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表现工人阶级最可宝贵的东西
高扬文
编者按:《民族文学》最近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开拓者》,反映内蒙古霍林河煤矿工人的崇高品质和英雄事迹,是一篇使人感动、也使人振奋的好作品。煤炭工业部部长高扬文同志读了以后,给作者那家伦同志写了如下的一封信。
感谢你送给我《开拓者》。我因为眼睛不好,已经改变了晚上躺在床上欣赏文艺作品的老习惯。但是你写的是煤矿,而且是霍林河露天矿,我不能不看。我真的一字一句把它看完了,而且还介绍给我的老伴看。她正害病,但她也看完了,对我说:
“写得真好,真象(她接触过煤矿干部和工人)。我也想到霍林河大草原,接受点草原上的风、雪、阳光、草香的赐予,握一握开拓新生活英雄们的手”。她的前两句话,可以代表我的意见,后两句话,我已走在她的前面作过了。
说实在的,当我刚看到你给我的信时,曾有点怀疑。一个生活在四季如春的地方、常年和鲜花作伴的作家,能理解生活在冰天雪地,天天和狂风搏斗的人吗?看了不到一半,我就感到怀疑是不对的。
我到过霍林河两次,在那大草原上东奔西跑,在矿区里爬上爬下,在地窖子群中串南串北,我自认了解了霍林河。但看了《开拓者》,我发现真正了解霍林河的是你,不是我。因为我了解的都是些物质的东西,例如剥离了多少土方,多少台汽车是完好的,多少台是坏的,盖了多少房子,还要盖多少,花了多少钱,浪费了多少,等等。我也了解人,你写的那些人物,我认识的有一半,老黎头、董连庆、马宅礼、景春浦……我不止一次见过他们,和他们一起讨论工作,我表扬过他们,也毫不留情地批评过他们。但我多是就事论事,我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工作中的缺点,你写的他们的美的那一点,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了解得不够。再深一步,他们内心里想些什么,我更了解不够。因此,我对霍林河的了解,主要是些浮在表面上的现象。
你是个作家,灵魂工程师,比我高明得多,你并没有去数汽车、数电铲、数土方,更没有数人民币。你深入他们心灵,表现他们的精神世界,揭示了他们的本质。中国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员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表现的最可贵的东西,你抓住了。你说明白了为什么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他们站住了,而且战胜了。难道是因为有了那大马力的设备,他们才创造了奇迹吗?不是,肯定不是。最主要的是他们胸怀里装着伟大的祖国,灿烂的社会主义明天。他们最了解自己每前进一步,祖国四化大业就有一分保证。正因为他们有一股狂风吹不动的献身精神,才克服了有些人认为克服不了的困难,驾驭着那些钢铁大力士,做到了有些人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你可能不知道,有一些好心的同志,曾不断提出警告:在那每年八级以上大风要刮大半年的地方,是干不成露天煤矿的)。你的眼光,你的笔,看准了这一点,把它揭示了出来。你的心声,你的感情和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共鸣、共融,把他们和一些庸人不同的一面显现出来。你成功了,你感动了我这个老头子,也感动了我的老伴。我已经把《开拓者》介绍给部里一些领导同志,希望他们也读一读。
你写的是开拓者的心灵,看完你的大作后,我认为你也是一个开拓者,你是开拓开拓者心灵的开拓者。我们多么需要你这样的开拓者啊!煤炭工人,在旧社会被叫做“窑花子”、“煤黑子”,很少有人去写他们。在新中国,“窑花子”没有人叫了,但“煤黑子”依然存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们确实是黑,满脸煤渣,满手油污,怎能不黑?黑是他们的本色,如果不黑了,他们也就不成其为煤矿工人了。但他们心不黑,他们有一颗火热的红心。他们的眼睛不黑,你看到过吗,在一副副黑脸上,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瞧向远方。当他们(也包括她们)洗了一个热水澡后,马上就变成一个漂亮的小伙子,或一朵鲜花。我们多么需要作家、美术家,或别的什么家,写写画画这些表面上又脏又黑的人的红心,使社会上了解他们,使他们自己也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使象我这样只知道要煤、要煤的人,也受点教育,清醒、清醒。
我不懂文艺创作的规律,我只知道读完一篇作品后,凡是能真正感动人,催人向上,为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的作品,是好作品;那些散发浓厚的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的芬芳气味的作品,是好作品。那些揭露社会上某些阴暗面,敲打某些人心灵上污点的作品,只要揭露深刻,发人深思,召唤人们鄙视它、警惕它、并下决心改正它的作品,也是好作品。人无完人,谁能没有缺点,就是你笔下的那些人物,同样也有不足之处,需要在斗争中不断改造自己。你接触了这一点,但我认为你写得还不够,如果能在这方面多抹上几个画面,也许感人的力量更大些。当然也有一些作品,读了之后有的不知所云,有的把幸福观颠倒了,违背了为人的道德,有的引人胡思乱想,甚至诱人胡作非为,这样的作品,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对文艺是门外汉,说的是外行话,愚者千语,也许不会说的都是错话。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你,不是以我个人的名义感谢你,你为我们煤黑子立了传,我代表几百万煤黑子感谢你,作为煤黑子的“头头”,我想我有资格代表他们。
祝你在文学果园中,捧出又大又甜的鲜果来。


第7版()
专栏:文艺评论

时刻倾听时代的心声
——谈长篇小说《故土》
冯牧
苏叔阳是近些年来文坛上相当活跃的作家。他虽然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学习写作,却是在七十年代末期才开始以自己的创作引起文坛注意的。也许是人到中年吧,粉碎“四人帮”的春风呼唤起久蓄于他心中的思索和深情,他的才华终于在新的历史时期迸发出来。他的话剧《丹心谱》演出之时,曾经引起许多人的感奋。继《丹心谱》之后,他又写出了话剧《左邻右舍》、《家庭大事》,电影剧本《夕照街》等作品,还发表了不少中短篇小说,听说他也写诗,并且将有一本抒情诗集问世。这表现出他对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的兴趣,对生活执着的爱,在文学的路上也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他并没有因第一次的成功而止步,这是很让人欣慰的。
终于,我们见到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土》
(《当代》1984年第1期)。
我对这小说最直接的感受是,我同意向我推荐这作品的同志所作的判断:这是一部成功的、有相当广阔的概括力、有相当思想深度的作品。评论别人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自己也有时陷入迷误。但是,这部小说让我充满信心的一点是,这是作者七年来不断的精神劳动的累积,是他对我们不断变革中的生活长期思考、反复观察的结果。
读罢小说,掩卷而思。我想,该怎样表达我对这部艺术上成功的小说的理解呢?这作品写了爱情,写了改革,写了我们相当广阔、相当丰富的社会生活。从题材到主题,它都突破了狭隘的框架,给人以多方面的感受和启发。这部作品的特点,正是通过一批描写得成功的形象,通过这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难以忘怀的形象,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里,那些走过了那样坎坷的道路,而又对祖国的事业起着促进作用的知识分子的思想、风貌、情感和个性。读者可以从这些人的风貌与经历中窥见我们的时代,窥见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俄国的果戈理,善于运用类似电影中特写镜头的手法来描摹人物。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象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画。但是,果戈理不能象托尔斯泰一样为我们提供一面俄国社会生活的镜子。
苏叔阳在塑造人物时,没有运用这种特写镜头的手法,而是把他的人物放在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各个侧面中去思考、去活动、去痛苦、去斗争。通过这些色彩斑斓的画面,组成一个个人物命运的长卷,反映出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心灵、个性和遭际。这些个性,有的还带有旧时代烙印造成的某些令人遗憾的缺点,但这缺点,又不是不可克服的。他不是为了写改革而写改革,为了写爱情而写爱情。他始终让自己作品的主人公在生活汹涌的潮流中游泳、浮沉。因此,他笔下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明晰的、鲜活的印象。这小说里,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高大全”英雄(也许郑柏年庶几近之?)但是,每一个人都真实可信。因为作者表现了他们极富时代特色的复杂而又真实的心。他笔下的老、中两代知识分子都是跨越了新旧两个时代,在新中国才牢固地树立了自己理想的人。因此,在他们身上,我们时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思索、他们的痛苦和斗争。《故土》中几个老年知识分子都写得很有深度,我认为,在这方面是超过了《丹心谱》中同类人物形象的水平的。特别是医院老院长林子午,这个过渡时期的人物,可能是我们文学作品中老年知识分子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魏旭之这个人物无论从思想上、艺术上,也都远远超过《丹心谱》中那个相近的老中医的形象。
外国评论家常常有这样的习惯:在评论人物时,喜欢用“圆”的、“平”的来加以概括。所谓
“圆”的,就是指那些有血有肉、碰到各种生活的挑战都能作出自己独特反应的人物,而不是作家的意念的传声筒。我感到,这部作品中就很有几个人物是“圆”的。其中包括几位中年知识分子的形象。白天明、郑柏年、袁静雅、安适之等等。我很欣赏袁静雅这个人物。她有屠格涅夫笔下那些妇女形象的特点,是个美好的、有理性的、值得尊敬又有自己个性的女性。在她身上有旧时代留下的某种精神负载,又有在新社会培植起来的坚定不移的事业心和对美好事物的强烈的追求之心。她在爱情上的犹豫,同她在事业上的坚强恰成反比。这个人如此真实,以至于觉得她就在我们身边。也许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她对故土、对事业、对朋友的挚爱,使她把爱情深深地埋在心里。和她相比较,另一个女性吴珍,在描写上则显得有些理想化了。但是这个人物的出现,在丰富作品的主题上是好的,在抒发爱国之情上也是强烈感人的。因为这个人物的不够完善而贬低这部作品的主要成就,是不公平的。
白天明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但是他的个性比起其他人物来反倒显得不够突出。然而,这个人物的得失,我认为也不足以从根本上影响这部作品的思想深度。因为我们只能从作品的全部人物形象和生活图景及其展示出来的东西来判断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深度和思想深度。
作者并没有把作品的情节安排局限于改革和爱情方面。你很难认为这是一部以描写改革和爱情为主调的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作者选择了大量的很好的细节去描写人物。他写出了我们国家这个特定时期,这个正在不断前进,不断变革,不断斗争,甚至有暂时失败但终归向前发展的时期中,一批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愿望、行动,写出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碰到了各种矛盾,从而使我们比较深刻地看到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我们的光明前景。我认为,小说是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光明的远景的。通过人物的命运和复杂的心灵剖析,让读者看到了我们时代真实的面貌和跃动的脉搏,是这部作品的一个显著特色。
这是一部有强烈爱国主义倾向的作品。作品中所展现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有其具体内容的。这就是讴歌和热爱我们这个经过三十多年反复斗争而终于取得今天的成果的国家,讴歌和热爱我们赖以生息的这片脚下的故土。所有的老医生爱的是它,白天明、郑伯年、袁静雅、叶倩如爱的也是它。甚至那从海外归来的吴珍所爱的也是它。我们的这个国家,我们的这个前进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祖国,才是我们真正的心中的故土。作者同他笔下的人物一道为这故土、故土上的生活与人民而讴歌、而感叹,又为这片故土将要出现的美好前景而斗争。
这小说无疑是现实主义的,但是在严谨的现实主义当中,又洋溢着相当强烈的激情。我以为,最高的现实主义必然包含强烈的感情,充溢着鲜明的爱憎。有人对于作品中出现的抒情的议论不以为然。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我比较喜欢屠格涅夫风格,而不喜欢左拉风格。在一部作品中,有时候作者的抒情的声音可能成为画龙点睛之笔,不但可以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形象的鲜明内涵,还可以让人更加深沉地受到思想感染。不必简单地反对作品中的抒情的议论。应该给作家以表达自己感情的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应当说,这部小说中的许多抒情议论,有不少是使人为之感奋的。
当然,这部作品也有些我不喜欢的部分。比如对章秋丽这个人物的劣迹近于漫画化的描写。对于安适之这个人物的描写也不是没有弱点的。安适之无疑地是作品中写得最富有个性的人物。但如果说他是写得最好的一个人物,我也是不能同意的。因为,从全局来看,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在手法上应当统一、和谐。而现在作品中对于安适之和章秋丽这两个人物描写的某些段落,我以为还不是无懈可击的。我认为,至少,有一些关于他们的细节描写,已经成为作品中的一种不和谐音符。当然,安适之这个形象还是写得很有深度的,画出了某些人的灵魂,能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示。这一点是必须给以充分肯定的。
读完《故土》,使我想起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一个作家,一个人民的文学工作者,只有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召唤,时刻倾听祖国、人民、时代的心声,才能不断地奉献出感人的作品。文艺作品应当从作家的心脏里、血管里涌流出来。而生活,沸腾的、无限丰富的生活正是滋养作家心灵、血液的源泉。当作家把脊背转向时代和生活的时候,他必然文思枯竭,丧失了创作的活力。作家是人民和时代的儿子、歌手,我们只能直面人生,为时代而讴歌、而感叹,却没有任何理由违背时代的愿望。
文学的作用,正在于描画各种各样活生生的人物,透过他们的命运和性格窥见那把他们托浮到舞台前部的时代潮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时代在前进,许多新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文学必然要有一个新的风貌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苏叔阳正当年富力强,他面前的路还很远很长。困难无疑是很多的,但我们有理由期待他,在文学这条崎岖漫长的路上踏踏实实地前进。我们同时也盼望他能再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第7版()
专栏:

生活在呼唤
——从《血,总是热的》《在被告后面》《走进暴风雨》谈起
贾春峰
在接连几天的时间里,先后看了电影《血,总是热的》、《在被告后面》和电视剧《走进暴风雨》。我的耳边总是震荡着罗心刚为四化而奋力拚搏的声音,眼前闪现出李江川这位现代化事业的实干家的形象和贺达走进暴风雨的身影。
一“有人说,中国这架庞大的机器有些地方齿轮锈住了,咬死了;现在已经松动了,转得快起来了嘛!会越来越快的,只要用我们的血当润滑剂……无论如何,血总是热的!”听了罗心刚这段演讲,足以使人热血沸腾。
“希望在哪里?希望在人间!希望在今天!”“第一步必须迈出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象战场上,冲锋号响了,即使脚下是雷区,我们也要用身体,用生命为大部队开辟道路!”李江川道出了这样扣人心弦的肺腑之音。
“我们预料的事情果然发生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强大,任他们四面来风,八方来箭,十面埋伏吧!他们也不能一手遮天,我要到市委去告他们!”贺达发出了同败坏我们事业的“关系网”斗争到底的呐喊。
在这里,我们似乎听到了整个中国大地前进的脚步声!
作为一名观众,我被影剧中主人公的改革创新精神和同种种歪风邪气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勇气强烈地吸引着、感染着。我觉得这两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对于人们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理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理解眼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整党工作的重大意义,理解中国今天正在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及其发展趋势,是很有价值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实行转移以后,同心同德、奋发努力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成为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而要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就必然要改变生产关系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同时,党的状况和党的领导方式、领导作风也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这两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恰恰是在这样重大的社会历史课题上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对于我们认识四化建设与改革、与整党的关系,可以说它们是现实生活的镜子。
请看,无论是凤凰丝绸厂、中华机械厂,还是东方工艺品厂,要发展生产、搞活经济,不都是遇到了由于企业管理体制的不适应所带来的阻力、束缚吗?令人深思的是,体制上的弊端与不正之风、“关系网”往往纠缠在一起,互为作用。不正之风凭借体制上的弊端而蔓延、横行,“关系网”凭借体制上的弊端而扭结得更紧;体制上的弊端又因为不正之风、关系网的存在而得到维系,难以革除和纠正。这就告诉我们,体制上的问题,人的思想作风问题,要同步解决。因此,改革、整党,这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伴随着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富有成效地把这两项工作做好。胡耀邦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要把中国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性工程之一。这个事业的许多课题,是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和解决的。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多种因素,由于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传统观念的作用,使我们的改革工作必然是走着一条艰难的路程,必然是每前进一步都要克服种种阻力。这三部影剧的主人公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坚毅不拔,正如罗心刚所说的,中央下了决心,我们下了决心,咬牙拚命也得把中国搞上去。他们不愧是四化征程上脚踏实地的、有强烈事业心的、有抱负的硬汉子。但是,生活的风风雨雨天天都在敲打着他们,使他们不得不发出“可为什么居然就这么难”的心声。影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不仅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也深刻地揭示了除弊革新的艰巨性,揭示了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必然是波折丛生的。
这三部影剧对现实矛盾的揭露,对时弊的鞭挞,可否作为在整党中进行边整边改的一种形象化的教材呢? 二 这两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大胆而真实地揭露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时,并不是给人以消极的力量,而是催人上进,促人奋发,使人们对于与祖国命运攸关的四化大业、对于改革工作、对于整党的前途更加充满了信心。这正是它们的成功之处。
这三部影剧的编导们抓住人们最关心的改革和最厌恶的“关系网”问题,倾注了鲜明的、强烈的爱和憎,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形象,反映了英雄人物的业绩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情绪、愿望和要求,反映了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了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在《血,总是热的》这部影片中,当技术员白华蒙受种种委屈又要去卖冰棍的时候,厂长罗心刚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今天不是来陪你诉苦发牢骚的。现在摇头叹气的人够多的了!叹出来的气快成十二级台风了,难道就真的不能用这点劲头来改变点什么?我们现在还有难处,可是,我们充满着希望。这两年,我们的国家不是一天一天都在改变吗?”事实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在工作中有困难,但更有希望,有信心。我们每个人都深切地感觉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有克服和战胜任何困难,纠正和消除阴暗面的强大力量,因为我们有善于从历史的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的党,有这样的党领导的伟大的人民。人们所以喜欢和称道这三部影剧,就是因为看了它们,使人们更加坚信这个历史事实和历史真理。
当我们看这三部作品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毛泽东同志在五十年代讲过的一段话:“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我们共产党员都应该是这样的人。……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的。”这三部影剧所讴歌的四化建设的创业者们,不正是具有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可贵品格吗?有成千成万的在各个工作领域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团结人民一道前进的这样一批骨干力量,这正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之所在。
三在我们的社会中,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象罗心刚、李江川、贺达这样一些立志改革、同不正之风作斗争的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我们党深刻分析了我们现行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倡导改革,并且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步骤;也正是我们党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并为纠正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作出了巨大的、不懈的努力。因此,做四化建设的排头兵,做改革的促进派,做同不正之风进行斗争的积极分子,这自然成为今天的人们作为社会主人翁的革命风貌。党和人民政府在支持、倡导什么?广大群众和干部在拥护、赞同什么?我们社会的主流、光明面是什么?大家都清清楚楚。这样看来,这里提出的那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似乎成了不言而喻的事情。但是,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社会是个庞大的机体,矛盾纵横交织,情况错综复杂,充满着不同形式的尖锐的斗争和冲突。象罗心刚、李江川、贺达这样一些有胆有识、致力改革、全力干四化、坚决打击“关系网”的好同志,事实上在承受着种种非难、排挤、中伤和打击,厄运不时临头,甚至准备着接受审查。这怎能不牵动着每个盼望中华振兴的人的心弦,使人们的爱国之心,爱社会主义之心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罗心刚、李江川、贺达等在现实生活中都不可能是什么完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和失误。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怎样看待他们(包括怎样看待他们的缺点和失误):是满腔热情地支持、帮助他们,还是抓住一点把柄把他们整得灰溜溜?如果是后者,那就只能使致力于四化大业的人感到寒心。看了这三部影剧,使人们的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呼吁和呐喊:我们全社会应该形成更强大的舆论来支持所有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立志改革的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对待罗心刚、李江川、贺达式的人物,我们是否是立足于促进四化大业、推动历史前进这一根本点上观察一切的?是否摈弃了各种形式的私利、偏见的束缚?这是很值得我们每个人都认真想一想的。
对于贺达,还要多说几句。这不仅是因为担心这个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知识分子干部会不会被党委秘书谢灵那样的“超级蜘蛛”和王大拿之流所缠扰和伤害,还因为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对于知识分子,我们党内和社会上长期流行的“左”的观念和“左”的影响仍然不可轻视和低估。对于知识分子干部挑剔颇多,求全责备,这种情绪、气味和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时隐时现地感觉出来。党中央高瞻远瞩,一再强调,要改革现行的干部制度、组织制度,改革领导制度,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这是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那些同这个重大决策在感情上、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上仍有不小差距的同志,特别是担负一定领导工作的同志,从贺达的身上不是可以得到些启发吗?
邓小平同志说得好:“现在很需要人才,对于一些优秀分子为什么不能上来,怎样解决挡路的问题,就非常需要认真想一想,采取有效的措施。”邓小平同志为什么反复地强调这个问题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干部制度还有弊端,许多同志在看人、用人的问题上还有种种偏见,思想还不解放。善于识别、培养和选拔人才,正确地对待和支持那些有眼光、有魄力、有见解、有本领的改革者、开拓者,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真正去掉“左”的观念,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有待于我们从具体制度上和思想认识上认真加以解决。
改革,在现实生活中的进程,当然比在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要复杂得多,它要涉及各种社会关系,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由于领导水平、技术力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不同,就更增加了它的复杂性。在艺术上再现这种复杂性,当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这三部影剧,在这个方面,尽管还可以提出种种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意见,但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它们确实在强烈地吸引着人、牵动着观众的思绪,使人们为之感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简单地说来,就是因为它们源于现实生活,触及了现实的矛盾和冲突。作者与观众的心是息息相通的。艺术的实践又一次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作家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通住光辉未来的道路已经打通,整个时代的键盘已经弹响。生活实践在鼓舞和激励着我们。要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所赋予自己的崇高责任,倾听实践的呼声,急起直追,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努力。


第7版()
专栏:出版动态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一部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文学的大型著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最近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部著作,分上、中、下三册,共一百五十多万字。全书以地理位置为序,按各民族分布的区域分为十编,着重介绍了各少数民族优秀而珍贵的书面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为使读者深入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文学情况,本书还概要介绍了各族的历史、语言、风习、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
本书所介绍的各少数民族文学中,基诺、崩龙、独龙、阿昌、门巴、珞巴、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羌、水等族的文学宝藏,几乎从未向世人系统介绍过,本书在这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而在介绍一些人们较为熟悉的民族文学时,本书也补充了许多新资料。(秀文)


第7版()
专栏:出版动态

《文艺理论小丛书》
由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文艺理论小丛书》已开始和读者见面。首批包括《马、恩、列、斯论文艺批评》、《马克思、恩格斯论美学》、《艺术典型新议》、《论现实主义》、《艺术真实十题》、《创作要怎样才会好》、《电影美学问题》、《艺术经济学概论》等十三种。这是一套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与美学,探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规律,传播文学艺术知识为主要内容,帮助读者学习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读物。这套小丛书今后将陆续分批出版。
(耿在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