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安理会多数赞成法国建议但苏联否决
我代表强调安理会应在黎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新华社联合国2月29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今天下午讨论法国提出的向贝鲁特地区派遣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以取代多国部队的决议草案,这一决议草案遭到苏联的否决。
决议草案说,“一俟多国部队从黎巴嫩领土和海域撤走”,联合国部队将“在黎巴嫩有关当局的配合下进驻贝鲁特地区”。
决议草案还说,“联合国部队将负责监视停火执行的情况,协助保护平民,包括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平民,不为任何一方的利益而干预黎巴嫩的内政,为恢复黎巴嫩的领土完整、统一、主权和独立而帮助重新建立和平。”
安理会的表决结果是:13票赞成,苏联和乌克兰两票反对。
苏联代表特罗扬诺夫斯基在安理会就决议草案投票表决前发言说,法国提出的这一决议草案是“不能接受的”。他还坚持认为,向贝鲁特地区派遣联合国部队的条件应当包括:“外国军舰必须从黎巴嫩海岸撤走;多国部队保证不再进行炮击、空袭、或对黎内政的其它干涉。”
美国代表柯克帕特里克在今天的安理会会议上两次发言。她说,美国希望苏联放弃反对“联合国发挥新的、建设性的维持和平作用”的立场。
中国对法国提出的决议草案投了赞成票。中国代表凌青在投票后作了解释性发言。
凌青说:“中国代表团认为,在黎巴嫩问题上,安理会应发挥积极作用。”“我们的原则立场是:安理会对黎巴嫩采取的任何行动,应真正有利于维护黎巴嫩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消除外国的侵略和干涉,有利于促进黎巴嫩的全国和解。”凌青接着说,从这一原则立场出发,并“考虑到法国草案中对决定设立的联合国部队规定的任务,有某些较为积极的内容”,中国代表团对决议草案投了赞成票。
凌青指出:“由于贝鲁特地区的危机只是黎巴嫩危机的一部分,而黎巴嫩之所以会出现今天这样严重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来,是以色列的入侵和占领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不强调指出,撤出以色列军队,乃是解决黎巴嫩问题的关键。同时,我们也认为,停留在邻近黎巴嫩海域的外国军舰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对黎巴嫩内政进行武装干涉。”
凌青最后说:“我们衷心希望,黎巴嫩内部各政治派别,排除外来干涉,通过协商,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使黎巴嫩早日实现和平。”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也在会上发了言。他说,安理会成员国之间的意见分歧,阻碍了联合国在黎巴嫩的灾难性局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还呼吁安理会继续讨论黎巴嫩的形势,以期“在不远的将来能找到扩大联合国在黎巴嫩作用的途径,因为这不仅有益于黎巴嫩本身,而且有益于国际和平与安全”。(附图片)
2月29日,中国代表凌青在安理会表决法国提案时投赞成票。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平壤举行报告会纪念人民起义六十五周年
杨亨燮号召团结一致创造和平统一条件
新华社平壤3月1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平壤市劳动群众2月29日下午在人民文化宫举行报告会,纪念“三·一人民起义”六十五周年。1919年3月1日,朝鲜人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日本殖民统治,要求民族独立。这一斗争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三·一人民起义”。
朝鲜党政领导人朴成哲、许锬、金仲麟以及朝鲜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负责人参加了报告会。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设会议议长、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在会上作报告。他号召全体朝鲜人民团结一致,为缓和朝鲜的紧张局势,消除战争危险,创造自主和平统一的条件,实现朝鲜北方提出的“三方会谈”建议而斗争。
朝鲜《劳动新闻》今天为纪念这一斗争日发表社论说,时至今日,由于美国霸占南朝鲜和实行侵略政策,朝鲜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建立民族自主权,六十五年前起义群众的愿望还没有完全得以实现。
社论在谈到朝鲜和平统一问题时说,朝鲜北方今年初在提出“三方会谈”建议时就表明,它愿意就对方提出的其他方案进行协商。因此,美国和南朝鲜当局没有理由拒绝同朝鲜北方对话。
社论在谈到南朝鲜当局再次提出南北方“当局会谈”方案时指出,南北对话的历史表明,只同南朝鲜当局坐在一起不能解决任何实际性的问题。要想解决朝鲜问题,美国必须参加对话。
社论要求美国和南朝鲜当局响应朝鲜北方“三方会谈”的建议。
据新华社罗马2月28日电 意大利外长安德烈奥蒂在给“意大利支持朝鲜统一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说,意大利政府对朝鲜最近提出的旨在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倡议“十分关注”,并希望这一倡议“能够在有关双方之间创造相互信任的气氛,为朝鲜和平统一铺平道路”。
“意大利支持朝鲜统一委员会”今天在罗马举行讨论会,并宣读了意外长的信。这一委员会的主席之一卢乔·卢扎托今天在讲话时说,召开这次讨论会的目的是希望舆论界注意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他说“由于美国和南朝鲜举行的军事演习,最近几周朝鲜半岛局势趋于紧张。”


第6版()
专栏:

约巴达成共同行动的基本协议
新华社安曼3月1日电 据《约旦时报》今天报道,约旦新闻部长莱拉·沙拉夫说,约旦和巴解组织结束了为期4天的会谈,就双方今后共同行动的原则达成了一项基本协议,但是尚未制订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具体方案。
莱拉说,侯赛因国王和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抱有良好的愿望进行了会谈。莱拉说,这次会谈在“澄清去年4月约—巴谈判中断以后的气氛方面取得了成功”,并努力为双方今后的共同行动建立基础。
据报道,双方在会谈中表示今后将继续磋商。
在访问约旦期间,阿拉法特和侯赛因分别会见了来自被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的一批巴勒斯坦领导人,后者要求约旦和巴解组织共同作出努力,谋求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并且敦促阿拉法特同侯赛因商定一项联合政策。
阿拉法特一行是于2月26日抵达约旦的。


第6版()
专栏:

贝鲁特西区发生一起严重爆炸事件
新华社贝鲁特2月29日电 当地时间今天下午4时20分左右,一辆装有约40公斤炸药的汽车在贝鲁特西区马兹拉大街附近爆炸,至少有3人被炸死,30多人受伤,其中有不少是儿童。猛烈的爆炸还毁坏了两座房子和不少汽车,引起了熊熊大火。
这次爆炸发生在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正在大马士革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就解决黎巴嫩危机举行会谈的时候,也是自穆斯林左翼控制西区以来所发生的第一次恐怖性爆炸事件。在这之后不久,贝鲁特和舒夫山区爆发了激烈的战斗,不少居民区再次遭到大炮的轰击。


第6版()
专栏:

阿拉法特说他的安曼之行非常重要
新华社安曼3月1日电据 安曼报纸报道,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昨天会见一批约旦报纸编辑时说:他这次访问约旦是在一个困难的时刻进行的,但却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访问。他说,约旦和巴解组织正在作出努力,以便采取统一行动来对付“即将来临的威胁”,“我们不应该欺骗我们的民族,形势是很坏的”。他批评了那种关于约旦和巴解组织接近是向戴维营协议迈出步子的说法。他说,这种说法是滑稽可笑的。
他重申了巴解组织对联合国决议的立场,他说:“我们接受联合国一切有关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
他重申了他支持使埃及重新回到阿拉伯怀抱的努力,他说,在巴勒斯坦战士被围困在特里波利的日子里,“埃及领导人同我们站在一起,我要对他们表示敬意”。
关于叙—巴关系,他说,巴解组织同叙利亚的关系仍然“很弱,因为我们没有收到大马士革对我们善意姿态作出的任何积极的响应”。他还说,巴解组织政治部主任卡杜米最近对叙利亚的访问是“不成功的”。


第6版()
专栏:

2月29日,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左)抵大马士革会晤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泰国一些报刊发表文章
批评印尼人士最近关于柬埔寨问题的言论
新华社曼谷2月28日电 泰国一些报刊今天发表文章,对印度尼西亚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瓦南迪最近提出的解决柬埔寨问题的一些主张提出异议。
据报道,瓦南迪于2月25日到26日在河内举行的一次讨论会上,提出了与东盟一贯的主张不符合的解决柬埔寨问题的“一揽子建议”,鼓吹对越南实行“妥协”。他认为,东盟五国同越南和老挝之间举行会议(即“五加二方案”)可以作为国际解决柬埔寨问题的“第一步”。他还为“五加二”会谈要讨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其中包括:越南逐步从柬埔寨撤军,确保在越军放弃的地区实行停火并实行“监管”,为大选准备条件,由柬埔寨人民实行“自决”和“民族和解”,但把“红色高棉”排除在外,等等。
在这之前,印尼武装部队司令穆尔达尼在访问越南时曾经表示,他不相信越南是对东南亚的威胁。
泰国《民族评论》报28日发表社论指出,瓦南迪的建议“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社论说,瓦南迪认为越南大致会按照东盟的建议逐步从柬埔寨撤军,他在这一点上似乎从河内得到了什么表示。“但是对河内的表示与许诺,必须抱最大的怀疑态度。”社论还说,“没有人能够保证越南会尽人如意地撤军”。
泰国《泰叻报》28日发表短评说,“印尼武装部队司令在河内说,印尼部队和人民不相信越南是本地区的危险。这种说法与东盟的观点唱反调,因为东盟认为越军对柬埔寨的占领是对本地区的威胁,而这种威胁泰国是首当其冲的。”在谈到瓦南迪提出的越南从柬撤军后在柬实行排除红色高棉的大选时,短评问道:他有什么权利代表柬埔寨人民向河内作这种保证呢?


第6版()
专栏:最后消息

美舆论说美国要同黎政府拉开距离
本报讯 据报道,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2月29日在访问美国军舰上的海军陆战队时说,美国将协助任何一个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黎巴嫩新政府。他还说,“我们只是等在这里看看这里的政府内部条件有什么发展,是否将签订任何规定停火的计划并且确实付诸实施”。随同温伯格一行的记者指出,温伯格显然要拉开美国同未来的杰马耶勒新政权之间的距离。前几天,《纽约时报》也曾援引美国政府官员的话说,美国不再积极参与寻求政治解决黎巴嫩问题的活动。不过,白宫发言人斯皮克斯针对这一消息说,美国仍将在中东地区起积极作用。


第6版()
专栏:

美国保证继续向泰国提供军援
新华社曼谷2月28日电 美国已同意继续向泰国提供军事援助以加强泰国的防务力量。
这是刚刚结束对泰国访问的美国副国务卿肯尼思·达姆27日会见泰国总理炳·廷素拉暖时向泰国作出的保证。
达姆是作为里根总统的特使访问泰国的。他对炳总理说,美国了解并不会无视泰国加强防务力量的需要。他说,如果泰国遭到外国军队的入侵,美国不会袖手旁观。
炳总理向达姆谈到作为前线国家的泰国为保卫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所急需的军需品。他敦促美国政府根据武器出口计划,继续向泰国提供贷款。
据此间报道,泰国在1983财政年度向美国购买了总共价值3.01亿美元的武器。其中有价值7,600万美元的武器是以贷款的形式购买的。
达姆于24日抵达这里。他在对泰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后,已于今天早晨离开曼谷。


第6版()
专栏:

两伊仍在南部战线激战
霍梅尼就霍尔木兹海峡问题警告美国
新华社巴格达2月28日电 据伊拉克军方今天发表的战报说,伊拉克军队在巴士拉以东和胡韦扎沼泽地同伊朗军队开展了“迄今为止最激烈的战斗,歼灭了伊朗四个步兵师”。
战报说,在过去三天中,伊拉克军队打死伊朗士兵3万人。
另据来自德黑兰的消息说,伊朗军方的战报说,伊朗和伊拉克军队昨晚在奥扎尔地区仍在继续激战。在战斗中,有500名伊拉克士兵被打死,100名被俘,30辆坦克和运兵车被摧毁。
据新华社德黑兰2月29日电 伊朗领袖霍梅尼28日就霍尔木兹海峡安全问题警告美国说,今天的世界不再是过去的世界,美国惯于发号施令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霍梅尼是就美国总统里根最近声明不允许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而对伊朗广播宣传机构讲这番话的,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播发了他的讲话。
新华社德黑兰2月29日电 据这里的报纸今天报道,伊朗昨天晚上宣布,它决不承认美国为其海军舰只在波斯湾和阿曼海航行所作的非法规定,并说美国必须对由此而可能产生的事件负完全责任。
美国不久前宣布,任何飞机在波斯湾和阿曼海上空的飞行高度不得低于2,000英尺,并且不得进入离美国海军舰只5英里的距离之内。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说,这种要求不符合一切国际决议,“它只能被看作是对这个地区各国主权的一种新的诡讹和侵略形式”。


第6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开全国发展会议
新华社阿尔及尔2月29日电 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今天在全国发展会议闭幕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指出,阿尔及利亚的国家发展战略应当是“依靠自己,即依靠阿尔及利亚的干部和企业”。
他说:“物质和人力方面的潜力是有的,我们应当根据一项严密和协调一致的计划来合理地利用它们”。
他说,阿尔及利亚必须优先发展农业和水利事业,“土地是未来的永久资源,我们可以运用土地来克服我们的困难”。
他说,阿尔及利亚的各个部门,各个企业都必须制订严密的计划,以便确保国家发展的协调和平衡。
阿尔及利亚全国发展会议在沙德利总统的主持下昨天和今天在阿尔及尔举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中央领导人、政府成员、全国和地区性企业的负责人以及有关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会议。
在两天的会议过程中,与会者讨论了所有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的问题。


第6版()
专栏:

我驻日使馆举行茶话会
欢迎第五批日本孤儿回国寻亲团
新华社东京2月28日电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今天下午举行茶话会,欢迎第五批在中国的日本战争孤儿回国寻亲团。
在茶话会上,关宗周参赞代表宋之光大使致欢迎词。他说,由于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日本战争孤儿回国寻亲的愿望,祝贺他们早日同亲人团聚。他说,中国政府一直本着人道主义为遗留在中国的日本战争孤儿寻亲做出了努力。
关宗周指出,孤儿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它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造成的,日本的战争孤儿们也是侵略战争的受害者。中国的养父母们在最困难的年代里,把这批孤儿抚养成人。他说,孤儿们即使找到了自己在日本的亲人,也要妥善地处理好家庭问题,以防止再次造成新的悲剧。
关宗周希望他们今后要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做出努力。
日本战争孤儿寻亲团的代表在会上讲话时,对中国政府给予他们的关怀和帮助表示感谢,并表示无论找到或找不到自己在日本的亲人,都要孝敬把自己抚养成人的中国养父母。
第五批日本战争孤儿回国寻亲团一行50人是25日抵达东京的,迄今已有3名孤儿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第6版()
专栏:

毛里塔尼亚承认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据新华社努瓦克肖特2月27日电 据毛里塔尼亚通讯社今天报道,毛里塔尼亚决定承认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这一决定是在毛里塔尼亚救国军事委员会主席海德拉今天给波利萨里奥阵线(西撒人阵)总书记、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总统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份电报中宣布的,这份电报是祝贺这个共和国宣布成立八周年。
电报希望西撒哈拉冲突“尽快得到解决”。
由西撒人阵领导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是1976年2月27日宣布成立的。这个共和国得到阿尔及利亚等一些非洲国家的承认,但遭到摩洛哥等另一些非洲国家的反对。多年来,摩洛哥军队同西撒人阵部队不断在西撒哈拉冲突。摩洛哥主张通过在西撒哈拉进行公民投票来解决西撒哈拉问题。毛里塔尼亚在西撒哈拉问题上的态度近几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6版()
专栏:

摩洛哥重申对西撒哈拉问题立场
新华社拉巴特2月29日电 摩洛哥外交国务秘书阿卜杜勒·塔齐就毛里塔尼亚承认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向《舆论报》记者发表谈话说,“这种承认并不出人意料”,毛里塔尼亚“采取此种立场丝毫不能改变问题的实质。”
塔齐说,“摩洛哥将继续进行自卫和对付不管来自何方的渗透和侵略”。他重申了摩洛哥对西撒哈拉问题的立场:唯一公正的解决办法是停火和组织公民投票。


第6版()
专栏:

西欧金价因两伊战争升级而急剧上涨
本报讯 据报道,由于人们开始担心逐步升级的两伊战争可能波及西方的石油供应,2月28日欧洲货币市场美元暴跌,黄金价格急剧上升。
在苏黎世,黄金在一夜之间增长了5美元,开盘为399.50美元。在伦敦,金价也上升了5.20美元,为400.45美元,这是今年最高的开盘价格。


第6版()
专栏:

黑非洲再次面临干旱和粮荒
封耀元
十年一循环的大干旱再次使黑非洲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陷于困境。十年前,当旱灾笼罩着非洲大陆时,许多国家赤地千里,粮断水枯,瘟疫流行,约有40万人饿死,而留下的患长期营养不良症的人则不计其数。十年过去,不少国家还未及恢复元气,现在又一次遭到严重的干旱的威胁。这在非洲引起了广泛的忧虑。
这次干旱从1982年开始,一直持续了两年时间,覆盖的地区比上一次还广,东起非洲之角,穿过中非,西至佛得角、塞内加尔,南下赞比亚、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直至南非,从受灾区的一端至另一端,绵延3,500英里,受灾人口1.5亿。
有34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旱影响,其中24个国家特别严重。在津巴布韦,30万头牛瘦得不能食用,只能卖皮,粮食损失达5亿美元。莫桑比克正在经历着前所未见的严重干旱,当地人以植物根茎充饥。在博茨瓦纳,中部和南部地区的降雨量只及正常年景的一半。尼日利亚自1983年7月以后,北部和西部12个州出现了自独立以来的第三次大干旱。这次干旱范围之广,灾情之重超过前两次,个别地区,农作物颗粒无收。灾情最重、损失最大的是尼日利亚西北边陲的索科托州和东北边陲的博尔诺州。索科托州是主要产棉区,原预测1983年棉花产量可达20万吨。由于灾情严重,只收获5.2万吨。博尔诺州,几乎全境遭灾,粮食和经济作物损失220万吨。由于干旱,西非地区几条主要河流水位显著下降,使那些依靠水利发电的国家,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加纳伏尔特河管理局宣布,阿库松博水电站目前的水位比发电机运转所需的最低水位低了10英尺。象牙海岸1982年90%的电力依靠水力发电。1983年水力发电量下降40%,有时连续停电12个小时,工业部门损失严重,石油开支增加。
受干旱影响尤为严重的是西非萨赫勒地区。这块热带雨林和草原之间的地域,现在不仅遭受干旱的折磨,而且面临沙漠化的威胁。据考察,连年干旱加速了撒哈拉大沙漠南移的速度,现在每年以15公里的速度向南伸展。整个萨赫勒地区每年丧失150万公顷可耕地。十年丧失的可耕地相当于捷克斯洛伐克这样大小的一个国家。曾经被认为有潜力成为西非“面包篮子”的马里已宣布粮食产量减少数十万吨,使本来已很困难的人民生活进一步恶化。毛里塔尼亚已经发出要求粮食援助的紧急呼吁,宣布1983至1984年的粮食产量将只有1万吨,只及全国需要量的十分之一。塞内加尔1983年缺粮达30万吨。
面对这个严重的威胁,由萨赫勒地区国家抗旱斗争常设委员会8个成员国参加的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于1983年10月下旬在布鲁塞尔举行。西方赞助国和许多国际组织以及阿拉伯金融组织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共商对策。1984年1月底,在尼亚美又举行了抗旱委员会首脑会议。这次首脑会议,既是一次例会,也是一次应付目前灾情的紧急会议,确定了“保护生态平衡”和“实现粮食自给”的奋斗目标。
非洲多数国家面临的干旱和粮荒引起国际上的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了帮助非洲国家度过今后一年半困难时期的紧急呼吁。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于今年初访问了西非地区后,对非洲国家面临的危机表示严重关切,他要求国际社会采取紧急有效措施,帮助这些国家克服困难。现在已有为数不少的国家、国际组织、金融机构表示将为受害国家提供援助。(附图片)
图为肯尼亚大旱中日渐消瘦的耕牛。


第6版()
专栏:

世界面临沙漠化威胁
本报讯 地球沙漠化的危险日益增长。目前,沙漠化的影响面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5%,受影响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2%。到本世纪末,影响面将扩大到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5%,总人口的20%,约有100个国家将受其害,沙漠化有可能变成全球性灾难。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发出的警报。
该报告指出,受沙漠化影响深重的农村人口已由1977年的5,700万增加到目前的1.35亿。沙漠化在贫困的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尤其严重,沙漠化速度为每年扩展6公里。沙漠化在这一地区影响面积已达7.5亿公顷,相当于澳大利亚的面积。
报告认为,人类必须对沙漠化加剧引起足够重视。然而,现在一些国家政府对解决这一问题尚缺乏应有的认识。这就使得用于防止沙漠化扩展的资金不足。
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24亿美元资金用来阻止沙漠的发展,但1980年,整个第三世界用于这方面的资金仅6亿美元。报告指出,沙漠化的影响并不仅限于环境方面。沙漠化影响土地产量,产量下降则迫使农村人口涌进城市,造成粮食短缺,进而导致骚乱和其它形式的不稳定现象。
据认为,在阻止沙漠蔓延方面,苏联和澳大利亚政府已采取的措施是比较成功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