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履行一个公民的义务
——中央领导同志植树节劳动速写
本报记者 欧庆林 张铭清
植树节。北京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在京郊通往十三陵的公路上,急驰着四辆乳白色的面包车。车厢里坐着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虽然日理万机,却没有忘记植树造林,要履行一个公民的义务。
汽车停在十三陵水库大坝东侧的蟒山南坡上,这是中直机关的植树造林基地。五十年代建设十三陵水库时,这里是一片荒山秃岭。当时,到水库工地参加劳动的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和朱德同志都曾指示,要把水库周围全部绿化起来。六十年代开始的种树活动,由于十年动乱而停止了,种下的树木有些被破坏了。1981年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后,中直机关为了发扬五十年代安营扎寨,分片包干,绿化荒山的传统,决定建立中直机关造林基地。近几年已先后组织49批专业队、2万多人次上山,共栽树420,900多棵。去年,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等中央领导同志到这里参加植树劳动,共栽植200多棵。他们种的白皮松,一年长高20多厘米,枝叶繁茂,生机盎然。
邓小平同志第一个走下汽车。他穿着一身洗旧了的深灰色中山装,顺手拿起一把铁锹,健步向植树地点走去。一个月前,他和王震同志到福建视察,离开厦门登上火车之前,挤出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冒雨参加植树。上火车时,双脚还沾满了黄泥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胡耀邦同志下车时握着小平同志的手说:“您今年是第二次种树了。”小平同志微笑着点点头。他们并肩前行,边走边谈。小平同志说:“上个月在福建种的是樟树,是从四川运到福建的。”他还指着面前的一片山坡,兴致勃勃地说:“这一片都种上树,这个风景区就非常漂亮了。”
小平同志来到路边的一个树坑前,挥锹铲土铲粪。由于土粪干燥,一时尘土飞扬,同志们劝他稍事休息,他却挥臂不停。他对身旁的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段君毅、市长陈希同说,现在树种的不少,栽种不成问题,主要是成活率,要提高成活率。陈希同插话,去年北京干旱,雨雪都下到外地去了,影响了造林效果。小平同志风趣地说:“天老爷不帮你们的忙。今年天气预报怎么样?”陈答:“可能比去年好一点。上半年还是旱。”小平同志把手一挥:“天不帮忙,靠自己!”
耀邦同志担任总书记以后,十分重视我国的林业发展和建设。他从太行山到大西北,从东南沿海到云贵川,视察每个地方都强调植树造林,种树种草。为绿化祖国,改变山河面貌他运筹帷幄,精心思虑。去年,他到这里参加植树,曾对中直机关造林站的同志说:“十三陵是首都的一个风景区,要下决心搞好,要乔灌结合,既种花又种草,使这里花草树木繁茂,成为首都的一个大花园。”这次,在劳动的间歇,造林站的同志告诉他:对十三陵水库周围的绿化美化已讨论了多次,作了初步规划和落实措施。靠近纪念碑后边的山头、山腰要全部栽上黄栌,山脚要种混交林。还准备建一条樱花沟,种上200棵日本送给我国的樱花树。耀邦同志说,200株太少了,搞一条沟,至少要栽20万株。当耀邦同志谈到加快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最好的办法是搞承包时,站在他身旁的国营十三陵林场的刘国生,心里很激动。不久前,耀邦同志对他承包1,500亩国营山林的事迹作了批示,肯定了他的做法并建议在全国推广。刘国生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中央领导同志的鼓励和期望。
在同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劳动的人群里,我们同几位优秀共青团员交谈。他们干劲十足,挥锹铲土,提水浇树,忙个不停。他们说,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挤时间带头参加植树劳动,亲手描绘祖国的绿色画卷,我们共青团员,广大青少年更要积极行动起来,争当义务植树的先锋。中直机关的团员、青年首先要这样去做。
劳动结束了,新栽的油松、白皮松、桧柏,连翘、黄刺梅、珍珠梅、丁香、火炬树、樱花树,一株株,一丛丛,装点在蟒山的南坡上。连同去年中央领导同志栽植的树木,这里已经乔灌映衬,成行成片。正是:“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第2版()
专栏:

不寻常的“挑毛病”活动
——长岭炼油厂检修分厂改进领导作风纪事
陈荣昌
湖南长岭炼油厂检修分厂党委,前不久做出《关于开展“挑毛病”活动的决定》。所谓挑毛病,就是群众挑分厂领导同志的毛病。
检修分厂有600多人。调整后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只有42.5岁,厂长是主任工程师孙宝杰,党委书记是大学毕业生殷正高。他们感到责任大,缺经验,怕挑不起这副千斤重担,便琢磨用什么办法来激发全分厂工人的积极性。殷正高说:“《战国策》上有个‘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我们不妨学学古人,请群众挑领导的毛病。毛病挑出来,改正了,我们就进步了。”大家认为这个办法好,于是议了一个“挑毛病”的方案,提交分厂职工代表讨论通过,又统一印发了“挑毛病单”,发到车间班组,让大家随时填写,还设立了“挑毛病奖”。
事情也凑巧,被挑毛病的第一个人是殷正高。有次调度会上,调度员批评管焊车间某班工作。车间的技术员王焕山认为事情有出入,错怪了工人,出来解释。话没说完,老殷就批评了他一顿。王焕山很不服气,拿起“挑毛病单”很快写上:“毛病发生人:殷正高。发生地点:调度会议室。毛病表现:作风不民主,不准群众讲话。”这份措词尖锐的挑毛病单传到殷正高手里,他顿时满脸涨红。但一想到请群众挑毛病是大家讨论通过的,立刻冷静下来,觉得自己不能象“叶公好龙”那样。于是端端正正地写了一份书面检讨,连同王焕山写的“挑毛病单”,一起在群众中宣读。
殷正高的行动,消除了群众的顾虑,大家议论说:“挑毛病活动是搞真的,不是装门面。”纷纷把藏在心里的意见讲出来,你挑一条,我写一点,大的如执行政策上的偏差,小的象购买生活物资中的不合理现象。对于工人挑出来的毛病,分厂领导人一条条研究。归个人负责的公开检讨,属工作中的失误采取措施补救,即使挑得不对,领导也主动找当事人解释,消除误会。
这样一来,工人和领导心想到一块,劲用到一处,一些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迅速解决了。土木车间有两台测量仪,磨损严重,测的数据不准确,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近两年来,工人多次向分厂领导同志反映,问题象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没有人拍板。工人针对这件事挑了分厂领导同志的毛病。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李振兴亲自带着有关人员到现场调查解决,把测量仪送到外地修理。工人们说:“挑毛病真管用,两年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回一下就解决了。”
现在,检修分厂群众帮领导同志挑毛病的人越来越多,全厂已经收到挑毛病单一百多份,其中有些人获得“挑毛病奖”。


第2版()
专栏:

深圳引进一批技术 知识密集型项目
本报讯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去冬今春,一批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工业项目已经或即将引入特区,其中部分项目具有八十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
国外和港澳地区的客商在深圳投资兴办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已越来越多。如美国,除在深圳合资兴办汽水厂和塑料厂外,又和深圳合资兴办电镀表面处理剂厂,并于本月签定了生产合同。该厂的投资者是美国乐思化学公司,其电镀表面处理技术具有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平。日本在深圳的投资也日益扩大,除在深圳开办收录机厂和水泥厂外,最近又决定和深圳合资兴办大型发电厂,对合资生产高级电子元器件也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英国、法国、西班牙的客商已决定在深圳合资生产制冷设备、高档水泥等产品;啤酒“王国”——联邦德国的宝兰纳啤酒公司于今年初和深圳达成协议,合资兴办年产三万至五万吨的啤酒厂;比利时工程公司已和深圳合资生产矿泉水饮料。
有世界市场橱窗之称的香港,不少财团也积极向深圳投资。香港光大实业公司已和深圳达成协议,合资生产高级建筑材料——中空玻璃。


第2版()
专栏:

有计划有重点地使用资金
牡丹江市技术改造效果好
本报讯 记者巴根报道:牡丹江市采用多种形式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牡丹江共有400多个企业,1980年以来,各个企业总结教训,制定了技术改造总体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如牡丹江化工一厂产品质量好,但生产规模小,满足不了社会需要。1981年该厂投资270万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和国外先进的工艺参数,对这个企业进行改造,使该厂产量大幅度上升,吨电耗下降,一级品率提高,1983年利润由1981年的40万元增加到224万元。
牡丹江市还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共完成157项改造项目,占完成项目总数的74%。牡丹江钢丝总厂就是靠这种形式进行改造的典型。1980年以来,这个厂先后采用了群众159条合理化建议,攻克了74项技术难关,改革15项生产工艺,使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岂能把港口码头作仓库
上海港八区的矿石码头上,堆满了小山似的矿砂,堆积量达十几万吨。据反映,去年年底堆场上的矿砂曾达29万吨,超过了堆场容量,连道路都被堵塞,严重影响港口周转。矿砂堆上杂草丛生,有些长了一人多高。每当大风刮起,矿砂粉末漫天飞舞,周围居民叫苦不迭。据了解,矿砂的货主是武汉钢铁公司等单位,每月都要付出堆场费,仅今年1月至2月初的30多天,武钢就付出20.8万元。这种把国家港口码头当自己仓库的作法,应当尽快纠正。
本报记者 吕网大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能这样治理脏乱差吗?
夜晚,春寒料峭,济南长途汽车站候车室早已关门上锁,旅客们只好在寒风中哆嗦,这已经是第四夜了。
3月10日凌晨1时许,当记者来到济南长途汽车站时,候车室的前面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有位青年妇女坐在行李上不停地摇晃双腿,哄着怀抱中啼哭的婴儿。孩子的父亲赶紧脱下棉大衣,让妻子把孩子裹严实点。而他呢?双手插在裤兜里,一会儿蹦跳,一会儿原地踏步小跑。这时,挨着门口、墙脚下站着的人,也都一个劲地跺脚,试图通过活动来暖和发抖的身子。据说,前两天夜里下雨雪,人们也是这样在室外呆着。
候车室的大门紧锁着。透过门窗,我们看到高大宽敞的候车室里灯火通明,却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候车室门口赫然贴着一张告示,红纸黑字写着:“奉省交通厅指示,车站下午五点关门,早四点半开门,特此通知。”上面签的日期是3月5日。这个车站的候车室,从五十年代就夜不锁门,方便旅客。那么,为什么在“全民文明礼貌月”期间实行夜晚锁门,让旅客在门外挨冷受冻呢?
据透露,这是为了整顿车站秩序,治理脏、乱、差。山东省交通厅的一位领导干部事前曾到车站当面“指示”。当时,车站的干部还有些顾虑,怕旅客被激怒了砸门窗。那位领导干部竟说:“坏几块玻璃有什么了不起,你们再装上就是了。”可见其决心之大!
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就想不出别的更积极一些的办法来治理这个车站的脏、乱、差吗?更何况,这样做,对那些迫不得已要在车站过夜的旅客,特别是旅客中的老弱妇孺,岂不是太残酷、太不文明了么!?请当局者深思。
新华社记者 李择红
刘德玉


第2版()
专栏:

向先富的农民学 走勤劳致富的路
——山西省稷山县部分县、社、队干部座谈纪要
本报开展的《如何看待先富起来的农民》的讨论,在一些地方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受到许多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欢迎。今天发表的这个座谈纪要,是山西省稷山县部分县、社、队干部联系实际所阐述的切身体会,他们讲的都是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值得一读。 编者
先富的农民起了带头作用
陈因才(城关公社管委会主任):党中央刚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时,我们的思想跟不上,群众也有些糊涂认识,不少人曾认为靠下苦功夫种地富不了,要富非得有“特殊本事”。后来,经过实践,大家的认识变了。1981年,我们公社桐上大队社员曹万合,种了一亩一分地棉花,采用了地膜覆盖新技术,并在棉花行垄里间种西瓜、甜瓜,结果棉花和瓜都获得丰收,一亩多地收入1,800元,比全县每亩平均收入高20倍。这对全队、全社群众都是个很大的震动。1982年,周围十几户农民向曹万合学,经常登门请教。到1983年,这个队基本上户户都这样搞了,地膜覆盖棉田267亩,棉瓜间作160亩。光瓜一项就收入5.2万元,全队人均70多元。推广曹万合的经验后,我们公社荆平大队又出了个名气更大的夏满仓。1982年,他在8亩地里搞地膜覆盖,棉、瓜、豆角间作,收入6,000多元,加上其它收入,全年总收入1.1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去年,这个大队搞地膜覆盖、棉瓜间作,由30多亩发展到600多亩。过去,我们要推广个什么经验,往往费劲不小,效果不大。现在有曹万合、夏满仓这样的人一带头,群众就自觉地干起来了。
赵克恭(县委副书记):先富起来的农民的带头作用确实不可低估。曹万合、夏满仓他们的话几乎比有些专业技术员的话还管用,群众爱听,也信服,因为人家是真的富了。过去,我们县很少搞地膜覆盖和棉瓜间作,这二年地膜覆盖新技术推广很快,棉瓜间作面积也大幅度增加。近几年,我们县的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业总收入去年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两倍。应该说这与先富裕起来的农民的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他们讲究经营管理,大胆使用和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广泛传播新的信息,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群众欢迎这样的“能人”
赵秉熬(路村公社邢堡大队管委会副主任):我们大队的邢占庆就是一个“能人”。我们队地处吕梁山脚下,土地瘠薄,过去生产发展缓慢,多种经营门路也不多,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前年3月,曾经当过大队干部的邢占庆,看准不少厂矿单位搞基建,碎石的销路好,就贷款购买了一台破石机,承包了大队6亩空场地,利用周围山涧里的乱石,搞起了破石加工业。机器一开动,需要有人从山涧拉石料、操纵机器、外运产品,他家的人手不够了,就请亲戚和队里的其他人帮忙。每拉一方石料付工资4元,每破1方石头,付工资8角。这一年,除去工资、承包金额、生产费用外,他家收入了3万元。去年虽然遇到碎石价格下跌等问题,他家收入仍近两万元。占庆富起来了,引起了不少议论,说啥的都有。但俺们本村的最知根底,占庆既没投机倒把,又没坑害别人,就是靠善于经营的本事,把石头变成了钱,这有什么不好?社员们也觉得报酬合理,常利用空余时间拉石头,一个人一天挣六七元钱,破石头的一天也能挣三四元钱。全大队有30多户常给他拉石头,临近公社也有不少人来干。不费心思又挣了钱,比闲在家里没事干好多啦。我有空时,也为他送过石头,挣了一二百元钱。说实在话,我们村能多出几个邢占庆这样的“能人”,现在的100多个剩余劳力就用不着四处找活干了。一人带着十几、几十人挣钱,群众才欢喜哩!要支持和保护先富的农民
郑盛龙(化峪公社化峪镇大队管委会副主任):过去我们队单打一,只抓麦子、棉花生产,群众的日子很不好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大队农民都想富,想利用本村是集镇这个“地利”搞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可谁也不愿带头。因为前些年批“资本主义”,割“尾巴”,把农民都整怕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面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帮助群众打消顾虑,一面鼓励思想比较解放的社员赶快干起来。1981年,社员郑小狗和另外3个社员办了第一家饮食店,起名“春潮”,意思是这个小店是在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出现的春潮中开办的。他们当年收入了4,000元。1982年郑小狗单独经营,年收入增加到5,000元,一下子出了名。可是到那时,他的心并没全放下来,一见到大队干部就紧张地说:“哎哟,我看快了吧(指‘割尾巴’)?”我们反复给他讲政策,告诉他党的政策不会变,支持他放手大干。县、社领导也经常登他的店门,问他有什么困难,缺什么东西。慢慢地,他消除了顾虑,放心大胆地干了。其他社员看到郑小狗“冒尖”后,不但没挨整,还受到上级的表扬、支持和帮助,也就纷纷干开了。有的搞加工,有的跑运输,有的摆摊经商,有的养鸡养牛……现在全大队40%的农户搞起了多种经营,去年多种经营收入26.9万元,比1981年翻了一番多。群众由怕“冒尖”变为争先致富。有人编了这样一首顺口溜形容这种局面:“郑小狗带头经了商,袁克农赶忙去栽桑,牛新元看见着了急,赶紧回家去养鸡”。短短几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可别小看了对一两户先富裕的农民的支持,这种支持的影响可大哩,往往是支持了一户,鼓舞了全村、全社。
本报通讯员 潘和平
本报记者 吴长生整理


第2版()
专栏:

宁夏银川市郊区党委、人民政府最近表彰在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中成绩突出的专业户,并为其中的标兵披红戴花。
新华社记者 陈思禹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