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漫话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罗沛霖
当前,新技术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用物质手段延伸、强化人的脑力和神经活动。人将通过一台台控制机(含计算机)去操纵许多台动力机和工作机,而每台工作机又去操纵多种工具。人们观察控制事物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几乎将突破包含距离在内的一切屏障。这就是“信息社会”的实现。
哪里有社会,哪里就不可缺少信息交换。从人类到蜂、蚁,乃至比这更低级的生物,也都存在着信息交换。“信息社会”的特征就是广泛地使用新“信息作业的物质手段”。
信息作业的物质手段从远古就有,如结绳记事、烽火驿马、算盘算筹、纸墨笔砚、书籍、报刊、望远镜、显微镜、交通……。然而,现代的信息作业手段却增加了电子手段,象电报、电话、传真、广播、导航、雷达、电视、可视电话、射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录音、录像、计算机、遥感器、数据库、信息库……。光也是一种重要信息手段,当前它主要依靠与电子技术结合而相得益彰。
通讯、广播、电视,将来要结合起来,利用电子程控交换同光纤、电缆形成庞大的信息网,综合的终端可设在家庭或任何作业点。这个网还能和庞大的信息库联结在一起。信息库装有满载信息的光盘磁盘。通过终端,可进行遥算(利用远地设置的巨型计算机)、遥测、遥控。重要的图象显示环节将具有高分辨率、高色质、动态性、立体感。人在家里可以索阅资料,欣赏古今艺术作品,选看多种电视节目,还能通过这个综合系统订购、订制所需商品以及向银行结帐。坐在办公室甚至家里可以遥控工农业生产。写文章、绘画、雕塑、作曲等也都可用这个综合系统帮助起草。那时,人依然是信息作业的主体,将要空前充分地发挥人的才能。屏幕也排除不了人的群体生活和户外活动。
如果说通讯延伸了神经系统,那么计算机则可扩大大脑的活动范围。借助于它,可解决许多科学技术重大问题。如核聚变模拟,宏观长期气象预报,动态的人体断层诊断,用遥感来观察地貌、地质、地物(水文、气象、植被、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处理大量数据,特大系统工程模拟,都需要比现有巨型计算机强千万倍的能力。当前计算机的主要新趋势是微型化。微型机将普及到办公室、车间、农场和家庭。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在有限的空间造出高度复杂的超巨型、极巨型计算机提供了可能。
自动化是电子技术应用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自动化加上遥控、遥测,就可实现人不到车间就能进行生产。这就涉及了人工智能的问题。现在我们对人的智能本身认识得还很不够,所以对于人的智能用机器模拟能达到什么程度更说不清楚。但目前已在某些专家系统(如中医诊断),用计算机推导证明定理。语言和图象的识别也属人工智能的应用。机器人具有的“智能”因素越高越广,它的等级就越高。
检测是信息技术扩散于各个行业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一切工业、农业等各个环节、工序都需要检知、观察、测量的技术。当代的检测手段首先是通过电子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几乎能把一切物理量转变成电量。然后用电子技术把它放大、传输、处理(识别、变换、计算、组合、分析等),显示记录,以至用于控制的信号反馈等。
电子技术还可用于摄象、遥感和观察。射电望远镜可看到20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电子显微镜可看到物质的原子。电子放大和处理可以发现和识别极微弱的信息。
上述不过是信息技术的概貌。信息作业可分成七个大环节:采集(含检测)、显现、传输、录存、交换、处理(识别、变换、计算、逻辑推理、判断等)、控制。在当代,这些环节几乎全部都归入了电子技术的范围内,包括各种磁、电现象用于信息。声、光技术的结合更为密切。虽然机械、化学等方法也都用于信息技术,印刷术等传统手段还会保持坚强的生命力。(附图片)
南京华东电子管厂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试制成功酶联免疫微量检测仪。医生只要取人体半滴血作为化验标本,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仪器就会把检验结果用数字清楚地显示出来。
新华社记者 费强摄


第5版()
专栏:论坛

智力开发是技术进步的源泉
林自新 吴明瑜
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最主要的标志应该是全国人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既是产生众多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土壤,又是技术成果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改进的必要条件。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文盲半文盲多,约2.3亿,占全国人口的23%。科技人员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医务人员、教师、农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总共只有300万名,不到总人口的0.3%。技术教育规模小,全国工程技术和农业、医学的高等院校只有300多所,加上综合性大学招收的工科学生,年招生量只有14万人;相应的中等专业学校只有1,604所,年招生17万人。至于财经、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为数更少。还有,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从总体上说,人们对于钻研技术、革新技术还缺乏强烈的兴趣和愿望,轻视技术操作的传统观念尚未根本转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加快智力开发,的确是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改革教育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安排工程技术人员进修更新知识,普遍实行工人的技术轮训,大量增设技术职业学校,大力发展函授教育,都是应该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但是,我们认为,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利用广播特别是电视,向广大农村传播各种技术知识,应该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措施。中国10亿人口,8亿在农村,4亿劳动力,3亿是农业劳动者。他们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阅读技术书籍报刊有困难,国家大量提供读物和印刷物也跟不上。技术人员少,直接向广大农民传授技术又顾不过来。再加上交通不便,各种信息的传递十分迟缓。重要的出路,是充分利用电视和广播这样的现代化手段。现有的电视台需要编制和播放专门的农村节目,可考虑建立一个中央农村电视台,面向8亿农民,覆盖面积以城市为中心,逐步由近及远,最后利用通讯卫星转播,使最边远的农村都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现代的技术成就,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日常的生活用品和各种设施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锻炼人们掌握简单的制作和维修技能,看来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途径。广播电视和报纸书刊应当有这方面的内容,采取出售半成品家具之类的产品和出租某些工具,也是可行的办法。
培养和激励人们革新、创造能力的活动,近两年来在我国已经有所开展。在工人中,甚至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小发明活动,举办小发明展览和评比奖励,初步显示出了良好的作用。这些活动值得广泛、持久地开展下去。更多地传播创造发明的知识,并且有步骤地在一些城市或是工厂、学校举办业余发明学校和培训班,组织发明小组、发明俱乐部或发明协会,将对提高人们的革新创造能力产生更大的作用。
总之,智力开发是技术进步的源泉。智力开发不能仅仅局限于正规的学校教育,而要广开学路,不断探索新途径。


第5版()
专栏:科技采访

光——现代通信的翅膀
光纤通信新技术应用及研制一瞥
本报记者 魏亚南
自从有了电话、电视,“顺风耳”、“千里眼”的神话才变成了人间现实。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电话线路拥挤、电视常受干扰。还能有比这更先进的通信形式吗?回答是肯定的。不久前,北京、天津光纤通信部分实用项目及研制的情况表明:光纤通信新技术正在把人们带进一个通信新时代。
光的“顺风耳”:北京铁路局通信楼内,一架“电话总机”,键盘密布,红灯闪闪,正在自动地为电话用户服务。讲解员介绍说,这是一台最近才安装起来的国产光纤通信设备。它的奇妙之处在于,所联接的并非一般电话线路,而是长12公里的光缆;传输的不是电信号,而是光信号;线路上的众多电话用户,不象通常那样借助“电”进行通话,而是借助“光”通话。
有人问:“光通信有什么好处?”讲解员拿起一根有144条光导纤维组成的光缆与同样粗细的电缆作比较说:“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容量大,通话率高。这样一根光缆可以同时传送48,384路电话,相当于同轴电缆的几千倍。”
应用光纤通信还可以节省大量金属材料,减少能耗。光缆是由石英光导纤维构成的,用光缆代替电缆,一公里就可节省一吨多铜,三四吨铅。生产同等长度及功能的光缆,能耗仅是电缆的千分之一。
这时,值机员拿起了光纤通信机上的工作耳机,里面传出了清晰的对话声音。由于光纤不是导体,不产生电磁感应现象,使用光纤通信不象电缆那样容易受干扰产生杂音或被窃听,这种特性在军事上的意义尤其重要。
光的“千里眼”:从北京铁路局来到北京地铁中心调度室,只见一台图象清晰的彩色电视机摆放在调度员的面前。电视屏幕上显示着地铁北京站站台、售票厅的实况。调度员通过直观现场进行调度,遇有紧急情况可以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地铁公司经理梁棣华情不自禁地说:“有了光缆电视,我们坐在这儿眼观六路,再也不用只凭经验、靠运行图指挥了。”去年,国庆节地铁出现客流高峰,由于电视监控,调度得当,晚点列车比以往减少30列,创造了日开374列的节日运行纪录。
从事这项研制的李克诚副总工程师告诉我们,光纤图象传输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工矿生产、军事试验及公安、医疗监视等。光纤电视加上伴音,就是电视电话。使用这种电视电话能够看见通话对方,不用千里探亲,在电视屏幕上人们就能同亲人会面。光纤传输电视图象容量大,同时可播放数十套电视节目供人任意选择,而且图象不受外界和线路本身的干扰。
由来及研制:去天津的路上,电子工业部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罗沛霖讲起了光纤通信史。原来,利用光传递信息早已有之,我国古代峰火台就是最原始的光通信方法。然而,真正的光纤通信技术,是从六十年代英籍华人高昆提出这一理论,以及后来半导体激光与低损耗石英光导纤维的出现才开始的。近十年,取得长足进步,走上了实用阶段。
在天津,我们参观了专门研制光纤预制件,并将其拉成光导纤维的电子工业部第46研究所。光纤预制件,是将高纯度的石英玻璃在高温下加进锗、硼、磷等制成的一根一尺多长、手指粗的棒体。再通过拉丝机,将预制件拉成头发一样的长丝,便成了光导纤维。将光导纤维束外面加上包皮,就是光缆。在这种光缆两端安上相应的光、电终端装置,就是一套实用的光纤通信设备。
该研究所负责人说:“我们的光纤预制件及光导纤维已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光纤通信是我国与外国差距较小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全国已有光纤通信线路30余条,总长100多公里。这一事业的迅速发展将为通信现代化插上光的翅膀。


第5版()
专栏:

技术突破靠科学知识
田心
当前,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风暴正在席卷西方世界,波及全球。在这一场革命中,科学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知道,新兴高技术工业和传统工业不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认为,象钢铁、汽车等传统工业,尽管都需要科学作为基础,但最初主要是由能工巧匠实践发明的。今天,新兴技术的发明就不同了。如果没有大批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研究,并应用理论去有目的地解决技术问题,任何新兴工业的诞生都是不可想象的。
再从新兴工业诞生的另一特点来看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新兴工业的创业者很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不是商人和资本家。早在1956年,晶体管的发明者肖克莱就从贝尔实验室分化出来,成立了肖克莱半导体研究所。1957年物理学家罗伊斯又从肖克莱研究所出来,建立了费尔柴尔德公司,并在两年后发明了集成电路。1968年,罗伊斯又与化学家合伙,创办了英特尔公司,当初只有资本250万美元,到1980年成了销售额达8.5亿美元的著名计算机厂家。这些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主要是依靠创业者的科学知识,不断使产品推陈出新。简言之,技术上的突破,必须靠知识,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否则,我们在这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中就不可能有所作为。


第5版()
专栏:

纤维金属复合材料
据外电报道,日本最近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一种纤维金属复合材料,适合于制造各种电子部件和发热材料,用途极广。
这种材料是用聚酯长纤维、合成树脂和镍、铜等金属复合而成的。它具有导电和绝缘性能好、变形后恢复能力强、重量轻、易加工等纤维和金属的双重特性,是制造电极板、电子计算机的终端屏蔽、机器人的电缆的理想被覆材料。 进 山


第5版()
专栏:

能听会说的微型计算机
下班回到家里,你可以和你的电子计算机对话,询问你不在时发生的事情。这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是幻想。
英国研制一种能用简易的英语回答问题的家用微型电子计算机。它能回答高声口述的指令,如果借助一个音响设备,计算机就能大声地回答问题,因而在电话机上处理咨询也就成为可能了。
平时,你可以非常自然地跟它交谈,但是说话时每个字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以便计算机进行识别。由于每个人讲话的声音和发音有所不同,每个使用者必须与计算机进行训练性对话。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微型计算机系统可贮存一百个字,如需用大量的词汇,则要把它们存贮在软磁盘驱动器中,需要时调用便可。据报道,这种能听会说的微型计算机已于一九八四年一月底投放市场。葛德平


第5版()
专栏:

单克隆抗体保护家畜
单克隆抗体有“生物导弹”之称,美国明尼苏达遗传公司用一种单克隆抗体在乳牛身上进行了临床实验,证明可防止中毒腹泻。这家公司已生产了这种单克隆抗体。在加拿大进行的实验包括对新生的小牛口服这种抗体,可抵抗由微生物引起腹泻的感染。
一位医用产品经理说,单克隆抗体已被证明对防治动物疾病是有效的。该公司已获准在加拿大出售这种产品。
罗明典


第5版()
专栏:

稻壳是一种好饲料
我们在饭桌上吃的大米,都是稻谷碾成的。剩下的稻壳,堆积成山。通常人们将稻壳烧掉,或抛入垃圾场。
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农学院的副教授季米特尔·巴洛吉耶夫通过实验证明:稻壳能成为反刍动物的上好饲料,只要将稻壳磨成细小的微粒,使其变成尘状,反刍动物就容易消化吸收。
后来,巴洛吉耶夫在这种粉状物的基础上,又加进糠、甜菜渣、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添加物,组成配合饲料颗粒。这种配合饲料与粮食饲料相差无几。
孟祥銮


第5版()
专栏:

“不要错过这班车”
——日本地方政府是怎样促进新技术开发的?
祝寿臣
“不要错过新技术革命这班车!”在这个口号下,日本都、道、府、县政府纷纷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振兴尖端技术工业。
培养尖端技术人才: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技术研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微型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等专题讲习班。如,兵库县政府购置了16台微型电子计算机,在县属中小企业振兴协会内开办了“电子计算机讲习班”,聘请大学教授作教师,分期分批地培训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据说1982年接受培训的人数达3,500多人,估计1983年增加了两倍多。福井县政府1983年度拿出270万日元建立了电子计算机和新陶瓷研修会,并计划1983年至1985年拨款1.7亿日元建设一座专门培训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的县立中小企业大学。这些培训开阔了技术人员的视野,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水平,从而促进新技术的开发。
支持尖端技术开发:神奈川县、富山县、石川县等十几个县的地方政府建立了推动技术开发的专门机构,并同日本最大的科技组织日本科学技术信息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把技术信息及时提供给当地企业。大阪政府设立了“扶植尖端技术产业贷款制度”,对本府从事尖端技术研究开发的企业最高可以提供5千万日元的低利贷款,对开办企业者可以提供1亿日元的低利贷款(偿还期7—10年)。东京都和枥木县等建立了“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扶植制度”,对缺少资金的中小企业分别给予一定数额的贷款和补贴。当然,地方政府不是随便对每一家企业都提供贷款,而是由一些有经验的学者和县政府有关人员组成审查委员会,对接受贷款的企业进行审查,认为企业有发展前途时才同意给以贷款。
加强尖端技术交流:地方政府出面牵针引线,建立了很多企业、学校(或研究机关)和官方三位一体的组织。比如,鹿儿岛县建立了“产(企业)学(校)、官(方)尖端技术开发研究会”,富山县建立了“产、学、官铝复合材料研究会”等。静冈县政府专门拿出一笔资金,资助企业、学校和地方政府联合进行研究,大大推动了本县对激光利用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宫城县政府为了推进精细陶瓷的研究,同民间企业日挥公司和东北大学联合设立了“日本精细陶瓷公司”。
吸引外来企业投资:一些技术比较落后的县制定种种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企业投资。石川县从1983年开始实施“促进尖端企业设立条例”,对来本县开办尖端技术工厂的企业最高提供10亿日元的补贴。北海道和广岛县也设立了鼓励企业投资制度,对前来开办电子和精密机械工厂的企业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佐贺县规定,对前来本县建设民间研究设施者,给予5千万日元的补贴。茨城县政府还派调查团到闻名世界的美国“硅谷”考察,并以它为样板,把一大块风景优美的绿地辟为尖端技术用地。这个县的负责人说,如果不用气力扶植尖端技术,茨城县就没有希望。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人疟疾抗原
最近,澳大利亚一家研究所应用遗传工程技术,在细菌内成功地培育出人疟疾抗原,为研制治疗疟疾的疫苗创造了条件。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染,死亡率非常高。据推测,世界上的一些热带国家,目前约有两亿人苦于这种疾病,仅非洲地区,每年死于疟疾的儿童就多达100万人。
这家研究所用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应用遗传工程技术,成功地得到了能使体内产生对付疟疾的抗体的全部抗原,并将很快用于实验。
该所米切尔博士说,这种技术如能确立,还可以用它去治疗其他寄生虫病。
辛纪文


第5版()
专栏:

漏烟警报器
上面的图片是联邦德国发明的一种检验煤气、烟、油类等气体的仪器。该警报器直接插在电源上,当油类、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漏出,还不致于危害人的生命时,警报器就发出警报。人在睡觉时,如有煤气漏出,这种警报器就会立刻通知睡觉人,避免造成煤气中毒而死亡。
严 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