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只求照别人
敢峰
“红烛小,见真心;流着泪,燃自身。平生闪亮不为己,只求照他人。”这是太原市十五中学十五岁的女学生池越忠踏冰救人英勇牺牲后,人们发现她在语文课本的扉页上用钢笔抄写的一首诗。
这真是诗如其人,人如其诗。多么感人的事迹,多么美好的心灵啊!
第四军医大学学员英雄群体华山抢险的事迹,在脑海中激起的漪涟还未消逝,前不久又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青年社员曹殿忠在与未婚妻进城购买结婚物品的路上,听说附近煤窑出事,飞奔上山舍身救社员的消息。搁下笔,我又陷入新的沉思中。不知怎地,我小时读过的裴多菲那四句有名的诗忽然跃进眼帘,改掉了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字,变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救人故,两者皆可抛。”为了救人,曹殿忠硬是毫不犹豫地将生命和爱情两者都抛弃了。小曹的爱人在路旁扶着自行车望眼欲穿等待小曹归来,而小曹却在山腰八十米深的煤窑底下停止了呼吸,至死还紧紧抓着他要救的另一名社员。此情此景,人非草木,能不动心?多么感人的事迹,多么优秀的青年啊!
舍己为公,舍己救人,傻吗?不!这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是对形形色色利己主义最有力的批判。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随着思想工作的加强,这种精神在全国人民中是一定会大大发扬起来的。近来从报纸上接连不断传来的信息,不就是很好的说明吗?
十年动乱,把人们的思想也搞乱了,有些人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党的领导缺乏信心。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在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斗争,在我们眼前重新展开了一幅雄伟的时代画卷,许多舍己为公、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就是时代洪流中激起的浪花。人民热切盼望着我们的作家,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象在当年革命战争时期深入前线、深入人民的作家那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去,反映我们新的生活和斗争,创作八十年代的作品。这是时代向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任务,愿大家都来争做“捷足”者。
为了发扬我们时代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我们的青少年,激励人们的斗志,我还想建议:对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英雄们奋战和牺牲的地方,是否也可因地制宜适当搞一点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性的东西。比如说,在池越忠踏冰救人英勇牺牲的太原市那座公园的湖边,就可以盖一个小亭子,写上“红烛小,见真心”那首小诗,介绍她的一些事迹。青少年和游人去游玩的时候,既可休息,又在游玩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让新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红烛,在我们心中更加闪亮吧。


第8版()
专栏:

《曹辛之装帧艺术》序
王子野
《曹辛之装帧艺术》即将出版,有心人当作一件喜讯辗转相告。我为它的出版表示由衷的祝贺。
辛之同志长期从事书籍装帧工作,是我国当代著名装帧艺术家之一。他四十余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精心创作,所取得的工作成绩是很突出的,这部作品的出版就是证据。书中选辑了他四十多年来所作近二百件作品。还有附件,包括竹刻、砚刻、篆刻和印刷字体设计等。证明作者艺术爱好很宽广。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诗人,在四十年代便曾写过许多诗,出过诗集,编过诗刊。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对书籍装帧是很有用处的,没有这一优点,他的许多意蕴深厚的作品就产生不出来。
全部作品,一律彩印,翻开书来就给人以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之感。其中引人注目的那几卷精装的巨型画册《苏加诺总统藏画集》,壮丽、典雅、朴素大方,可称得上书籍装帧中的大型建筑工程。1959年在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上获得装帧设计金质奖章不是偶然的。象这样的作品,即使现在拿到国内或国外去展出评比,还是属于第一流水平。
还有《中国历代绘画——故宫博物院藏画集》的装帧设计,也堪称匠心别具,使人爱不释手。他主持设计的《新波版画集》,1979年在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上获整体设计奖,当时我也是投的赞成票。辛之同志不仅长于设计巨型工程,而且在小型工程设计上也是高手。象《寥寥集》这朵精致夺目的鲜花,并不因为它是一本小册子而被人放过,也在同次展览上获得二等奖。
在报刊评论上,辛之同志的作品获得好评的那就太多了,只能列举其中的几种:《毛主席诗词》注释本、《曹雪芹》、《九叶集》、《诗论》、《石头记人物画》、《华伦斯太》、《莎士比亚喜剧五种》、《再再探索》、《雕虫纪历》、《中国文艺年鉴》、《郭沫若全集》以及丛书《外国短篇小说选》、《花城文库》等等。
辛之同志的装帧特点很多,主要的据我看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他非常注重整体设计。所谓整体,就是不要只顾搞一个好看的封面,而且还要考虑到书的开本、版式、扉页环衬、字号、用纸以及插图、题花尾花等等。他认为只管画封面,不顾其它条件配合,不可能搞出完美的装帧。
第二,他很懂得装帧艺术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它要为特定的对象——书服务,而书的种类千差万别,采用一种手法,一种形式去装帧当然是不行的,就得象成衣师傅那样善于量体裁衣。装帧的体是书,设计时一切美的追求都离不开书的内容和性质,离开了它,不管什么形式的设计都达不到美的效果。
第三,他的装帧艺术刻意追求意境美、装饰美和韵律美,所有这些要求又都同民族性、时代性结合起来,而这个结合又都要具有勇于不断创新的精神。把他历年的作品加以比较,这个特点,便看得很明显。
第四,装帧艺术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图和色彩的好坏。辛之同志在构图上讲究简练,色彩讲究淡雅,这是为人所称道的。他不喜欢繁琐的设计,他认为简练才有意蕴,才有含蓄。在色彩运用上他不常用强烈的色泽,不赞成用商业广告那样搞争奇斗艳的手法来搞书籍装帧。因此他的作品给人以淡雅、明丽、清新、挺秀的印象。总的说来,他的作品书卷气比较浓。
书籍装帧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丰富的遗产和优良的传统,一想起来都不能不感到自豪。从1949年全国解放后,又有新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文革”十年的动乱,遭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整个出版事业的发展,装帧设计工作又更上一层楼,这是令人高兴的。但是我们决不能自满,对成绩总是一分为二,既要肯定它,又要看到差距。
要工作不断提高,首先还是统一思想,提高思想认识。对书籍装帧工作不够重视,这是多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特别是从事这行工作的同志感受尤深。应该说,近几年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情况有所改变,这是好现象。但问题并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装帧艺术没有象其它艺术一样受到应有的重视,事例很多,我只举一件作征。《辞海》艺术分册内有工艺美术的词目,虽有“书籍装帧”一条,数了一下,不足一百字,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而陶瓷工艺、雕刻工艺、织绣工艺每一词条之下还有小词条,所占篇幅比书籍装帧多十倍、二十倍。书籍装帧词条在《辞海》这样权威性的辞书中所占的地位,反映了一部分人对这门艺术的看法。我以为这样的安排是不公平的。借着写序言的机会我想来呼吁一下。同时我也听到一个好消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计划中将编《新闻·出版》卷,而且已组织力量进行工作。出版工作
(包括书籍装帧工作)受到这么重视,谁听了不欢欣鼓舞!
现在,岭南美术出版社如此重视装帧艺术,认真出版这部《曹辛之装帧艺术》作品选集,这对于大家进行装帧艺术研究,推动装帧艺术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应该热情支持的工作。我们殷切希望这部作品选集能早日问世。
1984年3月10日


第8版()
专栏:

诗二首
张蕴钰
一个新的人造天体在宇宙空间即位,我国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敬题两绝志贺。炼金五色好补天,火潮箭影揭云翻。电星信泽家家雨,凯歌悠扬悬玉盘。九丈原上大司空,执策牵缰牧星行。斗室天心劳形苦,寄语有托信灵公。


第8版()
专栏:

寂静
 张建术这是丛山间一片栉比层叠的小
松林子,这是远离闹市的一片足慰平生
的寂静。用全世界的黄金储备也不能换
取的苍翠世界呵,令疲惫的心儿可以躺下来有一
个小憩的恬静安宁。偶成的一两声遥远山村的犬吠
鸡鸣,斑驳的黄焰般朗日光影。掌心上飞落下一只玲珑的蜜
蜂,小心地将它托起来,宛然托起一个悠悠的
秋梦。时间与这里失去了联系,二十
五载,半身风尘,今时,算有了一个
愉快的洗清。悄然地掐熄掉蓝缕袅袅的烟
蒂,忽听见八万里云天外,一个严肃的声
音呼叫我起身前行……


第8版()
专栏:大地

生命化作常青树
隋启仁
3月17日的《人民日报》刊载了一则读者关于丧葬改革的建议《悼念死者也可以栽棵树》。一个人逝世了,其家属可以栽棵树作纪念,并把死者的骨灰埋入坑底,为树木提供营养。在树上标志死者的姓名,以资识别。
这的确是一个好建议。
它具有可行性。对于广大农村,尤其适用。农村里,见缝插绿之处甚多:地头路边,房前宅后,自留地、自留山,皆可植树。还有集体统一规划出来的绿化地。对于城市来说,只要组织、规划好,从场地到树种,从植栽到养护,做周到的安排,也是可以逐步试行的。
它具有科学性。树木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每公顷阔叶林,一天吸收一吨二氧化碳,放出730公斤氧气。每棵树既是“氧气发生器”,又是“二氧化碳吸收器”。又是一个“小水库”,可以调节空气和土壤中的水分。植树,可以提供大量木材,可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对国民经济和生态平衡都大有益处。而人的骨灰中含有大量的磷、氮等成分,更是上好的肥料。骨灰并非无用物,化作底肥更养树。这也算是一个人对大自然的最后一次贡献吧。
它也具有先进性。通过各种方式植树,可以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有的提倡结婚时夫妇合栽一棵树,有的提倡新生小孩的父母合栽一棵树,有的姑娘还把绿化荒山当彩礼;倘若再加上家属为死者栽上棵纪念树,就更具有改革风俗的作用。试想:每到清明时节或死者忌日,亲属去凭吊一番纪念树,浇浇水,培培土,剪剪枝,既寄托了哀思,又尽了绿化义务,这比焚香、烧纸、送花圈要好多了吧?若干年之后,根深叶茂,郁郁葱葱,联翩成林,这比一个个坟堆,一个个骨灰盒,也不知胜过多少倍。
它还具有哲理性。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死并且可以互相转化的。人类是大地的儿女,我们的身体的各种营养,是自然界提供的;当我们每个人的生机结束之时,组成躯体的各种成分再回到自然界,真可谓“哪里来,哪里去”了。鲁智深曾唱过一曲《寄生草》,其中有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生不过是进化的链条上一个环节而已。以自己的骨灰来滋养一棵绿树,并非是自轻自贱,倒是自爱自重,颇为荣幸的事。人们所景仰的彭德怀同志,就曾留下遗言,把自己的骨灰埋在家乡的土地上,在上边种棵苹果树。当人们看到那青枝、绿叶、硕果之时,也会很自然地想到逝者这最后的贡献。
何谓不朽纪念碑?生命化作常青树!


第8版()
专栏:

泸定桥畔〔中国画〕  李琼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