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美的随想

万紫千红总是春
李泽厚
今天没人反对讲美了,这是一种进步。但有些同志想用某种美的抽象概念作为固定范式扣在一切事物上,这是不可取的。科学规律、学术真理一经发现便是非分明,人应遵守,而且较少变动,理性的逻辑向来如此。但感性领域却求实得多。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理性训练的中小学生,应更多注重整齐一律等比较单纯的形式美,然而,对成人就不能如此要求。正如人们不会每次都喜欢照“标准相”一样,衣着打扮、爱好兴趣也是人各有好,而且还经常流转变迁。有人研究服装史,发现有时这种变迁,例如说宽领窄领宽口窄口吧,变来变去竟是在绕圆圈。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要变化。为甚么?美学家们有各种解答。除社会、时代、阶级等等原因外,还有一些生理心理的因素。例如感觉本身容易疲劳,需要调节和变换,以及个性差异等等。总而言之,大概因为感性世界本就以其多样性、丰富性、变异性为其存在特征的缘故吧,也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生活将日趋多样化的规律在起作用的缘故吧。最好吃的菜,每餐不断便未必可口;最喜爱的物件,各人所选也并不相同。足见,年轻女同志们喜欢多有几套装束,爱好变换花色、翻新式样,以及人各有自己愿选择的娱乐和休息、爱好和兴趣……,也就是很自然的事。凡此种种,应该说,正是失去穷困和苦难、没有剥削和压迫从而使人们的个性和心理获得自由发展的一种表现。这与西方那些故意刺激感官,故意标奇立异的嬉皮士或碰克打扮、颓废作风根本不同。
“美是那样宽广丰富和多种多样啊。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美,永恒不变,那该多么单调乏味。雄姿娇态均为美,万紫千红总是春。”我曾这么说过。我祝愿:让我们蒸蒸日上的生活及其外观,将随着1984年春天的到来而更加光彩夺目、美丽多姿!


第8版()
专栏:

乾坤正气在中华
——“老舍创作生活展览”侧记
本报记者 易凯
在纪念我国杰出的文学家、人民艺术家老舍诞辰八十五周年之际,“老舍创作生活展览”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了。
走进展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舍同志的一尊塑像,他微锁眉头,若有所思,好象正在孕育一篇篇未完成的巨著。塑像前,摆着胡絜青同志敬献的一盆幽兰和一朵百合花,象征着老舍同志那“精神不死天难夺”的耿耿正气和洁白如玉的高尚品格。
展览按老舍同志生前活动的时间顺序和地点分为五个部分。400余件珍贵的遗物、书籍、报刊、资料、照片、字画等,忠实地记录了这位杰出的爱国主义作家一生不断抗争黑暗的旧势力、不断追求光明的新生活的不平凡的经历,记下了他孜孜不倦、勤奋创作的生涯。
十年动乱中,老舍的遗物,包括手稿、日记、通信及所珍藏的大批精美的文物、字画等全部被查抄,许多至今仍不知下落。展览所陈列的这400余件展品,花费了胡絜青和其他许多同志巨大的劳动。
在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老舍同志的著作。展览收集了老舍的所有作品,约170余件,上千万字。其中,有老舍的处女作《小铃儿》的影印件。
展品中有一部分是历史照片。其中有一张是1939年老舍与郭沫若等欢送战地访问团时的合影。老舍送走了这批仁人志士后,也踏上北上慰问抗日将士的征程。另一张照片,是1953年老舍和贺龙同志一起入朝访问志愿军老秃山英雄连队时的合影。为了进一步深入战地采访,他不顾自己的寒腿,拄着手杖,坚持爬上了我军最前沿阵地马良山。两张照片,虽然相隔十几年,却都反映出老舍生平始终坚持不渝的一个信念: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展品中老舍生前所书写、所珍藏的那些字画也弥足珍贵。这里有1924年老舍赠与友人白涤洲所写的条幅“笃信好学”,四个大字,运笔空灵,古朴遒劲。那一行小字题文:“读书达理,则心平识远,富贵名利无所乞求。旦夕警策,守之终身,便是真君子,大英雄”。词意隽永,掷地有声,道出了时年24岁的作者的心声。
还有久已脍炙人口的由老舍命意、齐白石大师创作的那一组“诗画”。老舍以查初白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名诗句向白石老人求画,老人以天才的创造力,将这些妙句变成了一幅幅气韵生动的画面。这些“绝笔”,其中有些从未与观众见面,它们不仅是我国国画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也是艺坛上传之久远的一段佳话。
在展览厅里,观众还能亲耳聆听老舍同志二十年代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灵格风教程时的录音,那一口流畅的、带有浓厚“京腔”味道的普通话,一下子把我们同这位伟大作家的距离拉近了。
“一怒定教白骨碎,乾坤正气在中华”。这是老舍《谢郭老秋雨中来访》一诗中最后两句。老舍和他的战友所代表的那股乾坤正气,正在中华古国大地蒸蒸日上,发扬光大。


第8版()
专栏:银幕剪影

银幕剪影
彩色宽银幕历史人物故事片《李冰》(上、下集),描写了两千二百多年前秦国蜀郡郡守李冰排除重重阻力,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率领百姓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根治岷江水患、造福子孙后代的故事。影片场面宏大,成功地塑造了历史人物李冰的形象。
该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编剧陈泽远,导演王亚彪,由胡庆士、毛燕华、游江雄、赫海泉、王敏宜等参加演出。 (国贤)(附图片)
电影《李冰》剧照:李冰父子查访岷江洪水泛滥原因
长春电影制片厂供稿


第8版()
专栏:听乐札记

古乐南音故乡情
白刃
四海弦友会温陵〔注〕,
满城笙歌尽乡音;
万民空巷贺灯节,
千年古乐庆新春。
夜深了,我倚着高楼上的栏杆,吟诵着上面的打油诗,眼前出现泉州元宵佳节的夜景,星星变成彩色的花灯,海浪化为优美的南音。我浮思联翩:假如李白、杜甫还活着,能来泉州观灯,我们可以用闽南话畅谈,用南音唱和,该是多么有趣呀!
这是幻想,但不是瞎话。现在的闽南语,被称为“河洛话”,是古代黄河流域的语言。永嘉之乱,晋人八族衣冠南渡;五代中原大乱,大批移民到福建,不少文人乐工南来,经过宋元明清四朝,中原频频发生战乱,语言、音乐不断变化,而闽南偏安海隅,保存了中原的古语和隋唐音乐,世代相传下来,很少改变。
今年元宵节,福建省在泉州举行南音大会唱,邀请东南亚和香港的南音社前来参加。国内外一些音乐专家和学者,应邀参加“南音学术座谈会”。文庙里展出盆栽,佳景奇趣,巧夺天工。开元寺悬挂花灯,五光十色,千姿百态。街上人山人海,火鼎公婆,龙灯狮子,踩高跷碰绣球,郑元和花子舞……,几十出精彩节目通过长街。南音大会唱,夜夜满座,海内外弦友同台演唱,乐声悠扬,旋律优美,叩人心弦。观众脚踏手拍,低声附和,直至夜阑曲终,恋恋不肯离散。真是热闹非常,盛况空前。
我生在南音的故乡,对南音自有一种特别的感情。1958年我到福建深入生活和写作之余,有更多机会学习南音。在晋江故乡,我听见村村都有弦管清音,看见大人小孩都会哼唱几句……
于是我想:南音这一历史悠久的古乐,流传了一千多年,仍为广大群众喜爱,为什么有这样强大的生命力?除了曲调优美,还有什么因素?记得1957年潘怀素同志奉中央文化部之命,来闽南考察南音时,我曾和他谈过这个问题,可惜以后没有下文。
十年动乱,南音也跟其它文物古迹一样,被当成“四旧”破除,南音成了绝唱。
国内有人把自己的国宝扫进垃圾堆,国外却有人正在大力研究中国的南音。前年福建省南曲演出团到香港,东南亚弦友云集香江,欢聚一堂。美国华盛顿大学民族音乐学院,搜集世界各洲的民族音乐,加以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中国的音乐是全世界最古的音乐;而中国音乐之中,则以南音为最古。”和海外弦友交谈,使我知道东南亚各国有很多南音社团。在台湾,南曲更是盛行,大小社团七十多个。听说菲律宾大学开办东方古典音乐系,邀请南音教师教南乐。去年英国主办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歌唱比赛,新加坡湘灵音乐社演奏《走马》和《梅花操》,清唱《城市花园》等南音,都得了奖。
共一轮明月,唱历代乡音,海内外同胞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香港和菲律宾,我接触了一些台湾同胞,在共唱南音的时候,感情完全溶化在一起。因此,我觉得抢救、研究和发扬南音,可以联络港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感情,对祖国的统一事业,定能产生良好的作用。
〔注〕泉州古称温陵。


第8版()
专栏:

绿的知识窗
李丽
中国林学会从1980年起在首都华侨大厦北侧的人行道旁,主办林业科普画廊。每年两期。今年3月,安排了《绿化环境,美化生活》的科普宣传。画廊分绿化和人类、常见的草本花卉、城市的草坪、绿篱和花篱、垂直绿化和地被植物五个部分,科学地、形象地介绍在城市广泛种植树木花草的重要作用,绿色植物的基本功能,绿化美化工厂、机关、学校、街道、居民区以及家庭种花种草种树的常识。画廊有科普漫画,也有绚丽多姿的彩色照片,展现了我们不但要搞水平绿化,还要搞垂直绿化,要向立体化的绿化发展。为了实现城市黄土不露天,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目标,画廊介绍了各种草木花卉知识。(附图片)
绿化和人类


第8版()
专栏:知识角

美国“西部片”
亦河
最近,我国上演了美国西部片《游侠传奇》。有的读者问美国西部片是怎么回事?
美国“西部片”最早出现于本世纪初。电影史学界认为,1903年出现的美国短片《火车大劫案》就是“西部片”的先声。三十年代中期以后,这类影片开始风行,并逐渐形成一种美国电影所特有的影片样式,于是有了“西部片”这一统称。这类影片大多是以十九世纪美国的西部地区为背景,表现了西部拓荒者的生活。三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些较好的“西部片”,让观众看到了十九世纪的美国在开拓荒凉、辽阔的西部地区过程中各种势力的斗争,以及白人驱赶、镇压土著居民的血腥活动,各族拓荒者的艰苦生活和冒险家、亡命徒的非法行径等社会景象。
由于影片的主人公大多是头戴宽边帽,身穿紧身牛仔裤,腰挎左轮枪的英俊“好汉”;或满脸杀气的“歹徒”,加上内容又富于动作性,包括枪击、追逐,场景也不乏粗犷、壮丽的西部风光,因此,“西部片”出现后,不仅轰动一时,也成了其他国家难以模仿或移植的好莱坞“特产”。一些导演和演员,因此而出了名。
五十年代以后,“西部片”逐渐衰落,主要原因是这类影片陷入了俗套:影片的内容不外是地痞、歹徒作恶,“英雄”锄奸惩恶;情节也离不开偷袭、追击、决斗,再加上一点爱情场面,而结局总是好人永生,坏人必遭恶报。
七十年代以后,“西部片”在好莱坞几乎无人再拍。最近,由于电视、录像的激烈竞争,美国电影界又企图再次搬出“西部片”——或者重拍名片,或者摄制新作,使这类影片又呈“抬头”之势。但是,西方评论界怀疑“西部片”是否还能产生新的号召力,因为观众对它的老一套表现是记忆犹新的。


第8版()
专栏:山川风物

羑里城
湖涌
羑里城旧址座落在河南省汤阴县城北八里之处,一丈多高的土台子,面积约八九亩大。旧址的土台子上翠柏擎天,房舍数座,古老的羑河从它的身旁潺潺流过。传说三千多年前,周文王就被拘禁于此。殷纣王不仅不准周文王生火取暖,也不让他吃饱饭,想把他冻死、饿死在这里。但周文王不仅不灰心懊丧,反而更加发奋。他在这里把古代的八卦推演为八八六十四卦,后来成为《周易》一书的主干。这就是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事情之所在。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即周武王)灭了殷朝,建立周朝。后来,在羑里城建了文王庙。此庙历经唐、宋、元、明、清,大修重建过七次,现存的文王庙,是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一五四二)修建的。庙门前边有一石坊,上书“演易坊”三字。进庙左侧,有文王演易碑(又称“八卦碑”),上列六十四卦,并注有卦辞,是明代刻石。西边还有清乾隆南巡立下的御碑,上刻草书谒文王祠诗一首。其后是演易台,台高十多米,墙厚一米,坐西向东,相传是文王演易的地方。
据考古鉴定,羑里城还是龙山文化至商代的古文化遗址。
解放后,羑里城遗址和文王庙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王庙也曾小修过两次,但仍日益破败。我觉得应该保护好这座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丰碑。(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