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通讯

转变中的关中农村
本报记者 吴长生
有人说关中人保守,我看并不尽然。
关中平原,又称八百里秦川,历来被视为陕西的膏腴之地。悠长的耕作历史,比较稳定的收获,免除了人们的衣食之虞,也确实无形地束缚了大胆进取的创造精神。这里落后过,就是现在也还比不上许多早起步的先进地区。但是这里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性转变。传统观念的堤防在崩溃,新的事业在兴起。素以“稳”著称的关中农村,处处给人一种“动”的强烈感觉。
促进商品生产的新军
“弃农经商”,曾经是一种罪名,“二道贩子”,几乎是“投机倒把”的同义语。就在一年多前,周至县召集运销专业户开会时,许多人还指责这是“为资本主义开绿灯”呢。可是如今,农民从切身利益得失中感觉到:“弃农经商”非有不可,专业运销的农民不仅没罪,而且有功。
就拿刺绣业的发展来说吧。这个县的许多农村有传统的刺绣手艺。但过去刺绣的物件基本不出家门,品种也只有枕套等两三样。谁也没想到,仅仅两三年,生产、推销刺绣产品竟成了十几个公社、上百个大队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1982、1983两年,全县刺绣收入都在千万元以上。搞刺绣的农户遍及全县,专业户冒出了一大批,仅一个哑柏镇就有四千多。翠峰公社东肖村大队300多户,几乎家家搞刺绣,户均刺绣年收入上千元。
怎么发展得这么快呢?一位县领导说:“可以说是‘二道贩子’立了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哑柏镇的一些农村妇女搞起了刺绣生产。可是国营商店、供销社都不愿经营她们的产品,嫌式样“土”,怕卖不出去倒赔钱。人们只好自找销路。一位农民抱着侥幸的心理,带着“土”货,到西南农村、山区跑了一趟,带回了出人意料的好消息:“土”产品虽然进不了大城市,在农村却挺吃香,很受农民,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一石激起千层浪。远近的刺绣能手听说产品不愁销,便都放心干开了,许多不会的也加劲学起了手艺。紧接着,又出现了许多为刺绣服务的行业,有的专经营布,有的专搞线,还有的专门搞图案设计,一大批推销员也随之应运而生。现在,全县从事刺绣品推销的有近2,000人。他们是最活跃的人物,不断把周至的大批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区,又及时地把全国各地的信息带回周至:哪里喜欢色彩明快的,哪里欢迎清淡素雅的,哪些民族爱哪种花草,哪些地区急需哪几种产品……根据这些信息,人们不断翻新花样,提高质量,生产出一批批适销的产品。刺绣业就是这样越来越红火的。
其实,不仅是刺绣,在苗木花卉、蔬菜瓜果等易损鲜活类产品的销售方面,农民推销员也是“唱主角”的。据县里统计,近两年,全县8,000多名农民推销员推销农副产品的总额每年都达5,000多万元,占全县10项主要农副产品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韩城市,一位领导向记者介绍:近两年,韩城运输专业户大发展,现在,全市拥有农民私营汽车450多辆,数量在全省名列第一。另外,还有私营各种拖拉机1,000多台,运输专业户有近1,000户。农民们开着自己的汽车、拖拉机,深入到边远矿区、偏僻煤窑,把大批煤炭拉运出来。他们既补充了国家、集体运输力量的不足,解决了长期没能解决的煤炭外运困难,又促进了民办小煤窑的发展。去年,韩城民办小煤窑大大增多,原煤产量将近翻了一番。
“小鸡同样能生大蛋”
访问户县一家队办小厂后,一位同行的老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可别小看了那些有文化的农民,他们颇有胆识,只要思想开窍,发展商品生产的本事大得很呢。这叫‘小鸡同样能生大蛋’。”
户县东新家用化学品厂1981年11月投产,以生产日用护肤脂为主,它只有15名固定职工。当年只生产两个月,就还清了6万元贷款,上交了两万多元的利润。前年,产值67万元,盈利24万元;去年,产值增到180多万元,盈利50万元,仅向国家交的工商税就达19万元多。
靠什么取得这么好的经济效益呢?厂长不假思索地说:“最重要的是靠优质服务。”他讲了这样一件事:从建厂起,他们就立下了定期发函或亲自登门征求意见,退换滞销产品的规矩。前年底,厂长带了5名工人,依次到6个县的百货公司征求意见。滞销产品如数退换,畅销产品尽量满足。嫌散装的不好卖,他们用随身携带的机器就地装袋。结果,只一个星期,他们就圆满完成了任务。已销出去的产品,一袋也没拿回来,因为一些地方滞销的,却是另一些地方畅销的,通过调剂,正好以余补缺,都得到满足。不仅如此,连出发时带的两万多元准备调换的货,也都顺顺当当地销售出去了。他们既解决了商店滞销的问题,扩大了生意,又赢得了信誉。
在提高产品质量、不断研制独家新产品,注意薄利多销等方面,他们也做了许多努力,因此产品的销路越来越好。刚建厂时,他们拿着产品到处央求,没人瞧得起一个农村大队工厂生产的化妆品。现在,全国有20多个省、市的上千家商店经销他们生产的“留兰”牌产品,常年不断有人订货催货,连深圳的一家商场也与他们签订了产销合同。
在宝鸡、在西安、在渭南、在咸阳,几乎到处都能碰到东新厂这样“下大蛋的小鸡”。它们给人以启示、以鼓舞,使人们眼界大开,看清乡镇工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从“管”字当头到热心服务
近两年,关中较穷的乾县,农村商品生产发展很快,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形势尤为喜人。到1983年底,全县已有各类专业户、重点户23,000多户,占总农户的27%,比1982年猛增了80%,已形成林果蔬菜、养殖、加工、运输、建筑等专业村120多个,占自然村总数的14.6%。
专业户、专业村的迅速发展,与县委思想的转变、积极支持分不开。县委书记赵景义同志说:“要说从一开始我们就自觉支持专业户,那是瞎话。在‘左’的错误影响下,我们成天‘堵资本主义的路’,也干过不少‘割尾巴’一类的蠢事。吓得农民除了种地,几乎什么也不敢干,少数胆大的藏在地窖里打铁,躲在庄稼地里织席。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思想才逐步转变。可以说是中央引着、群众推着我们转的。是群众先按着中央的政策干开了,明确提出‘一手抓粮棉,一手抓现钱’,我们没有去硬拦。后来群众越干越有劲,中央政策也越来越明确,我们感到越来越不适应,就以中央文件为指针,逐步清除头脑中‘左’的东西。于是就变不硬拦为较自觉地支持了。”
去年初,为了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县里打破部门界线,抽调70多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间作套种、蚕桑、葡萄果品、养牛、养鸡、奶山羊、开发石灰石和服装、饲料加工等8个专业工作组,下乡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过去干部下乡是“管”字当头,催种催收,农民讨厌。现在专业工作组进村热心搞服务,群众欢迎,主动找上门。技术人员办技术培训班,到现场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其它行政干部则负责联系银行、商业等部门,积极协助解决资金、原材料、苗种、防疫、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困难。服装、饲料加工组帮助专业户合资建立了四个服装公司,积极开展采购原料、技术培训、推销产品等业务,促使全县服装加工产值比1982年增加了一倍。长留公社新巨洲大队在奶牛组的帮助下,发展成全县第一个初具规模的奶牛村以后,县里立即让县食品厂在村里建起了牛奶收购点,给奶牛划分饲料地,鼓励农民继续发展养牛业。
县里的主要领导也经常下乡访问专业户、专业村,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去年秋天,一位县委副书记访问乾陵公社石马道大队旅游工艺品专业村。群众提出想学点简单外语,以便于推销产品。他立即请人在这个村办了外语短训班。
县领导思想、工作方法的转变,带动了广大基层干部。今年春节,新巨洲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亲自动手,给每个养牛专业户送了一副春联。贴在刘文堂家大门上的是:“政策称心大胆劳动致富,方针如意养牛家换新颜”。一位农民高兴地说:“新的一号文件把路子指得更明了。干部们又这么长劲,今年富得一定会更快啦!”


第5版()
专栏:

发达地区如何加速农业现代化?
上海市罗店公社的做法是:一手抓机械化和科学技术推广,一手抓责任制,走专业化、社会化道路。
贺宛男
上海市宝山县罗店公社,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素有“金罗店”之称。发达地区如何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路子,就是:一手抓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发展生产力;一手抓责任制,调整生产关系,走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1983年,仅两万多人口的罗店公社工农业总产值就达到4,700万元,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77年比较,翻了近两番;上交给国家的税金增长七倍;集体积累增长两倍;社员分配增长一倍。
这个公社从1977年以来,已实现路成网,田成方,社员居住较集中;全公社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粮油烘干机等机械设备400多台(件),并有水稻育秧工厂,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大部分从种到收基本实现机械化;公社有农机、植保、排灌、种子四个服务公司和一个运肥专业队,拥有400多名专业人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高;6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工副业生产,工副业产值比重很大。这就是罗店公社的社情。
1982年秋天,上海市郊农村在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不少生产队选择了大包干的形式。罗店公社要不要搞大包干?公社党委认为这是关系全社的大事,要从实际出发,让社员自己作主。经过讨论,社员们提出:一要克服平均主义,完善生产责任制;二要继续减轻劳动强度,千万不要把丢掉了的镰刀再拣回来。公社党委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从社情民意出发,一手抓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推广,一手抓生产责任制的完善。凡是能用机械操作的农活,绝大部分仍由农机等服务公司承担;生产队所需粮棉油种子,全部由公社种子公司统一选良种供应。根据各种农活机械化的水平和不同需要,分别确定灵活多样的专业承包责任制:对以机械操作为主的粮食作物,实行“两头统、中间包”,即种和收由服务公司统一承担,日常田间管理,实行定额包工,分户包干;对手工操作较多的棉花、油菜等作物,实行联产到劳,统一交售;猪、禽和象蘑菇等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副业,重点发展专业户、专业组。
这种从实际出发,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既充分发挥了机械和先进设施的威力,又调动了人的劳动积极性。1983年,在气候反常多灾的情况下,这个公社粮食平均亩产仍达1,670斤,皮棉93斤,均居宝山县首位;乡镇工业利润则达1,203万元,成为上海市郊有名的“富翁”。
一年多的实践,使罗店公社党委进一步认识到,在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向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方向迈进,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因而在领导农业改革中更加自觉地朝着这个方面努力。如排灌公司不但按灌区实行专人承包,自流排灌,而且正在试制室内自动控制排灌;水稻育秧尽量发挥工厂化育秧设备的作用。他们还大胆试行“能人承包制”,即在一个生产队内,选择几个“能人”,承包粮食或其他作物生产,由各专业公司提供服务。去年,金星大队南陆生产队种田能手朱洪福,见邻近的西街生产队粮食生产老搞不好,就自告奋勇,承包这个队170亩粮田,平均亩产达到2,008斤,比原来产量增长40%。
为了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帮助发展生产,去年公社还邀请上海市30多个单位的70多名专家、教授,成立了罗店公社农村建设开发顾问委员会,并和上海农学院各系科订立了长期科技协作合同。


第5版()
专栏:来信

农民更盼望产前信息指导
乡下有个朋友告诉我,他家有羊角椒300多斤,卖不出。周围农民也是这样。以往这儿羊角椒供销社收购,1元钱1斤,农民看到收益不小,就大量生产,结果吃了亏。这都是由于信息不灵造成的。
我们认为,生产前和生产后的信息都很重要。产后信息能为产品找到销路。但产前信息尤其重要,因为准确的产前信息可以指导农民更好地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近几年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但由于信息工作做得不好,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信心。我们这儿有的农民养过兔子、养过地鳖虫、养过珍珠,都是听说收入高一哄而起,又因卖不出等原因一哄而散。提起这些,他们总是叹气:“致富难哪!”我们呼吁各有关方面和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对农民的信息指导工作,让广大农民快步走在商品生产的大路上。
江苏省大丰县 乐粉贵


第5版()
专栏:

土地转包带来两家富
山西省翼城县隆化公社上吴大队有两户农民,去年年初实行土地转包,各搞专业,到年底都发了财,在当地传为佳话。
郑从美原是个打粉、做豆腐的好把式。队里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他家承包了8亩地,可是他心里总想唱他的“拿手戏”,便在1982年初,“搭起台子”,办了个豆腐坊。开张以后,生意越做越兴隆,可豆腐卖了,豆渣剩下咋处理?于是他又养了十几头猪。这样就带来了麻烦,顾了坊里顾不了地里,抓住这头又误了那头,到年底豆腐坊里收入2,300元,地里产粮只有4,000斤,人均收入340来元。老郑想,这样干法不行,累死人不说,好端端的8亩良田打不下粮食咋能行?不如把土地让给别人种,自己专心干一行!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队党支部书记李作成。李作成觉得这事能办,就找社员们商量,大家有些犹豫,李作成便自己接受了老郑的8亩地。
李作成是个种地行家,懂得不少科学技术,承包集体9亩地不够他种的。增加了8亩土地后,全家大显身手,去年打了17,000多斤玉米,700多斤白豆,加上其它,共收入3,810元,人均635元,比1982年翻了一番。
郑从美把土地转包出去后,不仅办起了豆腐坊,还办了个粉坊,养猪数量也增加了好几倍。“拿手戏”越唱越红火。去年收入一跃上到7,000元,也比1982年翻了一番。
土地转包后,李作成用玉米换回老郑的猪粪作肥料;老郑用猪粪换回李作成的玉米当饲料。他们达成协议,订好合同,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样,你专我专,两家都专了;你富我富,两家都富了。
续建华 邱发旺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谈“管”
吴酩
放宽政策以后,部分农民、干部对“管”产生了一些误解。农民怕“管”,把“管”与瞎指挥、强迫命令等同看待。干部不愿“管”,以为“管”是和放宽政策相抵触的,“管”就是用行政手段限制群众,怕重犯过去的错误,于是撒手不管。
究竟管对还是不管对?应该说,不改弦易辙,还按老一套催种催收的办法去“管”,自然是行不通,但这也不意味着撒手不管就正确。只有给“管”赋以新的含义,象乾县领导那样,变单纯的行政干预为多方面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服务,以服务作为“管”的中心内容,才是正确的。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也都是服务机关,为人民、为农民服务是我们的一项根本职责。
“管”方面的转变,不单是工作方法的转变,首先是思想认识的转变。要认识到,农业,首先是农民的事业,农民是有无限创造力的。我们的责任不是以管理者的姿态去“卡”他们、“治”他们,而是要充分尊重他们的生产自主权和民主权利,充分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热情地鼓励和支持他们沿着党指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放手创造,勤劳致富。为了向社会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商品,凡是农民愿意办又能够办的事情,就放手让农民去办,不要横加干涉。农民想办而又办不了的事情,各级领导应当主动地“管”起来,千方百计办好。这样的“管”,才是真正“管”到地方了。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需要“管”的事情会越来越多,各级领导和一切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当尽力发挥主动性,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大胆地“管”,热情、周到地服务。对这种“管”,农民没有不欢迎的。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积淤造田的功臣——芦苇
余垠
芦苇素有“第二森林”之称。假如说,树木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卫士,那末,芦苇则是积淤造田的功臣。
寸土如金的上海市,有这么一块宝地——崇明岛。它从五十年代末起,先后有好几个大型农场在地图上登记注册,最近五年,又新“长”出鱼池1.2万亩。上海倚江临海,怎能“扩疆增域”呢?秘密就在围垦芦苇滩地。
芦苇系水生禾本科植物。它的地下茎密集粗壮,每年可向外扩展一米多,扎深10厘米,当它一旦获得立锥之地,就不遗余力扩大新的领域,用不了几年,就形成一大片水冲不垮、浪打不翻的根据地——“蕻层”。富有弹性的茎加上有很多通气组织的叶片,台风、洪水、恶浪在它的面前也无法施展淫威。即使它短期内遭到没顶之灾,只要在水面上还飘浮几片绿叶,水退之后依旧生机盎然,来年生长得更加旺盛。就这样年复一年,沧海桑田,芦塘就成了滩地。
芦苇对水具有深厚的感情,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它就能成活。秋天,把成熟的种子轻轻地撒入湖滩地湿润的泥土中,第二年每粒种子就能有10来个子孙。春天,可以象搬竹子一样,连根带芦,把它迁入他方。夏季,把芦苇齐根切断,放倒在浅水中,节间压上泥块,半个月后即能生长发芽。芦苇这种独特的繁殖习性,保证了它的子孙繁衍不息,四海为家。
芦苇全身是宝。茎含的纤维素与木材相仿,用于造纸,5吨芦苇可代替10立方米木材。1吨芦浆废液,提取的饲料酵母,相当于150斤粮食。制造的粘胶纤维,用于纺织,1亩芦苇,可抵5亩棉田。编织芦席,是农村社员冬闲的家庭副业,1亩芦苇田相当于3亩稻田的收入。由此看来芦苇的价值十分可观。


第5版()
专栏:

立足本地资源 发展传统产品
——记界首县商品生产专业村
刘凤贺
安徽省界首县农村在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产生了大批商品生产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这批“两户一体”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他们的致富经验,又影响和带动了一村或数村农民跟着他们学习,从事某一商品生产,成为专业村。据今年元月统计,全县已有47个商品生产专业村,共生产50多种商品。
立足本地资源,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是这些专业村发展的一个特点。段寨乡孟庄村湖洼地多,红芋种植面积大。从1979年起,全村95%以上的农户搞起了“三粉”
(粉面、粉丝、粉渣)生产,全村每年生产红芋粉面200多万斤,人均收入就达500多元。近几年,靠加工红芋收入,全村6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新瓦房。
这些专业村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恢复和发展传统工艺品。田营乡烧制土陶器皿历史悠久,现在已发展成13个专业村。这些专业村95%以上的户都能烧制瓦盆、瓦罐、花盆等,产品远销好几个省。在生产大路货的同时,不少专业户还发展了彩塑陶人、骆驼、奔马等造型优美的较精细的工艺品,进一步增加了收入。
商品生产专业村的发展,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展示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这47个专业村,去年人均收入527元,比全县人均收入高200元。陶庙乡朱寨村过去常年以红芋为主食,还不够吃。从1980年起,他们大种红麻,发展麻纺生产,全村每年加工麻经子60多万斤,获利40多万元,去年全村人均收入700元。大家富起来以后,集资建学校,为孤寡老人建敬老院,全村面貌一新。
专业村的发展,不仅使大批农户迅速富裕起来,而且也给国家增加了税收。仅田营乡13个土陶烧制专业村,每年就向国家交纳税金10多万元。


第5版()
专栏:

为离土不离乡农民开绿灯
江苏省淮安县流均乡地处绿草荡边,人均耕地不足八分,但水产资源丰富,水上运输便利,许多群众有弄船、捕捞、编织等传统技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积极利用本地优势,发展各种专业生产。到一九八三年底,全乡各种类型的专业户已发展到三千三百多户。这些专业户一般随着专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发展,许多人已没有精力去经营土地,要求脱离耕地;一些专门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又因土地少,感到有力无处使,要求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乡党委决定,根据党的政策,为脱离土地经营他业的农民开绿灯。两年多来,全乡共有二千零三十五户,转出了承包土地六千零十二亩,使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种田能手扩大了土地经营规模,进一步发展了商品粮的生产。据初步统计,全乡一九八三年比一九八二年增加商品粮四千多万斤,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共增加收入一百五十二万多元。而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专业户解除了后顾之忧后,能放开手脚向小而专的方向发展了。溪南村第九组运输户张寿鸽过去种田、运输两头忙,都搞不好,一九八三年他脱离土地,专门从事运输业,一年就收入五千多元,比上年增加收入三千多元。
刘崇实 朱澍


第5版()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脑木根供销社体制改革后,恢复合作商业性质,在自愿的原则下,积极吸收牧民入股。这是入股最多的宝日花大队牧民正在交纳股金。
刘凯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