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洛杉矶迎接奥运会
陈忆村
最近,我们在访问洛杉矶期间,目睹美国这座西海岸名城的奥委会和各有关单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迎接三个多月后即将在这里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他们的满腔热情、高度组织才能和不畏艰难的工作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年前,洛杉矶奥委会经过三番五次的争取,终于获准由它来主办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1932年以来由洛杉矶第二次主办奥运会。但全部开支都由民间私人企业承担,政府不提供任何财政援助。而大家知道,历届奥运会的财政开支是非常庞大的。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主办第二十一届奥运会共花了三十五亿美元,收支相抵亏损了十亿美元。据传,1980年莫斯科主办第二十二届奥运会时,开支竟达九十亿美元之巨。
究竟如何筹集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经费呢?尽管在开始进行筹备工作时就负债三十多万美元,但洛杉矶奥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斯和他的助手们并没有气馁。他们经过反复周密研究和精打细算,终于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一)本着节约精神大大压缩预算,把本届奥运会的经费定为四亿九千八百万美元,预计收入五亿一千三百万美元,将有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盈余,可用来资助开展美国业余体育运动。(二)为了节省开支,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运动场和体育设备。只花八百万美元修建新的游泳场、射击场和自行车赛场,重修可容纳九万五千人的洛杉矶纪念运动场的跑道。不建新的奥运村,把奥运村设在两所大学的校园内。(三)将奥运会的电视播映权售给美国广播公司,共收入二亿二千五百万美元。这将使一百多个国家的二十五亿观众能从电视上观看奥运会的比赛。(四)依靠三十家公司企业和银行的资助和捐献(约一亿二千万美元)。(五)入场券的收入(约九千二百万美元)和出售奥运会纪念品、邮票、纪念币的收入。
完全由民间私人企业来主办奥运会,这在奥运史上是一个创举和大胆尝试。洛杉矶一些人士一方面表示非常高兴,同时承认,“这是一次艰苦而又有毅力的奥运会”。尤伯罗斯颇为自豪地说:“这将是一次多姿多彩而又有深远意义的国际盛会。洛杉矶奥委会一定要把这届奥运会办得比过去更加完美。”他估计这届奥运会将给美国带来四十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并可使二十五万名青年参加奥运会各项活动。
据宣布,定于7月28日开幕、历时十六天的奥运会,将是历届奥运会规模最大的一次,将有一百五十个国家的一万二千名运动员参加二十四种体育运动共三百七十个项目的竞赛。有二万二千七百人要参加奥运会的各项具体工作。预计可出售入场券七百七十万张,到目前为止,已有四百多万张被预订。
每年夏天是洛杉矶的旅游季节,今年恰好遇上奥运会,预计每天游客将由往年的二十万增至三十万人。这势将给洛杉矶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为了解决住宿问题,该市当局除要求增设旅馆房间外,还鼓励居民和公司企业让出部分房间出租给游客和观众。由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十分猖獗,美国有关当局对安全保卫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安排和部署,决定由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和市警察局联合负责,届时要出动一万八千名武装警察,并组织一支“特别反恐怖分子突击队”。美国国会还通过拨款五千万美元,作为应变的“紧急开支”。据说,采取这样严密和大规模的安全措施在美国是罕见的。
奥运会还将从6月1日起举行历时十周的艺术节,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七十六个著名的艺术团体,演出丰富多采、各具风格的节目。同时要举办电影周和二十个艺术展览会。琳琅满目的艺术节,一定会给奥运会增添不少光彩。
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奥运会,现在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地点恰好又在洛杉矶,这确实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派出约三百人的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决定,受到许多美国各界人士的普遍欢迎和重视。尤伯罗斯说:“我们对中国接受邀请参加奥运会表示高兴和感谢。”一位名叫约翰·豪斯的医生对记者说:“我认为体育、文化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最好途径。美中建交是以乒乓球赛为媒介的,相信中国参加奥运会将会进一步促进美中两国的友好关系。”(附图片)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吉祥物:“奥林匹克之鹰——山姆”


第7版()
专栏:世界影坛

一部耐人寻味的影片
李溪桥
1983年全苏电影节上获得三个主要奖之一的《个人生活》,是一部引人注目的影片。该片曾于1982年9月参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展出,主要角色扮演者M·乌里扬诺夫获得了特别奖。1983年,该片又被列为美国第五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的五部最佳外语片提名之一。
影片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某大企业经理谢尔盖·阿勃里柯索夫是一个精明强干、坚毅果断,但有些刚愎自用的领导干部。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献身于事业,无暇顾及个人生活。他从不关心家庭,家里人对他敬而远之。他对一切下属人员只是从工作上提出要求,而不考虑他们个人生活中的困难。
随着生产形势的发展,阿勃里柯索夫提出将两个大企业合并的建议,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根据本人意愿,解除领导职务”。阿勃里柯索夫怀着满肚子怨气,暂时离职回家了。当他不得不按新的方式生活时,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已和家庭失去了亲密的关系。妻子和两个儿子早已习惯于在没有他的关怀的情况下,过着独立生活。他对家里任何事都感到格格不入,实际上已成了家中的“外人”。
同时他也发现,他过去的老朋友都已和他疏远(有的早已去世,而他还不知道)。离开工作岗位,他就成了这个社会上的“多余的人”。他简直不知道今后“怎样生活下去”。在家里生活一段时间后,他逐渐理解了许多事,并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他开始思考着……。
情节发展到最后,他接到部长召见的电话,在一阵激动之后,逐渐冷静下来。他思考着更多的东西。这时,他可能在想:如果对他委以新任,他还能以往日那副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吗?他陷入了沉思……
《个人生活》公映后,引起苏联评论界的重视,在观众中获得了较强烈的反响。这是一部道德题材片。影片的主题思想是:一个人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是不能脱节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工作干部都应当同时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即使在工作岗位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单纯的工作关系,上下级关系,而首先应当是同志关系,亲如一家的关系,只有相互真正的理解,才能共同完成艰巨的任务。影片告诉人们,一个不能给家庭以温暖,给同志以友情的人,尽管他忠于职守、忠于事业,他仍然会感到空虚,感到自己不是集体中的一分子。
《个人生活》是由苏联老一代导演、苏联人民艺术家尤里·莱兹曼拍摄的。他献身于苏联电影事业已近六十年,在影坛素负盛名。他早年拍摄的影片如《飞行员》、《最后一夜》等都曾在我国上映。在《个人生活》中,莱兹曼用细腻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把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割裂开来的性格。
影片男主人公阿勃里柯索夫是由列宁奖金获得者、苏联人民艺术家M·乌里扬诺夫扮演的。阿勃里柯索夫的妻子由苏联优秀女演员U·萨夫维娜扮演。1960年,她第一次参加影片《带叭儿狗的女人》的拍摄,极其细腻而深刻地体现出契诃夫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那矛盾复杂的心情,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附图片)
阿勃里柯索夫告诉前妻生的大女儿(左第一人),她母亲已经病故。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洛杉矶集锦
从纽约乘飞机抵达洛杉矶已是夜里十点钟,机窗外夜空浩瀚,烟霭缥缈。俯瞰下方,但见灯火闪烁,犹如夜明珠撒遍辽阔大地。早就听说洛杉矶市区分散,地域广阔,从空中一瞥,果真如此。
洛杉矶,这一名称来源于西班牙语,是“天使城”的意思。它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今日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确是人多地大,整个都市区域(包括五个郡),由数十个独立的小市组成,从海拔二百七十五英尺的山丘一直延伸到太平洋边,总面积达四千零八十三平方英里。高速公路干道纵横交错,乘车顺着任何方向行驶五十英里还走不出市区。人口共达七百九十万,其中洛市人口占三百多万。这里石油、宇航、飞机制造、机械、电器、汽车、化学、造船和食品工业比较发达,已成为西海岸新兴的大工业城市和海港。它是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在美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洛杉矶是在六十年代后期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些政府官员、银行和公司企业界人士和记者交谈时都说,洛杉矶是一个新兴城市。据介绍,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一百家企业,有五十五家设在这里,其中最大的十家工业公司1982年的总收入达九百五十多亿美元。美国一千四百家银行在这里设立了总行或分行。
洛杉矶的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比较发达,每年商业零售额达四百多亿美元。它与一百六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1982年对外贸易总额达三百八十三亿美元,其中同亚洲国家的贸易占它对外贸易总额的60%左右。洛杉矶还是美国西海岸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港口,市区南部的长滩港口水深四十五米,是美国的第二大港口,每年约有六千艘远洋轮船进出。洛杉矶国际机场是美国第三大机场,连通三十九条国际航线(包括中国民航一条航线),它每年共接纳旅客三千二百三十万人。
当你乘车行驶在宽阔的马路或漫步街头,你会看到到处都在大兴土木,修建新的高楼大厦。这个城市三面环山,一面倚水,景色秀丽,加上闻名于世的影城好莱坞和引人入胜的狄斯尼乐园,每年吸引了约四千万旅游者。
洛杉矶给人的另一深刻印象是,这里民族成份复杂,聚居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故有“世界城市”之称。洛杉矶曾先后经历西班牙和墨西哥约三百年的统治,1846年美国在战争中获得胜利,从此洛杉矶并入了美国的版图。但是,这里许多住宅至今仍保持着西班牙的建筑风格,约有三百万人口讲西班牙语。在五十五万学童中有十一万五千人的母语不是英语,他们使用的语言竟多达一百零四种。在七百九十万人口中,墨西哥人占二百一十万。今天在洛杉矶的全部人口中,白人只有三百八十万,没有任何种族的人数超过半数。他们都分别聚居在一定的地区,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气氛和传统。 ·洪 蓝·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卫星救难
兵军
一架加拿大飞机失事,驾驶员等三人被困在这个国家西南部荒无人烟的深山中。正当他们呼救不应、束手无策时,一台被他们遗忘了的发报机自动发出信号。接着,飞越该地区上空的救援卫星收到信号,并立即将它传到渥太华附近的地面接收站。于是,这三人得救了。
这是发生在1982年9月9日的事,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卫星成功地发现和救援了空难遇险者。此后,救援卫星不断发现失事的飞机、轮船,经积极营救,使不少人脱险生还。
随着航空航海技术的发展,发生空难、海难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少,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杜绝。失事后通过无线电发出SOS呼救信号,是至今使用的重要手段,可是,这一办法受到地域、时间等限制。因而,海、空事故有时仍然难以救援。
早在七十年代初就有人提出建立卫星系统救援失事的飞机、海轮。几年后,苏美两家就有关研究工作规模、摊派款项和建立卫星系统的期限等问题达成协议。加拿大、法国对此计划极为关注,从技术上大力促成。1979年11月,在列宁格勒签署了苏、美、加、法四方协议,决定在建立国际搜索救援系统方面进行合作。1983年,英国、挪威已正式参加。日本、芬兰等国也表现了浓厚兴趣。
1982年7月间,苏联为此系统发射第一颗“宇宙—1383”号卫星,绕地球一周需12小时。两个月后,这颗卫星发现了失事的加拿大飞机,受到人们重视。次年3月24日,“宇宙—1447”号卫星进入轨道,绕地球一周时间缩短一半。四天之后,美国发射了它的第一颗救援卫星。按计划,它还应发射一颗相同目的的卫星。只要配置四颗卫星,即能覆盖地球表面。到那时,地球上任何地区发生的事故,在一个半至两个小时内即可发现。
为使国际卫星救援系统发挥作用,需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参加国的飞机、轮船都应配备一个称为“无线电浮标”的密闭装置。一旦出事,它就会自动启动,按规定的频率(406兆赫芝)和波长(74厘米)发出信号。其次是发射到近地轨道的救援卫星,它上面装置的收报机也以相同频率和波长工作。第三是需建立一批地面信息接收站,向有关部门发出无线电通知,组织救援。
利用卫星做救援工作还刚刚开始,但这项国际合作事业是会有广阔前途的。


第7版()
专栏:世界艺苑

美国城乡生活的写照
劳崇聘
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藏画“城镇和乡村:美国城乡生活写照”画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品共计五十一幅油画,题材广泛,包括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和城市风光画等。
这里介绍一幅引人注目的油画《报童》。这幅画逼真地描绘了十九世纪初美国平民儿童的生活。过早成熟的小脸蛋虽然挂着一丝微笑,但它失去了儿童那种天真幼稚的光彩,眼睛有点呆滞,肥大的衣服与细小的身躯很不合衬,那双粗糙黝黑的小手还残留着报纸的油墨痕迹。画家以简洁的构图、熟练的技巧和细致的笔法刻画了一位普通的卖报儿童的生动形象,这是一幅很有个性的人物画。
作者乔治·贝洛斯(1882—1925)是一位很有艺术才华的画家,他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城市的平民生活。1908年贝洛斯和其他七位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写实主义画家,在纽约全国美术设计院外举办了一次展览会,但有的评论家却认为作品题材不堪入目,嘲弄为“垃圾箱画派”。贝洛斯的画继承了十七世纪荷兰和佛兰芒的肖像画大师的风格,但又与那种雍容华贵、毫无生气的画迥然不同。(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袋狼又出现了
动作象狼,样子似狗,身上有虎的条纹,腹下有袋鼠的囊袋,这是一种名叫塔斯马尼亚狼的古怪动物。它们匿迹五十年之后,最近又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上出现了。
袋狼是一种极为稀奇的动物,但由于它们对羊群危害极大,因而成了猎人和牧民捕杀的对象。几十年前,这种动物在塔斯马尼亚已经绝迹。饲养在霍巴特动物园里的最后一只袋狼也于一九三六年死去,从那以后,人们只能从照片上认识这种动物了。
然而,几个月前,一个护林员又亲眼看见一只袋狼,并立即报告了澳大利亚当局。这一发现,已经引起世界各大动物园的极大兴趣。
·杨汝·


第7版()
专栏:域外杂谈

法国的噪声灾害
王世生
法国近十年来,噪声引起的灾害日益严重,千百万人日夜不得安宁,受害不浅。
产生噪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在居民住宅区,电视、电唱机等各种家用电器发出的噪音,夫妻吵嘴,叮当作响的家务活计,……搅得人们心神不宁。最恼人的是狗吠声;目前,仅在法国的大城市中,至少畜养着几十万只狗。在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和摩托车的马达声……令人无法忍受。另外,许多车间和建设工程也持续或断续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尽管法国有不少控制噪声的机构,也有控制噪声的规章制度,但噪声依旧肆虐。据调查,最严重的是巴黎,其次是里昂,波尔多居第三。
噪声污染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一项统计材料表明,法国每年因噪声造成的劳动事故占总事故的11%,因噪声所致的精神病人占全部精神病患者的20%,在法国有成千上万的人患有失眠症。各工厂因噪声而患重听的工人很多,现已居欧洲第三位。噪声灾害还波及到教育方面,在波尔多,由于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受噪声侵害,相当多的人患失眠症,上课时精神不振;近年来,学生的考试成绩普遍下降。为控制噪声污染,法国每年花费五十亿法郎,加上因噪声造成的各种损失在内,每年要付出二百五十亿法郎的代价。
最近,法国有关部门打算采取一些措施,如通过电视进行大力宣传;对各种交通工具的声响加强控制;对违反规定者罚款等。然而正象法国一家杂志所说的,要想杜绝噪声灾害,最重要的是改变人们对控制噪声污染所持的冷漠态度。然而,这又谈何容易呢?(附图片)
插图转载自法国《问题》周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