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雨丝集

该给谁敲警钟
秦力
读了《羊城晚报》上对某些“街头小报”的不健康内容进行批评的文章,颇有同感。最近,收到某大学出版社寄来的一本“新书征订单”,书名:《生活的警钟——真实骇人的故事情节,千奇百怪的女性遭遇》。全书辑录的三十五篇文章,绝大部分题目都是带刺激性的,诸如:《美女的追求》、《女演员失踪之谜》、《少女和她的影子》、《演员与娼窑》、《诱惑女人的魔鬼》、《一个姑娘犯罪的轨迹》、《倒进归侨怀抱的女演员》等等。
看了这份书单,很难设想它是出自一个著名高等学府的出版社。大学是知识分子集中之所,也是培养斯文之地,然而却挂着“生活的警钟”的漂亮招牌,搜罗千奇百怪、耸人听闻的故事以诱惑读者,岂不有失体面,伤其文雅?由此,使人想到社会主义出版家的责任。
出版社出书,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但不能忘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崇高宗旨。社会主义出版物应当有助于扩大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知识,提高人们的思想精神境界。如果一味为了捞钱,不顾社会效果,甚至专门搜奇猎异,以招徕读者,扩大发行,这是有负于作为社会主义出版家的光荣称号的。
最近一个时期出现了一股通俗文学“热”,其中大部分还是好的。但也有的作者和编者,热衷于东抄西拼的“秘闻”、“野史”,把刊载一些庸俗、离奇荒诞的东西当做“摇钱树”。这种做法违背了出版的道德,虽属少数,但也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
社会主义的出版家是灵魂的工程师,是读者的良师益友,送给读者的应该是高尚的精神食粮。如果美其名曰在向读者敲“生活的警钟”,自己却在利与义面前失去重心,放弃了肩上的责任,读者有权提醒:“同志,倒是该给你敲敲警钟了!”


第8版()
专栏:影评

我喜爱影片《巴山奇冤》
陈书舫
川剧《巴山秀才》易名为《巴山奇冤》搬上了银幕,影片不仅保留了川剧的特色,而且在发挥电影特性上下了功夫,是一部有意义的戏曲故事片!
作为一个观众,我认为影片有以下几个特点:该片的唱腔少而精,运用川剧曲牌,又在此基础上加工,有发展,有创新,有特色,听起来很舒服。这是一出悲剧,又与喜剧的格调巧妙地合为一体,使悲剧更悲。影片在最后一分钟内从喜剧的高峰直转悲剧,完成了塑造老秀才形象的精彩一笔,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留下回味余地。
《巴山奇冤》突破舞台框,走向现实景地,情景交融,真实动人。舞台演出我看过几遍了,看影片时还很激动,流了两次泪。说老实话,我从六岁学艺,在台上也演过不少悲剧角色,能让我们演员流泪是不那么容易的。这说明该片的编、导、演有功力。
当我看到老秀才和娘子从屠杀的一片死亡里爬出来,老两口凄惨地相抱而哭时,我感动得流泪了;当我看到老秀才被迫应考,在考场上,象犯人一样受到统治阶级的污辱和嘲弄,然而他并没有被吓倒,在考卷上写出“巴山冤案”四个大字时,我感动得流泪了!
《巴》片把只有八场景的舞台戏延伸到真实场景中去表现,开拓了时空,又不夺戏,情景融为一体,增加了艺术魅力,既有看头又有听头。
在一般戏曲里,一个人站在舞台上唱一大段,观众可接受。在影片上则相反,观众坐不住。《巴》片经过电影导演的再创造,大段唱不使人腻味,相反显得很有吸引力。比如:舞台上冷美人霓裳在大堂上有一段很长的唱功戏,表现她逢场作戏,施展魅力,假戏真演,征服总督,达到不杀老秀才的目的。舞台上放在大堂上,不合情理;影片上放在后花园,只有二人在私交密谈。同时,展现了亭台楼阁,画廊水榭,小桥流水,游鱼戏波的画面,给观众更真实、更丰富的感受。再如:老秀才应考,舞台上是没有的。在影片中,导演着意渲染考棚气氛,采用闪回技巧,又用浪漫手法,血书上天,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表达了老秀才“不为功名为人民”的思想境界,别开生面,深化了主题。(附图片)
《巴山奇冤》剧照:钦差大臣哄骗秀才孟登科饮“御赐”三杯毒酒。


第8版()
专栏:电视之窗

艺术巨匠的人生画卷
——看电视连续剧《徐悲鸿》
倪震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徐悲鸿这个闪光的名字,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是中国人民的一位杰出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传记系列片《徐悲鸿》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多侧面地表现了主人公刚直不阿、奋斗不息的一生。
徐悲鸿性格中的忧愤、执着、忘我牺牲的精神,是以高度的爱国主义为贯串线索的。这种热烈、深沉的感情又集中凝聚在对民族艺术的酷爱之中。全剧把握住这一点,来展现主人公性格的发展。这样,连续剧的头绪虽然纷繁却脉络分明,重点突出,徐悲鸿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如致力于中国画改革,培育艺术人才,投身民主运动等等,都得到了较充分的描写。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创作者们比较真实地表现了对画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家庭离合,再现了徐悲鸿和廖静文患难与共的诚挚爱情,也客观地、历史地塑造了蒋碧薇(画家的前妻)、张道藩这些人物的性格,也写了徐悲鸿与他们必然的决裂。从写情的角度入手,揭示出社会现实矛盾及主人公爱憎分明的态度,是使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更加亲切可信的一种努力。从剧中人物形象的艺术处理,可以看到导演的总体把握与他所坚持的表演观念,也可以看到演员艺术探索的执着与艰难。李志舆同志扮演的徐悲鸿,在外形、气质上相当接近原型。剧中塑造的其他几位历史人物,也都使人感受到了那一时代的真实气息。
《徐悲鸿》创作者们以清醒的态度,探索传记形式连续剧自身的结构特点,追求以重大事件为情节结构的体例,强调节制有度,不使激情浮溢于外。这种追求是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历史本身的面貌的。
作为一个热心的观众,我觉得它是一部尚未全部完成的传记片。目前第一、二集之间所未拍摄的留法学习一段历史,是不可短缺的。同时,徐悲鸿在新中国成立后鞠躬尽瘁的最后一章,是他一生中光彩而极其动人的篇章,作为完整的传记系列片,应该表现这段历史。我期待着把这两个段落补拍完成,为今天的观众和后代留下一部完整的《徐悲鸿》传记画卷。


第8版()
专栏:

照耀着时代的朝霞
张苛
电视荧光屏象一面窗口,当参加全国少儿歌舞、学校剧录相评奖的三百七十七个节目,顺序映上荧光屏,这小小窗口显得益发美妙而神奇了。
孩子们的节目竟如此丰富,从历史故事到抗日战争中的鸡毛信,从红领巾学科学到小宇航员在太空里行走。更奇妙的是音符跳舞,铅笔头讲话,连数目字和标点符号也活了。
孩子的节目非常生动,有各民族的舞蹈、芭蕾舞和京剧。可舞,可唱,可说,重要的是从儿童心理出发,充分表现孩子们的情态。如侗族的《蜻蜓》,就没有照搬民族舞素材,那放松的头部,因悠悠的步伐而前后颤动着,真象蜻蜓,却又颤出了侗家孩子特有的那种纯真、自得的美感。从成人舞蹈蜕变出来的《海鸥,我们的朋友》,题目就把原舞蹈儿童化了。一群海鸥和三个划舢板的红领巾,一同在大海间遨游,象油画一般画出了孩子们富有诗意的理想。还有个谁看了都会笑的节目:一个胖乎乎的“小猪”,拣起地上的西瓜就吃;“小白兔”们教他讲卫生,洗洗澡,于是大象——道具也趣味化了,扬起鼻子喷出了水。学校剧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总之,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应有的教育作用、娱乐作用都溶在一起了。
这些孩子们毫不拘束,演起来非常认真,象绽开了的簇簇花朵,映照着时代的朝霞,闪耀着生活的光彩!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从《少帅传奇》到《李兆麟》
——访中年剧作家李政
寒凝大地,记者采访吉林省戏剧创作评论室编剧李政时,他和爱人、长影编辑徐陆英合作的电影剧本《李兆麟》,已决定由长影搬上银幕。在长影招待所一个简朴的房间里,李政和《李兆麟》的导演林克同志商量筹拍的谈兴正浓。当年参加过李兆麟将军隆重葬礼的林克,很喜欢这个剧本。他说:“剧本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李兆麟抵御日寇和被国民党特务分子暗害的悲壮事迹。我们正抓紧摄制,准备明年‘九·三’——抗战胜利四十周年时和观众见面。”
近年来,李政和他的大学同学赵云生合作了多幕话剧《皇姑屯风云录》,他们又在话剧基础上改编了电视连续剧《少帅传奇》,受到观众的好评。在京的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座谈《少帅传奇》时,希望作者接写续集。现在,剧作者已经动笔,写少帅“九一八”事变后洗刷“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走上抗日之路,直到被蒋介石押往台湾这段历史。
从《少帅传奇》到《李兆麟》,又到《少帅传奇》(下集),剧作者在创作历史剧上的艺术追求是什么呢?十分健谈的李政答道:“在于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美好的艺术享受。”他给记者讲了一段小故事。他幼年时,家里贴过一张当地出版的年画:张学良手里拿着刀,要打日寇,蒋介石把着张的胳膊不让打,背景上毛主席、朱总司令的部队已经出发了。李政与三十年代左联著名女作家萧红同乡,当年黑龙江省呼兰县出的这幅年画,在李政幼小的心灵里埋下钦敬张学良爱国主义精神的种子。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讲到台湾问题,一次次激起了李政的创作热情。他曾想:张学良在他父亲死后,为什么放着“东北王”不做,却带领东北军易帜呢?他走访了当年张的部下,了解到主要因为张意识到自己是炎黄子孙,祖国不能分裂,易帜有利于共同对敌。李政深深感到,应当用真实的历史画卷表现为祖国尊严和独立而斗争的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让观众鉴古思今。他说:“我觉得,近代东北史是充满苦难和耻辱的,人民斗争是不屈不挠的。我要立足东北大地,回顾东北历史风云,为爱国的历史人物树碑立传。”他还准备写中国的夏伯阳赵尚志、铁将军周保中等等。用一组爱国的英雄人物勾勒出一部东北抗日的历史画卷。
本报记者 张书政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没骨画与“湖社画会”
黄新树
中国画中的“没骨画”,不同于工笔和写意。没骨的“没”字,即淹没而含蓄之意,其精髓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地揉和在一起,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样拓描。作画时,要求画者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一气呵成。在书法里把笔锋所过之处称为“骨”,其余部分称为“肉”,“没骨画”则发挥中国书法传统技法,将墨、色、水、笔融会一体,在纸上予以巧妙结合,重在强调蕴意、依势行笔。
“没骨”的提法,始自北宋画家徐崇嗣,元明两代虽有发展,但混入了写意成分。清代恽南田则在“没骨点染”花卉方面又有提高。民国初年,国画大师金城(号北楼)在恽南田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描绘花鸟形态逼真,意境深邃,这种风格影响了以后几十年。
“湖社”成立于一九二六年金北楼去世三个月后。金北楼字藕湖,又因他的入室弟子都以“湖”字为号,故取名“湖社”。“湖社”成立后,立即受到美术界的关注。齐白石早年与金北楼交往甚厚,后亦为“湖社”挚友,亲自送画祝贺。“北平艺专”不少师生也加入“湖社”,如徐燕荪、吴镜汀、王雪涛等(吴取名镜湖,王取名瓦湖),一时期“湖社”旺盛,画家云集,如惠拓湖、陈东湖、刘饮湖等,被称为琉璃厂“十湖”。“湖社”画家的代表作功力甚厚,形神兼备,立意新颖,有一种秀逸、清雅的风格。
“湖社”成立十年,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给日本和欧美留下深刻的影响。曾先后举办过“中日现代绘画展览”、“中日古今绘画展览”和“中国绘画展览会”。一九三一年,“湖社”参加了在比利时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获得奖牌十七面。一九三六年还参加过在加拿大举行的“中国艺术节”。
最近,“湖社”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恢复了活动,由溥杰、启功任名誉会长,孙菊生任会长,徐北汀任艺委会主任。复社后的“湖社画会”在推动中国绘画事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将会做出新的贡献。(附图片)
没骨画 牡丹 作者:陈东湖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
△李蕤的散文杂文集《水终必到海》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一百篇作品是从作者五十多年来的创作中选出来的。包括《柿园》等名篇在内的散文,都有作家朴素端庄、深沉委婉的艺术风格。  (公元)
△《文学故事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文学普及性小报,辟有当代作品连载、外国佳作缩写、古今文学故事连环画、讽刺与幽默等栏目。今年年底创刊。  (贾鸣)
△《儿童小说》是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办的双月刊,将于1985年创刊。它以小学高年级及初中学生为对象,刊登各种类别和形式的儿童小说。    (兰)
△《电影百题》由吴培民、孟涛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影编、导等方面的知识。(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