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通讯

栽下“富”根留后人
——记河南省林业劳动模范张金德
本报记者 陈子林 黄少良
几个月前,我们到伏牛山深处,采访了一位令人难以忘怀的老人。他叫张金德,是河南省卢氏县文峪公社立水庙大队人,今年75岁。从1952年到现在,他坚持植树,共绿化了9个山头、10道沟、1,200亩荒山,为集体创造了100多万元财富。
“火 地 树 神”
三十多年前,立水庙还是一片光山秃岭,群众烧柴要到三四十里以外、海拔1,200米的大青山去打。1952年春节前,张金德与同村的李小闯等十几个人上山打柴。当时冰雪未融,山路十分难行。小闯和另一个青年为了撅下崖边的一根枯枝,用力过猛,被弹下崖去,当时就断了气。那天同去的两个人,也在另一处摔成重伤。张金德目睹这惨状,听着村里的恸哭声,心象被撕裂一样。但他是个硬汉子,没有掉泪,却挥拳打在桌子上,斩钉截铁地说:我张金德要栽一辈子树,不让子孙后代再受这个罪。
当晚,他去找村干部商量,得到的回答是:咱这是“火地”,成不了树;就是能成树,哪有买树苗的钱啊?他为这想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就让老伴在对襟衣服里面缝了一对大口袋和一个大褡裢,上山挖药材,拣树种;用卖药材钱买了镢头,拣树种自己育苗。从此,张金德见树种、果核就拣;有时,他见人家在吃杏、吃桃,就蹲在一旁看着,人家扔一个核,他拣一个。
立水庙这地方,地质上称为下第三纪红层,坡上存不住水,“有雨满坡流,无雨炕死牛”,被称为“火地”,而且山高风大,前人多次栽树,都白费了工夫。张金德从春栽到冬,没活几棵。他没有灰心。经仔细查看研究,发现活下来的几棵树都是坑大、土厚,全是雨天栽的。他象得到宝贝那样,几乎是一步一蹦地跑到家里告诉老伴:“我找到了经验,就不愁满坡成树啦!”
从此,张金德挖大坑,垫厚土,天一下雨就栽树。整整干了五年,他栽活了各种树,包括最难活的柏树,都在山坡上成片地生长。有一年夏天,他累病了,但一听雷响,发现外面下着瓢泼大雨,立即从床上爬起,拿起镢头就往外跑。老伴追出门,一手抓住他的镢头说:“你病成这样,要命还是要树?”张金德对老伴说:“俺们没儿没女,要是有儿有女,他们在坡上没吃没喝,你管不管?”一句话把老伴说松了手。她奔回家里,拿上两个斗笠,和老汉一起上了坡。
就这样,张老汉每天鸡叫头遍上坡,星星出来回家,又整整干了十年。他所在的大洼生产队已是绿树满坡。于是,人们就给他起了个“火地树神”的雅号,赞扬他的植树精神和本领。
几 次 迁 居
大洼生产队绿化完毕,张金德已年过花甲。生产队长对他说:你年纪大了,无儿无女,不要劳动了,队里管你。他笑着说:“只要我能动,我就要栽树。”队里没地方栽,他就在群众过路的地方栽,让人们夏天歇凉。他见邻队陈家山有荒山,又到那里去栽。一次,他正在栽树,有人过来问他:“想占我们的山?”张金德笑着回答:“不是为俺自己栽,这树栽在哪队是哪队的。”“你的户口不在俺队,到时候大洼人就说你栽的树是大洼的了。”于是,这个热心栽树的老人,找到陈家山生产队队长,缠着他非要把户口迁来。队长同意了。
七年以后,陈家山的荒坡也栽完了,他又找大队干部要坡。万花楼上有500亩荒坡,大队正想在那儿办林场,张金德又把“家”搬到了万花楼。他带领两个社员早顶星星,晚背月亮,雨里一身水,雪里一身白,用了两年多时间绿化了万花楼。
大洼、陈家山、万花楼都绿化了,全大队120多户的房前屋后、院内、地边,也都栽上了果树和用材树。立水庙大队的群众再不用到远处山上去打柴了。这时张金德已年近古稀。人们尊敬他、爱他。果熟季节,谁家摘下果子,总是挑最大的给他送去,让他先尝。
但是,有两次,全村人却都责备他。一次是1973年夏季的一天,张金德的老伴病重。早上,老伴说心里压得慌,他为她按摩了一阵,见她睡着了,这时天下起雨来,他就拿着镢头上了坡,直干到天黑才回家。当他放下镢头,问老伴病咋样时,老伴再也不答话了。老汉呆了,整整坐在老伴身边两个时辰。第二次是老伴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除夕这天,连降一天一夜的大雪,早上村里人都来给老汉拜年,但谁也找不到他。到晌午,他带着满身的雪水回来了。原来,他怕雪把树压坏,拿着竹竿一个坡一个坡、一道沟一道沟地打雪去了。回来时,干部责备他:“忙了一年了,春节都不歇歇?”他说:“树枝被雪压着,俺心上象压块石头。”一句话,说得大家泪花挂满了眼眶。
比 钱 珍 贵
张金德的老伴去世后,他的好友、原公社林业干部张根福,受公社之托,来劝说老汉干点轻活。张根福也是60开外的人了,跟他打了几十年交道,深知老汉的脾气。过去队里叫他享受“五保”,他不干;县医院答应一月给他60元,请他指导采药、认药,他干了一个月,就想他的树,非要回去不可。怎么才能说服他放下镢头、离开树呢?这一次,张根福一见面就叫苦,说是成天想他:咱俩一样无儿无女,你总不能老死在坡上,正好公社林业站缺个看门人,一个月几十元。到我那里去吧,你白天看门,晚上咱俩唠家常,在一起快快活活过个晚年。老汉眯起眼看着他的好友,嗔怪地说:“咱俩白好了几十年。我怎么无儿无女?你看这九条岭十道沟,到处有我的儿女,我要跟他们一起过晚年。这些树可比钱珍贵呀!”
张根福没能说服张金德去享清闲。就这样,老汉一直干到1982年春患了轻度半身不遂、爬不了坡才作罢。秋天,老汉病情加重,县社领导同志去看望他,安排他到医院治病。临走时,问他需要什么,他说:“什么都不要,我赤肚来的,还赤肚走。我若走后,把我埋在山坡上,还替队里看树管树。”
可敬的老人啊!人们会永远记着您。你那金子一样闪光的品德,是留给后代的无价之宝啊!


第5版()
专栏:来信

建议适当发展些杂树杂果
冬去春来,各地都在为春季植树育苗作准备。在植树造林活动中,应注意各种树木结构布局的合理化。目前不少地方存在树种单一化现象。栽植用材树,往往以生长快、材质好的桐树、榆树、杨树为主;发展果树,往往以见效快、收益高的苹果树为主。这当然是提高植树造林经济效益的一种好办法。但是,集中栽植单一树种害处很多。其一会影响生态平衡,给许多危害这种树的专食性病虫害提供寄生条件,使其更加肆意蔓延;其二材源、果品单一,不能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多种需要;其三不利于发展多种经营;其四不利于美化环境。
我们建议:各地在植树育苗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质等情况,因地制宜,作好规划,既要栽植速生优质树种,又要适当栽植一些杂树杂果,并注意保护现存的乡土树种。政府林业部门应当号召和扶持育苗专业户适当培育一些杂树杂果树苗。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和庭院的空隙,栽种一些杂果树。 姜 涛 李逢春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小毛驴、拖拉机及其它
方放
春节前后报纸报道了许多农村生活方面的变化。我这里想讲一点生产方面的变化。
三年多前我到河南,当时农村大包干刚刚兴起,农民分户承包土地,因家底薄,无力买大的生产资料,有的只能添个小毛驴;而原来集体的机器,有些暂时闲起来了。曾出现了这样的顺口溜:“小毛驴青云直上,老黄牛趾高气扬,大骡马挂职下放,拖拉机离职休养。”当时对包产到户争论颇多,到处议论纷纷。反对的人从这种现象找到理由,说什么“靠小毛驴能走到现代化?”拥护的人想反驳,也讲不出多少道理来。然而,情况不断在变化,实践对问题作了解答。
有这么一些数字:去年秋季,河南省在新乡市开了个全省农机订货会,成交额高达6亿多元,为历史上所未有。尤其是小型农机,只能满足订货的60%,第一次出现了销大于供的情况。另据农机部门统计,截至去年上半年,全国农民个人或联户购买拖拉机已达150万台,加上向集体承包的,约100万台。农民经营的拖拉机共250万台,占农村拖拉机拥有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去年仅河南大牲口就发展到700多万头。
现在,河南人有了新的顺口溜:“大牲口不断增长,拖拉机重返战场。”当然也不是“一刀切”,小毛驴和老黄牛在一些地方仍然发挥着作用,但不象几年前那样“趾高气扬”了。因为它们的职务,不少已为小手扶、小四轮代替了。那些“重返战场”的拖拉机,由承包它的新主人精心安排了新的用场,又耕地,又运输,其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与往昔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变化还在继续,潜力是巨大的。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两个不变”的政策基础上,祖国大地到处在变,小毛驴变拖拉机,草房变瓦房,拿锄头的变得会做工,会经商。天天变,月月变,真是日新月异。


第5版()
专栏:

春风催我绿荒山
周道纯 吴卫
初春时节,我们踏着冰雪,来到赣闽边界飞鸢岭下的一个小村庄——黎川县厚村公社丰窝村,宣传中共中央1984年一号文件。
听说我们是来宣传中央文件的,年青的社员徐远孙连忙把我们拉到他家里。远孙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也闻声赶来。同来的公社书记给我们介绍:“去年听了中央一号文件,他们四兄弟一年就把自留山绿化了”。远孙插话说:“农谚说得好:春风不到,草木不发。不是中央文件到,我们哪有那份决心啊!”文化水平较高的老大木孙接着说:“是啊,一年一度的春风给万物带来生机,党的每一次好政策给农民带来希望和收获,今年党的一号文件更使我们‘又踏高峰望眼开’了”。公社书记还给我们讲了这里三年来的情况:前年党的一号文件下达后,远孙几个后生在全大队最先搞起大包干责任制,结果夺得了“巴掌田”里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粮食亩产比上一年增加了近一倍;去年一号文件下达后,他们更吃了定心丸,几兄弟带头开发荒山,共栽了3,500多棵杉树,48棵竹子,450棵桔树。他们还闯出了一条开发荒山的好路子:在山上种杉、松,在山腰栽下桔子,又套种山豆和红薯、蔬菜等,发展养猪。这样,就解决了开发荒山生产周期长、收益慢、资金不足的问题。在他们带动下,这里户户栽杉种果,全村仅桔树就栽了1,400多棵,家家都有了小果园。
说到今年的打算,四兄弟一齐邀请我们上山看果园和杉木林。我们来到山上,积雪还没完全融化。一年前栽下的杉树已齐腰高了,一丛丛桔树下都堆了稻草,桔树之间种有萝卜、白菜,还育好了几畦一尺来高的桔苗。四兄弟高兴地告诉我们,他们有三个打算:第一,扎扎实实管好已栽下的用材林、果林,争取五年后提供商品桔;第二,每家拿出200元投资农田,提高地力,争取秋后多打粮多卖粮;第三,增加多种经营项目,搞好种养结合,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他们的话语里,洋溢着对党的信任,洋溢着奋发向上、大干一番事业的激情。


第5版()
专栏:工作研究

允许买卖活树好
抚州地区是江西省林业“三定”工作开展得较早、效果也较好的一个单位。目前,全区1,800多万亩山地,已划分给社员自留山425万亩,户均12亩多;划分给社员责任山1,000多万亩,户均30多亩。全区1982年“两山”造林32万亩,去年达到52万亩。这是过去所没有的。
“两山”到户,调动了农民造林的积极性,推动了林业的发展。但是,也不是“两山”到了户,家家都栽树了,还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我们最近到这个地区的一些县社作了一下调查,发现一部分社员分得自留山,却迟迟不造林。什么原因呢?他们认为造林生产周期长,担心今后政策会变样。特别是各地都有这样一些农户:年纪50几,无儿又无女,或有女无儿,怕无人继承林权;或虽有子女,但关系不好,不愿将林权给子女继承。广昌县尖锋公社五星大队郎君桥生产队就有两户社员,一户无子女,一户只有一个女儿,自己年近60,就是不愿上自留山造林。他们说:“有命栽树,无福享受,劳而不获,懒得栽。”
一些县社领导同志认为,现在允许林权可以继承,这对于多数农民造林无疑是送了一颗定心丸,但还难以消除一部分无人继承或不愿给后人继承的社员之所“愁”,也难以消除那些担心“政策会变样”的社员之所“虑”。倘若允许社员造林之后,可以自愿将活树作价转卖给国家、集体或个人继续经营,那么,因林业周期长而怕政策变和担心无子女继承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将更加高涨。
他们认为允许社员所造幼林作价转卖,只是经营者的改变。只要强调“山权不变林权变,承包关系不变经营者变”就行了。这样,社员造林不必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有收入,既可以消除社员怕变的顾虑,又能鼓励那些年岁较大、无人继承林权的农民铁下心来经营自留山,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完成造林绿化任务。
华桂勤 武 政


第5版()
专栏:

树种知识
植树造林,富民强国。但要使植树造林达到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还必须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树种。
先锋树种 是能在荒山、荒地最先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一般适应性强,能抵御当地气象因子的剧烈变化,耐干旱瘠薄。如马尾松、山杨、白桦、木麻黄、刺槐、柽柳、胡杨、梭梭等。
阳性树种 也叫喜光树种、不耐荫树种。如马尾松、白桦、刺槐、桉树、油松、落叶松等。
阴性树种 也叫耐荫树种。幼树时期在一定的庇荫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发育,生长较慢,寿命长。如紫果云杉、冷杉、铁杉、黄杨等。
中性树种 也叫半耐荫树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光量介于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之间。如杉木、云杉、椴树、木荷、五角枫等。
速生树种 在适宜的条件下,较一般树种生长快,成材早。如杨、柳、桉、楝、泡桐、木麻黄、枫杨等。 程岳峰


第5版()
专栏:

我国首次采到油茶花蜜
养蜂业增加了蜜源 油茶座果率提高一倍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栽植广泛,尤以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最为集中。全国现在约有油茶林5,000万亩。
油茶的特点是花期长,开花多,自然授粉座果率低,只有5%到7%,被称为“千花一果”树种。而油茶泌蜜量和散发雄性花粉却极为丰富,超过一般植物,加之又是在蜜源缺乏的10至12月低温期间开花,本应是养蜂业十分理想的蜜源基地。因为油茶花蜜和花粉内含有茶碱、茶皂甙等有害物质,蜜蜂采食后,幼虫会死亡,成虫易发病,所以养蜂者对油茶花蜜源总是避而远之。
1980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根据油茶、蜜蜂两个生物之间既相互矛盾、又可相互促进的特性,在江西大岗山林业实验局的协助下,进行了两年多的研究。他们采用对蜜蜂喂饲酸性药物,中合生物碱,使毒性消失;对蜂群采取一箱分两室饲养;组织工蜂专门采油茶花蜜和传递花粉,把幼蜂和蜂王迁出油茶林区等试验,初步获得成功。1983年又经湖南省衡阳县科委扩大中间试验,完全克服了成年蜂发病和幼虫死亡现象。在去年油茶开花期间,他们试验的12箱蜜蜂,共采油茶花蜜505斤,平均每箱采蜜达40多斤。这一试验成功,为今后我国的养蜂业开辟了一个大蜜源,解决了秋末冬初放蜂缺少场所的问题,改变了我国北方“一年养蜂半年闲”的局面。更重要的是,由于油茶花通过蜜蜂传递花粉,使油茶座果率提高了一倍。 赵尚武 瞿守睦 贺若石 白 辉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防风固沙的火炬树
马勋
昔日沙荒地,今天树成林,春夏一片浓绿,秋天火红似花。是红枫到此落户,还是黄栌迁来安家?都不是。你看,那树叶,细长如梭,排成羽状;再看它的花,团团呈圆锥,高高立树顶。
这是火炬树,因果穗宛如点燃的火炬而得名。它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加拿大和美国,属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火炬树喜欢长日照,抗寒、耐旱、耐盐碱,正适合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气候。科学研究工作者把它从北美洲请来,它就象个高举火炬的先锋战士,冲到了与风沙短兵相接的前线,参加了大西北防风固沙的战斗。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区引种推广后,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火炬树靠什么来战胜风沙、保护农田呢?它有发达的根系,四面八方伸展开,远达20米。它的根蘖萌发力也很强,第一年适当密度种下,第三年就可郁闭成林。更难得的是它枝叶茂密,几年时间就长得一丛丛如挡风墙。护坡、固堤、封滩,都可用它做先锋树种。火炬树再生力强,砍伐后又可迅速萌发成林,是理想的薪炭林树种。它木质致密,花纹美丽,是木雕工艺的好材料,它的种子油可制蜡烛。
别看火炬树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它在异地繁殖并不困难。播种、分株、插根都可育成新苗。火炬树种子发芽率较高,但种子外有一层蜡质,播种前需用90℃热水浸烫。插根宜选在春季进行。


第5版()
专栏:

江苏省海安县隆政乡德兴村养蚕重点户在踏雪管理胡桑 杨一秋摄


第5版()
专栏:

湖南省会同县建国以来坚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的方针,人工造林97万亩。图为雪峰界万亩杉木用材林。 杨志银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