后获释。1945年在意大利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贝林格当选为中央委员。1966—1972年,他曾连续三次当选为意共政治局委员,并于1969年意共十二大上当选为副总书记;从1972年意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连续当选为意共总书记。1968年起,他连续当选为意大利众议院议员;1979年当选为欧洲议会议员。
1980年4月,贝林格率领意共代表团访问中国。中意两党经过诚挚的、同志式的会谈,决定恢复两党的友好关系。1983年8月,贝林格来中国度假,同中国党政领导人进行了政治会谈。双方同意加深两党之间的关系和交往。对于贝林格同志的逝世,中国人民深感哀痛。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天下事

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当今天下有两大问题,一是世界和平,二是南北关系。两者并非各不相关的。南北关系不解决,也会影响国际局势的稳定。
所谓南北关系,就是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前者穷而后者富,这是历史形成的,又因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扩大了二者的差距。今天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过去大都沦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而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则差不多都是靠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发起家来的。换句话说,过去发达国家的繁荣,建立在不发达国家的贫穷基础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取得了政治独立。它们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但是它们的经济发展始终受到发达国家,特别是超级大国的限制和阻挠,在生产、贸易和货币金融等领域遭受种种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深受其害。结果是穷国愈穷,富国愈富。不少发达国家不是把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看成是互相合作的关系,而是继续把发展中国家作为投资场所、商品市场、原料供应地;向发展中国家贷给了巨额资金,却压低它们的原料价格,限制它们的出口,使它们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只得借新债来还旧债,成了翻不过身的债务国。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些债务国无力支付到期债务和利息,并使国际金融体系受到空前威胁的田地。因此解决南北关系问题、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已是当务之急。这不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发表的《伦敦经济宣言》也承认“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上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南北经济关系,绝不能等闲视之。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上的困难,势必引起政治上的不稳定和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而且当一些国家或地区出现动乱,超级大国就会利用局势,公开或者隐蔽地插手干涉,展开激烈的争夺,造成新的热点。可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善南北关系,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维持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现在是一切发达国家作出明智抉择的时候了。 ·梯夫·


第6版()
专栏:

两伊接受停止轰击对方民用目标的建议
本报大马士革6月11日专电 记者周国铭报道:昨天下午,伊朗和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的要求,同意从今天深夜开始停止对城市和居民区的轰炸和炮击。
这是在昨天伊朗总统哈梅内伊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分别给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回信中宣布的。哈梅内伊在信中要求联合国派出国际观察员前往两伊边界进行监督。萨达姆也要求联合国就此“做出有效的安排”,直接负责监督工作。
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在约旦首都安曼对记者表示,他对伊朗和伊拉克政府作出停止对城市和居民区进行轰击的决定“感到十分高兴”,并表示准备为此“作出必要的安排。”
此间观察家认为,两伊政府作出的上述决定,特别是伊朗在将近四年的战争中第一次接受联合国提出的一项局部停火要求,这对缓和目前两伊战争升级的进展局势将起积极的作用。


第6版()
专栏:

海湾六国石油部长开会讨论石油出口问题
据新华社科威特6月10日电 据来自利雅得的消息说,海湾合作委员会的石油部长今天在沙特阿拉伯的避暑胜地塔伊夫举行特别会议,秘密讨论海湾地区日益升级的紧张局势对该组织成员国出口石油所产生的影响。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和阿曼的石油部长(大臣)参加了这次会议。据透露,会议主要讨论海湾国家继续向消费国供油、国际石油储存量、原油产量和价格等问题。部长们还将估价在海湾地区目前出现紧张局势的情况下他们的国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地位。
据一些石油工业界高级人士说,塔伊夫会议将起草一项应急计划,以对付由于在海湾航行的油轮遭袭击而造成的海湾出口石油下降的问题。他们还说,会议还将研究万一霍尔木兹海峡由于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升级而被封锁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第6版()
专栏:

“缅怀廖承志王晓云会”在东京举行纪念集会
据新华社东京6月11日电(记者赵毅)“缅怀廖承志、王晓云会”今天下午在东京学士会馆举行集会,纪念前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前驻日公使王晓云逝世一周年。
“缅怀廖承志、王晓云会”是由著名日中友好人士伊藤武雄、冈崎嘉平太等人于去年6月廖承志、王晓云逝世之后发起成立的。参加今天纪念集会的有伊藤武雄、冈崎嘉平太、清水正夫、坂本德松等日本各界知名人士。伊藤、冈崎、清水等在会上发言,回忆长期以来和廖公亲切交往的友情,盛赞廖公为发展日中友好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赞刘迟和东京华侨总会会长陈焜旺应邀出席集会,并在会上讲话。


第6版()
专栏:

抗议以色列占领黎巴嫩领土
十多万以色列人在特拉维夫示威
本报开罗6月11日专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十多万以色列人昨天在特拉维夫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抗议以色列继续占领黎巴嫩大片领土和野蛮对待今年4月劫持一辆以色列公共汽车的四名巴勒斯坦人。
这次示威游行是“现在就实现和平运动”为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二周年而发动的反战活动。
示威游行已持续两天,人数越来越多,反映了广大以色列人民对利库德集团扩张政策的强烈不满。示威群众要求以色列军队立即撤出黎巴嫩。(附图片)
图为特拉维夫街头的示威游行队伍。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贝鲁特市和郊区又发生激战
据新华社贝鲁特6月10日电 (记者喻开元)黎巴嫩对立各派的武装民兵,昨晚在贝鲁特市区、南郊和舒夫山区爆发了新的武装冲突,炮声响彻整个贝鲁特上空。尽管联合的军事委员会多次作出了停火决定,但是截止今天早晨八点,战斗仍在继续,至少有三十多名无辜居民伤亡。


第6版()
专栏:

我国代表在国际劳工大会年会上发言
希望国际劳工组织推动南北对话
据新华社日内瓦6月6日电 国际劳工大会第七十届年会今天在这里的万国宫开幕。国际劳工组织一百五十个成员国的政府代表、雇主代表和工人代表出席了这届大会。
瑞典劳工大臣安娜·格雷塔·莱永在开幕式上当选为本届大会的主席。她是国际劳工大会历史上的第一位女主席。她在当选后发表讲话指出,在目前全世界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代表们“应当竭尽全力来实现社会公正”。
这次大会主要将讨论国际劳工准则及其实施情况、就业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等问题。国际劳工组织执行机构国际劳工局局长布朗夏尔向大会提交关于该组织各项活动协调问题的报告将是大会讨论主要文件。
据新华社日内瓦6月8日电 参加第七十届国际劳工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劳动人事部副部长李云川今天上午在大会上发言时介绍了中国劳工立法的情况,并表示希望国际劳工组织能够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造福人类、造福劳工作出不懈的努力。
李云川还就这次大会一个重要议题——就业政策问题发表了意见。他认为:“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也是摆脱危机、解决就业问题及应付各种挑战的重要出路。”
李云川最后表示,中国代表团愿意同与会者共同为促进国际劳工事业做出努力,希望国际劳工组织在推动南北对话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6版()
专栏:

印度旁遮普邦交通运输逐步恢复
英·甘地会晤总统说明政府采取武力的处境
据新华社新德里6月11日电 印度旁遮普邦的航空、铁路和公路运输正在逐步恢复。
今天从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尔传出的消息说,印度航空公司从德里飞往斯利那加的航班在昌迪加尔停留。旁遮普邦当局为来往的旅客作出了专门安排。
在昌迪加尔的宵禁解除后,停运了六天的火车也开始通过这座城市。
目前,在旁遮普邦的其它许多地方,航空、铁路和日常的公共汽车业务仍没有恢复。
昨天晚上,英迪拉·甘地总理和宰尔·辛格总统会晤了九十分钟,说明政府不得不诉诸武力的处境,并得到了总统的理解。据报道,英·甘地总理很关心旁遮普邦的局势,强调有必要争取教派和谐。
国大党(英·甘地派)的一位议员为抗议金庙的武力行动,已宣布放弃议员身份并退出该党。


第6版()
专栏:

乍得各派将在刚果举行圆桌会议
新华社雅温得6月8日电 刚果一位官方人士昨天在这里证实,乍得各派已同意于今年8月在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举行圆桌会议,谈判解决乍得问题。
这是正在这里访问的刚果总统特使、总统外交顾问伊加乌埃贝向喀麦隆电台透露的。
这位特使昨天上午受到了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的接见,并向他转交了刚果总统萨苏的信。
这位刚果特使说,刚果将全力促成乍得问题的谈判解决,但首要的是乍得各派应当走到谈判桌前来。
原定于今年1月9日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乍得全国和解圆桌会议没有开成。随后,乍得各派之间在一些非洲国家的首都进行了新的接触。许多非洲国家,如刚果、阿尔及利亚等国都主张乍得各派召开会议。


第6版()
专栏:

我外交部友好参观团结束访朝
新华社平壤6月9日电 由韩叙副部长率领的中国外交部友好参观团结束了对朝鲜的友好访问,今天中午乘火车离开平壤回国。
朝鲜外交部副部长金在淑和中国驻朝鲜大使宗克文等前往车站送行。
中国外交部友好参观团6月1日到达朝鲜后,先后参观访问了平壤元山和开城等地。
朝鲜政务院副总理金焕会见了中国外交部友好参观团,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第6版()
专栏:

马科斯夫人为我大使饯行
新华社马尼拉6月8日电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伊梅尔达今晚以马科斯总统的名义,在总统府马拉卡南宫设宴为即将离任回国的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莫燕忠饯行。
马科斯夫人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中菲两国间富有成效的合作,并希望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出席今晚宴会的有菲律宾临时国民议会议长克鲁维·马卡林嗒尔、菲律宾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恩里克·费尔南多以及其他政府官员。


第6版()
专栏:

马达加斯加为我医生授勋
据新华社塔那那利佛6月5日电 (记者徐植)马达加斯加向中国派往这里的第四批医疗队中的四名医生授予马达加斯加荣誉勋章,以表彰他们为马达加斯加人民的健康和加强中、马友好合作所作出的贡献。
马达加斯加卫生部长让—雅克·塞拉芬今天代表拉齐拉卡总统向四名中国医生颁发了勋章。被授予勋章的中国医生是张俊明、姜兴周、杨凯和吴永林。


第6版()
专栏:

我最高检察院代表团访南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6月6日电 (记者陈诗让)以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杨易辰为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检察院代表团今天抵达贝尔格莱德,开始对南斯拉夫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


第6版()
专栏:

朱穆之到达日本访问
据新华社东京6月11日电 (王兰英)中国文化部部长朱穆之和夫人周萝一行五人应日本外务省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于今天到达东京,对日本进行为期十三天的友好访问。


第6版()
专栏:

中巴签定文化交流协定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6月3日电 中国和巴基斯坦3日在这里签订了1984年和1985年两国文化交流协定。
根据这项协定,在1984年和1985年内,两国将互派二十六个文化、艺术、教育、青年、体育和宗教代表团。双方还将轮流举办手工艺品、图片和绘画展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