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知识唤起小院春
张殿奎 雷继承
走进河北省三河县任庄子大队李朝红家的院门,不禁使人耳目一新:两头肥壮的奶牛悠闲自在地嚼着饲草;院内两座塑料大棚象两座玻璃房,棚内的30多畦韭菜,长得那么青嫩;鹌鹑悦耳的叫声把我们引进偏房,屋内上千只小鹌鹑,个个欢蹦乱跳。室内井井有条,院里满满荡荡,无一空闲之地,处处生机勃勃。李朝红的母亲说:“可别小看俺家这三分地的小院,每年要出万儿八千呢!”
李朝红一家九口人,除了奶奶和父母外,兄妹及嫂嫂六人,五个是高中毕业生,一个是初中毕业生,在农村被视为“高知”(知识分子)家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有了致富的希望。可李朝红的父母冥思苦想,咋也画不出道道来。刚刚高中毕业的李朝红心里不服气,他想:自己家这么多有文化的人,如果把所学的知识都利用起来,准能创出一条致富的路。他走了十多个农贸市场,调查了一些城镇,发现养奶牛是条生财之道。回到家里一商量,全家都赞成。二哥把准备结婚的钱全部献了出来,买了四头小奶牛,还买了有关奶牛饲养技术的书籍指导实践,通过精心饲养,一年就收入两千多元。
1981年秋,朝红因事到天津塘沽,看到一个农场把很多韭菜根子扔掉了,他联想起自己家中三分地的小院,就把这些韭菜根子带回家。他又查阅有关冬季蔬菜生产的书籍,和兄妹们一齐动手,在韭菜畦上架起了塑料大棚。一家人起早贪黑,精心管理,一冬春生产了三茬韭菜,纯收入1,500多元。李朝红尝到了“庭院经济”的甜头,于是又在五间新瓦房上做起了文章。他打算在室内养鹌鹑。父母不放心,劝他说:家里刚挣几个钱,你可别胡折腾了。朝红说:咱家这么多有文化的,一人学一手技术,有啥难的?他说服了全家,两下塘沽取经,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初步掌握了鹌鹑从孵化到饲养的技术。他从那里买了25只小鹌鹑和两千个鹌鹑蛋,又从书店买来了《鹌鹑的饲养与孵化》等书,对照书本和所学的技术,认真实践,小鹌鹑的成活率达90%以上,孵化率达80%以上。40天后,他固定饲养了800只,每天产蛋400多个,除去成本,每天可盈利20元;第一批孵化的小鹌鹑,卖出去1,200只,收入700多元。
又是鹌鹑,又是奶牛,还要种韭菜,李朝红一天到晚忙里忙外,别人想帮忙,有些技术强的,又搭不上手。李朝红便办起了家庭培训班,每天晚上组织兄妹们学习养奶牛、养鹌鹑、种植韭菜的技术,白天领着他们实践。经过4个多月的学习,兄妹们初步掌握了这几方面的技术,可以各显身手了。小院里盛开的知识花朵,终于结出了致富的果实。


第5版()
专栏:

陕西省米脂县苗圃职工正在为油松等苗木进行喷灌。 陈宝生摄


第5版()
专栏:

农民的“主心骨”
王刚
“今年气温比去年低一度,无霜期比历年短15天……”。
2月16日,邮递员把当天的《锦州日报》送到辽宁省锦县白台子乡尚家屯村,人们就被这条消息震惊了。种子已买好,不能变了,增加农肥,时间已来不及。低温之年怎么保丰收?人们仨一群俩一伙地去找农业技术员王福学。正巧王福学又到市里开会去了,大家没了主心骨。
报纸登载的这条消息牵动着乡亲们的心。10天以后,我一见到王福学,就提起这件事,并问他给大伙出了些什么好主意。原来16日那天,他在市里看到那张报纸,知道乡亲们一定很着急,心里就在琢磨战胜低温的办法。会议刚结束,他就急忙回村了。
乡亲们盼回了主心骨。王福学把村里去年秋后订的种植计划复查一遍,又到地里去考察一番。4,700多亩土地,他差不多走了个遍。在认真调查研究之后,他提出了8条措施。
——根据作物生育期的长短调整布局,把生育期长的全部挪到高地上去,生育期短的留在下洼地。
——尽最大可能扩大地膜覆盖面积,充分有效地利用积温。
——精选种子,搞好晾晒,提高发芽率,力争低温保全苗。
——增施磷肥,促进作物提早成熟。
——及早准备农药,防止作物因低温寡照而发生病害。
——做好顶浆打垄准备,能种上垄的不平播。
——做好玉米的催芽播种准备,用人工的办法使作物有足够的生育时间。
——买硫铵或碳酸氢铵,用作口肥,促进小苗早发。
办法一传出,人人振奋,无异于一个运筹帷幄的指挥员发布了一道稳操胜券的命令。全村人立即行动起来,夜以继日地忙碌着。现在,地膜又增加了100亩,种籽已精选三分之一,还计划增种400亩催芽玉米,500亩上垄大田(即顶浆打垄种大田);磷肥一下成了热货,今年比去年多买了80吨。为了增强大伙战胜低温的信心,王福学每天早晨都在广播喇叭里讲预防低温的科学知识。
王福学今年46岁,是老中专生,当了二十多年农业技术员。他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这与他既懂科学技术、又肯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的好思想分不开。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欲致鱼者先通水
吴晔
“请你给我们派个好老师,教室、老师的工资都不用国家管,只要能把我们的孩子教好就行。”这是河北省某县几位农民向县长提出的要求。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形势的喜人变化。
记得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有的农民不愿让孩子念书了,他们说:“读十年书,不如种一年谷。”因为他们那时还不懂得智力投资的重要,同时大多数还比较穷,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顾不上其他。现在,大部分人都能吃饱穿暖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的致富经验使人们眼界大开,技术和科学知识对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愈来愈明显,于是出现了抢“财神”(农业科技人员),千里拜师求“经”学艺,进而纷纷自己集资办学,甚至不惜高薪聘请教师的现象。他们说:“送个孩子上学堂,胜过盖上三间新瓦房”。“知识就是财富”的道理,正日益为广大农民所理解。
“欲致鱼者先通水”。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导下,科学技术就象是座宝库,而一定的文化知识则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金钥匙。《知识唤起小院春》一文,就讲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不到三分地的小院被经营得那么有声有色,每年竟有万儿八千块钱的收益,“秘密”就是那儿有几个有文化的年青人,他们掌握了文化知识这把金钥匙,打开了科学技术的宝库。农村形势的发展变化如此之快,传统的耕作经验和只靠出大力、流大汗已经不够了。信息灵,善经营,学习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敢于开辟新的经营领域,所有这些,没有一代有文化的农民是办不到的。有远见的农民正在为“致鱼”而如饥似渴地做着“通水”的工作。


第5版()
专栏:

种田人的飞跃
刘丕谦
夜晚,山东省招远县界河公社台子李家大队的夜校里灯火通明。灯光下,四十多位青年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
这是一堂不寻常的课。讲课人是北京粉末冶金研究所特种材料研究室工程师王景义;听课人是大队粉末冶金厂的农民。王工程师正为这个队办厂的农民讲授粉末冶金基础知识及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和全面质量管理等知识。
一九七八年,台子李家大队从招远一中学来加工粉末冶金这一项目。当时,这个小厂只有七个人,技术跟不上去,加之粉末冶金又是一项新的工业技术,生产工艺要求很高。台子李家的农民深知,握锄把子的手搞工业,不掌握技术是不行的。党支部书记赵恒洪是个有经济头脑的人,他多次到北京访贤求教,终于取得了北京粉末冶金研究所的支持和帮助。研究所派来工程师帮助他们搞设计,安装设备,上技术课,培训工人,制定管理制度。
青年农民赵学胜,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是他刻苦钻研技术,先后自学了《粉末冶金模具手册》、《机械制图》等许多较高深的专业书籍,写下了一万多字的业务笔记。现在,他基本上掌握了粉末冶金的一套技术,成了厂里的“土工程师”。高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李肖,肯钻研,对专业知识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被提拔为厂里的技术员。现在,这些种田的青年人已逐渐变成了有知识有技术的熟练工人,正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
去年,这个厂生产的铁基粉材料拖拉机前桥摆轴衬套、汽车板衬套等三十三种产品,畅销新疆、甘肃、河南、内蒙古、贵州、青岛等省、市、自治区,年产能力已达到二十吨,纯收入十五万元。


第5版()
专栏:通讯

“请喝一杯西藏茶”
——访西藏第一个茶叶生产基地
本报记者 夏林
茶,对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来说,是每日不可缺的消膻解腻必需品。千百年来,西藏人民喝的茶,都是从几千里外的内地运进的。可是到1983年,西藏第一个茶叶生产基地出现了,藏族同胞祖祖辈辈盼望喝上西藏茶的夙愿就要变成现实了!
藏东幽谷飘茶香
东出拉萨,沿川藏公路东行500公里,便进入高山峡谷地区。在波密原始森林深处一条海拔两千米的河谷中,坐落着西藏第一个茶叶生产基地——国营易贡农场。
我们到这里采访的时候,正是秋茶飘香的季节。层层叠叠的茶蓬间,隐现着踏雾采茶的藏族姑娘的身影,飘荡着清亮而悠扬的藏族民歌声。如果没有那环抱峡谷的如屏银峰,我们简直要把这里当作江南茶乡了。
在场部办公室里刚坐定,次仁顿珠场长就给我们沏上了热茶,喜形于色地说:“请喝一杯西藏茶,看比内地的差不差?”我们接过茶杯仔细端详,只觉汤色清澈,碧中显黄,一股酷似龙井茶的香气扑鼻而来。喝一口,滋味鲜醇,爽口回甜,不由得啧啧赞叹:好茶好茶!
顿珠场长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他说:“场里刚请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化验过,我们这儿产的茶,最大的长处是品质好,没污染。你们喝的是秋茶,要是清明节前后采的叶芽,质量还要好,可以精制成高档茶出口换外汇呢!”他笑声朗朗,充满自信,接着又侃侃谈起农场生产茶叶的原委和今后的打算。
原来,西藏高原整个说来虽然寒冷、干燥,但藏东峡谷的山峰和谷底落差两千多米,印度洋沿雅鲁藏布江上溯进来的暖气流,使易贡的气候温润,雨量丰富,无霜期长,晴天也终日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发育的理想环境。西藏一年需要从内地调进1,800万斤砖茶。为生产这些砖茶,国家每年要补助1,800万元,光运费就要花几百万元;而易贡生产砖茶,每斤成本只要一元钱,并能节省大量运费。目前易贡农场已有茶园2,000亩,1985年计划发展到5,000亩,按亩产干茶400斤计算,这一个农场的产茶量就达200万斤……
顿珠场长的兴奋和自信是有道理的:易贡农场生产茶叶,对国家对地方对藏族群众都有好处,这样的事业能不兴旺发达么!
茶香情更浓
茶叶,是藏汉民族团结的见证。传说公元七世纪的唐代,文成公主带到风雪高原的百物中就有茶叶,是她介绍了汉族饮茶的方法之后,西藏人民才形成了饮茶的习俗。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汉族同志帮助藏族兄弟发展茶叶生产的感人情景。
易贡农场的茶树漫坡遍野,藏族同志却特意带我们上山去看了一片30亩地的茶园。原来,这是十七年前一位叫潘永和的大学生,用四川家乡的小叶茶种试栽的,如今已长成齐胸高的茂绿茶林。虽然这位汉族同志早已不在这个农场工作了,但藏族同志在我们采访过程中却几次提起他,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怀念之情。
农场新建的茶叶加工厂,日产干茶300斤,虽然只是初具规模,但它却是西藏的第一座机械化制茶厂。在由炒茶机、揉捻机等崭新装置组成的流水作业线上,湿漉漉、鲜灵灵的绿叶迅速地改变着颜色和形状。我们抓起一把成品茶,只见条索紧秀匀整,色泽灰绿油润,外形和香气都不比内地的绿茶差。身旁一位藏族青年工人用略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和我们攀谈起来,他说:“西藏过去没有种过茶,更不会搞茶叶加工。这个加工厂投产以前,易贡的茶叶都是土法加工,上好的叶子只能生产出带烟味的粗茶。内地技师来了以后,把分散在各家各户用手工制茶的人集中起来教技术,上理论课。现在,我们已能用新安装的机器制茶了。”
经他介绍,我们认识了几位正在生产线上埋头工作的汉族技师。他们都穿着“四川名山茶场”的蓝色工作服。握着他们沾满茶屑的手,我们问:“你们在这里生活得惯吗?”还梳着两根小辫子的曾显蓉略加思索,微笑着说:“这里交通不便,很偏僻,通封家信要一个月,晚上也没有电视看,当然有时也想家。但想到来这里是为培养西藏第一代茶工尽一点力量,就觉得生活很有意义了!藏族同志待我们象家人一样,我现在已学会了抓糌粑、喝酥油茶呢!”望着这些真诚支持兄弟民族发展经济建设的人们,我们不禁从心底升起由衷的敬意。
春风送暖绿茶园
易贡农场试种茶树已十几年了,但成龄茶园却为数不多,这是为什么呢?一个落霞抹红雪峰的傍晚,我们来到农场办公室主任李彦民家作客,请他帮我们解开脑中的疙瘩。
这位进藏多年的“老高原”告诉我们,易贡自古就是西藏的一块宝地。藏语叫做“伊翁”,就是美好的意思。这里适合种茶,西藏又需要大量茶叶,而且1966年就已试栽成功。只可惜小茶树生不逢时,刚破土而出,就遇上十年动乱的风霜和“以粮为纲”的刀斧。那时,上面硬把在阳光足的地方才能高产的冬小麦,拿到雨季长的易贡来推广,结果麦子成熟晚,年年夏收都赶上连阴雨,粮食在地里发了芽,即使抢收下来也晒不成。农场辛辛苦苦地毁林开荒,垒筑梯田,十几年过去了,不仅没富起来,反倒穷得发不出工资,光是1971年到1981年,就亏损132万元。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胡耀邦、万里同志到西藏视察,提出要从西藏高原的实际出发治穷致富以后,易贡农场才把经营方针改为“以茶为主,茶粮结合,多种经营”,并从内地买回两万斤名茶种籽,大刀阔斧地把1,600多亩麦田改栽成茶园,并根据茶树怕光喜阴的特性,在茶园里套种向日葵,一年可收获3万斤葵花籽。与此同时,还利用沟内丰富的云杉翠竹,加工茶叶包装箱。从1982年初起,新的经营方针初显成效,农场收益创造最新纪录,第一次摘掉了亏损帽子。
抚今追昔,李主任感触很深地说:“要不是弄懂了‘因地制宜’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易贡农场哪有今天的茶叶飘香!”
我们连连点头,完全同意他的意思: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浩荡东风,给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带来了春天,这高原幽谷的茶林才得以生机勃勃。


第5版()
专栏:

杨树插条育苗化学灭草的新途径
黑龙江省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王学成,试验成功在杨树插条育苗中应用化学除草剂拉索、氟乐灵,并在垦区一些农场推广。经过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林业科学院、东北林业科学院、黑龙江林业科学院等20多个单位的28名专家和科研工作者鉴定,认为这项实验是对杨树插条育苗化学除草的重大突破,从而开辟了杨树插条育苗化学灭草的新途径。
植树造林需要大量苗木。在育苗中,消灭杂草是抚育管理中的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育苗后,如不及时除草,就会造成草荒;如果人工除草,费时费工,还会伤苗,影响苗木生长。在杨树插条育苗中利用化学除草剂拉索、氟乐灵进行除草管理,可以加快林业生产的发展。它对消灭一年生禾本杂草极为有效,除草效果达86.6%至98%,每亩灭草成本比人工低29.7%至68.8%。春季育苗时一次喷药,一年中不用再加任何措施。
孙成钰


第5版()
专栏:

黑龙江省林甸县宏伟公社黄河大队一队社员孙兆廷,刻苦学习农业技术,被当地群众誉为育种能手。
梁桂成摄


第5版()
专栏:来信

尽早供应鸡瘟疫苗
去年三月份,俺村几十户农民买了三千多只小鸡,可是到七月份,鸡瘟疫苗才到农村,结果不少小鸡已染上鸡瘟死掉了。
目前,正是购买雏鸡的季节,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在农村建立家禽防疫站,及早把鸡瘟疫苗供应到农村,满足农民发展养鸡的需要。 河南省沈丘县刘北村 张瑞祥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可与聚合草比美的串叶松香草
袁国弼
自《草木百家姓》介绍聚合草以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纷纷来信询问种植方法,打听何处购种……农村饲养专业户日益多起来了,优质高产的饲草自然越来越受欢迎。近年来,我国引种成功并逐步推广的新饲草——串叶松香草,满有资格同聚合草并肩比美。
跟聚合草一样,串叶松香草的茎、叶营养价值大体接近豆科作物,而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却超过或大大超过多年生豆科牧草。串叶松香草的鲜草中所含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百分率,分别超过聚合草将近一倍和一倍多,猪、牛、羊及其他家禽都很爱吃。串叶松香草产量也不亚于聚合草。西安植物园栽培试验的串叶松香草每年割3次,第一年亩产6,000多斤,第二年亩产2万斤,第三年就达5万多斤了。实验证明,只要水肥条件好,亩产1万多斤是没有问题的。
串叶松香草是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客人,它的老家在北美洲茫茫的草原上,长得有点象鬼子姜(南方叫洋姜)。由于它的茎叶都有松香树脂气味,上部的对生叶片基部相连呈杯状,茎从两片相连叶间贯串而出,人们就给它取了一个“串叶松香”的美称。它喜湿润和土层较厚的沙壤土,既耐寒又耐热。跟聚合草不同,它的结实率比较高,以种子繁殖为主,播种期在春、秋两季,小面积种植以先阳畦或薄膜覆盖育苗后移植为好,一次定植不再移植,株行距不得小于一米,一年种植后可以收获十年以上。想种植串叶松香草的同志可与各地植物园、畜牧所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