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建设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广东省副省长、深圳市市长 梁湘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以来,日益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在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以及各项建设中,初步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设置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大创举,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需要。
正确的决策 巨大的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化大生产及国际市场的形成,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重视对外开展经济技术交流。我国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过“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由于受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左”的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国曾一度处于在经济上与外国隔离的状态,严重妨碍了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重申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979年7月间,党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设置经济特区。这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符合我国四化建设客观需要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深圳经济特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建立特区以来,党的一系列正确政策和措施,使深圳的各种优势得到了有效的发挥,短短的四年中,就在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实行优惠的经济政策,有效地吸引了港资、侨资和外国资本到这里投资兴业,使深圳成了对外具有相当大吸引力的投资场所。到1983年底止,累计已与外商签订协议2,500多项,协议投资总额计18亿多美元,其中实际投入使用的4亿美元。同时,引进了2.5万多台(套)设备。其中,不少是比较先进的。有些先进技术,经过消化、改造、创新,为发展特区生产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可以逐步向内地转移。特区这个“窗口”,将在技术、知识、管理、开放等方面日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市政设施上这里已变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由原来只有两三万人口的一个小城镇,发展成拥有近30万人口(包括临时居住人口)的城市,到1983年底止,共已完成基建投资19亿多元,竣工面积34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住宅137万平方米。在特区西部,建起了蛇口货客运码头和赤湾港万吨级船泊位,建起了南头直升飞机场,使特区的海、陆、空运联成一体。旅游点由1处增加到6处,宾馆、旅店、招待所从7所发展到127所,酒家、饮食店从几家发展到100多家,每天接待旅客上万人。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已经出现。
单一化的“自给型”农业经济,变成了多种行业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工、农、商、牧、副、渔、住宅、旅游等各种行业,迅猛发展。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就电子企业而言,办特区前处于空白状态。到去年底,全市已办起了60多家,累计总投资达1.8亿元,职工队伍13,000多人。现在已能生产和装备包括电视、广播、电脑、仪器仪表、元器件、家用电器等在内的100多种电子产品。1983年与办特区前的1978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0.7倍;财政收入增长10.9倍;地方外汇收入增长2倍。
由于特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当地居民创造了充分就业的机会,全区基本上已没有待业青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办特区前的1978年相比,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增长1.33倍左右,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5倍,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边境秩序安定,社会风气良好。一些过去外流的人,现在要求回来定居了。
大胆的探索
有益的尝试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设置经济特区,是项新的事业,在我国并无先例可仿。在世界上,虽然有不少形式有些相类似的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等,但其性质和任务是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经济特区,必须采取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特区,又有别于我国内地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措施,以适应特区事业发展的需要。据此,我们按照党中央关于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要求和胡耀邦同志关于特区要“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指示精神,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大胆改革。几年来着重进行了几方面的尝试:
(一)冲破经济管理的一些老框框,探索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的新路子。我们根据特区经济的特殊性,对经济管理的一些旧框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尤其是对基本建设的组织管理和建设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基建组织管理上,打破过去分头把关,层层报批的程式,改为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安排施工及施工现场管理、统一资金)的做法。由主管副市长,管辖一个“基础工程工作组”,全面行使基建方面的征地、开发施工等职权,一个“婆婆”管到底,从而,克服了过去那种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互相扯皮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建筑工程的经营方法上,完全打破过去用行政分配任务的做法,实行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投标,承包单位内部层层包的新办法,调动和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了进度和降低了造价,保证了工程质量。过去建一幢六层的住宅需要6个月,现在缩短为110天左右;高层建筑,四至六天就能完成一层框架结构,赶上了香港建筑业的水平。在建设资金来源上,采用了多渠道集资的方法:一是大胆向银行贷款进行开发性建设,使土地商品化,1983年收入的土地使用费就达1,000多万元。二是采取“滚雪球”的办法,组织兴建标准厂房和商品住宅楼宇,边开展预售,边建旅游、渡假场所,边组织经营。三是批准部分企业公司试用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广泛筹集开发性建设资金。
(二)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探索行政机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新路子。我们从1981年开始,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行政机构大大精简了,使原来那种机构重叠、官商不分等现象得到了初步改革。在企事业单位中,招工由原来劳动部门统招统配统包的做法,改为实行劳动合同制,专业技术干部实行公开招聘制;企业领导班子试行“选举聘用合同制”,经群众民主选举、组织部门考核批准、订立聘用合同,到期再选再聘。这些,对于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经营管理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克服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做法,探索新工资形式。在涉外企业中,试行浮动工资制。允许各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生产经营的需要,自行确定工资形式。把职工工资收入和企业经营效果及个人技术高低、表现好坏联系起来,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外引与内联相结合,创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发展的新路。我们的经济特区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举办的,有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为后盾。几年来,我们本着有利于加快特区建设的步伐、有利于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有利于国内产品更多更快地打入国际市场、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移植内地的目的,积极同中央各部和各省市有关部门,广泛实行经济上、技术上的联合,“手拉手”搞引进、搞四化。目前,已同中央有关部和一些省市合办了一大批企业,这对增强特区引进能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五)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长期战略措施来抓。我们一方面拿出大量资金加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加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注意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要求党员带头坚持“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排污不排外”,努力树立一代新风,培养一代新人。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和王震、杨尚昆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了深圳经济特区。小平同志视察后写了“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题词,充分肯定了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这对我们的鼓舞极大。
崭新的事业 广阔的前景
深圳经济特区,虽然还处于建设初期的阶段,但已对外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形势发展是令人鼓舞的。现在与开始举办特区时相比,前来特区投资的客商所在地,由只有香港一个地区,发展到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者由开始时的小客商,发展到大客商、大财团和跨国公司;投资额由几万元,发展到十亿元以上的巨额投资;投资项目由搞简单的“三来一补”,发展到合资或独资兴办大的以至综合性的企业。特别是随着南海石油的开发,作为南海石油后勤基地和生产基地的特区西部地区发展很快;随着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的开展,特区的东部地区也将迅速繁荣,对外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这都说明,特区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决心按这一要求,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努力奋斗,把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
自从中央决定在广东省深圳市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广东省深圳市各级领导,积极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指示,解放思想,大胆革新,积极进取,短短四年时间,深圳各条战线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的深圳,蒸蒸日上,到处是一派繁荣兴旺景象,成为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一个典型。
今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了珠海、深圳和厦门经济特区,并分别作了如下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最近小平同志说,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不是收,而是要继续放。中央领导同志赞成小平同志的这个意见,并已决定在沿海一带北起大连,南到北海,选择若干城市采取某些特殊政策,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中央的正确决策,对深圳特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是极大的鼓舞。最近,深圳市委、市政府总结检查了几年来的工作,决心解放思想,放开手脚,进一步推动特区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经济特区的意义,不仅在于特区本身。特区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四化建设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区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率先富裕起来,另一方面对内地建设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特区是一个窗口,大大开阔人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建设经验。因此全国各地都要因地制宜的学习特区的经验,并为特区的建设提供条件和方便。
近年来,本报对深圳等经济特区曾作过一些报道。现在用专版和辟出专栏较全面地连续介绍深圳特区的发展、成就和一些重要经验,目的是要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特区,理解中央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正确性,推动各项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光明的事业光明的道路
——光明华侨畜牧场利用外资纪实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桂雄
光明华侨畜牧场,原是一片荒凉的丘陵,5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只散落着几个荒村。1958年起,在这里办农场,人们把它叫为“光明”农场(深圳光明华侨畜牧场前身,长期主要生产水稻、甘蔗、花生,奶牛只发展到632头。以致连年亏损,至1978年,累计亏损达1,245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深圳试办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光明华侨畜牧场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良种禽畜,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工业,面貌迅速改观,不到三年时间,便摘掉了长期亏损的帽子。1981年首次盈利。1980年以来累计创汇3,739万港元,净利润300多万元。去年上缴税金149万多元。这块昔日贫困荒凉的土地,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畜牧联合企业和畜禽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变成了充满光明、欣欣向荣的地方。
四年多来,这个畜牧场先后同客商以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和来料加工等形式,兴办了现代化的奶牛场和奶品加工厂、鸭场、养猪场、乳鸽场、肉类制品厂和塑料加工、丝花厂等。协议书计划总投资2,033万美元。目前,已利用外资1,002万美元。
这些引进项目品种良好,技术先进,收效快。根据与香港豆品有限公司签订的补偿贸易协议,1980年3月从新西兰引进的1,200多头黑白花良种奶牛,粗放易管,奶脂率高,抗病力强,现已发展到3,651头,比1978年增长了5.8倍,奶产量从1978年的1,172吨发展到去年的7,400吨,增长了6.3倍。从瑞典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两套鱼骨式挤奶器,只需6个人管理,就可为四五百头奶牛挤奶,工效比手工操作提高了四五十倍。奶品加工厂从美国、瑞典引进的自动化奶消毒设备,洗瓶机、入奶机、水处理系统、三台纸包装机、化验设备等,都由小电脑控制。现有的瓶装奶、纸包装奶、屋型纸包装奶三条生产线,每小时可加工处理5吨原奶。由于产品质量好,三年多来,出口鲜奶相当于1975年至1979年出口总和的9倍多。从美国桑德公司引进的封闭式工厂化养猪设备,调温、调湿、饲料输送、粪便清除等都是自动控制的;引进的猪种是比利时“斯格”祖系良种,易饲养,耗料少,长肉快,瘦肉率达63%。1万头猪只需9个饲养员管理,三年来,共繁殖3,200多胎,产仔猪21,600多头。与客商合作兴办的养鸭场,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调温、调湿、翻蛋的孵化设备,28天可孵出小鸭7万只。肉嫩味美的澳洲狄高旱鸭,在树林里饲养56天就能重6斤多。肉制品加工工厂生产的迪奥娜肠、法兰肠、热狗肠等60多个品种,制作精良,具有欧洲风味。与港商合作经营的大宝鸽场,从美国、澳大利亚引进了体型大、抗病力强、肥嫩味美的落地王鸽3,600多只。乳鸽出壳后三周即重1斤以上。种鸽现已发展到54,000只,成为亚洲最大的种鸽场。
这个畜牧场,敢于大胆起用科技人才,担任合资项目的领导,主管畜牧业和种植业的两位副场长,是兽医师和农艺师,密闭式工厂化猪场的中方经理,也是有丰富的生产和管理经验的畜牧兽医师。
这个畜牧场引进的先进畜牧业生产技术、设备和良种禽畜,许多已经逐步向内地转移。多年来畜牧场已向全国25个省市输送斯格种猪1,100多头,向全国九个省市供应狄高旱鸭种蛋四万多只,鸭苗11万只。
今年1月3日,香港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有礼先生接见记者时高兴地说,他们与光明华侨畜牧场签订的五年补偿贸易协议将届期满,他对合作的效果十分满意,最近又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新协议,确定增加投资2,500万港元,用于引进奶牛及增加挤奶、加工鲜奶机器设备。该场党委书记谢强同志告诉记者,根据与客商签订的协议,存栏奶牛今年将发展到5,000头,明年可产牛奶1.2万吨,将占香港鲜奶市场销量的八成。两三年内可年产肉猪5万头,日加工肉猪600头,年产乳鸽120万只,日产肉鸭6,000只。他们有信心把光明华侨畜牧场办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畜牧联合企业和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附图片)深圳光明华侨畜牧场的鸽子场,现养鸽子54,000只,最大肉鸽三斤重。本报记者 徐建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