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努力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中国青年》杂志第10期所载《深圳青年的八小时以外》一文,值得一读。这篇文章反映了在经济起飞的深圳特区,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青年们敏锐地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同特区建设需要的距离,因而倍加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努力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深圳的绝大多数青年懂得时间的价值。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钻研科学技术上,还表现在他们业余时间也适量地参加一些情趣高尚、利于身心的文化娱乐活动上。他们通过这些活动,陶冶性情、博闻益智,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建议你报转载这篇文章,以期引导更多的青年象深圳青年那样,学会科学地支配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时间,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提高自己思想、文化、道德、业务等多方面的素养,更好地担负起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历史重任!
北京 韩文茹


第5版()
专栏:读者推荐

深圳青年的八小时以外
淳亮 梁兆松
自从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就成了人们瞩目的地方。深圳青年的现状,也随之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深圳青年在追求什么?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特点?最近我们就深圳青年的“八小时之外”作了一些调查。
生活中的“长、短、少”
被调查者中,42%的人每天工作八小时。在特区是快节奏和紧张的八小时,自然比内地的八小时消耗的精力要多。占26%的被调查者每天工作十至十二小时以上。饮食服务和宾馆的职工更加繁忙,在被调查者中,只有33%的人不用加班。最近有关部门已有规定,工人每天加班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这就是深圳青年生活中的“长”。
调查中也发现,深圳职工的宿舍一般离工作地点较近,较远的则配备班车。这样,深圳青年上下班途中所需要的时间比内地人短多了。60%的青年每天上下班的途中时间是在半小时以内。这就是深圳青年生活中的“短”。
调查中还发现,深圳青年的小家庭里大都有煤气炉、电饭煲、电冰箱,食物从储存到烹调都大为方便,因此家务劳动减少。有36%的人根本不用做家务,29%的人虽做家务,但每天花费的时间不到一小时。深圳有很大一部分青年,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也趋向“快餐化”,速食面条、主食面包已时兴起来。这就是深圳青年生活中的“少”。
这一“短”、一“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工作时间的“长”。
社交、玩乐的时间有限
有一些到过深圳的同志,注意到青年的野炊篝火,看到舞会上的“迪斯科”,还能说出某个青年上音乐茶座一夜就花费几十元。其实,花得起这些钱的深圳青年也许不少,但舍得花这些时间的却不多。
调查表明:58%的被调查者至今还未参加过舞会或音乐茶座。至于郊游、野游、游泳之类的活动,也有33%的人没参加过。61%的人属于“很少去”。每周能去一次音乐茶座的人只占4%。较多参加上述娱乐活动的人是男性农民,他们感到“太紧张”,去“休息”一下。
当然,深圳青年中也有这样的人,轮流请吃饭,在“沙龙”里一聚就耗掉整个晚上。但是,49%的人每周用于串门访友的时间不超过三小时,平均每天25分钟。这里流行着一句话:“相识容易相会难。”即使是老朋友,如无大事,常常是几个月不见面或相聚。他们的业余时间都干些什么?调查表明:业余时间用于学习的占62%,看电视的占15%,听音乐的占4%,朋友聚会的占12%,谈恋爱的占3%,玩麻将的仅占1%。
这就说明,“喜欢社交”、“尽情玩乐”,不是深圳青年的主要特点,正如他们当中一位说的,“现在还有更要紧的事要去做。”
第一要紧的是学习
在被调查的人中,32%的人每周用七小时进行业余学习,有31%的人每周用十四小时进行业余学习。业余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上电大、职工学校、各类培训班等,还有函授、自学等。据调查,在深圳青年中,什么也不学的只占9%。
深圳北站有一位女工,每天工作时间在十二小时以上,还挤出时间学习两小时。她觉得“越学越想学”,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在事业上有成就的“强人”。一位去年刚从湖南大学土木系毕业的助理工程师,每周用十四小时以上的时间钻研外语和业务知识,生怕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位在职工业余学校任教的大专化学系毕业生,目前又在攻读电大经济系。他说:在特区,要多掌握几门知识才行。
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青年们感受到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与特区建设速度的差距,面临着竞争的刺激和被淘汰的可能,“形势所迫,不得不学”。青年们纷纷从荧屏前的沙发上站立起来,在书桌前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 (原文较长,本报有删节)


第5版()
专栏:紧急呼吁

对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重庆新华日报社旧址应整修开放
山城重庆,大街小巷的门面装饰油漆一新,使人感到欣欣向荣、一派生机。与此相反,新华日报社旧址,目前还是大门紧闭、墙壁剥落、接近倒塌状态的“危房”。
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在党中央和南方局的领导下,积极宣传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镇压人民、破坏团结的倒行逆施,为团结爱国人士、争取抗战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华日报社旧址,是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
据了解,重庆保护历史文物,近几年做了大量工作。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整修新华日报社旧址,早日向游人开放。
四川重庆市 黄耀(附图片)
四川重庆市北碚区 黄宣镇 摄影


第5版()
专栏:勇于向不正之风作斗争

王副局长占房有“术”
最近,我局王汉卿副局长,又以“缺房户”的名义分得一处二室的楼房。职工对此议论纷纷。
王汉卿原来有两处住房。一处在市商业局家属院,是三间平房,自己居住;一处是他在知青办公室当副主任时要的楼房二室,给儿子住。这样,在他名下分得的房子早就超出了规定面积。他怎么又变成了“缺房户”呢?原来,今年年初,他将三间平房退给市商业局,交了一份市商业局写的证明:王汉卿原住房已退回,房子另调给百货站某某居住。可是,这个“某某”,竟就是王汉卿的儿子!戏法一变,王汉卿就占了三处住房,面积达一百二十平方米。
中央三令五申纠正分房中的不正之风。可是,王汉卿却变着花样多占住房,党的纪律能容许吗?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标准计量局 众 平 一 丁
·答 复·
接到你报转来众平、一丁的批评信清样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经查,我市标准计量局副局长王汉卿在住房问题上存在以权谋私的问题。他原来住三间平房,他的儿子还住一处两室楼房,过去按超面积部分加收房费的办法进行了处理。今年,计量局盖起新楼之后,王汉卿为了不再加交房费,想把原住房(三间平房)转给他的儿子,自己再向局里要一套楼房。我们多次对王汉卿进行批评教育,并决定他可由计量局分给一套楼房,但必须将原住三间平房退给房权单位另行安排,不能私自转让给儿子住。
中共赤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5版()
专栏:街谈巷议

合同是完成承包任务的保证 有关领导怎能随意单方废除
我县高庙乡高庙村印刷厂原业务员朱达浩,今年7月9日承包了村印刷厂,与村委会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承包合同。合同规定厂长有任免副厂长以下干部、择优录用工人、财产管理、自主经营、资金开支等权。朱达浩承包两个多月后,月平均产值由六千五百九十元提高到二万四千五百元,月平均利润由一千三百元增加到四千八百元,深得职工拥护。一个抓生产的副厂长不安心工作,朱达浩按合同规定的权力,于9月27日免除了这个副厂长的职务。可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兵竟无视合同的规定,出来干涉,朱达浩被迫于10月18日关厂停产,直到22日才勉强开工,损失五千多元。
县棉花公司汽车队,于今年6月21日与三名司机签定了为期半年的合同。合同规定完成任务后实行超计划利润分成,公司得85%,司机得15%。合同执行两个月,公司获纯利一万五千元,司机得各种补助、节油奖连同工资三百八十元到六百元。这时,公司负责人提出合同订得不合理,强行废除,撤掉了司机推选的队长,致使因停车损失八千四百多元。县供销社批评了公司负责人的这一错误后,合同才得以恢复执行,但司机心有余悸,不敢多联系业务。
蔡甸镇玻璃制品厂,去年3月到12月的九个月时间里,与所属的刻字、钟表、车辆修理门市部签订的协议,两订两毁,职工很不满意。今年8月,一位副厂长作为承包人出面,代表三个门市部与厂方签订了一份合同,可是职工并不知道,因而积极性不高。过去顾客刻字、修表当日可取,现在少则五天,多则一个月,许多顾客都被“拖”跑了。
合同是完成承包工作或经营任务的保证。一些单位特别是一些行政领导单位、主管部门单方面废除合同,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这种随意废除合同的错误作法,应予制止。
湖北汉阳县广播局 田振国


第5版()
专栏:建议与要求

县级图书馆的建设应当加强
我国的农业生产,正由传统的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的开放式的商品经济转化。普及科学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所以,加强县级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现在,县级图书馆大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专业图书管理人员,现有的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二是馆舍狭窄;三是图书短缺;四是分类混乱,无法检索;五是开馆闭馆随心所欲。
建议县级领导机关重视图书馆建设,以便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山西大同县委 许勇富


第5版()
专栏:表扬

表扬
△我省汽车运输公司第二十八车队七十三岁的老工人王金全,自1972年退休以来,坚持每天义务到车队碱水池里捞浮油(可作机械润滑油用)。聚少成多,他已为国家捞取浮油四十三吨多,价值达一万六千八百四十元。  四川涪陵地区 谭兴政
△我县科学技术协会办的科技图书馆,不仅为全县科技人员服务,也向农民开放。这个图书馆自今年10月份起,还采取了整天开馆、借阅书籍不收费等便民措施,受到全县人民的赞扬。
山西岢岚县 王生平
△10月24日傍晚,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来到我县徐疃中学,他说:“我是东马庄十万斤商品粮专业户张世林,我要送给学校十万斤柴禾。”原来,徐疃中学的师生们为了过冬取暖,四处捡拾柴禾,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减轻师生们的负担,他把十万斤玉米秆子送给了学校。
山西大同县 陈少雄
11月19日上午,我从北京长椿街地铁站奔上地面乘公共汽车赶火车,因望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我急得直跺脚。这时,一辆小车停在我跟前,司机问了问我,便招呼我上车。我一看不是出租汽车,便说:“您没有收据,我不能报销。”他笑笑说:“我只是顺路捎带您一下。”这样,他一直把我送到目的地。这辆车的车号是:31—36258。
吉林长春市 王干一


第5版()
专栏:勇于向不正之风作斗争

对偷割橡胶者为何置之不理
由于县、区供销部门私购国家统购杂胶,造成一些农民偷割我场的胶树,偷收胶水和杂胶,偷剥胶线,严重地影响了胶树的生长和干胶的回收。不法分子甚至到我场收胶站、橡胶加工厂撬门偷窃。最近,仅两个生产队就被偷割二千一百多株。到目前为止,我场杂胶损失三十五吨。
为了保护国家胶林,我们多次制止偷胶人的非法活动。我场二十四队党支部书记杨芳财在抓偷收胶水的人时。偷胶者乘其不备,将偷收的半桶胶水泼到他的头和身上,致使他的皮肤发炎糜烂。有的被抓获者放回后搞报复,打烂农场的胶杯、偷走胶架,破坏农场的农作物。
今年以来,我场已将橡胶被盗的情况上报给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通什农垦局、乐东县委等有关部门,农场领导也多次向上级反映了情况,但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广东乐东县国营保国农场 许源盛


第5版()
专栏:千万不要忘记为人民服务

这个医院丢掉了“白求恩精神”
我作为病人家属随护人员,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现名为长春市第三医院)内一科陪住了一阵。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条件优越的现代化医院里,何以出现这么多怪事!
我们的患者于今年10月11日高烧入院。入院当天,医生开了X光透视检查单,但是一直等到10月16日才照上这个片子。当患者从透视室回病房时,听到邻床的病人转告说,护士要她第二天不吃饭去做钡餐。第二天一早,患者的身体十分虚弱,但还是没吃任何东西,克服了极大的困难来到二楼冰冷的透视室。病人在这里从七点多钟一直等到九点来钟,也没有听到叫病人的名字,最后病人只好浑身发抖地回到病室。谁知回来不久,一个护士拿着一叠验单又来了,再次通知:“412室7床,明天早晨不要吃饭,去做钡餐。”她说完又接着质问患者:“昨天通知,今天为什么没去?”患者说:“去了,没喊我的名字啊!”护士当即找出那张要求患者做钡餐检查的验单,这才发现验单上患者的名字叫刘仲琴,而不是我们的病人卢香秋。那位护士知道弄错了,说:“写错了名字,这是医生的责任。”我们再看这张验单,还是十一天之前(10月6日)另一名大夫给7床原来那位患者开的!
据邻床两位病人证实:原7床患者刘仲琴,并没等到大夫让她做这项检查,就死去了。这时,那位护士才收回对我们的责怪:“不是你们的责任,也不是大夫的责任,谁也没有责任。”她说着把验单揉成一团,扔进纸篓,扬长而去。
10月18日,一名护士来到病房,顺手往2床、3床和我们的7床各扔一个验尿的塑料小盒。大家都戏称这种小盒为“冰淇淋”。这个护士扔给我们病人的“冰淇淋”,上面的名字仍然不是卢香秋,而是另一个我们从不相识的“赵新霞”。我们随即去找这个护士,但没找到。另一个护士让我们回屋等着,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再到护士室去找她们,才从登记薄的底账上查出,那位需要验尿的患者赵新霞是413室的。
11月4日,医生告诉我们出院的第二天,我们的患者没等家里来人,就自己试着从四楼下到一楼底层地下室的住院处去办手续。办手续要先交入院押金的收据。不料这一收据因多日放在患者兜里,取出时缺了一小块(缺处没有任何文字,根本不会影响它的证明作用)。患者陪着笑脸说:“你看,我不小心把收据弄缺了一块……”还没等她讲完,就听里面说:“缺了,就得把它粘上!”为了办成事情,患者继续保持着和气的语调和恳求的态度:“那我也没有浆糊啊,麻烦您把浆糊给我用一下吧!”“我们没有浆糊!”从对方那盛气凌人的姿态上可以看出,事情已经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一个住院的病人,一时上哪去弄浆糊呢?到楼上各处去找吧,找完贴好收据,还得下楼。就是上一层楼,也要拐三四道弯儿,经一百多米才能回到这个幽深的住院处;回来以后,再拿出院取药的处方爬到楼上药房去划价,划完价还得返回这里盖收款章,盖了收款章还得再爬到楼上药房去取药;路远、楼高、梯陡,可就得这样上上下下往返三四个来回。我们的患者只好忍气吞声地继续哀求那位工作人员:“我现在到楼上去找浆糊,那么请您把出院取药的收据找给我,我到上边贴好收据,一起划了药价就给你带来。”谁能料到这位铁石心肠的工作人员,态度更加蛮横:“你给我收据,我就给你处方!”她说着不屑一顾地扭过脸去,嘴里叨咕着:“谁管你拿不拿药!”
我们的患者,两眼噙泪向楼上爬去,当她在二楼的住院部求找浆糊再次碰了钉子后,气得双手冰凉,两眼发直,浑身抖动地瘫在一个凳子上了。邻床的一位病友看到说:“哎呀!她犯精神病啦!”
吉林工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 吴大任


第5版()
专栏:千万不要忘记为人民服务

他们居然不给送报刊!
今年以来,我乡鲁洋田村从未收到过邮电局送来的报刊。
这个村位于我县县城东,离县城仅五里。今年集体订了人民日报、江西日报、井冈山报、半月谈等报刊,还有一些青年自费订了几种杂志。可是,县邮电局没有给他们送过一次报刊。自费订杂志的青年,只好自己到县邮电局去取,顺便捎回几张过时的报纸。村党支书曾几次找县邮电局发行股负责人,请按时送报,最后恳求他们哪怕一个星期送一次。但县邮电局还是不予理睬。因此,这个村至今还未订一九八五年的报刊。
江西安福县江南乡 肖新森


返回顶部