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建议

投放人工鱼礁 保护近海渔业资源
冯顺楼
近海渔业生产如果只捕不养,“竭泽而渔”,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怎样尽快地实行捕养结合的科学方法?海洋渔捞技术专家冯顺楼从一个方面提出建议:在沿海投放人工鱼礁,保护渔业资源,进而促使其增殖。这个建议值得有关方面重视。
——编者
建国以来,我国海洋渔业虽有很大发展,但与其他各行业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这同我们只捕不养的原始生产方式有很大关系。若干年来,为了片面追求产量,沿海无限制地增加渔船,增大马力,各种网具的网目愈来愈小,竞相滥捕幼鱼,以至捕捞强度超过鱼类的再生能力。例如,东海的带鱼,目前尚有五十万吨的年产量,但因网目较小,有30%是不合商品规格的幼鱼。广东南海以蓝圆鰺和深水金线鱼为主要捕捞对象,尚未成熟的幼鱼约占总产量的50%。这种情况如任其发展下去,我国海洋渔业将会出现崩溃的局面。
我国大陆架渔场有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是日本的六点五倍。1982年我国海洋渔业产量是三百五十九万吨,而日本近海和沿岸产量是七百八十万吨,我国只有日本的46%。每平方公里的鱼产量,我国只有二点三九吨,日本为三十三点九吨,比我国高十三倍。日本渔业生产有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国内食品奇缺。他们和苏联几乎同时发现,生产一吨猪肉或一吨牛肉的成本可以生产两吨鱼类,于是,他们就大力发展渔业生产,结果只花了八年时间,渔业便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以后,他们又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到1973年远洋渔业产量高达四百万吨。1974年后,许多国家宣布二百海里为专属经济区,使日本远洋渔业受到影响,1982年,远洋渔业产量降至二百万吨左右。但是,这时日本渔业总产量却猛增到一千一百四十万吨,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把近海水域建设成了鱼类的乐园,创造了鱼类赖以繁殖生长的条件。
日本建设近海渔场的办法主要靠投放人工鱼礁。起初,投放人工鱼礁是充分利用废旧车、船,1969年以后才发展为钢筋水泥构件。据报道,1982年日本人工鱼礁投资额达到一亿二千一百万日元,比1959年增加了一百四十二倍。日本还打算在今后十五年内,在沿海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外面,兴建五千公里长的鱼礁带。现在,全国已有建造鱼礁的厂商二十多家,还有发展的趋势。
大量投放人工鱼礁,可以有效地保护刚排出来的鱼卵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鱼,从而大大提高其成活率,有助于资源成倍或数十倍的增加。从滥捕鱼类,损害资源,到自觉地加以保护,促进增殖,这是一个由“竭泽而渔”变为“科学捕鱼”的重大战略转变。
近几年来,我国所实行的禁渔区、禁渔期固然是保护资源的一种办法,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为地滥捕,不能防止自然灾害的侵袭。而投放人工鱼礁可以起到防止自然灾害,促进幼鱼生长,改善鱼类结构的作用,有助于资源增殖。
为此,我提出如下建议:
国家要调整渔业作业费,压缩改进渔业工具、仪器设备的投资,增加近海建设、改造渔场的投资比重,加快投放人工鱼礁的步伐。
现在,我们投放人工鱼礁都是小船拖放,没有拖轮和大的起重设备,投放的效率很低,如能改进技术设备,搞组合型的平面施工,投放施工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建设近海渔场是百年大计,任务重,投资多,需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搞。建议国家制定有关政策,以鼓励集体和个人集资投放鱼礁。同时,搞人工鱼礁必须讲科学性,需要行政、科研和生产三方面结合,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5版()
专栏:论坛

广泛调动智能的专利制度
中国专利局 申嘉廉
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必须依靠全民族的创造力的普遍发挥。因此,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鼓励尽可能多的人来进行发明创造,以形成一种持久而有效的推动技术进步的社会力量。实行专利制度,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我国实行专利制度不仅是为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也是为了发挥工人农民和各阶层人士的智能。专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依据专利法,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经过审查和批准,授予专利权加以保护;同时把申请专利的发明内容公诸于众,以利信息交流和技术有偿转让,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专利法所保护的创造发明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只要是符合条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技术发明,则不论发明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大学毕业或自学成才,也不问职业职务,都可能被批准获专利,也就是说,在专利审查程序面前是一视同仁的。诸如飞机、雷达、青霉素、电子计算机、全息照相激光器、杂交水稻等等科技史上的划时代发明创造属专利中的精萃,别针、发卡、活页夹、罐头刀、拉锁、回形针、自动伞等等日用品也都曾经是成功的专利品。
这里,举几个美国专利来进一步看看普通人的发明活动:美国第3832556号专利授给了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女学生蓓姬。小蓓姬发明的是有发光横格的垫板,这是由于她想在较暗光线下能看清作业本上的横格,把字写整齐的需要而设计成功的。第4263639号专利的获得者则是一位年逾九十的老翁,他发明了节能光散射系统。在美国专利局档案中,发明纪录保持者还有两名百岁老人。3869011号专利是一个能上下台阶的轮椅,发明人简森是一位瘫痪四十年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残废人。出租司机葛西亚为解决驾车时背痒难搔的苦恼而发明的电动搔背器,被批准为美国专利第3884224号。一个年轻的父亲布里杰因为常常需要带着两岁的儿子出差,设计了一种打开可以作婴儿车的旅行箱,取得了第4097942号专利。
许多细心又肯动脑筋的家庭主妇琢磨出来的改良尿布、自制玩具、儿童训练器等等,也都通过了审查而被批准为专利。
有些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的专利法规定,一些革新和改良或小发明,也可以申请专利。日本在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松下电气公司,现有职工十二万人,每年平均两个半人提出一项专利申请,其中99%是小发明。正如不少评论家说的,有了专利法,爱思考、勤创新的人增多了。这就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今天,我们拥有世界领先的一些重大科技成就,有每年经济效益亿万元以上的创造发明。我国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科研队伍,还有无数活跃在各个岗位上的能工巧匠。更令人兴奋的是,新一代的小发明家和革新迷在崛起。北京市青工“四小”(小发明、小革新、小建议、小窍门)竞赛和上海、抚顺市青工革新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2年由共青团中央等组织开展的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全国有三百万人参加。这些,充分说明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聪明才智和创造发明的能力是不能低估的。国际发明家协会联合会的查里亚逊曾经说过:“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最可宝贵的天然资源,无疑是发明和革新的人力。”我国正是具有这种宝贵资源的国家,正确执行包括专利制度在内的各种科学管理措施,必将广泛调动群众的无穷智能,为我国的富强和全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第5版()
专栏:

鱼类的乐园
——人工鱼礁
有经验的海上渔民都知道,在成片的岩礁、海藻丛、木排、竹排以及沉船等物的附近捕鱼,常常会获得意外的高产。由此人们得到启迪:如果人为地在海底堆放一些石块或其它杂物,岂不是也能招来大量的鱼吗!
早在我国明朝嘉靖年间,现在的广西北海市一带的沿海渔民,就已经利用设置在海中的竹篱诱集鱼群,进行捕鱼作业,并形成了一种古老的“绞缯”渔法。这些竹篱通常是用二十根大毛竹插入海底,在间隙中还投入许多石块和竹枝、树枝等。实际上这就是最原始的“人工鱼礁”。
近三十多年来,人工鱼礁在世界各地有了很快的发展。不少国家已经把人工鱼礁的建设列为增殖近海渔业资源的战略性措施,从材料、结构以及型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现在,建造人工鱼礁所用的材料,不仅有传统的竹、木、石块,还使用了混凝土块、瓦管、旧轮胎、塑料、钢材、玻璃等;从形状上来看,这些“礁块”有正方型、圆筒型、三角型、门窗型、多面体型、笼型、棒型、碟型、公寓型、金字塔型等;堆积式样有多段式、组合式和树藻式;按用途又可分为捕捞型和增殖型。投放鱼礁的海域深度从几米到近千米。
人工鱼礁之所以能够提高渔获量,是因为这些鱼礁作为海底下的突出物,不仅能使海水在这里产生涡流,还能因阻流作用而形成上升流,把底层的营养物带到中上层,为浮游生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岩石和“礁块”的表面及孔隙间也生长着大量的藻类及贝类、甲壳类等小动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鱼礁又是多种鱼类的产卵繁殖场所,为幼鱼提供了良好的栖息隐蔽场所。这样的生态环境实为鱼类乐园,必然会招来众多的鱼类到此群聚。
(中国水产学会供稿)


第5版()
专栏:

国内外大力投放人工鱼礁
应杰
日本、美国是世界上人工鱼礁建设得最多、最早的国家。近年来,澳大利亚、南朝鲜、加拿大及苏联等国也发展较快。其中,美国、澳大利亚是为了适应游钓渔业的需要,而日本是出于改善沿海渔业和养殖业的目的。
美国每年约有三千万人从事游钓活动,其渔获量相当于全国商品鱼的一半以上,这正是人工鱼礁的效果。夏威夷近海设置了混凝土鱼礁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使原来产量较低的渔场骤然增长了十九倍。在莫那尔湾海区投放了一千辆废旧汽车做鱼礁,投放前每一百平方米只分布着零点三公斤鱼,投放后猛增到十四公斤,增长了四十五倍。
1981年,日本举行了一次对沿岸渔场建设改造措施的民意测验,认为人工鱼礁能增加渔获,集鱼效果明显,使鱼类滞留时间延长、渔场扩大、捕捞作业次数增多和保护幼鱼效果明显的,占应测者的90%以上。北海道苫小牧市沿海,投放二十二座门窗侧壁式大型单体鱼礁后,经过三年的调查,第三年的集鱼数量是第一年的四点五倍,比自然状况增产七至八倍;山形县1975年建造的两座伞型人工海藻浮鱼礁,两年的渔获价值为投资额的六至八倍。日本学者吉牟田于1972年对一些鱼礁作过精细调查,测得礁区范围内每平方米的渔获量比原始水域的产量增加五十倍,甚至比沿岸水域精养的产量还高一点二五倍。法国在罗纳河三角洲五米深的海水区用一种人造水草作为保护幼鱼的水藻鱼礁。
我国用人工鱼礁作为增殖资源的手段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同样获得明显效果。例如,广西防城1979年首次投放的人工鱼礁树,四个月后进行试捕,比自然礁区渔获量提高一点六倍,当年收入就达到投资额的二倍;1981年广东与日本合作在大亚湾投放一组悬浮式鱼礁,在电白县、南澳县沿海投放了沉式鱼礁,电白县的一组鱼礁不到一年的时间,所获产值就已达到投资额的四倍,所捕的鱼类个体大、质量好、品种多。此外,山东省蓬莱、胶南等县投放的鱼礁也都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深圳的蛇口工业区沿海,目前正在建设游钓鱼礁。


第5版()
专栏:人物专访

让“葡萄热”更热一点
——访北京植物园归侨、工程师黄德藩
陈诗信
“急需种苗!”“速来指导!”一封封急切的信件从各地飞向北京植物园黄德藩工程师。
出生在泰国、今年四十九岁的黄德藩,是三代华侨后裔。年幼的黄德藩跟随父亲回到祖国,在祖国的哺育下成为果树界的一名实干家。他于1959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汕头分院,从事葡萄引种的驯化至今已有二十五年。
黄德藩和他的同事从引种的一千个品种中,整理出七百多种葡萄品种资料,推广的和新培养的有二百多个品种。其中以玫瑰香为母本,以抗寒能力强的野生山葡萄为父本,杂交得到一种酿酒新品种——“北醇”,能经受摄氏零下二十五度的低温,在华北不需埋土过冬;在抗病能力、产量、含糖量方面都达到了国际水平。这个品种也已在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推广。他和同事们一起合写的《优良酿酒葡萄品种》一书和论文《葡萄驯化三十年》、《介绍两个葡萄新品种》,先后出版和发表。最近,他撰写了论文《广东葡萄开发与展望》,受到了广泛的注意。1978年以来,他和他的同事多次荣获中国科学院等单位授予的重大科技成果奖。
黄德藩告诉我们:葡萄是世界产量最高的树种之一,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果树之一。它的色美可爱、香气沁人、味美可口,出汁率高达75—80%,浆果中含有人体可以直接吸收、消化的葡萄糖和果糖,并有丰富的果酸、矿物盐和大量的维生素C。葡萄酒还有治疗神经衰弱和心血管疾病的功用,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据粗略计算,出口一吨葡萄酒平均可以换取六七吨粮食。葡萄亩产收益相当于一万斤小麦。有人预测,随着我国人民食物结构的改变,葡萄鲜果和葡萄酒将会成为重要食物和饮料。
近几年来,我国南北一些地方出现一股“葡萄热”,广东省发展尤为迅速。1978年底,邓小平同志访问泰国,参观了农民的果园,品尝了他们栽培的葡萄佳果。回国后,他曾经问,自然条件相似的广东省为什么是“葡萄空白点”?后来,广东省农业部门邀请黄德藩和他的同事在广东培植优良葡萄品种。他们经过多年的试种培育,已总结出一整套栽培技术,有的葡萄品种一年两熟甚至多熟。
黄德藩告诉我们,现在广东省的葡萄种地已发展到两万亩。此外,在他们的辛勤指导下,江西、湖南、广西等南方省区都加快了发展葡萄栽培的步伐。
黄德藩强调说:开发葡萄种植业是发展经济的一条值得重视的途径。葡萄为藤本植物,适应性强,荒山、沙滩、路渠两边、房前屋后都可种植。一般头年插枝,次年挂果,第三年丰产。他希望各地都重视葡萄种植业的开发和利用,让葡萄进入千家万户,为民造福。
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询问:“城市楼房阳台可以种葡萄吗?”他说:完全可以,四川、辽宁、沈阳和广东等地到处可以见到“空中葡萄园”,这既满足了食用的需要,又绿化了环境。我们就城市楼层阳台如何种植葡萄请教了黄德藩。他说:楼房阳台日光充足,通风好,昼夜温差大,都是种葡萄的好条件。可以根据阳台的负荷量,用包装箱或花盆装上四五十斤沙壤土,就可以种植葡萄。象北京标准楼房阳台的面积,种上两株即可,品种应以容易管理的玫瑰香为宜。除了适当浇水之外,肉骨头、鸡鸭鱼杂碎埋在株旁就是上等肥料。(附图片)
黄德藩正在给葡萄剪枝 邓钧照摄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美国的基因工程产品
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美国在基因工程(也称遗传工程)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1983年底,它在这个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已达二十五亿美元,创办了一百多家公司。近几年,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纷纷提出的生物技术专利申请就近一千项。基因工程产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其中有治疗糖尿病的人胰岛素和预防畜犊腹泻的疫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即将批准投放市场的产品有:治疗侏儒症的人生长激素和治疗癌症的α—干扰素。已研制成功、正在作临床试验的药品有:治疗癌症的干扰素、乙型肝炎疫苗、疱疹疫苗、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白细胞素、间质—2、治疗心脏病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抗血友病因子A,还有各种快速准确的诊断试剂。正在现场试验的兽药有:口蹄疫疫苗、提高牛奶产量的奶牛生长激素。正在实验制造的化学品有:蓝靛类染料和使无糖的软饮料变甜的甜料物质等。
基因工程产品销售速度开始加快,有些公司预测,它们几年之内的年收入将达十亿美元。国会技术评价处预测,到本世纪末,基因工程生产的化学品和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达一百五十亿美元。(钟元贞)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寻找耐干旱植物
英国皇家植物园一个小组在广泛调查供应吃、穿、住植物的同时,还在调查其它用途的植物种类。例如,能够覆盖地面、防止土壤侵蚀的植物,提高土壤肥力、改良牧场的植物,适应干旱地带盐碱土的植物,有助于减少疾病的植物等。
经过调查,已发现了一些适应干旱地区的植物。例如:摩洛哥西南干旱地区有一种野生摩洛哥铁树,其叶可作羊、骆驼的饲料,树干可作建筑材料,坚果能榨食用油。巴基斯坦有一种千金子草,可在高盐分土壤中存活,也可用作覆盖南亚和其它干旱地区的植物。埃及和热带非洲有一种豚草,它产生的毒性物质对人、动物,特别是对鱼类无害,却能杀死寄生血吸虫的水蜗牛。如果沿河岸种植这种草本植物,将有助于控制血吸虫病。
调查小组收集到不同用途的干旱、半干旱热带地区经济植物约三千种,正在用计算机对资料进行汇编、记录和存贮。
张玉华摘译自《外文报刊资料》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人造耳朵
奥地利维也纳第二耳鼻喉科诊疗室研制出一种电子装置,使完全失去听力功能的病人可以听到一定的声音。人们称这种电子装置为“人造耳朵”。
“人造耳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需要进行约一小时手术植入耳内的电极部件;二是约有纸烟盒大小的外带部件,包括一个微型送话器、电池和把声波转换为电子信号的信息处理机。电子信号通过发射装置传送到植入部件,植入部件的特殊电波就可刺激听力神经,使大脑产生听觉。
这种电子助听器,不需要导线,携带方便,又不影响病人的外表美观,很受全聋病人的欢迎。
(张良斋)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利用动物治理溃堤
众所周知,激流的河水会冲刷岸边的泥土。这种侵蚀河堤的现象在美国的许多地方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河流、小溪岸边虽然生长着草和植物的根,可以防止这种溃堤,但是,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地方,到了雨季,迅速上涨的河水不仅冲刷走岸边的大量泥土,还破坏了河岸附近的植物。混浊的河水使鱼类和其它动物都离开了那里。
近年来,怀俄明州的科学家把制止溃堤的工作交给了一种叫作河狸的动物。这种动物在河水中筑坝,建造它们的巢穴。科学家跟踪了八只河狸,并将其放入被溃堤损坏较重的河里。河狸用溃堤破坏的树枝来建造河坝。科学家运来树枝,放到沿河的堤岸上,还将旧的卡车轮胎捆在一起,从河岸一侧排到另一侧。河狸将木棍、树枝运入水中,放到轮胎上,再填入河泥,很快就修起了河坝,降低了河水流速。河狸完成了这个制止溃堤的筑坝工程,保护了堤岸,河岸上又生长出了草木,鱼群也回来了。(叶伟胜)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人造木材在日本问世
日本小野田水泥公司研制成功以陶瓷为原材料的人造木材,取名为“爱斯拉伊特”。其重量和普通木材几乎相等,可用斧子、刨子加工,也可钉钉子和拧螺丝,泡水不胀、不翘、不裂、不燃、不烂、容易上涂料,并且有木材所特有的温暖性等优点。
“爱斯拉伊特”是用高纯度石灰和高纯度硅酸在高温高压坩埚里炼成的高纯度硅酸钙,再加上合成树脂、玻璃纤维制成的,具有天然木材的特性。它是装饰、家具、音响装置、铅笔等的优质原料。据说,这种人造木材唯一的缺点是弯曲强度弱,不宜于做房梁结构材料。
(朱刁)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目前,联邦德国有75%的中学已配备了电子计算机。右图为学校里的学生在学习操作计算机。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机器人研究中心
日本机器人制造厂商,正加紧在山梨县建立机器人研究中心,集中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的专家,利用日本的应用技术和欧美的基础研究力量,发展先进的机器人。现在,日本还准备发展其他领域的机器人,如在娱乐场所用的娱乐机器人、腐蚀工业用的劳役机器人和银行自动储蓄机器人等。根据计划,该研究开发中心于1983年已动工,今年底将建成实验室。(罗波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