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让变革着的农村在银幕上生辉
——谈几部优秀农村题材影片的创作
郦苏元
我国农村正在经历着的一场历史性的伟大变革,激发了许多作家、艺术家的革命热情,为文艺创作开辟了新天地。一批描写当前农村生活的作品脱颖而出。在这方面,电影的情况很引人注目,农村片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去年,出现了象《不该发生的故事》、《咱们的牛百岁》、《乡音》以及《六斤县长》等影片,它们面对农村的新形势、新变化,揭示了农村变革中的新矛盾、新问题,镜头近,焦点实,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我国农村的前进步伐,展现了广大农民的时代风貌。这些影片,是去年影片中的佼佼者,它们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对历史纵深的开掘,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过去同类题材影片所达到的水平,标志着当前农村题材影片创作的新成就。
近几年来,电影对农村现实生活的反映,经历了一个自远而近、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作家、艺术家对它的认识的逐步深入密切联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了新的经济政策,农村变化最大、最快。过去已有的一些认识,完全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人们需要有个认识和思考的过程。因此,在一个时期内,我们的农村片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同现实保持一定距离,在对历史的反省中,流露出对政策多变的担忧,《喜盈门》和《月亮湾的笑声》,正是由于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安定团结的要求,所以当时受到普遍的关注和欢迎。犹豫是短暂的,很快就有许多作家、艺术家被农村变革的现实所振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对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歌颂之中。于是,象《布谷催春》等一批表现农村责任制优越性的影片应运而生。这些影片,尽管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弱点,但它们指出了农村变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是应当肯定的。《不该发生的故事》等影片,镜头又向现实靠近一步,并向纵深推进,从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把农村题材影片的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农村,政策就是农民的生命,每一项政策的实行,都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他们受尽极左思潮的危害,渴望从吃“大锅饭”的穷困生活中挣脱出来。新的农业政策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他们对现实的改变,表现出由衷的喜悦。《不该发生的故事》中,明月沟老乡分组时的那种激动和热烈,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生活本身告诉他们,“要再大帮哄,连裤子都穿不上了”,责任制治的就是那些“专往大锅粥里伸勺子”的懒汉和“光说不练”的干部。他们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由感,表现出极大的劳动热情。《咱们的牛百岁》中的
“问题社员”田福,念念不忘过去那种“优越性”,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新的现实对旧的思想的冲击。这些影片力图说明,农村现行政策上顺天理(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下合民心(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正在把广大农民带上劳动致富的光明大道。当然,新的变革,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问题社员”的遭遇,是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他们对变革的犹豫和抵触并不难理解,因为他们处于受人歧视的境地。但是,生活的激流,终究把他们卷了进来,使他们不仅在经济上翻了身,而且在心灵上受到冲刷。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农村正逐渐形成。从明月沟分红时的欢笑,从牛百岁的“问题”作业组丰收时的喜悦,从《六斤县长》所描写的由亩产六斤到粮食丰收的变化,我们看到了农村生产责任制所带来的经济发展。这些生动的描写,表明新的农业政策,是一项富民政策,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给我国农村带来无比美好的前景。《不该发生的故事》等影片的成功,启示我们必须关心广大农民的现实要求,与时代前进的步伐同一节拍,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电影作品。
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文艺作品不仅要在广度上展现生活的变化,而且要从深度上揭示现实中的矛盾,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作品才有思想深度。《不该发生的故事》等影片所提出的当前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新课题,是极其尖锐而又十分深刻的。党的坚强领导,是农村变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党的领导,就要改善党的领导。生活在前进,我们的领导思想和领导方法,也要随之变化,否则,便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明月沟分组会上所发生的事,是值得深思的!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反映了矛盾存在的必然性。有趣的是,《不该发生的故事》和《咱们的牛百岁》都有抓阄的情节。如果说,五个“问题社员”被人抓阄是一场玩笑的话,那么明月沟老乡用同样的办法来决定全村党员的命运,则令人震惊。这个严峻的事实,说明长期以来党群关系被破坏到了多么可怕的地步!“脚上泡,
自个儿走的。”问题的关键还在党员身上,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作用。几乎所有党员都是转变人物,这在三十五年来的文艺创作中,大概是绝无仅有的。但它来自生活,艺术的创造使之具有典型意义。影片提出的,是党风转变的严肃主题。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看到明月沟的党员,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在群众中的形象,挽回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这说明我们党完全能够通过端正党员的思想作风解决党风问题。影片对几个党员的转变作了生动描写,但对不同性格的刻画,则显得功力不足。让水让肥,是在同一层面上展示性格,没有在“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思想上再深入一步。性格刻画上的不足,造成主题思想上的缺陷。在明月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用新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看不出党的力量和作用。而《咱们的牛百岁》和《六斤县长》的成功,正是在对于党的领导和党员的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和热情歌颂。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在前进中经常出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我们党就是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保证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前进。这两部影片,一是通过扶助老弱病困,一是通过帮助“问题社员”,生动反映了党在农村变革中的作用和地位。牛县长和牛百岁,正是人民老黄牛的象征。所不同的,前者是农民的“衣食父母”,而后者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六斤县长》着重回答的,是如何从政策上、经济上解决实行责任制后出现的老弱病困问题,而《咱们的牛百岁》则明确指出了当前农村政治思想工作的新特点。牛百岁是当前农村变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的党员形象,在他身上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芒。影片着力刻画了他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性格特征。时代变了,我们的工作方法不能停留在旧的水平上。照老一套行事的人,肯定是要碰壁的。牛四就是这样的人,“对那帮捣蛋鬼就是要狠狠地整”。牛百岁却不以为然:“当领导的不能靠整人过日子”!在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有些同志受极左思潮影响,确实是靠整人过日子的。他们使自己处于与群众对立的地位,居高临下,伤害了群众,破坏了党群关系,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好传统,被他们丢失殆尽。牛百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把自己完全处于群众之中,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他把高度的党性原则和深厚的革命感情结合起来,既坚持原则,又待人以诚,通过关心人,达到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牛百岁用一个党员对革命事业的赤诚和对乡亲们的挚爱,点燃了“问题社员”的革命之火,重新唤起他们心灵中的美好东西。他朴实中显露出机警,憨直中略带幽默,浑身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为我国银幕增添了新的光彩。我们的银幕需要有更多牛百岁这样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
重大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深刻的思想变化。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猛烈冲击着残存的旧思想旧意识,物质生产的发展要求精神文明的进步与之相适应。但是,在今天,清除封建思想残余的任务,还是相当繁重的。特别在农村,由于长期以来生产落后,传统观念至今仍象一股潜流,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影片《乡音》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重视的。那僻远山村的生活步伐,与时代节奏是多么不合拍。无论是榨油作坊的木撞声,还是独轮小车的吱扭声,都古朴得使人惊奇,而陶春一声“我随你”和此时脸上的甜蜜,却又柔顺得叫人颤栗!时代前进的足音,在这个山村,是这样近,又是那样远。落后的生产方式,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旧的思想意识,象烟雾笼罩,使人感到压抑和窒息。陶春的可悲,不在于最后贫病交瘁,而在于她在传统观念的重压下,已变得麻木。她温柔善良,勤劳朴实,默默地把自己的生命和爱全部奉献给丈夫和儿女,从无半句怨言。在她身上,体现了我国农村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但是,她失去了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完全成为丈夫的附属物。她以丈夫的意愿为自己的意愿,事事顺从,并以此感到满足。她是旧时代农村妇女的化石,却是在新社会的一个角落里生成!从小受到党的教育,有过理想,有过追求,但潜意识中的传统观念,很快便扑灭了她心中的青春火焰和生活热情。通过陶春的命运变化,影片指出了反封建残余的现实意义。陶春性格是复杂的,她是中国农村妇女所具有的传统美德和残存的传统观念的复合体。作者对自己女主人公的过分钟爱,多少模糊了其间的区别。温柔不等于顺从,而顺从在今天毕竟不是一种美德。
当前,我国农村变革正在进一步深入发展。农村经济正经历着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的重大转变,传统农业继续向着现代化农业转化。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应当跟上形势的发展,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挖掘生活的底蕴,拍摄出更多更好的农村片,为广大农民提供新的精神食粮。


第7版()
专栏:

漫谈《迷人的海》
丁玲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应各地读者的要求,将1981年发行的《丁玲散文选》增加几篇散文近作,重印再版,要我写几句话。但我不愿为自己的文章说话,我说点有关别的同志的作品的话吧,希望能得到编者和读者的同意与谅解。
这几天我读了邓刚同志写的《迷人的海》,我不由想到一些问题,我曾在第六期文学讲习所和一些青年作家谈论过一次,但意犹未尽,现在在这里补说几句,作为这一版散文集的前言。
不论是写小说,写散文,都要文字优美,意境深邃,发展有层次,叙事不罗嗦,文字不是大白话,读时令人着迷、动情。文章结束而情未完,使人展转思索,不能忘怀。
《迷人的海》就是一篇这样的小说,也可以说是一篇美丽的散文。
大海真是使人迷恋呵!海底的生活,美丽的景致,凶险的斗争。深入海底的汉子都写得如此异样,气派冲天,不同凡响,紧紧抓住读者,真迷人呵!
人们一般都是站在岸边,或是坐在船上观海,欣赏到的只是海的外貌。曾经有多少作者讴歌海洋的宽阔雄伟,汹涌澎湃。人们写过朝阳下的海,明月中的海,雾霭中的海,电闪雷鸣中的海,描写过海的颜色:绿色、蓝色、金色,形容过海的变化:火热的海,咆哮的海;也挖掘过观海的人们的心情:悲欢、眼泪、笑声等等。但是一般人大都只能看到海的外貌,或者想象海底的宫殿、奇花异草、男神女仙。谁有能力评论《迷人的海》描写的是否真实呢?只有下过海、沉入过海底深处的人,只有海碰子,或者与海碰子交好的人,知心的人,只有这些长期迷过海的人,才有能力给以恰当的评论。
《迷人的海》写了翻腾的海底世界,和海碰子们一往直前的拚搏乐趣。深潜海底,不仅肉体要忍受痛苦,精神要经受磨练,而且这是意志的斗争,生死的竞赛:是胜利或是失败,是获得至高的幸福,或是功亏一篑,毁灭、死亡?这些吸引读者饱含着兴奋,神情紧张地跟着作者的笔触而心弦跳动。
我喜欢这篇小说。这篇小说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你觉得自己也在奔驰于悬崖绝岭,飞旋于电掣雷鸣的暴风雨中。你也会感到腰间插上了利剑,潜入海底直冲鬼门关,即使血肉横飞、筋断骨碎,也无所顾虑。我们向往海碰子们为了实现理想、夺取胜利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一次一次潜入深海,躯体冻僵了又逐渐复苏过来,用烈火把自己的皮肉烤了又烤,把麻木了的肌肉、僵死了的神经细胞在火堆前慢慢转软、转活。我们看到这些被恶涛冲击、盐水浸泡的铁汉子,一次一次地蔑视死亡,一次一次地死而复苏。海底被写活了,海底不只是人们在日常电视中看到的特技摄影表现出来的绚丽美妙的珊瑚、游鱼等,我们看到的是人,是勇敢无畏的人来征服冷酷无情、严峻无比的海底的战争。
看来邓刚掌握了大海,也掌握了描画这一幅大海的语言文字。这篇小说,整篇的构思是严密的,进展有秩。但我在读时曾不免有一分担心,他会不会把老海碰子写歪了,写成一个孤僻的怪人?我和某些读者,与我有同感的人都会希望作者应该把老海碰子写得热情些,他不总是光身一人,那样专注,那样执著地追求海底的宝藏。他对同伙,对小海碰子,对年青的一代,更应该胸襟开阔,热情欢迎,备加爱惜,精心培养。好在作者果然在文章的结尾,写到小海碰子遇险,在千钧一发的危险时刻,老海碰子不顾一切,舍生忘死冒危险去抢救,又用自身的体温去温热那僵硬的小海碰子的躯体。最后,又双双迎着冉冉东升的红日,一老一少并肩扎进了浪涛滚滚的大海……
海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生,意味着复杂的大千世界,意味着现实生活,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一个革命者,一个作家,如果不下海,不到生活的海洋中去,不迷于海,不爱恋海,不同一切阻碍社会前进的浪涛、风暴搏斗,不通过悬崖、豁口、险礁、暗滩,不战胜巨章恶鲨,而是怕疼怕苦,惜死贪生,是不能获取五个棱角的海参和五彩缤纷的鲍鱼的,是不能意气风发傲然自得的。即使侥幸猎取到一点价值不高的黑鱼等,也只能使自己感到羞惭。这不算是海碰子,不是海碰子精神。为着建设社会主义,为着实现十亿人民的崇高理想,人是应该有点海碰子精神的。《迷人的海》尽管写的是海,是写海底的斗争,写了迷海的老少两代,但它启发人们深思,并且给战斗者以勇气和力量。
在收编这本散文集的时候,感谢邓刚同志以《迷人的海》给我以新的启迪,我用上边讲的一段话作为我在今后继续创作的鞭策。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向艰难冲刺。我们要有老海碰子的那种感情。尽管征服这个海还有千难万险,但风起云涌,正义的事业自然有人继承下去,正如老海碰子继承他的祖父、他的父亲那样。你看,现在他不仍然是生气勃勃伙同小海碰子,抓起铁青色的鱼刀鱼叉,大步迅速地朝海的深处走去么!
〔本文是作者为《丁玲散文选》再版所写的前言〕


第7版()
专栏:

解放军文艺社三种刊物一九八三年度优秀作品评奖揭晓
本报讯 由解放军文艺社举办的1983年度《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歌曲》、《昆仑》三种刊物的优秀作品评奖已经揭晓。
揭晓的获奖作品中,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的作品有:小说《啊,索伦河谷的枪声》、《雪国热闹镇》、《“铁盾零二”》、《冬夜》等十一篇;报告文学《在这片国土上》、《“两用人才”的开发者们》(及续一、续二)、《恶魔导演的战争》等九篇,以及话剧《火热的心》,电影文学剧本《高山下的花环》和散文、诗歌、曲艺、评论十二篇。在《解放军歌曲》上发表的作品有歌曲《边疆是我温暖的家》、《八一军旗,我爱你》、《小桥》等十六首。在《昆仑》上发表的作品有:中篇小说《引而不发》、《干杯,女兵们!》、《晚露》、《桂古达尔的早晨》等十二部;报告文学《滦河水南流》等四篇,以及短篇小说《行将而立之年》,诗歌《带韵的边风》,散文《我的第二个故乡》,评论《步履坚实的文学进军》等。
(竺川萱)


第7版()
专栏:

擂鼓和赶车
冯至
我首次读到田间同志的诗是在四十年前;我和田间同志相熟识,是在三十年前。
四十年前,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昆明地处西南的后方,距离前线火热的战斗很辽远,可是学校里,本地的和流亡到这里的教师和学生,在抗日战争的鼓舞下大都精神振奋,意气风发。他们在政治气氛恶劣的环境里,又上课又议论时事,又读书又写文章,抗议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群众运动,更是彼伏此起。在这样的形势下,从1942年起,产生了几种小型的周刊,其中《生活导报》办得时间最久,影响也较大。它在1943年11月13日刊行了一本《周年纪念文集》,里边发表了闻一多的文章《时代的鼓手》,副标题为“读田间的诗”。这篇文章在关心文艺、尤其是关心诗的朋友们中间引起极大的震动。那时我们往往脱离实际地谈论着诗的艺术,诗的前途,用比较短窄的尺度衡量诗的创作,所以文章一出现,就象响起一阵鼓声,起振聋发聩的作用。从此田间的诗在昆明诗歌爱好者的集会上,不断地被讨论,被朗诵,在讨论最热烈,朗诵的声音最高亢时,人们觉得战地的炮火,再也不是那样辽远了,仿佛在自己的身边。当时我的印象是,田间给新诗增添了一种新的风格,这风格只有在战斗的生活里才能形成。
这是四十年前的事,再回顾一下三十年前。1954年6月至9月初,我和田间,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共同访问了民主德国和罗马尼亚。有些见闻,田间已经写在他的散文集《欧游札记》里。我要提一提的,是7月10日晚在莱比锡举行的一次田间诗朗读会,由《赶车传》的德语译者魏斯柯普夫主持。在一座不很大的报告厅里,坐满二百多人,先由我简略地叙述一下中国新诗的概况,然后田间朗读他的诗作,最后魏斯柯普夫读他的译诗。他以诚挚的友谊介绍田间的诗,给《赶车传》以相当高的评价,他重复他在《赶车传》译后记里写的最后一段话:“《赶车传》对于德语的读者——在另一种语言的译文带有局限性的情况下——好象是一面诗的魔镜,里边显映出一个民族的博大的心,战斗的、胜利的新中国的心。对于中国的读者和听众,田间这部叙事诗有更多的意义:这是认识的泉源、生活智慧的教科书,这是真正的诗,尤其在我们的时代应该做到的:它是政治和哲学的姊妹,它致力于协助人类,使世界更为美好,更具有人的尊严。”
魏斯柯普夫作了介绍后,随即朗读了《赶车传》里的几段。人们反应,从简练有力的诗句中,可以了解到旧中国劳动农民悲惨的命运,他们善良而坚强的性格,更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意义。有两个联邦德国来的青年,非常欣赏《赶车传·序》里说的翻身的两宝:“两宝叫什么?名叫智和勇。/智勇两分开,翻身翻进沟;/智勇两相合,好比树上鸟,/两翅一拍开,山水都能过。”
散会后,魏斯柯普夫又陪同我们到国际旅社访问了著名诗人、当时民主德国的文化部长贝希尔。贝希尔和我们谈了些文艺上的问题,他说他在他的诗论里也提到过《赶车传》。
闻一多和魏斯柯普夫都早已不在人间。前者被万恶的国民党特务杀害,用生命谱写出壮烈的诗篇;后者辛勤地从事文艺工作,操劳过度,在我们别后的次年猝然逝世。闻一多仅仅根据《给战斗者》里的短诗,魏斯柯普夫只根据他译的《赶车传》,对田间的诗作出评价,我认为这些评价现在看来还是很中肯的。建国以来,田间写诗,有了更多的发展。只要看一看他写诗的地点:解放前的晋察冀边区,解放后在朝鲜战场、内蒙古草原兴建的钢铁基地、天山脚下的农场、尼罗河畔的亚非作家会议,以及海上油田等等——在这些地区写出的诗不都是应该冠以“给战斗者”的称号吗?而且鼓声不息:“星落月落鼓声不落,/敲呀敲!/山摇地摇鼓声滔滔,/敲呀敲!”一直敲到——“月亮当锣呵太阳当鼓,/劳动人民呵大地之主。”
田间在《赶车传·上卷后记》里说:“我觉得有义务来歌颂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转变;把斗争的历史告诉全世界的人们,把革命的歌唱给我们的子孙。”魏斯柯普夫在译后记里的评语跟这段话基本上是契合的,可是田间给赶车以更为深刻的象征意义,他说:“这车子,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象征。这车子,在党的指引下,它在飞腾前进。它曾经穿过炮火,它曾经穿过高山峡谷,它曾经穿过狂风暴雨,终于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门口。车子来到这里,革命的车轮并没有停下,它仍在前进”。田间就是这样敲着战斗的鼓,赶着革命的车,走他的诗的道路。
鼓声里没有“弦外之音”,却有一个伟大的时代的声音;战斗的短诗和长篇的叙事诗里没有“自我”,却有中国人民的自我。
(编者附记:本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香港三联书店合编的《田间选集》的代序,本报发表时略有删节。)


第7版()
专栏:出版动态

《夜谭十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马识途的《夜谭十记》,是作者继《清江壮歌》之后的又一部长篇新作。
这部小说由十个内容上各自独立成篇的故事所构成。作者通过一个个看似难以想象却十分真实的奇闻异事,使我们不仅看到了旧社会官场上尔虞我诈、卖官鬻爵的丑行,普通劳动群众目不忍睹的痛苦生活,特别是妇女们被侮辱、被损害的悲惨遭遇,而且还看到了旧社会冷酷的人情世态,伦理道德的虚伪,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险恶。《夜谭十记》采用了能紧紧抓住读者的说故事的叙述形式,让十个穷极无聊的小科员每天轮流摆龙门阵,作品的这种结构形式和一定的传奇色彩,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外,作品幽默的笔调,对旧社会反动统治的尖锐讽刺,和许多地方充满感情的描写,也使这部作品更富有吸引力。 (石 建)


第7版()
专栏:出版动态

《刘大杰古典文学论文选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刘大杰古典文学论文选集》是一本以论辩精缜、见解独到见长的著作。本书选辑的二十四篇文章,是作者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前几年的论文,大体可分两类,一是探讨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理论问题的,如《中国古典文学与现实主义问题》等;二是评论中国古典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的,如《杜甫的道路》等。本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方 琳)


第7版()
专栏:出版动态

《在这片国土上》
李延国的《在这片国土上》,最近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单行本。这是一部热情歌颂引滦工程伟大壮举的长篇报告文学。 (宁 思)


第7版()
专栏:出版动态

《过海日记》、《在那绿草地上》
作家蒋子龙、张洁的访美游记《过海日记》和《在那绿草地上》,已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在《过海日记》里,蒋子龙以他特有的敏感和观察力,用生动、流畅的文笔,记叙了中、美两国作家友好交往的情景,描绘了美国的自然风光和风俗人情。张洁的《在那绿草地上》也颇有特色。作者娓娓而谈,从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角度,为人们敞开了一扇认识美国社会的窗口。
(木子、小溪)


第7版()
专栏:文艺评论

婺剧“小百花”新蕾初绽
刘乃崇 蒋健兰
一九六二年,在北京第一次看到婺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婺剧的好演员多,好戏也多。演出的一些剧目,都各具特色,生活气息浓郁,动作节奏鲜明,那粗犷、强烈而又细腻、美妙的唱念、表演,十分准确、优美地勾画出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听说十年动乱中婺剧遭到了致命的摧残,又听说这几年一批年轻的演员又起来了,恢复了旧有的好戏,又排演了一些好戏。现在,浙江省婺剧“小百花”东阳县演出队把戏送进了北京,我们欣喜地又看到了久别重逢的婺剧。他们带来的一个大戏《铁灵关》,几出小戏《磨豆腐》、《打郎屠》、《徐策跑城》、《山门卖酒》和现代戏《桃子风波》等,在首都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兴趣。
这次来的演员,都是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年轻人。在我们前次看婺剧的时候,他们都还没有降临人世,可是今天他们已经在领导关怀、老师教导下成长起来了,而且演得是那样的精彩,那样的成熟。新人好戏,令人振奋;婺剧重兴,令人欣慰。
《铁灵关》是他们演出的最具独特风格的戏。这是一出婺剧的传统戏,原本比较杂乱,现经改编,头绪清楚,主题鲜明,成为一出歌颂正义战胜邪恶的好戏。这出戏改编后,是以情节曲折取胜的,其中有不少出人意料、奇峰突起的地方,扣人心弦,耐人寻味。奸相之子梅伯卿强抢总兵之女白英,大将军的义子王庆打抱不平,救了白英,造成两家各自打死人命的后果。奸相势力大,西宫娘娘作主,传下圣旨判了个王庆发配铁灵关。戏演到这里,大家可能猜测下面的戏,一定是把重点转到王庆与白英发展恋爱关系这条线上去了,可是剧本笔锋一转,那个京兆尹主持正义,又讨来了一道圣旨,梅伯卿也被发配铁灵关了。有了这样一个不落俗套的“双判罪”,从而引出了“双起解”、“双受杖”、“双出师”、“双跪城”等场次,矛盾就得到了逐步深化,层层展开。故事发展到出师对敌,梅伯卿计拿王庆,将他绑在城上,用以威逼城下的白英就范。下面该怎样发展了?白英妥协了吗?王庆被杀了吗?或者有什么意外的救星来到了?观众正在拭目以待。但是剧情并不按照一般常规来进行,突然,跪在那里的英雄王庆竟飞起一脚,把站在身旁正在得意洋洋的梅伯卿踢下城去,于是情势大变,急转直下,胜负判然了。这些地方都是非常巧妙的神来之笔,却又在情理之中。
值得重视的是,这个剧本不仅是写情节,而是在许多引人入胜的情节变幻中,着力刻画了英雄人物王庆的刚直性格。在“双起解”中,他自己不肯徇私,不让解差给他摘去刑具,也不让别人徇私,强制梅伯卿下马服刑;在“双受杖”中,他不肯接受免去“杀威棒”的照顾,又觉得自己一人受责而梅伯卿反而逍遥法外,很不服气,便拉上梅伯卿一起受杖;在白英遣丫环向他表露对他的爱情时,他不肯施恩望报,就严词拒绝了,直到了解到白英真挚的感情,才把“百炼钢”化做了“绕指柔”。这些写出了人物性格的笔墨,在一般“情节戏”里是难能可贵的。但也应指出,戏里还有不少不够严密之处,有待弥补,特别是戏到了最后,大将军忽从天降,奸相忽入天牢,匆匆收场,结得草率。
这些年轻的演员在武功方面,有极为突出的成就。他们在四五年时间里,就练成了这样的武功,真是可喜。看得出他们提出的“严、勤、苦”的培训方针,是认真执行了。请看王庆在受杖责时,那连续十多个乌龙硬搅柱,在大战中穿插着转体三百六十度的拧旋子;总兵带伤战死时,着硬靠走抢背、倒折虎、僵尸;白英在力战众恶奴时使用了空腿朝天蹬金鸡独立,如此等等,都是难度极大的表演绝技,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处境。但是,和这些武功的成就比较起来,这些小将在唱、念、做戏等方面,还显得有些差距。希望他们在刻苦练习武功的同时,更广更深地学习传统剧目,在其他方面多下功夫,使婺剧艺术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