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美参与在尼加拉瓜布雷遭国内外反对
美参院通过决议指责政府战争行为 欧洲共同体国家也表示不满
本报华盛顿4月12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最近,美国中央情报局参与在尼加拉瓜港口布雷一事,在美国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对。
据美国报纸揭露,中央情报局人员一直在尼加拉瓜沿海的一艘船只上监督尼加拉瓜港口的布雷活动。从2月份以来已有12艘船只触雷。
4月10日晚,美国参议院以84票对12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一项决议,反对使用联邦资金在尼加拉瓜水域布雷。包括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贝克在内的42名共和党参议员也投票反对政府的这一做法。
受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采取行动,反对政府的中美洲政策,这还是第一次。肯尼迪参议员指责政府对尼加拉瓜进行“隐蔽战争”。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戈德华特指责这一战争升级行动。他在给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的一封措词强烈的信中说,这是一种“战争行为”。还有些参议员认为,这种行为是向同尼加拉瓜政府直接对抗的门槛跨进了一步。
国会议员还对中央情报局不向他们通报有关布雷的消息表示愤慨。根据政府的消息来源,中央情报局监督布雷一事是经过一个国家安全顾问小组研究,并得到政府同意的。
美国的这一行径激起了中美洲国家的愤慨,也遭到一些西欧盟国的反对。孔塔多拉集团国家外长8日发表声明,谴责美国的这一行动使中美洲局势严重恶化。法国、英国和比利时已经表示反对美国的行动。法国表示愿意帮助尼加拉瓜扫雷。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0日在议会说英国明确告诉美国,反对在尼加拉瓜港口布雷危害国际航运。
尼加拉瓜政府已于4月9日要求国际法庭宣布美国支持反政府游击队骚扰其领土以及美国参与布雷为非法行为。但美国政府却在4月6日通知国际法院,声称美国在中美洲的举动不受国际法庭制约,美国将不会接受国际法庭在中美洲问题上作出的裁决。美国自从1946年加入国际法庭后,公开表示要抵制国际法庭的裁决,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美国在黎巴嫩事件中受挫之后,美国政府和国会经常在对外政策上互相指责,这表明,美国政府正面临着困难的局面,而中央情报局参与布雷一事被揭露后,政府的处境就更艰难,从而使外交政策成为大选之年的重大问题。


第7版()
专栏:

马来西亚报纸发表评论
应重视世界经济中心移向太平洋地区
本报讯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4月9日的社评强调,世界经济中心正在向太平洋地区转移,其重要性日增,值得重视。
社评援引一份由欧洲专家所拟定的研究报告说,大西洋地区(欧洲和北美洲东岸)过去200年在工艺发展及经济增长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这种领先地位将由太平洋地区所代替。一般经济学家的看法是,太平洋地区到本世纪末,将取代大西洋地区,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把欧洲推向边缘的地位。
社评说,太平洋地区国家过去20年间,经济方面表现非凡。美日两国在工业科技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东盟五国历来所取得的经济增长率,远远超过许多工业先进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新加坡和香港以及亚洲一些地区经济增长尤为突出,在七十年代都以每年8—10%的增长率向前发展。即使近年来受到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冲击,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仍能够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这些突出的经济力量,无疑是奠定太平洋经济中心的基本力量。
社评说,值得注视的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的中国,已改变过去多年在经济上闭关自守的态度,而采取经济开放的政策。最近北京接连宣布开放多个城市和经济区,在世界经济趋向复苏的当前,中国的决定对吸引外资和工艺将会带来它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中日、中美、中加之间近期通过首脑访问,经济合作关系逐步建立起来。从经济实力来看,美、中、日等国是形成太平洋经济中心的主要支柱,这些国家如能进行密切的经济合作,肯定会加速太平洋经济中心的形成。
社评认为,太平洋地区(亦称太平洋盆地)崛起为世界新经济中心,是由有利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所促成的。该地区人口多达18.3亿,其中包括工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日本。中国和东盟等国发展潜力雄厚,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优越的条件。太平洋地区拥有富饶的天然资源和工业原料以及丰沛的人力资源,这些资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太平洋地区人民的消费力近年来大为提高,使该地区成为一个迅速成长的投资和制成品市场。
社评谈到南北关系问题时说,太平洋经济中心的形成,对本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带来好处,通过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流入,这些国家将能为其人民制造可贵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太平洋共同体的概念,今天又应时而生。但是,除非该地区的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和美国,能够在解决“南北问题”上以实际行动证明其公平维护贫富国共同利益的意愿,否则,太平洋共同体的建立仍将是“纸上谈兵”。就目前情况来说,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还是加强团结,为保护本身的利益,采取共同的步伐,抗拒工业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第7版()
专栏:

世界第一座“无人工厂”在日本建成
最大特点是大量采用激光技术
本报讯 据日本《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报道,世界上第一座实验用的“无人工厂”已于4月9日在日本筑波科学城建成,并开始进行试运转。这个项目是日本政府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在20家企业配合下,从1977年起负责筹建的,共耗资137亿日元。
试运转证明,以往需要用近百名熟练工人和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最新机械,花两周时间制造出来的小型齿轮机、柴油机等,现在只需要用4名工人花一天时间就可制造出来。
报道说,“无人工厂”里安装有各种能够自动调换的加工工具。从加工部件到装配以至最后一道成品检查,都可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这个成功必将进一步加快整个制造业的“工厂自动化”进程。
报道说,同一品种产品生产无人化的技术早已问世。日本通产省的这项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把用于切削钢铁等原材料的复合切削装置和用于装配各种部件的复合装配装置,以及用于检查成品的复合检查装置等三个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无人工厂”的最大特点,是大量采用了激光技术。
报道说,“无人工厂”将试运转一年,然后加以改进。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据估计,这种“无人工厂”要到下一世纪才能实际应用于大规模的社会生产。


第7版()
专栏:

美航天飞机修好卫星并重新放回轨道
机上蜜蜂逐渐适应失重状态并开始筑巢
本报讯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宇航员4月11日
(北京时间)在货舱里成功地并比原定时间提前两个多小时修好了发生故障的太阳探测卫星,已于12日下午5点26分把这个卫星重新放回到太空轨道中去了。
据美国国家宇航局地面控制人员说,他们在对卫星进行地面检查后,发现修理后的卫星功能良好,可以回到轨道继续观察太阳的活动了。
据报道,“挑战者”号上的两名宇航员纳尔逊和范霍夫坦,11日北京时间下午5点左右,身穿笨重的航天服,进入敞开的货舱,开始修理从宇宙中抓回到“挑战者”号上那个重二吨半的卫星。修理工作主要是更换两个失灵的部件——一个控制系统组件和一个电子仪器箱。他们用电扳钳和旋凿等工具进行维修。
首先,范霍夫坦从卫星上取下姿势控制装置,毫无困难地用一个新的装置替换了旧的装置。这项装置是卫星的制导系统,修好了它后,卫星上七项科学仪器中就有六项将能重新对太阳进行细致的观察。接着两个宇航员又着手修理另一部分,先打开卫星的保护罩,取出一个为第七项仪器提供电力的电源箱。这项工作在失重下进行比较困难,而且要拆下20来枚小螺钉。范霍夫坦说:“我把拆下来的第一枚螺钉掉了,不过我又拣到了它。”卫星修好后,宇航员用机械臂把它高举到飞机顶上,由地面工程人员进行检验。
修理卫星的工作原定要6小时,但实际上只用了3小时25分。据报道,完成这一工作期间,他们在太空旅行了约320万公里。
美国的探测太阳卫星,是1980年2月发射的,制造费和发射费用为7,700万美元,如果现在制造这样一颗卫星,就得费二亿三千五百万美元,而修理的费用仅需5,000万美元左右。
另据报道,“挑战者”号运载的蜜蜂在失重的状态下活动并开始筑蜂窝。这项蜜蜂实验是由纳西库克维尔的田纳西工科大学的学生波斯基维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弄清蜜蜂在失重条件下筑蜂窝是否有困难。据宇航员报告说,这3,300只蜜蜂自进入太空以来每天约有20来只死去,但活着的看来已适应了太空失重状态,并开始建筑太空中的第一个蜂窝,其形状类似地面上的蜂窝。蜂皇还产下一些蜂卵。(附图片)
图为“挑战者”号的宇航员正在修理卫星时的情形。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

巴西百万人集会要求直接选举总统
新华社巴西利亚4月10日电 100多万巴西人今天在里约热内卢市中心举行大规模集会,要求恢复总统直接选举制。这是巴西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活动。
这次由巴西民主运动党、民主工党等反对党以及其他群众组织联合组织的集会是在下午4时开始的。当天中午就断绝了通往市中心的交通。手拿黄、绿两色小旗的群众不断涌向市中心的主要街道瓦加斯总统大街和里奥布朗库大街。大会讲台上悬挂着巴西国旗和写着“我要投票选举总统”的巨幅标语。
巴西民主运动党主席马利塞斯·吉马良斯、米纳斯吉拉斯州州长、巴拉那州州长和里约热内卢州州长等在集会上发表了讲话。这次集会持续了5个半小时。
1964年,巴西军人政变上台,废除了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的制度。按照目前巴西宪法规定,总统应该由议会参、众议员和各州议会代表组成的“选举人团”投票选举。由于巴西执政党民主社会党在“选举人团”中拥有多数,势必在选举中取胜。反对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要求修改宪法,改用公民直接投票方式选举新总统。这次集会的目的就是向政府和执政党施加压力,争取在4月25日举行的议会上通过一项关于恢复直接选举总统的宪法修正案。


第7版()
专栏:

新式电脑电话在英国受欢迎
新华社伦敦4月12日电一种采用电脑技术的新式家用电话在英国正日益受到用户的欢迎。专家们预测,这种新式电话的销售量将会象家用电脑一样激增。
新式家用电话从基本型到豪华型系列范围较广。基本型除一般的拨号盘外,还配了如“重拨”键和电子表之类的附加装置。听筒传出忙音,只要按一下“重拨”键,电话就会自动重拨。有的可以记忆十位以上的电话号码,打长途电话特别方便。
豪华型电话配有荧光屏,可以储存20年的日程安排,记忆250个人的姓名地址,还带有电子闹表和电子计算机。
到今年年底,英国普通家庭将可以用少于25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3元)的价钱买到一种正在大批生产的听、说、拨号“三位一体”的无线电话。这种无线电话只比一把衣刷稍大一点,使用者可以象步话机一样拿在手中在家里到处走动。


第7版()
专栏:

苏印宇航员返回地面
新华社莫斯科4月11日电 据塔斯社报道,两名苏联宇航员和一名印度宇航员今天乘“联盟T—十”号宇宙飞船于莫斯科时间14点50分返回地面。着陆后,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这3名宇航员是苏联人马雷舍夫、斯特列卡洛夫和印度人夏尔马。他们是于4月3日乘“联盟T—十一”号宇宙飞船飞离地面,并于次日与已在太空运行的“礼炮—七”号—“联盟T—十”号轨道联合体实现了对接。
自2月8日以来一直在空间轨道站上工作的苏联宇航员基齐姆、索洛维约夫和阿季科夫将留在“礼炮—七”号—“联盟T—十一”号轨道联合体上继续进行考察。
苏联和印度两国宇航员拍摄了印度国土和印度洋某些水域的照片,进行了医学试验和其他科学试验。


第7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外长们又未解决英摊款问题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4月10日电 卢森堡消息:历时两天的欧洲共同体外长会议今天在卢森堡结束。会议未能就英国对共同体预算的摊款问题达成协议。
这是继3月20日共同体首脑会议和3月27日外长会议之后,共同体就英国的预算摊款问题再次陷于僵局。
共同体现任主席法国的官员们责怪英国没有作出让步导致了这次外长会议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败。联邦德国外交部长根舍要求英国表现出责任感,以帮助共同体结束由于英国的预算摊款问题而造成的危机。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说,英国同它的伙伴之间的分歧是可以弥合的,因为迄今为止英国愿意接受的方案和共同体其他成员国提出的方案仅差两亿多美元。
他说,英国仍然主张早一些而不是晚一些解决这个问题。


第7版()
专栏:

民主德国为徒工增设自动化入门新课程
新华社柏林电 据德通社报道,为适应新的技术革命的需要,民主德国最近规定,将在所有徒工的职业培训中增设“自动化入门”新课程。
青年徒工通过学习这门新课程,将获得有关微电子学、机器人和自动化控制的技术,以及有关计算机技术及其运用的基础知识。这门课程是民主德国将自1986年起逐步推行的新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到1990年,这项新教学计划将在317种职业的培训中普遍实行。


第7版()
专栏:

法国政坛的“勒庞现象”
在法国政坛上近来有一个名叫“全国阵线”的极右组织活跃异常。两年间,它的成员从500人激增到2.5万人;去年下半年,这个“阵线”的头面人物在一些选举中得了不少选票。由于这个极右组织头目勒庞能言善辩,法国舆论把这种极右势力抬头的现象称为“勒庞现象”。
五十年代,勒庞是伞兵部队的军官。戴高乐将军取缔了国内的各种法西斯组织后,勒庞逐渐转向保守的法国工业界中、小企业主全国公会。因势力单薄,掀不起风浪,他也鲜为人知。而今,勒庞及其组织却吃香起来了。这是和经济衰退密切关联的。用勒庞自己的话来说,现在简直临近世界末日,是该他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时候了。他攻击现政府的一切政策,反对外籍工人,鼓吹用铁的手腕来治理国家。他的宣传带有强烈的民族沙文主义色彩。这一切引起了法国朝野的不安。舆论指出,这已超出西方社会惯见的、可以容忍的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的角逐,而是“民主与法西斯”之间的一场战斗。
郑 园


第7版()
专栏:

面对危机的反省与探索
黄晴
在今年3月欧洲共同体布鲁塞尔首脑会议召开之前,共同体委员会主席托恩曾经说:如果这次会议再次失败,那不会意味着共同体末日的来临,但是,却意味着共同体可能要进行痛苦的反省与修正。
托恩不幸而言中。3月20日的布鲁塞尔首脑会议就象去年年底的雅典首脑会议一样,未能就去年6月斯图加特会议提出的解决内部改革的“一揽子方案”达成协议。而且在此之后,英国于3月28日宣布暂停向共同体交纳当月的预算摊款。共同体面临着一种浓重的危机气氛。
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之所以破裂,主要是由于在英国对共同体预算应付多少摊款问题上没有取得突破,英国坚持必须取得12.5亿到15亿欧洲货币单位的回扣的不妥协立场而导致失败。布鲁塞尔会议不欢而散后,虽然在阻挠会议取得进展的农业政策改革及预算体制改革方面都取得了相当进展。但整个局面仍然使共同体国家感到担忧。
共同体农业政策改革的核心是控制农业开支。共同体的年预算约为200亿美元,其中60%—70%用于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即用于对农产品的内部销售提供较高的“保证价格”和出口补贴。十几年来,这一政策有效地刺激了农业发展,使共同体的农产品从不足、有余发展到严重过剩。目前,这一政策的消极面已突出出来:共同体一些国家不管农产品过剩继续生产,销售不出去就毁掉或堆入仓库,而损失的钱则由共同体补偿,这样共同体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一些没有从共同体得到农业补偿的国家就不满,各国矛盾由此激化。为解决这个问题,共同体各国外长和农业部长进行多次磋商,在首脑会议前夕的3月13日就削减牛奶产量和逐步取消货币补偿制度达成有条件的协议。3月31日,各国农业部长又通过关于农产品价格和限制生产的一揽子计划。上述协议标志着实行农产品补贴计划的时代正走向结束。共同体农业政策的改革在短期内无补于共同体资金短缺的困难,但从长远看,这种改革可以改善共同体不合理的预算结构,使共同体在财政上摆脱被动状态。
在增加共同体财源的问题上,各国一致同意严格控制共同体预算开支的增长,特别是农业开支的增长。在此前提下,各国基本同意增加共同体的预算收入,即从1986年起将各国上交共同体的增值税的比例从目前的1%提高到1.4%,从1988年起提高到1.6%。
至于英国摊款这个难题,9国同意今后5年每年给英国10亿欧洲货币单位(合8.6亿美元)的摊款回扣,这同英国所坚持的12.5亿欧洲货币单位
(11亿美元)只差2亿多美元。现在英国方面态度有所缓和,内阁3月22日商定,准备将要求的摊款回扣数目减至12亿欧洲货币单位,双方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因此,人们认为,在6月份的下次首脑会议前,有可能达成一揽子协议。
欧洲共同体会议的一再失败,不能不损害共同体对外联合一致的形象,削弱了这一组织所长期寻求的在世界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西欧经济衰退之后尚未全面复苏,各国受国内经济和政治需要的制约,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倾向有所抬头。针对这种情况,有人提出以政治团结为目标,带动解决经济问题。他们认为,欧洲应该有一个思想观念上的变革,对“国家主权”等观念应加以研讨。当前在西方新的科技工业挑战面前,西欧已经大大落后于美国、日本之后,共同体各国显然已意识到这一点,正力图加强科技与工业合作,迎头赶上时代潮流。这样做不仅共同体国家各国的经济结构需要改变,而且共同体也不能长期把有限的资金去补贴过剩的农产品。一方面工业、科技亟需新的投资,一方面却又把钱花在没有销路的农业上。这显然是一个矛盾。因而不对原有的经济政策和内部结构加以改革,就没有出路。
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的失败,使人们看到了这一点,并决心改革,使它继续在国际上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